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产业 > 工程机械 > 从总量、地区和所有制特征来认识我国劳动生产率的长期增长

从总量、地区和所有制特征来认识我国劳动生产率的长期增长

发布时间:2018-01-02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宏数据库整理 浏览:【字体: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提出我国“十三五”时期“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要高于6.6%的预期目标。为更好地实现该目标,有必要正确认识我国劳动生产率长期以来在总量、地区与所有制上的变化特征,从而在未来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内容来自dedecms

一、劳动生产率的总量特征 内容来自dedecms

(一)劳动生产率长期呈上升趋势,但近年来增速有所放缓

织梦好,好织梦

在1952—2016年,我国劳动生产率从1760元/人(2015年不变价,下同)增至95175元/人,增长53.1倍,年均增长6.3%。在不同时期,劳动生产率增长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内容来自dedecms

改革开放前(1952—1978年),劳动生产率从1760元/人增至4047元/人,增长1.3倍,年均增长3.1%,增速低于建国以来历史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 本文来自织梦

改革开放后至2016年,劳动生产率从4047元/人增至95175元/人,增长22.5倍,年均增长8.4%。其中,1992—2008年的劳动生产率增速均在10%以上,是建国以来劳动生产率增长最快的时期。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劳动生产率增速出现回落,年均增长放缓至8.2%,同期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波动性处于较低水平,标准差只有0.03,且极差降至9.7%。 copyright dedecms

(二)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结构变化以鲍莫尔效应和纯生产率效应为主 织梦好,好织梦

按三次产业对总劳动生产率进行结构分解后发现:1949年以来,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主要是受鲍莫尔效应和纯生产率效应的影响。其中,产业内部劳动生产率增长与产业间劳动力流动的交互作用(即鲍莫尔效应)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最大,贡献率为51.6%;其次是产业内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即纯生产率效应),贡献率为45.8%。 织梦好,好织梦

劳动生产率背后的产业结构变迁符合“配第一克拉克定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先后经历改革开放前的赶超战略期、改革开放后的遵循比较优势战略期以及近年来的经济结构调整期,表现为三个具有规律性的典型化特征事实。一是第一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呈长期显着下降趋势,分别从1952年的50.5%和83.5%的高水平降至2016年的8.6%和27.7%。二是第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先显着上升后趋于稳定,目前分别稳定在40%和30%左右的水平。三是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上升幅度明显,产值比重也逐次递增式跃升。2013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且2015年首次高于50%。

内容来自dedecms

二、劳动生产率的地区特征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快于中西部内陆地区

织梦好,好织梦

1952—2015年,各省市劳动生产率均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大部分省份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均快于全国6.3%的水平。其中,多达16个省份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超过7%,尤其是山东省的劳动生产率增速最快,达到8.1%。 copyright dedecms

分区域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多数省份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超过7%;中西部内陆地区基本保持年均增长6%~7%的水平。对地区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东部沿海地区的地理区位优势将地区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

copyright dedecms

(二)地区劳动生产率水平差距在扩大,但增速差距逐步收敛

织梦好,好织梦

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收敛指数(即地区劳动生产率取对数后的标准差)表现为不断走高的长期趋势,该收敛指数从1952年的0.47增至2015年的0.64,显示地区层面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差距在不断扩大。 dedecms.com

随着技术发展和制度变革,劳动力要素正变得越来越具有流动性,这意味着地区间的劳动生产率增速存在一定收敛性。初始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地区随着劳动力要素的不断流入出现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而原本初始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地区反而有更快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现象。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前期的地区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当期增长率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这说明我国地区劳动生产率正逐渐表现出增速收敛,尤其是自2000年以来该收敛关系交得日益显着。 dedecms.com

(三)地区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条件收敛现象在东部沿海地区较为明显 内容来自dedecms

对1952—2015年各地区劳动生产率增长进行量化分析后发现,我国地区间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满足条件收敛假设,特别是基础条件相类似的东部地区有“俱乐部收敛”的现象(俱乐部收敛,是指不同地区依其初始条件差异会形成不同发展水平的俱乐部,而在俱乐部内部,基础条件相似的地区在发展上会出现收敛现象)。

本文来自织梦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劳动生产率的收敛指数明显向下调整,并且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低于全国收敛指数水平。该收敛现象在沿海地区也同样存在,只是收敛幅度相对不那么剧烈。有利于该收敛现象产生的一系列基础性因素包括:促进资本形成、深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深化政府和国企改革、积极实施对外开放、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市场化程度、完善基础设施水平等。 copyright dedecms

三、劳动生产率的所有制特征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外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内资企业,但内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速快于外资企业

织梦好,好织梦

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前(2001—2007年),我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均值从5.84万元/人增加至16.45万元/人,年均增长18.85%。分所有制来看,按劳动生产率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私营企业、集体企业、港澳台企业。不过,内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要明显快于外资企业(11.03%),其中,以国有企业(30.28%)和私营企业(18.44%)的改善幅度最为明显。 本文来自织梦

(二)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行业分布差异导致其劳动生产率高低不同 dedecms.com

从宏观上来看,企业劳动生产率分布状况必然与企业所属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特别在我国,不同行业具有由不同所有制企业占主导的特征,这易导致企业劳动生产率出现分化。以某种所有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衡量标准,在2015年,国有企业集中于劳动生产率较高的能源类和公用事业类行业,外资企业则以高附加值的成品和半成品类的子行业为主,而私营企业主要分布于竞争性较强的成品和半成品类与基础材料类的子行业。 内容来自dedecms

(三)在同一行业内,外资企业劳动生产率普遍高于内资企业且分布较均衡,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两级分化较严重

内容来自dedecms

通过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在相同行业内进行劳动生产率比较,外资企业劳动生产率总体上要比内资企业高,且生产率高低分布较均衡。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两级分化较严重,劳动生产率高的国有企业比私营企业高,劳动生产率低的国有企业比私营企业低,而且劳动生产率低的国有企业数量不少。 dedecms.com

四、正确看待我国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特征 dedecms.com

(一)近年来劳动生产率的增速回落属于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 本文来自织梦

目前,我国经济出现了增速换挡、动能转换、结构优化的变化,其结果是短期内劳动生产率提升的速度有所放缓。预计随着经济完成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在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的新增长模式下,劳动生产率的再次提速将是题中应有之义。同时,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波动性趋于减小也显示出当前我国经济更具韧性。 织梦好,好织梦

(二)在产业层面,遵循产业结构变迁规律,未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取决于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更具弹性的劳动力市场 dedecms.com

我国新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拥有新产业、新技术以及新型劳动力队伍,并且当前纯生产率效应和鲍莫尔效应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度日益增强。未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主要体现为在产业内部,通过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大幅提升生产率水平;在各产业之间,通过劳动力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有效提升劳动力要素的配置效率。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三)在地区层面,积极培育和发展有利于地区劳动生产率增长收敛现象产生的一系列基础性因素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特别是对目前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较慢的中西部地区,着力做好促进有效资本形成、深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积极实施对外开放、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市场化程度、完善基础设施水平等一系列基础性和长期性的工作。 本文来自织梦

(四)在所有制层面,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逐渐消除目前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存在两级分化的现象 内容来自dedecms

一是有针对性地放开国有企业占主导的劳动生产率高的部分行业,尤其是具有竞争性和经营性的业务(或行业),引进其他所有制企业为代表的社会资本,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真正做到“让市场的归市场”。二是按照“提升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分类改革思路,有步骤地改革劳动生产率低的国有企业,对于部分归入“僵尸企业”的国有企业,则要坚定不移地进行处置。(nc-1120171015)

内容来自dedecms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