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发展规划 > 湖北省荆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一)

湖北省荆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一)

发布时间:2016-07-13 作者:派智库 来源:荆门市人民政府 浏览:【字体:

  根据中共荆门市委七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荆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荆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主要阐述全市“十三五”发展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荆门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荆门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江汉平原中心城市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dedecms.com

  第一章 发展环境

织梦好,好织梦

  一、发展基础 dedecms.com

  “十二五”时期,是荆门发展不寻常、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中国农谷建设和柴湖振兴发展战略,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种自然灾害等诸多不利影响,着力建设实力、文化、生态、幸福荆门,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本文来自织梦

  (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5%,跨入“千亿俱乐部”行列,达到1388.5亿元,人均GDP达到7707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6%,五年累计完成5089.2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4.1倍;财政总收入迈上百亿台阶,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80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2.0倍、3.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0年的249.3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41.4亿元,增长1.2倍。县域经济多点支撑格局形成,东宝、钟祥、京山连续6年位居全省县域经济20强,沙洋进位态势强劲,掇刀被评为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地位不断提升,我市成为全省唯一拥有“两大省级战略”的市州,荣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等称号。

dedecms.com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产业转型加快,新兴产业加速培育,化工、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大健康、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七大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0年的19.9:48.4:31.7调整为2015年的14.5:52.5:33.0.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工业总量紧随“一主两副”,居全省第4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10年的620家增加到1142家,亿元以上企业由188家发展到520家。

copyright dedecms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7%,比“十一五”末提高6.7个百分点,荆门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达到75%;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一高三新”推广面积突破200万亩,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大关,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3.4: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破2万家,居全省首位。京山、沙洋、钟祥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三农发展先进县(市)。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文化旅游、信息服务、健康服务等产业提速提质,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3%。

copyright dedecms

  (三)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2%,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中心城区建成面积从52.4平方公里扩展到65.7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增至50.4万人。漳河新区、钟祥南湖新区、沙洋滨江新区、京山温泉新区初具规模。漳河、团林、钱场、后港等10个镇入围全国重点镇,官垱被列入全省“四化同步”示范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251个,彭墩村等48个村被命名为湖北宜居村庄。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3914公里,等级公路比重达到96%,村村通客车实现全覆盖。枣潜高速公路荆门段、荆门城区绕城公路、钟祥汉江二桥、蒙华铁路荆门段、漳河机场开工建设。水运通航里程达到469.1公里,荆门组合港加快建设,江汉运河建成通航。电网建设五年累计投入35亿元。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提速,宽带网络出口达到360G,宽带互联网用户达40万户。 织梦好,好织梦

  (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荆门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分别比2010年下降26.35%、27.05%,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减排超额完成省定目标。漳河“三圈”保护规划全面落实,竹皮河全域综合治理工程扎实推进。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6平方米,森林面积达到39.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2%。循环经济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我市获批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成为全省两个专业性化工园区之一,格林美被评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五)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由365项减为148项,先后开展5轮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市级行政审批提速50%。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和政务服务网“三清单一张网”,实行企业登记注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全市各类市场主体达到17.4万户,年均增长19.6%。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成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平台31个。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加快,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城市建设基金,实施PPP项目14个,成功发行两期城投债和高新债,新洋丰、凯龙集团在主板成功上市,固润科技在新三板上市,39家企业在四板挂牌。开展“两转四集中”改革,全市流转土地229.6万亩。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年均增长18%;累计完成出口总额31亿美元,年均增长24%。 织梦好,好织梦

  (六)民生福祉切实增进。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大幅增加,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9.8%。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731元,年均增长11.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716元,年均增长13.2%,总量居全省第二位。城乡居民就业稳定增加,累计新增就业23万人,比“十一五”时期增长64%,我市被评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覆盖,五大社会保险参保196万人次,累计救助城乡困难群众158万人次,减少贫困人口15.9万人,建成保障性住房2.4万套,改造危旧房(棚户区)5.5万户。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我市连续七届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称号;新建和改、扩建学校(幼儿园)419所,全市学前毛入园率达到89%,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均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5%;荆楚理工学院成为全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和“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先看病、后付费”模式在全国推广。法治荆门建设扎实推进,“平安荆门”建设成效明显,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综治和平安建设优胜单位。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不断增强。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机遇和挑战

织梦好,好织梦

  “十三五”时期,是荆门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是爬坡过坎、后发赶超的关键期。我们必须以战略思维谋长远、以辩证思维抓机遇、以系统思维观全局,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从容应对新常态下的困难和挑战,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把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发展机遇

dedecms.com

  从外部环境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新常态,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具有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有利于我们分享整体良好环境,利用各方面有利条件加快发展;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我们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加速成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同步发展,有利于我们释放内需潜力,拓展发展空间,激活发展潜力;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有利于我们打通对外开放新通道,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在更大范围扩大开放、深化协作、配置资源;省委纵深推进“一元多层次”战略,加快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着力打造“一主两副”外的新兴增长极,有利于我们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全省同类城市中脱颖而出,走在前列。 内容来自dedecms

  从我市发展基础和条件看,经过多年的奋斗,荆门发展定位更加清晰,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发展路径更加科学,“投资第一、产业第一、工业第一”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有利于我们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心无旁骛加快发展;我市七大主导产业方向已经确定,转型发展的路径已经指明,有利于我们挖掘发展潜力,加快产业链重构,提升整体竞争力;随着襄阳-荆门-宜昌高速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有利于缓解制约我市发展的交通瓶颈;中国农谷建设、柴湖振兴发展两大省级战略深入实施,成果逐步呈现。中国农谷建设写入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有利于我市放大农业比较优势,彰显品牌效应,培育经济发展新优势;荆门石化千万吨扩能改造项目纳入中石化“十三五”规划,有利于我市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做大做强石化产业;随着国家放开低空领域的步伐加快,中航工业等一批重大项目布局荆门,有利于我市抢占通用航空产业制高点;荆门通过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验收,入选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有利于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城市转型;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成果逐步呈现,有利于缓解制约荆门发展的资金瓶颈;全市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高涨,谋发展抓发展气氛浓厚,有利于我们升腾发展气场,实现后发赶超。

本文来自织梦

  (二)面临挑战 dedecms.com

  从外部环境看,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发达国家推进高起点“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加速工业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要素成本快速提高,我国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压力持续增大等,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诸多影响。我省各地竞相发展、区域竞争更加激烈的态势明显,不断培育和增强发展竞争力的任务艰巨。

内容来自dedecms

  从内部环境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综合实力全省居中,GDP占全省比重不到5%。工业结构偏重,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新兴产业成为支柱尚需时日。二是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活力不强。科技对经济贡献率不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于全省4.3个百分点,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三是发展后劲不足,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缺乏大企业、大项目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经济活跃度不高。开放不够,经济外向度偏低。四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交通短板突出。水运优势不明显,航空运输缺失,公路、水路、铁路未有效衔接,导致经济外向度偏低。五是城市能级和品位不高,辐射带动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严重滞后。中心城区城市功能不完善,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城市病”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六是资源要素约束趋紧,环境承载力有限,长期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显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综合判断,未来五年,荆门处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关口,处于动力加快转换、“五化”深度融合的重要关口,处于体制机制变革、发展活力迸发的重要关口,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更加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推动荆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内容来自dedecms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织梦好,好织梦

  一、指导思想 内容来自dedecms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党的领导,切实遵循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总体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切实把握“三维纲要”,深入实施中国农谷建设、柴湖振兴发展省级战略,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资本兴市、创新活市,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江汉平原中心城市、湖北新兴增长极、全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dedecms.com

  二、基本原则

织梦好,好织梦

  ——坚持以人为本,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以“看得见的方式”让人民群众共享,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坚持科学发展,奋力跨越赶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动摇,坚持“投资第一、产业第一、工业第一”不动摇,既要做大经济总量,更要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实现弯道超越。

内容来自dedecms

  ——坚持改革开放,激活发展动力。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改革红利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全方位开放拓展发展空间。

内容来自dedecms

  ——坚持依法治市,促进公平正义。坚持法治思维,弘扬法治文化,使法治文化成为城市精神的根本内涵,成为城市社会系统的评价标准,充分彰显法治在社会管理、城市管理中的巨大作用,推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治理社会的能力,加快法治城市建设,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织梦好,好织梦

  ——坚持党的领导,提供坚强保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沿着正确轨道前行。

copyright dedecms

  三、发展定位

织梦好,好织梦

  ——江汉平原中心城市。加快建设江汉平原城市群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成经济、职业教育、健康服务、金融保险、科技创新中心。

织梦好,好织梦

  ——湖北新兴增长极。充分发挥新型化工、现代农业、通用航空、循环经济等特色优势,建成全国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全国生态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国家健康产业城、国家通用航空产业城。

织梦好,好织梦

  ——国家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四、发展目标 本文来自织梦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湖北同类城市,位居全省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调整为11:52: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的产业达到3个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达到12%和18%以上。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新型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城乡发展更趋协调,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 dedecms.com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贫困人口2018年全部实现脱贫。就业更加充分,创新创业蔚然成风。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5%,保持全省领先。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全面普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基本达到国家健康城市标准。

copyright dedecms

  ——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网络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铁、水、公、空、管”五位一体的现代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江汉平原城市群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建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升。

本文来自织梦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普及,资源节约、集约和循环利用程度大幅提高,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省定目标;水环境、土壤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不低于80%,耕地土壤环境安全保障率达到100%;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5%;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建成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本文来自织梦

  ——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升,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壮大,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民主法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织梦好,好织梦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行政审批制度、投融资体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走在全省前列,改革红利充分释放。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合作竞争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形成。 内容来自dedecms

  五、发展路径

copyright dedecms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用五大发展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更加注重效益质量,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公平公正,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更加注重对外开放,着力营造比较优势、培育先发优势。

dedecms.com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荆门“十三五”时期发展,必须走生态立市、产业强市、资本兴市、创新活市之路。

织梦好,好织梦

  ——生态立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荆门未来发展的竞争力。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决定生死”的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将生态“负资产”转化为生态“正资产”,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产业强市。产业兴则荆门兴,产业强则荆门强。必须始终坚持“产业第一”,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着力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技术高端、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资本兴市。金融是百业之首,资本是发展之源。必须用活金融和资本市场,大力引进各类金融保险机构,着力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培育繁荣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多层级基金体系,形成资本市场的“荆门板块”,不断提升金融、资本对经济的渗透力、带动力和支撑力。 内容来自dedecms

  ——创新活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全市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改革发展全过程,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本文来自织梦

  专栏2-1:“十三五”荆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内容来自dedecms

  第三章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织梦好,好织梦

  坚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以推动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强化应用创新为重点,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加快建成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江汉平原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到2020年,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8%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十二五”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10家以上;新增各类创新平台50家以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件。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培育发展新动力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效率和竞争力。推进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任务。积极化解过剩产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推进住房制度改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费和社会保险费负担、财务成本、物流成本。

内容来自dedecms

  着力优化投资。保持投资较快增长,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创新政府投资引导方式,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强化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的策划、储备和滚动实施。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积极培育消费。适应新常态下需求结构升级趋势,发展多层次、多样性的新兴消费业态,推进商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优化消费环境,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保护消费者权益。着力提升居民消费能力,释放消费潜力。 copyright dedecms

  持续扩大出口。增强扩大出口和对外投资结合度,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优化出口结构,巩固农产品等出口优势,促进装备制造、化工等产品出口,推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推动更多“荆门造”产品“走出去”。

dedecms.com

  二、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copyright dedecms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坚持创新活市,更加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撑作用、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科技创新人才的骨干作用、科协组织和科技社团的决策咨询作用,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坚持走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新路。围绕我市科技发展的战略性需求,加强前沿技术和基础性研究,力求取得重大突破,建立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取得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原始科技创新成果,形成一支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高技术领军人才和科研团队,提升基础研究解决我市科技发展问题的能力。重点依托格林美国家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产业加快发展,打造国家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城;依托605所和中航工业集团重载浮空器、超轻型运动类飞机、地效飞机研发制造中心,支持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发展,打造国家通用航空产业城;依托荆门石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院),支持化工产业加快发展,打造全国新型能源化工基地;依托荆门农科院,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集成示范基地。

内容来自dedecms

  提升应用创新和开发转化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以七大主导产业为重点,积极引导科技创新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搭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培育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发展一批企业研发创新中心、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主动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积极引进知名大学、著名研发机构、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来荆建立分支机构或搭建创新合作平台。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能力项目落户荆门。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深入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提高创新资源在企业的集聚度,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创新驱动示范企业,形成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到2020年,力争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共50家以上(其中国家级3家上),新增国家实验室(含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院士工作站20家以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0家以上,新增知识产权示范企业80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加快建设协同创新体系。充分发挥荆门高新区的核心载体和辐射引领作用,放大国家高新区的政策效应,加快推进“一区四园”建设,支持荆门高新区先行先试,实行功能分区、互补发展,积极创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努力打造创新驱动增长极。支持各县市区有条件的创新园区积极创建省级高新区,建设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以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目标,以荆门国家高新区、荆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各省级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为依托,加快建设步伐,推进创新园区转型升级,力争用三年时间建成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完善政产学研协同机制,深入推进市校合作、校企合作,建立高校、科研院所、骨干龙头企业与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的常态联络机制,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在市内转移转化,形成现实生产力。推进县域协同创新,支持各地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和创新体系,鼓励县市区积极争创“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和“全省市县科技创新综合考评先进”。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牢牢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机遇,积极发展分享经济,推动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重点实施“互联网+”协同制造、智慧农谷、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新兴业态、创新创业、便民服务、城市管理、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等十大重点行动,着力打造“互联网+”装备制造产业园、“互联网+”新材料产业园、“互联网+”大健康等10个左右“互联网+”产业园,促进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协同发展。实施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中国农谷大数据中心,率先在全国开发农业大数据,建成华中地区首个农业大数据中心。整合全市政务、公共服务资源,建设荆门城市大数据中心、云计算和灾备中心,建成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信用等基础数据库,推动数据共享开放和开发应用。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方针,实施网络安全防控体系加固、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云计算大数据安全防护等专项工程,保障网络产品、网络运行、网络数据、网络信息安全。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三、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内容来自dedecms

  构建创新创业平台。着力优化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资源配置方式,积极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加快建设创业“苗圃”、科技孵化器、产业加速器、特色产业园“四位一体”的梯级孵化体系,积极打造特色明显的创新创业集聚区。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或自主建设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加快建成以荆门科技孵化城为引领,九派通众创空间、人民万福创新创业园、荆门慧谷众创产业园为支撑,其他载体为依托的平台体系,培育一批设施完备、管理规范、功能齐全、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支持荆楚理工学院等市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社会资本合作,建立一批示范创客空间。到2020年全市创新创业载体平台达到100家,创建国家级、省级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平台30个以上。

内容来自dedecms

  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整合创新创业服务资源,拓展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功能,简化服务流程,建立服务中心集中受理、“一站式”办理、多点代办为支撑的服务格局。着力打造“荆创网”等在线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开放式、透明化、信息交互服务模式,促进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大力发展企业管理、财务咨询、人力资源、法律顾问、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现代物流等第三方专业服务。加强财政资金引导,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支持创新创业活动,建立财政资金与银行、企业、社会资本联合设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和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主体提供快捷、低成本的融资服务。构建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政银企合作推出一批金融创新产品,建立荆门金融服务中心。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众创空间等各类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投资路演、创业沙龙、创业训练营等活动,重点打造“荆门·龙泉汇”等活动品牌,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本文来自织梦

  四、建设人才强市

织梦好,好织梦

  加速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竞争力”的理念,围绕“中国农谷”建设,聚焦“七大主导产业”,深入实施“四项引才工程”,每年引进200名左右的高层次人才。实施“龙泉英才计划”,大力引进“两院”院士、中央“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以及相当层次的特聘专家或领军人才,为“四个荆门”建设夯实高端智力支持。实施产业高端人才引领工程,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引才工作站为平台,借助“华创会”、广东“留交会”、大连“学子周”等国际国内大型人才交流活动,大力引进产业高端人才。实施“人才回归”工程,以在外经营型创业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高层次科技人才为重点,通过建网络、搭平台、给政策、强服务,组织开展有针对性地回归工作,吸引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新创业,实现人才回归、资金回流、项目回迁。实施“招硕引博”工程,主要面向全国“985”、“211”高校,引进全市产业发展或学科建设急需紧缺研究生,强化企事业单位智力储备。

copyright dedecms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重点人才重点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后备人才超前培养”的原则,以实用为核心,以应用为目的,以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每年培育1000名左右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各类人才。

本文来自织梦

  以实施“产业人才千人计划”为牵引,统筹培养青年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科技创业带头人、高技能人才、现代农业人才等产业人才。大力实施“名师名医名家造就工程”、“百名企业家培育工程”、“创新创业战略团队培育计划”,加强特殊人才的培养。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工程”、“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现代服务业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为重点,着力加强新型人才的培育开发。以“青年英才计划”为抓手,培养造就一批勤思好学、开拓进取、顽强拼搏、建功立业的青年人才。 织梦好,好织梦

  打造人才“特区”。顺应人才开发新形势和荆门发展新实际,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的用才理念,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畅通人才作用发挥渠道。在荆门高新区和屈家岭管理区设立人才特区、人才试验区,研究人才聘用、人才身份管理、薪酬制度改革等特殊政策和特殊机制。坚持外围盘活,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采取“户口不迁、关系不转、能进能出、双向选择”的方式,鼓励各类人才来我市从事挂职、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等服务,支持用人单位以聘请顾问、课题攻关、特设岗位、合作经营等方式柔性引进“星期天工程师”。坚持内部激活,深化专业技术官制度。按照“宁缺毋滥、少而精”和发展急需、职位单一、严控职数、职位连续的原则,重点面向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部门设立专业技术官,发挥专业技术人才在专业技术领域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做到用当适任、用当其时、用当尽才。

本文来自织梦

  五、优化创新发展环境 本文来自织梦

  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促进科技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对接、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对接、创新劳动与利益收入对接,打造创新发展加速度。

copyright dedecms

  加大创新投入。充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放大效应和杠杠作用,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开展科技“创新券”试点,积极争取更多的省以上科技计划项目资金为我所用。完善市级重大、重点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竞争性分配机制,实施财政资金绩效目标管理和监督评估。积极运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支持企业自主决策、先行投入,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行业标准的研发攻关。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信贷服务模式,提高企业使用科技风险投资和创投基金的比重,切实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保险机构面向科技型企业,开发科技创新研发风险责任保险、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信用保险等创新险种。 本文来自织梦

  强化创新激励。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支持企业技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湖北省“科技十条”、“专利八条”及市委、市政府支持创新创业的“黄金三十条”等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修订完善科技奖励管理办法,逐步提高科技进步奖励额度,加大对高新技术项目建设单位和个人的奖励力度。完善以科技人员、创客为核心的股权、期权激励机制,培育技术交易经纪人,落实技术交易补贴,调动全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 织梦好,好织梦

  完善创新体制。建立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创新型经济发展评价指标,健全重大事项领导牵头负责、部门落实的工作机制,形成目标协同、权责明确、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实行科技工作党政领导“双线”分管体制和市“四大家”领导包联科技型企业及项目制度,提高科技创新在全市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和干部提拔任用考察中的比重。培育创新文化,弘扬创新精神,大力宣传创新企业、创新成果、创新品牌,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建立试错、容错和纠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