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发展规划 > 安徽省“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下)

安徽省“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下)

发布时间:2018-11-13 作者:派智库 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 浏览:【字体:

  (四)建立规范有序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实施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建设符合省情的药物政策体系,理顺药品价格,促进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保障药品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供应充分。 内容来自dedecms

  1.深化药品生产领域改革。推动医药企业提高创新和研发能力,提高药品质量。通过市场倒逼和产业政策引导,推动药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中药生产现代化和标准化,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企业做优做强,促进我省药品及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发展。(牵头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配合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卫生计生委、省发展改革委)

内容来自dedecms

  完善短缺药品保障机制。密切监测药品短缺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低价药、急(抢)救药、“孤儿药”以及儿童用药的供应问题。扶持低价药品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保持药价基本稳定。建立健全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机制,加快推进紧缺药品生产,支持建设小品种药物集中生产基地。完善儿童用药、卫生应急药品保障机制。对原料药市场供应不足的药品加强市场监测,鼓励提高生产能力。(牵头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配合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物价局、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商务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内容来自dedecms

  2.深化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推进药品流通行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药品流通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破除地方保护,形成现代流通新体系。推动药品流通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药品经营企业仓储资源和运输资源,加快发展药品现代物流,鼓励区域药品配送城乡一体化,为推行“两票制”提供基础条件。推动流通企业向智慧型医药服务商转型,建设和完善供应链集成系统,支持流通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开展服务。应用流通大数据,拓展增值服务深度和广度,引导产业发展。鼓励绿色医药物流发展,扶持第三方物流和冷链物流发展。推广应用现代物流管理与技术,规范医药电商发展,健全中药材现代流通网络与追溯体系,提升行业透明度和效率,促进行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医药储备体系,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研发和生产能力,发挥省级医药储备功能,加强与中央储备的互补联动。到2020年,基本建立药品出厂价格信息可追溯机制。(牵头责任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商务厅;配合单位:省卫生计生委、省发展改革委、省工商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dedecms.com

  3.完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制度。继续完善以省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医疗机构联合带量采购机制,鼓励跨市联合采购和专科医院联合采购。做好基层和公立医院药品采购衔接。推进药品采购“两票制”改革。建立统分结合、协调联动的省级药品价格谈判制度。对部分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进行公开透明、多方参与的价格谈判,逐步增加省级谈判药品品种数量,并做好医保等政策衔接。加强省级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和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规范化建设,提高药品集中采购平台服务和监管能力,健全采购信息采集共享机制。规范和推进高值医用耗材、检验检测试剂、大型医疗设备集中采购。统一高值医用耗材编码标准,区别不同情况推行高值医用耗材招标采购、谈判采购、直接挂网采购等方式,确保采购各环节阳光透明。积极参与跨省医药集中采购探索。(牵头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配合单位:省物价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商局、省商务厅) 织梦好,好织梦

  4.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落实基本药物在目录、标识、价格、配送、配备使用等方面的国家统一政策。加强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结核病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重度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基本用药保障。探索在基本药物遴选调整中纳入循证医学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在基本药物目录中坚持中西药并重。完善基本药物优先和合理使用制度,坚持基本药物主导地位,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牵头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配合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物价局、省民政厅)

本文来自织梦

  5.完善药物政策体系。彻底切断医院和医务人员与药品、耗材间的利益链。探索医院门诊患者多渠道购药模式,医疗机构不得限制处方外流,患者可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发挥行业协会在生产、流通领域的自律作用。调整市场格局,使零售药店逐步成为向患者售药和提供药学服务的重要渠道。(牵头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配合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本文来自织梦

  进一步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强化价格、医保、采购等政策衔接,坚持分类管理,实行不同的价格管理方式,完善药品价格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医保药品支付标准,结合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逐步按通用名制定药品支付标准。完善中药政策,加强中药材质量管理,鼓励临床应用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药制剂。规范用药行为,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探索建立医院总药师制度,完善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药师管理制度,结合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体现药事服务价值。建立药物临床综合评价体系和儿童用药临床综合评价机制,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牵头责任单位:省物价局;配合单位:省卫生计生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本文来自织梦

  (五)建立严格规范的综合监管制度。完善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监管模式,建立健全覆盖医疗、医保、医药、医院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监管制度体系,推进监管法制化、规范化。

dedecms.com

  1.构建多元化的综合监管体系。推进医疗、医保、医药领域立法,健全地方法规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创新监管机制和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率和水平。建立健全以政府监管为主导、第三方广泛参与、医疗机构和医保经办机构以及药品招标采购机构自我管理、社会监督为补充的综合监管体系。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拓宽公众参与监管的渠道。强化行业自律,鼓励符合条件的第三方积极开展或参与评价标准的咨询、技术支持、考核评价等工作,推动医疗机构考核评价由政府主导逐步向独立第三方评价转变。(牵头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配合单位:省法制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内容来自dedecms

  2.加强医疗行业监管。全面落实医疗服务监管制度,持续推进医疗服务监管部门责任制、监管内容清单制、监管部门信息共享和联动制度、诉求回应和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不良积分管理制度。推行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严肃查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推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建立违法违纪“黑名单”制度,严格责任追究。(牵头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

copyright dedecms

  健全医疗机构绩效考评制度。对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服务质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价,确保各医疗机构的功能任务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要求。强化临床路径管理,完善技术规范,提高诊疗行为透明度。加强对非营利性社会办医疗机构产权归属、财务运营、资金结余使用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加强对营利性医疗机构盈利率的管控,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到2020年,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监督检查实现100%覆盖。(牵头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配合单位:省财政厅)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3.加强医保监管。完善医保基金监管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所有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门诊、住院诊疗行为和诊疗费用进行全程监控和智能审核。将监管对象由医疗机构延伸至医务人员,加大对骗保欺诈、过度医疗等医保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牵头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计生委)

内容来自dedecms

  4.加强医药监管。加强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监管。强化药品质量监管,建立完善药品信息追溯体系,形成全品种、全过程完整追溯与监管链条。严控药品购销渠道,严格票据管理,减少流通环节,净化流通环境,规范流通秩序。强化药品价格行为监管,建立健全药品价格信息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制度,积极引导行业组织和市场主体加强诚信建设,自觉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加强对市场竞争不充分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监管。对价格变动频繁、变动幅度较大的,适时开展专项调查,对价格垄断、欺诈、串通等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查处。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依法依规严厉打击药品注册申请中数据造假、制售假劣药品、挂靠走票、商业贿赂、非法经营等违法犯罪行为。(牵头责任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物价局、省卫生计生委;配合单位: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商务厅、省公安厅) 织梦好,好织梦

  (六)健全中医药全面振兴发展体系。 本文来自织梦

  1.完善中医药发展政策机制。落实政府依法发展中医药的职责,加强中医药管理体系建设,健全中医药发展统筹协调机制。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将中医药发展列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统筹考虑中医药特点,建立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运行新机制。探索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支付方式,在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核定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服务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在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不健全、能力较弱的地方,将中医医院门诊诊疗服务纳入首诊范围。(牵头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省中医药管理局;配合单位: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发展改革委)

本文来自织梦

  2.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健全以公立中医医院为主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社会办中医共同发展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鼓励社会力量优先举办儿科、精神(心理)科、妇科、肛肠等中医专科医院,发展中医特色的康复医院、护理院。鼓励举办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和中医诊所。(牵头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省中医药管理局;配合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发展改革委)

本文来自织梦

  3.加快推进中医药服务结构性改革。开展公立中医医院集团化管理、专科专病联盟、医疗联合体和医疗共同体建设。鼓励公立中医医院拓展服务领域,开展养老、养生治未病、妇幼保健、慢性病康复等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鼓励公立中医医院拓展业态,扩大增量,在健康服务领域向社会资本开放。(牵头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省中医药管理局;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残联)

dedecms.com

  4.加强中医药传承和创新。打造并推介一批代表安徽中医药水平的名院、名科、名医和名药,探索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和省民间医药特色诊疗基地建设,遴选重点病种组织中西医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研究。推进“北华佗、南新安”传统特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和运用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与民间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支持有资质的中医机构根据传统名方、经验方自制膏、丹、丸、散等传统制剂,鼓励将特色中药制剂筛选开发成中药新药和养生保健食品。(牵头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省中医药管理局;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本文来自织梦

  (七)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copyright dedecms

  1.健全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评价机制。从提升和改善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医务人员改革主力军作用。实行区域注册管理,健全医务人员培训培养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基本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毕业后教育制度,到2020年,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初步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重点为县级医疗机构和贫困地区医院培养一批专科医师。大力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通过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转岗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力度。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牵头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配合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 内容来自dedecms

  完善基层人才队伍补充机制,加大基层人才队伍培养力度。深化基层编制、岗位和聘用制度改革,盘活乡镇卫生院存量编制,提高使用效益,按照“动态调整、周转使用、人编捆绑、人走编收”的原则,探索建立人员县管乡用的乡镇卫生院编制“周转池”制度,在县域范围内逐步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建立县招乡用的用人制度,简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的程序。鼓励基层在岗医生通过参加符合执业准入政策的高等教育,提升学历层次。为大专以上学历的乡村医生提供到大医院培训进修的机会。进一步放宽基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副高及以下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条件。探索开展“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职称评聘试点。经定向评价取得高级职称的人员,在同级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内适用,由用人单位内部管理和使用,可不占本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关心重视村医队伍建设,合理提高待遇,完善村医退出机制。(牵头责任单位:省编办;配合单位: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

copyright dedecms

  大力弘扬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依法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伤害医务人员的暴力犯罪行为,坚决从严查处涉医突发案件,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保护医务人员安全。完善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健全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医疗风险分担机制有机结合的“三调解一保险”制度体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牵头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省公安厅、省司法厅)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加快发展社会办医。支持社会办医向专科、紧缺领域和非营利性方向发展,鼓励社会资本与国际国内优质医疗资源结合,走专业化、高端化、精细化路子。支持社会力量在眼科、骨科、口腔、妇产、儿科、肿瘤、精神、医疗美容以及康复、护理、体检等细分领域加快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服务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高水平全科诊所,为居民提供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等签约服务,在转诊、收付费、考核激励等方面与政府办医疗机构享有同等待遇。鼓励有实力的社会办医疗机构瞄准医学前沿,组建优势学科团队,提供以先进医疗技术为特色的医疗服务,稳妥有序推动精准医疗、个性化医疗等服务发展。鼓励社会办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牵头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 copyright dedecms

  优化社会办医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简化社会办医准入审批程序,精简整合审批环节,取消无法定依据的前置条件或证明材料。进一步落实社会办医投融资、土地、财税、医疗保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将社会办医疗机构所需用地纳入各级政府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统筹安排建设用地,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取消医保定点准入审批,通过协议管理的形式,让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院都能进入,同时加强监管,加大违规惩处力度。相关部门在制定教育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立项、医学院校教学基地安排上,给予社会办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社会办医院在人才引进方面享受当地政府人才引进同等优惠政策;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上享受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牵头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省卫生计生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 dedecms.com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扩大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规模,优化健康服务业发展环境。促进医疗与旅游融合,加快推进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到2020年,所有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引导社会办医院充分参与医联体、医共体建设。(牵头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配合单位:省旅游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3.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与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强化公共卫生和慢性病管理工作,促进医防协同。到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机制基本完善。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分配方式以及效果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发挥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对项目实施的指导和考核作用。鼓励防治结合类专业公共卫生机构通过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获得合理收入,建立有利于防治结合的运行新机制。加强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提高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大力推进残疾人健康管理,加强残疾人社区康复。将更多成本合理、效果确切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完善药品政策,减轻艾滋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重大疾病以及突发急性传染病患者的药品费用负担,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卫生创建工作力度。(牵头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配合单位:省残联、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copyright dedecms

  4.大力实施健康脱贫。逐年开展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调查,摸清贫困患者年龄与地区分布、罹患病种、治疗状况及费用负担等,动态更新健康脱贫对象个案信息数据库,为精准施策、分类救治提供支撑。突出重点人群、重点病种,聚焦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综合保障,积极开展签约服务,实施大病集中救治、慢性病分类救治,有效提升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提高政策的精准化程度,确保每一个因病致贫返贫人口都能及时得到医疗救治、及时享受到健康脱贫政策。(牵头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配合单位:省扶贫办、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残联、安徽保监局) copyright dedecms

  5.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建立“大健康+大数据+大服务”的健康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激发深化医改的动力和活力,提升健康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夯实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基础,建成省、市、县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应用信息系统数据采集、集成共享和业务协同,并初步实现与国家级平台互联互通。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创新应用。大力推进健康医疗行业治理、健康医疗临床和科研、公共卫生等领域大数据应用,加快发展基于大数据的新兴健康医疗服务,加快形成智能、便捷、高效、经济、共享的服务新模式,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医疗需求。依托信息化建立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索第三方考核机制,促进公共卫生服务数量、质量、资金和效果全过程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行“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大力发展智慧健康医疗便民惠民服务,推动发展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一体化电子健康服务。同时,推动健康产业创新,把大健康产业打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牵头责任单位:省卫生计生委;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copyright dedecms

  6.利用国际合作推动医改协同发展。充分发挥世界银行贷款医改促进项目在推进医改、助力医改中的作用,建立具有安徽特点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新模式。同时,在世行项目中努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的医改队伍,为推动健康安徽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牵头责任单位:省医改办;配合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卫生计生委、省审计厅)

内容来自dedecms

  四、保障措施 dedecms.com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机制。建立一把手负责制,由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充分发挥医改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统一推进医改工作。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各级党委(党组)核心作用,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中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建立部门协调推进机制,构筑大健康、大卫生工作格局,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共同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惠及全民。

内容来自dedecms

  (二)强化责任落实。落实各级政府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建立责任落实和考核的刚性约束机制。加大政府卫生投入力度,全面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投入政策,细化落实政府对中医医院投入倾斜政策,逐步偿还和化解符合规定的公立医院长期债务。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三)鼓励探索创新。尊重和发扬基层首创精神,充分放权,鼓励地方锐意进取、因地制宜大胆探索,特别是针对一些矛盾和问题多、攻坚难度大的改革,主动作为、勇于攻坚,创造性开展工作。继续发挥好综合医改试点省优势,总结推广经验,及时将成熟经验上升为政策。

dedecms.com

  (四)加强督查评估。完善“周例会、月调度、季督查、年考核”的医改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健全督查问责制度,将医改任务纳入全面深化改革考核和政府目标管理范围,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定期进行专项督导,把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和可检验的成果作为主要内容,督促落实重点改革任务。强化监督结果运用,建立考核奖惩和定期通报制度。

dedecms.com

  (五)强化宣传引导。加强医改的正面宣传,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改革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做好医改政策宣传解读工作,合理引导社会预期,提高人民群众对医改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宣传典型经验和先进人物,提高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健康文化,净化传播环境,加强健康知识传播,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生命和医学规律,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就医理念,提升公众自救互救技能水平和健康素养。

ded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