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发展规划 > 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三)

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三)

发布时间:2016-06-22 作者:派智库 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 浏览:【字体:

  第四节  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copyright dedecms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加强山西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保护与开发,推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全省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思想保障、强大精神力量、丰润道德滋养。

本文来自织梦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系列活动,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廉政文化和法治文化。坚持深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道路、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教育、忠诚教育、从政道德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加强和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深入挖掘“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等精神财富,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加强社风、家风建设,不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全面提高公民文明素养和道德素质。充分运用城乡基层设立的道德讲堂、文化中心等,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修订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和团体章程,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职业行为、社会活动提供基本遵循。广泛开展公益广告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

本文来自织梦

  发挥我省红色资源丰厚的优势,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注重对历史文化名人名作的研究和宣传,深刻阐释三晋文化和晋商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遗址遗迹的建设、管理和使用。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入融合,健全传播网络,规范传播秩序,努力做好新媒体宣传,形成良好网上舆论,弘扬网络正能量,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三晋文化进校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和队伍建设工作,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重视做好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dedecms.com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努力做到广覆盖、保基本、重实效,让人民群众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重点文化工程,加快建设一批重大文化项目,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快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共建。加快实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工程和农家书屋提升工程,全面推进广播电视无线全覆盖工程。扎实开展“文化惠民在三晋”系列活动,完善文化扶贫机制,加大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特别是贫困地区倾斜力度。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大对山西古长城的保护力度,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大力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实施“三晋典籍整理工程”,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本文来自织梦

dedecms.com

  繁荣艺术事业。实施“山西省戏曲传承发展振兴工程”,加大对“四大梆子”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小剧种的扶持力度,打造一批以“中国梦”和“三个文化”为主题的精品力作。加强文艺评论队伍和阵地建设。积极发展网络文艺。整合“杏花奖”评比等艺术活动,举办山西艺术节,通过交流、展演、展览促进各门类艺术全面协调发展。力争到2020年建成全国传统戏剧生态保护示范区、精品创作繁荣区、优秀人才集聚区、传播普及先进区和市场演出活跃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加快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整体业态升级。加快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加大对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和中小微文化企业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创意设计、移动多媒体、数字传媒等文化创意产业,培育一批文化服务业集聚区。扶持发展新兴文化服务业态,做大做活网络文化、休闲娱乐产业,扶持发展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和工艺美术,形成一批优秀文化产品、规模文化企业、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实施“一地(县、镇、村)一品”战略,支持个体创作者、工作室等特色文化产业主体发展。推进山西文化云平台建设,建立省级文化产品和服务品牌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体育事业,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力办好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国有文化资本授权经营,推动国有骨干文化企业成为文化市场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完善互联网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传播秩序。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完善文化市场准入、运行、竞争和退出机制。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建立具有现代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加强对贫困地区文化建设的政策倾斜。

内容来自dedecms

  加快文化艺术人才培养。支持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建立有山西特色的戏曲、艺术学科体系,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建设特色戏曲、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打造传统戏曲与民歌民舞教学、创作“高地”。多途径引进和培养文化管理、文化创意、文艺创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等高层次紧缺人才。

dedecms.com

  增强三晋文化影响力。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唱响山西品牌,全面提升三晋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文化交流合作机制,互办文化艺术节,实现双边文化贸易持续增长。深化与港澳台文化交流合作,建立晋港澳文化交流合作长效机制,不断提升与港澳台文化艺术团体、电影机构、新闻传媒机构、文博机构、知名文化人士的交流合作层次,深化文化认同。加快推进山西省文化保税区和重点文化产业园建设,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政策措施。建立山西省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项目名录和产品数据库,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鼓励文化企业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开发一批在省外、境外长期驻场或巡回演出的演艺产品,讲好山西故事,树立山西形象。把政府交流和民间交流结合起来,打造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专业化、国际化的文化会展品牌。做好山西对外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制作、包装、宣传推介工作,做好文化援疆援藏工作。

dedecms.com

  第五节  推进军民融合 内容来自dedecms

  发挥我省军工和地方优势,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军队后勤保障、军事人才培养等重点领域的深度融合,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建设,探索军地双赢、互促共进、具有时代特点的军民融合发展途径,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内容来自dedecms

  构建体制机制保障。构建促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资源共享、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省市两级促进军民融合产业深度发展运行体系。加快军工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和科研院所转制,促进军工经济开放式发展。建立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全面推进军民融合试点示范区建设,形成省部之间、军地之间、产学研用之间共赢发展、创新发展、集群发展大格局。鼓励优势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形成社会资源广泛参与的大军工配套体系。

内容来自dedecms

  推进重点领域融合。以陆上交通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及人防设施为重点,促进基础设施领域融合。构建资本运作、产业聚焦、咨询服务和人才培养与发展平台,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升级,打造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优势领域新的增长极和产业链。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和构建创新战略联盟为重点,推动科技协同创新,支持军工企事业单位与地方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民口配套单位联合协同,共建学科专业和产业创新中心。充分发挥军工技术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突破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军民融合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加强国防教育和人才培养,促进军民智力融合。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完善国民经济(装备)动员体系。加快形成以国防动员保障为重点,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军民融合物资储备体系,提升综合保障能力。以基础建设为重点,以通用装备为突破,提升平战转换能力。依托保障社会化,拓宽军地保障渠道,构建与形势任务相适应、与职能使命相匹配、与部队建设相协调的国民经济(装备)动员新体系。

内容来自dedecms

    第五章  推进绿色发展,着力建设美丽山西

dedecms.com

  坚持“高碳资源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着力建立绿色低碳发展产业体系,倡导推行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推进美丽山西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织梦好,好织梦

  第一节  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市县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努力促进城乡、区域以及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推动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以不同主体功能类型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作为经济布局、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和项目建设的依据,以主体功能空间战略格局为载体,立足省域内部空间,拓展省域外部联系空间,统筹安排实施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各项建设,制订适应主体功能开发管制原则的配套政策和绩效评价体系。力争到2020年全省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更加突出,实现生产空间高效、生活空间舒适、生态空间宜人、能矿空间集约,基本形成以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为主要类型的主体功能区格局。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健全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体系。针对不同空间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细化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农业、环境等政策,形成市场统一规范、要素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区域发展机制。建立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制度,国家、省财政转移支付及生态环境建设投资向重点生态功能区倾斜。大力推进临汾市西山片区、忻州市神池县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探索重点生态功能区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推动重点开发区域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度。加大对限制开发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强化激励性补偿,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市县“多规合一”,促进空间利用结构优化,强化规划对市县区域空间的指导和管控作用。 本文来自织梦

  第二节  推动低碳循环发展 织梦好,好织梦

  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基本路径,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内容来自dedecms

  促进低碳发展。推进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加大煤层气开发力度,积极推进先抽后采。发展绿色交通,加快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强轨道交通建设。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倡导绿色出行、绿色购物、绿色办公,推行政府绿色采购。主动控制碳排放,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有效控制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加快推进省级低碳市县试点和园区试点建设,积极开展低碳商业、低碳社区试点。加强碳汇体系建设,增加森林碳汇,继续开展碳捕捉、利用和封存基础研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探索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和目标分解制度,研究制定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工作机制和支撑体系。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促进企业科学合理利用能源,从源头上杜绝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来自织梦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原则,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建立具有山西特色的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资源综合利用和能源梯级利用的现代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减少单位产出物质消耗。推动各类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以产业集聚和共享基础设施为纽带,促进企业、产业间的循环链接,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生产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加快构建循环型社会。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回收体系和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提高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推动废弃物处理方式由无害化处理为主向资源化利用为主转变。推动朔州国家级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和国家级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建设。积极开展循环经济重点领域试点示范创建工作,在企业、园区和区域层面建立一批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提升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dedecms.com

  第三节  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织梦好,好织梦

  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目标,把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 本文来自织梦

  坚持节约优先。牢固树立节约优先理念,培育全社会节约意识,养成行为自觉。强化全过程管理,提升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大幅降低资源消耗强度。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加大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和农村节肥、节药工作力度。加快推动重点领域节能技术改造,强化单位产品能耗标准、绿色建筑标准等约束。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计划,在重点耗能行业全面推行能效对标,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和产业转型升级。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用好用足黄河水,限制开采地下水,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加强用水需求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模式。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建立预算管理制度、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更多用市场手段实现双控目标。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节水管理。倡导合理消费,力戒奢侈浪费,制止奢靡之风。深入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行动,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社会风尚。 dedecms.com

本文来自织梦

  推进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坚决杜绝私挖乱采,运用先进技术对传统开采方法进行改造,发展绿色矿业,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加强劣质低阶煤、低品位矿产资源和可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提高资源回收水平。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调整建设用地结构,降低工业用地比例,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林业“三剩物”的利用水平,开展“城市矿产”、餐厨废弃物、建筑废弃物等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dedecms.com

  第四节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本文来自织梦

  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将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作为地方各级政府环保责任红线,对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实行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制和环境风险防控措施。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落实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织梦好,好织梦

  大气污染防治。加大“控煤、治污、管车、降尘”等重点工作力度。推进重点行业污染物减排,严格淘汰落后产能,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持续推进清洁生产。调整能源结构,推进清洁能源替代。以雾霾治理为重点,加强细颗粒物监测和区域联防联控,加快市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开展燃煤锅炉污染整治,有效预防重污染天气。深化城市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实施机动车污染防治和扬尘污染防治,促进环境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 dedecms.com

  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推进良好水体生态保护,突出加强饮用水源地和岩溶大泉泉域保护,实施娘子关泉域煤矿“老窑水”监测治理等工程。保障水源地安全。深化工业企业生产废水专项整治,实施重点行业废水深度处理和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推进工业水循环利用。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升级改造,加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力度,减少城市黑臭水体。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加强农村生活污水防治。到2020年,全省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内容来自dedecms

  强化土壤污染治理。实施工矿废弃地综合整治和复垦利用,协同推进污染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修复三大举措,着力解决土壤污染威胁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两大突出问题。到2020年,全省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农用地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内容来自dedecms

  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建立统一的决策协商、信息通报、环评会商、联合执法和预警应急机制,加强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推动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多污染源综合防控,实现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加快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推进以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为重点的农村环境整治,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统筹农村饮水安全、改水改厕、垃圾处理。全面推进采煤沉陷区、采空区、水土流失区、煤矸石山的生态环境治理修复重点工程,有序推进采矿破坏村庄避让搬迁工作。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第五节  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本文来自织梦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统筹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推进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河、涑水河、御河等综合治理、水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加强沿黄地区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加强黄河中游生态综合治理。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探索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容量接近或超过承载能力的地区,及时采取区域限批等限制性措施。深化林业投资管理改革,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购买式造林,推动国有、集体和个人开展合作式、开发式、股份制造林。探索由政府全额投入、购买造林式服务,实现生态林由政府与市场共同营造的新机制。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积极推进林业“六大工程”建设,继续实施以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建设、重要水源地造林、京津冀生态屏障建设、通道两侧绿化、“双百”示范工程为主的重点区域人工造林和以干果经济林管理、未成林造林地管护为主的新造林提质增效管理管护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不断提高全省森林覆盖率。严禁非法侵占林地和移植天然大树进城。搞好国营林场改革,深化集体林权改革。 dedecms.com

  第六节  创新资源型地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copyright dedecms

  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拓展生态文明建设投融资渠道,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全面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源头保护,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对各类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明确国土空间的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监管者及其责任。树立底线思维,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内。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落实国家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政策。创新生态环境治理市场化体制,探索实施环境公用设施PPP模式和企业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建立生态文明绩效评价体系,健全考核评价制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六章  推进开放发展,着力培育合作共赢新优势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以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为引领,抢抓国家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经济圈等重大历史机遇,在融入国家战略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强化区域合作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努力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全面开放新格局,将我省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产业转移承接地、交通运输集散地、优势要素集聚地、“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辐射区和支撑带。 织梦好,好织梦

  第一节  创新对外开放体制环境 织梦好,好织梦

  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的突破口,进一步解放思想,倡导理性包容的开放思维和开放文化,在全省上下形成以大开放促大发展的共识。营造开放透明的法律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稳定有序的经营环境,促进各类市场主体自觉遵法守法用法,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进一步简政放权,改革外商投资企业审批制度,精简和优化行政审批,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推行普遍备案、有限核准的外资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外商投资管理模式。全面推进通关无纸化改革,积极融入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进一步加强与沿海沿边省份、中部五省口岸通关大合作,构建快速高效的立体通关体系。全面推行关检合作“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将“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扩大至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推进政务环境透明化、便利化和规范化,营造规范高效的政务环境。加快建立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弘扬晋商诚信守信的传统商业文化,营造合作共赢的人文环境。提升城市建设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营造安全、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硬任务,大胆创新、大胆改革、大胆实践,在全社会形成亲商安商容商富商的良好环境氛围。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二节  加快开发区建设

copyright dedecms

  强化统筹布局,坚持规划引领,明确发展定位,以提质增效升级为核心,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绿色生态、区域平衡的开发区发展格局。加快开发区发展理念、兴办模式和管理方式转型,推动发展方式向追求质量、市场主导、差异化发展和软环境取胜转变。以增强开发区域城市综合功能为核心任务,按照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有机融合的理念,推动具备条件的开发区城市综合功能改造,合理配置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实现开发区动态管理,建立有进有出、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机制。创新开发区发展模式,积极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共建园区,开展“飞地经济”合作。学习借鉴德国北威州等发达国家(地区)转型发展经验,推进国际产业园区体系建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有条件的开发区与行政区的融合发展。努力提高开发区科技创新驱动能力,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把开发区建设成为促进“六大发展”和实施板块经济的重要载体,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的排头兵,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

copyright dedecms

  第三节  加快各类开放平台建设 织梦好,好织梦

  完善开放口岸平台。推动形成以太原、大同、运城“南北一线”为主轴,长治、吕梁、忻州、临汾等为两翼的航空口岸开放新格局。加快临空经济区建设,培育太原机场区域性枢纽功能,推动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协同发展。打造以太原铁路口岸为中心,以大同、临汾(运城)、晋城(长治)三个陆路为副中心的“一心三区”布局。加快太原、大同、临汾陆港建设,建立基本具有沿海沿边口岸功能的“口岸作业区”。以太原枢纽(北六堡)物流中心为依托,积极推动我省铁路口岸建设,实现陆路、空运与国内国际市场的直接连通。

dedecms.com

  健全保税物流平台。推动全省符合条件的进出口企业及设区市申建保税仓库、保税物流中心、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培育大型物流企业,构建全省保税物流平台体系。充分发挥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作用,完善基础设施,推行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检验检疫、外汇管理等领域可复制推广的政策措施,积极申请国家进口汽车、肉类指定口岸,大力发展其他新型保税服务。推动设立以方略保税物流中心为核心的临汾综合保税区,发挥晋城兰花保税物流中心作用,形成各类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中心)、口岸作业区等多级别发展的陆路发展格局。

内容来自dedecms

  打造国际化展会平台。提升能源博览会和低碳高峰论坛功能定位,打造世界低碳中心。继续办好农博会、文博会和平遥摄影节,培育我省新兴产业、中小型专业展会,构建多元化展会合作交流体系,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向我省集聚。将太原打造成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的展会中心城市,推动太原城市群成为我省展览业发展核心区,培育大同、运城成为我省展览业发展重点城市。支持我省企业参加中部博览会、亚欧博览会、东盟博览会等境内国家级重点展会和国际知名展会。承接与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关系密切的国内品牌展会,引进煤机装备、能源高效利用、现代物流等领域的国际知名展会。

内容来自dedecms

  第四节  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

内容来自dedecms

  着眼于发展我省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接替产业,最大限度放宽投资准入限制。积极引进相关产业项目及相关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和结算中心,鼓励国内外资本投入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引领我省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提升。积极吸收外来投资,组建成立文化产业、旅游文化体育基金,加大对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快招商方式转变,注重服务环境改善,针对目标区域、目标产业和目标企业,实施精准化招商,坚持引资、引智、引技并重,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精准度和招商引资实效。加大力度开展产业链招商,通过集群式引进、专题性推介、区域性对接等多种方式,推进产业集聚。积极推动股权招商,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股权投资机构。重视发挥海内外山西籍优秀人才的作用,开展央企入晋、跨国公司入晋、民企入晋、晋商回乡等主题招商活动。充分利用好与央企已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我省与央企的战略合作向全方位纵深发展。切实发挥商会和各类组织的积极作用,推动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吸引企业家来晋投资创业。深入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国际和区域性金融机构合作,积极有效利用各类国外优惠贷款和智力资源。 内容来自dedecms

  第五节  加强以煤会友

dedecms.com

  充分发挥我省煤炭资源和煤、煤化工、煤机装备等优势和市场潜力,推进建设国际低碳技术创新基地,千方百计提高我省作为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加强同世界煤炭大国的主要产煤省州、国际友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多领域互利共赢务实合作。继续挖掘交往密切友城的合作潜力,拓展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加强交流频率较低的友城往来,畅通交流渠道,增强友城活力。主动采取措施,激活交流渠道,充实交往内容,促进暂时停滞的友城开展交流。主动加强友好合作伙伴的联系,寻求合作方向,积极对接项目,加快结好进程。力争到2020年,实现与全球主要产煤国家及金砖国家43个产煤省州友好交往,与其中16个产煤省州建立结好意向,正式结好10对左右。友城数量和交往质量达到全国中上水平,每对友城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官方或民间交往。做大做强低碳发展高峰论坛,建立专门机构,筹建永久会址,调动社会化力量,实行市场化运营,筹办好“太原论坛”,把论坛办成低碳新理念的传播平台、新成果的展示平台、新技术的交易平台和交朋会友的联系平台。 copyright dedecms

  第六节  加快提升外贸核心竞争力 本文来自织梦

  扩大出口贸易规模,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外贸竞争新优势。支持外向型重点企业提高传统产品竞争力,巩固不锈钢、焦炭、金属镁、煤炭等传统产品出口市场份额。加强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扩大手机、农产品、化肥、医药品、活性炭、玻璃制品、纺织品等产品出口规模,壮大铁路设备、工程机械、汽车零配件等装备制造资本品出口,培育新的出口主导产业。加快推动产品、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出口”,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出口贸易向优质优价转变。稳定进口增长,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稳定铁矿石、铜精矿、铬矿砂、大豆等重要原材料进口。继续实施外贸主体“231工程”,加快形成一批出口带动强、具有跨国经营能力的大企业。建立外贸自主品牌培育体系,积极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加快推进外贸平台建设,打造一批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进出口商品平台和国际营销网络平台。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推动太原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建设。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巩固建筑服务出口优势,培育金融、保险、出版传媒等新兴服务贸易。推动服务外包发展,建立全省服务外包产业联盟,将太原、晋中、阳泉打造成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推动服务业转型,培育服务新业态。大力发展文化贸易,培育一批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copyright dedecms

  第七节  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本文来自织梦

  充分利用我省历史人文、特色产品、产业优势,将“山西品牌丝路行”打造成为我省对接“一带一路”重要载体和对外开放新名片,推动与沿线国家(省份)全面交流与合作。主动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和海上战略支点等建设,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注重构建物流通道和立体物流平台。深化我省与沿线国家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发挥我省采矿、钢铁、有色、建材、电力、化工、轻纺、机械制造等在产能、装备、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与国际需求有机结合,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政府统筹协调和引导推动,拓展我省产业和企业发展新空间,推动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引导晋非合作区按照市场化经营的思路创新发展,打造我省企业开拓非洲市场的桥头堡。支持我省企业在印度尼西亚建设采煤-焦化-发电-钢铁一体化循环工业园区,形成我省优势产能转移的聚集地,打造我省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支点。利用中亚地区铁、铜、铬等矿产资源优势,支持我省企业在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投资能源矿产,打造资源深加工工业园,推动我省企业开拓欧亚市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八节  深化与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协同发展

内容来自dedecms

  积极对接京津冀、环渤海等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找准山西在全国以及周边经济区域的定位,加强省际间经济合作,构建中部内陆开放新高地。

织梦好,好织梦

  深化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自觉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合作,完善能源输送网络,打造京津冀一体化清洁能源生产供应基地。积极推动民航业融入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战略。全方位推动航空口岸对外开放,发展通用航空,完善口岸功能,发挥口岸效应。加强与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积极承接京津冀地区新材料、节能环保、高新技术等疏解产业,加强“研发创新-创新成果产业化合作”。推进晋北地区鲜活农产品进入京津市场,实现与京津冀地区旅游资源共享,推动与京津冀协作领域多元化。 dedecms.com

  深度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充分利用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重大基础设施、能源、生态环境、产业对接等方面的合作,促进建立地区间统一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推动省内企业参与环渤海地区港口建设,加强口岸与港口通关便利化合作,打造产品快速出海通道。

本文来自织梦

  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战略。扩大与相关地区交流合作,加大面向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招商及产业承接力度,立足山西优势和特色,共同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织梦好,好织梦

  第九节  全面深化与周边区域合作

dedecms.com

  充分发挥我省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深化与中部地区及周边省份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我省发展新空间。 copyright dedecms

  深入实施国家中部崛起战略。落实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强化与中部省份协同发展,实现区域间生产要素无障碍流动,差异化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加强能源外送,拓展面向中部地区的能源市场。充分利用中部博览会等平台和各类协同沟通机制,全面加强与中部省份在经贸往来、技术交流、人文交往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共同谋求中部崛起。 copyright dedecms

  深化中原经济区合作。加快跨省战略大通道建设,打造我省运城、晋城、长治等南部地区面向中原经济区,连接华东、华南物流通道,把晋东南地区打造成为“煤、电、气、化”综合能源产业基地和新型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面向大中原的晋东南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加深与中原经济区农业合作发展,提高我省农业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建立与中原经济区的旅游合作机制,推出旅游一卡通,开发一批文化、休闲、生态旅游线路,打造全国品牌旅游目的地。 dedecms.com

  加快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制定完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实施方案,建立“三省四市”省级协调机制。积极探索跨省交界地区合作发展路径,合力打造国家省际交界地区协作发展试验区。依托特色农林产品、能源矿产资源和产业基础,建设中西部特色农产品加工、能源原材料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快推进智慧物流和现代金融产业发展,创建我国内陆现代服务业集散基地。深度整合区域内旅游资源,倾力打造以“古中国”为标识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内容来自dedecms

  加快推进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建设。充分发挥我省大同市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河北张家口市地缘相邻、生态相同、习俗相近、商旅相通、产业互补的有利条件,大力推进地区间基础设施相连相通、产业发展互补互足、资源要素对接对流、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商贸旅游互联互通,着力打造高效联动、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经济社会合作体。 织梦好,好织梦

  建立更加紧密的沿黄经济协作区战略合作关系。推动沿黄区域集群化发展,形成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建立沿黄经济带煤炭产业合作机制,共同维护煤炭市场秩序,促进煤炭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进运城-灵宝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有效发挥黄河九省旅游联盟作用,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品牌。 本文来自织梦

  第七章  推进共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坚持富民与强省的统一,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切实做好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养老、扶贫等民生工作,使全省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一节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本文来自织梦

  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在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上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强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健身、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努力实现全覆盖。加大对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加强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帮扶。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项目投资、运营和管理,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与效率。 copyright dedecms

  第二节  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工程

内容来自dedecms

  以文明、卫生、环保等城乡创建活动为引领,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实现城乡清洁卫生。实施设施提升、城市安居、城中村改造和环境提质等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四大工程”,着力改善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以加快城市管网、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设施提升工程。推进公共停车场、集贸市场建设,与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同规划、同建设。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发展租赁住房市场,推进城市安居工程。加快城中村改造,同步完善城中村改造配套政策。提高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和园林绿化水平,改善空气质量和城市容貌,推进环境提质工程。实施完善提质、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和宜居示范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大工程”,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推进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重点的完善提质工程,以采煤沉陷治理、危房改造、易地搬迁为重点的农民安居工程,以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工程,以美丽宜居乡村省、市、县三级联创活动为重点的宜居示范工程。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dedecms.com

  第三节  加大脱贫攻坚力度

本文来自织梦

  把扶贫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精准帮扶与区域开发紧密结合、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扎实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扶贫开发大格局,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确保“十三五”期间,在现行标准下232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8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织梦好,好织梦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努力实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按照县为单位、规模科学、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积极完善贫困村、贫困户、贫困劳动力建档立卡工作,建立全省统一、信息共享的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深入分析扶贫对象致贫原因,按照专项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的要求,逐村、逐户、逐个劳动力制订帮扶计划,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加强扶贫统计监测工作,跟踪监测到村到户扶贫措施及实施效果,努力为精准扶贫提供真实依据。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对有资源、有劳动力贫困户要加大产业培育扶持和就业帮助力度,采取一户一策,一帮一或多帮一的方式,引导贫困户参与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开辟收入形式多元化。加强职能培训,实现一户一人有技能,能外出务工,推动贫困群众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原则,围绕“建房、搬迁、就业、保障、配套、退出”六个关键环节,积极实施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生活在山区、生态脆弱地区贫困人口,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做到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国家教育经费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对农村贫困家庭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纳入低保范围,符合特困人员供养条件的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统筹协调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加大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力度。要加强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政策要对贫困人口倾斜,努力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积极开展专项扶贫。以吕梁、太行两大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按照产业扶持、技能扶持、资本扶持和不断改善贫困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三加一”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特色产业脱贫、易地搬迁扶贫、扩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覆盖面、引导劳务输出脱贫。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充分发挥区域特色资源优势,按照坚持市场导向,以企业产业扶贫开发为抓手,扎实推进企业产业扶贫开发。继续深入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坚持以项目为纽带,围绕农产品加工、特色农业开发、旅游开发等建设,谋划设计实施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优势独特、带动能力强、适合大企业参与的产业扶贫开发好项目、大项目。逐一量化企业产业扶贫开发工程,落实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生产和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任务,推进建立企业与贫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培育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组织,提高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程度。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在贫困地区的推广应用。实施易地搬迁扶贫。按照坚持政府引导、发挥市场作用、尊重群众意愿的思路,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到2020年,实现户籍人口300人以下、实际居住不到一半的贫困村全部实施移民搬迁。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因地制宜创新搬迁模式,落实后续产业支持,引导移民转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实现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对县城周边建设移民新区集中安置的搬迁户和进城入镇的搬迁户,实施二、三产业为重点的就业培训计划。对城郊或中心镇配套产业开发建设移民新村、中心村就近安置的搬迁户,同步落实产业开发措施。逐步提高易地搬迁补助标准,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市、县财政增加扶贫搬迁专项资金,多措并举减轻搬迁群众负担。扩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覆盖面。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注重实效”的原则,在贫困农村实施以工代赈工程,有效改善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农民收入水平。积极实施片区综合开发、基本农田、农田水利、小流域治理和乡村道路建设等以工代赈重点项目,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加快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电力和互联网建设。对连接贫困地区的国家铁路网、国家高速公路网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要加快推动。对贫困地区重大水利工程和中小水利项目要强化建设。对贫困地区水电开发、农田改造升级、光伏发电工程要大力推进。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加快实现贫困村宽带网全覆盖,实施电商扶贫工程,促进贫困地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劳务输出脱贫。加大劳务输出培训投入,继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建立和完善输出与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引导农村贫困人口进入家政、物流、养老等领域就业。对贫困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给予政策支持。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有序实现市民化。加大职业教育培训和贫困大学生资助力度,切实扩大教育扶贫受益面,努力做到让每一个贫困家庭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总体要求,采取因地制宜、分类区别对待的方法,继续实施“雨露计划”。瞄准建档立卡的贫困劳动力特别是妇女劳动力,扎实推进千村万人就业培训行动计划,逐步消除农村“零就业”家庭,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务工收入明显增长。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全面实施行业扶贫。把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作为各部门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统筹协调、明确职责,各部门制定发展规划和安排资金项目时,向贫困地区重点倾斜,完成好各自承担的行业扶贫任务。推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使贫困地区获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更加均等,稳定保持扶贫开发重点县低生育水平。扎实抓好教育扶贫工作,加快发展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科学布局义务教育学校,支持贫困地区职业学校承担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力就业培训任务。进一步完善贫困地区农村文化设施,提高服务能力,形成能够为贫困地区群众提供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体系。丰富贫困群众文化生活,集中实施一批文化惠民扶贫项目,重点是广播电视服务网络、数字文化服务、乡土人才培养、流动文化服务等。支持贫困地区挖掘保护、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和资源。文化事业经费向贫困地区倾斜。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以及残疾人关爱体系。对农村“三留守”和残疾人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建立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帮助特殊贫困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加快建立健全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养水平,努力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有效整合和统筹协调农、科、教等科技扶贫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不断完善贫困地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升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鼓励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技术人员到贫困村开展科技扶贫服务,允许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组建科技服务组织,搞好进村到户科技扶贫技术服务。建立全覆盖的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网络,努力解决好科技成果在贫困地区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农村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加强贫困地区林业“四大生态屏障”建设,加快贫困地区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建设。积极开展贫困地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推进农村环保设施全覆盖示范工程。扎实推进贫困村饮水安全、危房改造、道路畅通、用电保障、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贫困地区人居环境。

内容来自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协调推进社会扶贫。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政治优势和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优良传统,更广泛地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成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发挥村党组织作用。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党组织,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实施好“领头雁”培训计划,大力提升村党组织书记及“两委”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强化定点扶贫。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帮扶机制,统筹整合领导干部和机关单位定点扶贫两支力量,瞄准贫困村、贫困户开展帮扶工作。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和中央驻晋单位等要把定点扶贫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发挥各自优势,强化帮扶举措,保质保量完成好帮扶任务。充分发挥贫困村大学生村官作用,与驻村工作队共同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切实把“工作到村、帮扶到户”的要求落到实处。形成社会合力。继续发挥社团组织和社会各界的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试点开展财政扶贫资金购买社会服务,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积极争取国际金融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支持,深化和扩大扶贫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扶贫开发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加强扶贫责任机制和政策保障。贯彻落实扶贫开发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实行扶贫工作“一票否决”。强化督察和问责,完不成年度扶贫任务的对领导干部进行约谈。全面落实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各项产业政策和有关贫困地区的税收、土地、生态补偿等优惠政策。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增加财政专项扶贫金投入。改革财政扶贫资金分配办法,在兼顾公平的基础上,强化结果为导向的扶贫资金分配机制。鼓励支持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贫困地区设立服务网点,实施“金融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富民扶贫工程”,实现金融扶贫小贷款全覆盖,撬动更多金融资金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开发。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