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产业 > 产业综合 > 健全协同工作机制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上台阶

健全协同工作机制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上台阶

发布时间:2018-03-13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浏览:【字体:

在北京中关村,芯片制造、智能终端、平台及网络运营、移动应用、移动安全等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所有环节的企业高度聚集,涌现了联想、百度、小米、大唐移动、优视科技、网秦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在惠州,围绕智能手机、车载电子、智能穿戴等智能终端产品,已形成一个庞大的智能终端产业,并瞄准了迈向世界级云计算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的目标……  通过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我国正迎来一个产业高速发展,经济加速换挡升级的新时代。  产业集群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区域竞争力的一块“法宝”。发达国家通过产业集群发展增强产业动力、带动经济腾飞,提升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如美国硅谷的IT产业集群、底特律的汽车产业集群,德国南部的汽车工业产业集群等。(图片来源:互联网)  2011年7月,由科技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火炬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实施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科技部已发布了三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名单、三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名单,先后遴选出91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单位,认定61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经过6年多时间的实践,我国已经形成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惠州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等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促进企业“聚集、聚焦、聚变”的最佳路径,成为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平台。  布局差异化 品牌特色形成  泛波激光研发的波谱集束半导体激光器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国内同类技术设备空白;博纳激光始终坚持产品创新,成功研发生产中国第一台8000瓦高功率二氧化碳激光器;由温州医科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眼屈光不正个性化矫治关键技术研究与临床转化应用”,研发生产出我国首台国产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治疗仪,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具有国产化价格和国际化性能的优势,不仅在临床得到应用,并已在浙江温医雷赛医用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得到转化,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  作为我国激光产业重镇,温州激光与光电创新型产业集群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多项空白,并逐步向全国乃至全球激光应用中心目标迈进。事实上,温州地区激光与光电产业本身体量小、基础薄弱、企业发展乏力。“相较于武汉的研发优势、深圳的资本市场优势,温州集群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温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因此,通过多个相关部门的多方调研,温州决定把着力点落在激光应用上,从“打造全球激光应用中心”出发,引导传统产业企业认识激光、应用激光,生产激光加工设备,进而走向产业链前端的研发。  目前,温州激光与光电创新型产业集群已经实现上游先进技术与下游应用市场间的融合发展,形成“以激光光电技术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传统产业技术应用推动激光光电产业发展”的良好发展格局。  品牌、特色培育是创新型产业集群的一个重点布局工作。这是因为,虽然创新型产业集群能够带动当地调结构、转方式,推动当地企业不断发展,但是产业集群不是一个篮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强调品牌特色,差异化发展的产业集群才是真正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在这方面,温州激光与光电创新型产业集群为后获批的产业集群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当然,现有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中,像温州激光与光电创新型产业集群这样谋求差异化发展的集群还有很多。如本溪制药创新型产业集群、无锡高新区智能传感系统创新型产业集群、潍坊半导体发光创新型产业集群、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创新型产业集群、昆山小核酸创新型产业集群等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也各具特色,均是国内特色产业集群领域的领先者。  协同创新 合力向前  创新型产业集群,重点在于“创新”二字。创新是企业和产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但是创新显然不是单打独斗,需串联区域间、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协同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如依托产业联盟等。  为推进集群内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济南智能输配电创新型产业集群核心产业联盟电力软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挥了重要作用。该联盟主要围绕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用电、储电、调度、管控及智能终端9个产业链,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协同相关创新企业共同发展,减少科研资源浪费,避免无序竞争。  试点培育以来,济南智能输配电创新型产业集群各项工作紧紧依托联盟,通过定期组织联盟理事会,不断完善发展规划,对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发展现状进行数据分析,对产业结构、产业链整合和产业发展方向进行梳理,在促进集群协同创新和发展的活力方面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中关村移动互联网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联盟的推动。据了解,中关村在移动通信、互联网、数字内容等相关领域有近20家产业联盟。其中,TD产业技术联盟通过移动通信核心技术的突破,创制的第三代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标准(TD-SCDMA)是我国第一个成体系的国际标准,基于后续演进技术的分时长期演进标准(TD-LTE)已经被国际电信联盟最终确定为第四代移动通信(4G)的国际标准。长风开放标准平台软件联盟针对面向服务的体系机构(SOA)技术及云计算服务环境中的多项关键核心共性技术进行集体攻关,共突破33项核心技术,以长风联盟为主体的软件企业目前已经成为我国软件产业界的重要骨干力量,大幅提升了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型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不仅表现在单个产业集群的内部协同,也表现在外部协同上。  为促进集群间的协同创新,科技部火炬中心曾组织京津冀、东北等地区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开展区域性的协同交流,组织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互联网”等同行业间跨区域的协同交流。其中生物医药产业现已形成长效的协同发展机制——现有15家生物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组建了中国生物医药园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联盟,通过联盟方式,集聚社会资源,服务于各类生物医药园区、基地、集群以及企业和科研机构。该联盟成立后,针对各集群发展实际需求开展工作,成果丰硕、初见成效。通过举办中国生物医药园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联盟首届发展大会,石家庄药用辅料创新型产业集群全区发力、高效运作,达成55个重大项目合作协议,完成20名高端人才的招收引进,新建2家院士工作站,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继往开来 再创辉煌  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作开展6年来,各地参与的积极性日益高涨。许多地方都把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作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核心载体和自觉行动。目前已有20多个省级政府把创新型产业集群工作纳入到与科技部的会商内容当中,并形成了由科技部引导、地方政府搭台和社会组织协同的三方推进机制。  在良好的机制推进之下,我国培育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2013年获得科技部首批试点的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经过试点发展,该产业集群在发展模式、企业帮扶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2015年集群总产值达1003.7亿元,成为当地第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016年,总产值达到1184.5亿元,年均产值增速近两成。  作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惠州,2016年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总产值达2180亿元,当年生产的智能手机达1.2亿台。围绕智能手机、车载电子、智能穿戴等智能终端产品,惠州已形成一个庞大的智能终端产业,并瞄准了迈向世界级云计算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目标。  “通过集群试点工作,区域的企业聚集效应日益显现,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持续提高,整体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有力地支撑和引领了地方经济的跨越发展。”科技部火炬中心产业集群处处长张峰海表示,从前两批的试点情况看,创新型产业集群在产业定位、产业基础、发展前景、产业协同和组织方式等方面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  针对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科技部下一步将结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产业集群制度建设,健全创新型产业集群协同工作机制,优化集群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提升集群整体的创新力、竞争力和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进行认真研究并适时提出相关的工作建议。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先行军,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动力,我国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将继往开来,再创辉煌。(记者 崔彩凤)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