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产业 > 能源矿产 > 分布式市场发力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增长迅猛

分布式市场发力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增长迅猛

发布时间:2017-08-23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浏览:【字体:

日前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举行的光伏行业2017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国光伏累计装机量达到101.82吉瓦,其中光伏电站84.39吉瓦,分布式光伏14.73吉瓦;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4.4吉瓦,同比增长9%,其中光伏电站17.29吉瓦,同比减少16%,分布式光伏7.11吉瓦,是2016年同期的2.9倍。与会专家表示,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光伏发电行业超预期增长,分布式成为其高速增长的新动能。(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上半年装机容量迅猛扩容  今年上半年能实现新增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24.4吉瓦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成本持续下降、技术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依然强劲等利好因素的共同作用。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用“快、高、优、活”四字形容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状况。即规模增速“快”,产业化技术水平“高”,产能布局“优”,应用市场“活”。  “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先进技术产业化不断加速。”王勃华表示,由此带来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市场需求依然强劲。从总体看,国内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与全球领先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其中,黑硅技术、PERC技术成为电池片企业技改的主流;晋能、隆基等企业开始推动HIT电池产业化生产,HIT电池开始加速产业化。同时,产能扩张势头强劲,生产布局日渐合理,如晶科在江西实施“倍增”计划;中来GWN型电池落地江苏和浙江等。  最值得的关注的是,光伏发电已初步具备经济性,多个地方低于传统发电成本,能实现平价上网。王勃华表示,我国光伏发电的成本持续下降。目前我国光伏发电系统成本约为0.6元/瓦,过去10年间下降了近90%;光伏组件为0.32美元/瓦,过去两年间下降了25%。  水电水利规划总院工程师吕嵩表示,光伏“领跑者”基地不仅手续办理周期短,而且包括人工成本在内的可控成本较低,同时在土地使用和费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山西大同、安徽两淮、山东济宁等地光伏“领跑者”基地正在全力推进建设,是推动今年上半年光伏的增长的原因之一。  此外,光伏发电市场需求依然强劲。尤其是在今年“630”抢装潮的刺激下,新增增装机量刷新了去年同期的最高纪录。所谓“630”抢装,指的是由于光伏上网标杆电价补贴在2017年6月30日后要下调,为了获得下调前的补贴,电站投资企业纷纷集中抢在6月30日前安装并网。仅今年6月全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就达到13.15吉瓦,超过1-5月新增装机容量的总和11.03吉瓦。这极大地带动了今年上半年的光伏装机容量的增长。  分布式爆发增长成光伏行业一大亮点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超过7吉瓦,同比增长近3倍。其中,居民分布式光伏装机增长最为迅猛,同比增长7倍多。与会专家表示,在“弃光”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的背景下,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以及光伏补贴和光伏电站标杆电价大幅下调,光伏企业纷纷布局,分布式光伏装机爆发增长成为今年光伏行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在多重利好政策的推动下,2017年被业内看作是分布式光伏发展的元年,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国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有望突破10吉瓦。”  王勃华表示,国内分布式光伏发展速度加速,由集中式向分布式大踏步跨越,其中今年户用光伏电站风起云涌,发展非常快,目前有100万户安装用户光伏电站。同时,光伏产品在共享单车和车棚等方面使用,应用多样化趋势开始显现,推动了分布式光伏增长。  “分布式光伏发电能实现快速增长关键在于标杆上网电价。目前我国集中式光伏电站的电价为0.65-0.85元/千瓦时,而分布式光伏电站在此基础上增加0.42元/千瓦时。”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表示,目前,分布式光伏发电配额指标不受国家限制,只是实行备案制。同时,分布式光伏补贴资金不用排队。因此,光伏企业纷纷布局分布式光伏。  王斯成进一步表示,屋顶分布式光伏和地面完全自发自用的分布式光伏电站,都是不限规模的光伏发电项目,均享受分布式光伏的补贴政策,既可以全额上网、享受标杆电价,也可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享受自发自用补贴政策。同时,国家鼓励发展的“光伏+农业”“光伏+扶贫”等“光伏+”项目也属于分布式光伏电站。  同时,去年12月,国家能源局在发布的《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建成100个分布式光伏应用示范区,园区内80%的新建建筑屋顶、50%的已有建筑屋顶安装光伏发电。这些都为分布式光伏发电提供了增长契机。  多措并举促光伏行业健康发展  虽然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势头强劲,但存在老生常谈的“弃光”限电现象,以及土地费用高等新的问题,制约着我国光伏发电行业的健康发展。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表示,我国光伏行业一方面面临着标杆上网电价和度电补贴水平持续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开发模式向中东部转移,土地、屋顶等费用、性质问题愈加突出。如土地成本在国外一般折合1分/千瓦时左右,而国内按照500元/亩使用费以及0.4/瓦初始投资土地费用计算,土地成本折合2-2.5分/千瓦时。此外,光伏发电消纳问题仍在,2016年弃光限电74亿千瓦时,2017年第一季度弃光限电就达到23亿千瓦时。  “虽然分布式光伏能够享受分布式光伏政策,但属于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光伏+’项目受到配额指标制约且补贴需要排队。同时面临的土地问题目前还没有真正解决。”王斯成表示,分布式光伏还面临着屋面情况比较复杂,电网安全、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等安全性的问题以及全额上网、全部自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等商业模式不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其发展。  对此,王勃华表示,继续推动光伏应用多元化、多样化,为光伏市场发展提供广阔应用空间。同时,积极发展多能互补、微网,为光伏电力提供更多消纳空间。  时璟丽则表示,积极调整电价政策机制,逐步转为定额补贴机制;依据实际成本情况,确定电价年度降低水平,分期逐步降低;实行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合理布局光伏电站,加快电网改造和建设,确保优先发电、上网、收购,从而缓解“弃光”限电现象。  “全面推进分布式光伏和‘光伏+’综合利用工程,积极推进光伏扶贫。”时璟丽强调,结合光伏发电土地使用的特殊性,细化土地使用政策,明确土地的使用性质以及征地补偿、使用费用标准,从而降低土地使用成本。“严禁地方附加不合理的费用,如土地预处理费用应由政府解决好,不应由开发企业承担。”  与会专家表示,只有采取具体措施,细化支持政策,制定更加严格的相关标准,同时,解决好分布式光伏在产品、安装、并网中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进行模式创新,深入挖掘电改红利,我国光伏行业发展道路才会越走越宽。(本报记者 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