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产业 > 生物医药 >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历程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18-10-09 作者:派智库 来源:<span class="b"&g 浏览:【字体: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伴随高新技术区而生,从90年代发展至今,我国共批准成立了16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生物医药类(含医疗器械类)园区67个,形成了包括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和东北地区在内的产业集聚区,此外,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也展现出良好的产业基础。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引言 本文来自织梦

  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基于对全球生物医药重点集聚区发展优势研究及成功经验借鉴,发现作为人才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有着天然的形成区域集群发展的基因。同时,政府的指导和规划以及技术创新在产业集群的发生发展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dedecms.com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伴随高新技术区而生,虽然起步较国外晚了将近30多年,但是从90年代发展至今,形成了包括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和东北地区在内的产业集聚区,此外,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也展现出良好的产业基础。其中,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药谷、苏州BioBAY、武汉光谷生物城、广州国际生物岛和成都天府生命科技园等是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典型代表。

dedecms.com

  二、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历程回顾

织梦好,好织梦

  从全球范围来看,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概念于上世纪60-70年代最早从美国兴起,20世纪60年代美国兴起生物科技产业,主流高校开始设立生物科技研究机构,1975年美国北卡地区的三角洲研究园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生物医药园。1990年代以来,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亚洲生物医药产业起步,逐步形成了美国领跑、欧洲第二、亚洲第三的世界格局。

本文来自织梦

  (一)20世纪90年代:伴随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而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起步较晚,1988年8月,国家开始实施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明确提出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从1991年开始批准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伴随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而生,2009年泰州国家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这也是我国首个国家级医药高新区。

织梦好,好织梦

  目前,我国共批准成立了16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生物医药类(含医疗器械类)园区67个。 内容来自dedecms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图2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区域分布(生物医药类)

本文来自织梦

  (二)“十一五”时期:国家发改委分批建设2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推动产业进一步集聚 织梦好,好织梦

  为了更好的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十一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分批建设了2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促进生物医药人才、技术、资金等产业要素向优势地区集中,产业集聚效应显现。 织梦好,好织梦

  表一: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批准时间表

本文来自织梦

  

copyright dedecms

  (三)“十二五”时期至今:形成了包括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和东北地区在内的产业集聚区,此外,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也展现出良好的产业基础

织梦好,好织梦

  自2005年国家发改委开始认定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以来,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广州、哈尔滨、石家庄、济南、青岛、通化等地兴起了近百家生物基地园区,园区进一步推动区域产业发展。

织梦好,好织梦

  其中,在“十二五”时期,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纷纷出台生物医药产业政策,逐步将生物医药产业培育成区域主导产业。其中,北京市通过重点支持科研成果转化等“五个重点支持”、“十病十药”资金专项等“两个专项”及相关保障措施,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从新兴战略产业发展为北京市主导产业之一。上海市出台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将上海打造成为全国生物医药创新产品制造基地之一。天津市提出打造三大产业集群,最终带动1000亿元产业规模的战略发展目标。 内容来自dedecms

  “十三五”时期,国家工信部等六部委印发《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明确提出各级政府需要根据行业发展需要,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科学规划产业集聚区。在国家顶层设计战略要求指导下,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逐渐呈现集聚发展态势,形成了包括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和东北地区在内的产业集聚区,此外,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也展现出良好的产业基础。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三、国内主要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特点 本文来自织梦

  历经几十年发展,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逐渐形成一定的发展特点。 copyright dedecms

  (一)政策支持推动园区形成与发展 织梦好,好织梦

  国家政府的支持以及国家的宏观政策的支持,是促进生物医药行业规范发展的前提。

内容来自dedecms

  一方面,国家不断选择产业基础好、创新能力强、营商环境优、开放度高的区域,扶持建立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另一方面,国内各地政府逐渐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先行,通过制定产业规划、产业政策,引导产业集聚,促进各地形成具有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包括泰州医药城、张江药谷、武汉光谷等。 内容来自dedecms

  (二)管理模式上,主要分为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开发两种类型 dedecms.com

  前者由政府投资开发,由专门成立的园区管委会管理运营,通过创新型企业孵化、重点企业培育等形式推动园区产业集聚,同时为园区搭建包括科研机构、公共服务平台等在内的创新资源。

dedecms.com

  后者又分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投资开发两种形式,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土地一级和二级开发运营、产业服务、产业投资等业务布局,实现盈利,典型的代表为上海张江高科;资本运作模式主要包括园区运营平台公司与政府通过共同设立产业基金或与社会资本合作成立投资基金,以及园区运营平台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等模式。 本文来自织梦

  (三)园区产业创新能力驱动因素呈现生态化、网络化发展趋势

内容来自dedecms

  “十一五”期间,国家大力支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中试基地、博士后流动站等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这些高端研发平台构成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技术创新体系。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园区逐渐加强与高校、医疗机构、龙头企业、CRO等社会优质资源的整合,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本文来自织梦

  同时随着近年来各地“人才新政”的强势出台,海外人才成为推动各地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此外,前沿生物技术的不断突破、新业态以及新模式的相继出现,吸引社会投资机构的加入,共同助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打造创新里程碑。 织梦好,好织梦

  目前国内典型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包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上海张江药谷、苏州BioBAY等园区逐渐形成政府、高校、风投机构、基础研究机构、医疗机构等多因素组成的创新网络,为园区产业的规模化与集聚化发展,园区乃至区域创新水平的提升、提供关键支撑。 本文来自织梦

  四、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本文来自织梦

  (一)顶层缺乏统筹规划,导致园区布局分散,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

本文来自织梦

  从国家层面上看,缺乏统筹的空间布局规划,导致全国范围内出现大量产业定位与产业发展方向相同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缺乏园区特色。从地方层面上看,由于缺乏全省、全市或者全县层面的空间布局,园区数量众多、分散且规模较小,园区产业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缺乏明确的区分,在招商以及引进人才方面,出现区域内部以及与周边区域低水平甚至恶性竞争的问题。

dedecms.com

  (二)园区产业准入、退出与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织梦好,好织梦

  在产业准入层面,缺乏明确的产业审核机制,一方面会出现园区招商方向与园区产业定位不相符的问题,此外,在中西部地区某些不发达区域,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时,产业准入门槛低,容易产生承接环保要求不达标的产业的问题。 织梦好,好织梦

  在产业退出层面,缺乏明确的退出期限与退出条件,以孵化器为例,根据2010年科技部发布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规定,国家级孵化器在孵企业在孵时限一般不超过42个月(纳入“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及“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人才或从事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设计、现代农业等特殊领域的创业企业,一般不超过60个月),但是很多在孵企业在达到规定的毕业标准后,并未及时从孵化器迁出,由此造成资源不能合理配置,孵化器源头活力不足的问题。

内容来自dedecms

  在产业考核层面,政府在对园区考核时,并未基于园区的定位与发展导向,而是主要以园区产值、税收贡献等指标为导向,缺乏对产业创新能力、产业服务能力、产城融合效果等指标的考量。 dedecms.com

  (三)园区创新要素联系不紧密,影响园区创新网络绩效

本文来自织梦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不均衡,大部分园区创新能力不强,园区内部医药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医疗机构以及中介服务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交流,创新要素联系不够,影响创新网络在专利、科技成果转化率等层面的绩效水平。 本文来自织梦

  此外,企业存在科研投入不够、对创新认识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并且产学研合作机制尚未健全,也进一步影响企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原始创新能力。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四)产城分离,出现“只有产业没有城市”的发展窘境 本文来自织梦

  园区在规划之初,并未关注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大都着眼于“工业区建设”,出现“只有产业没有城市”的发展窘境,城市化功能的生活性公共设施建设和社区的配套服务力度不足,对产业区的支撑性不足,影响园区可持续发展。 本文来自织梦

  五、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未来发展建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统筹规划,重点扶持几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内容来自dedecms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研发周期长等特点,集聚发展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因此,要重点扶持几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立足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基础,重点在新药创制、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扶持若3-5个顶尖产业集群,瞄准世界前沿技术趋势,差异化布局各产业集群产业定位,同时给予各类政策和资源倾斜,快速提升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 内容来自dedecms

  (二)完善产业准入退出标准,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方面加强产业管控与审核,明确产业审核流程,加强产业审核,杜绝不符合产业定位的企业入园。同时构建招商“黑名单”,将具有失信记录的企业纳入“黑名单”,防止引入园区。

本文来自织梦

  另一方面,明确企业退出机制,在国家政策基础上,设立刚性出孵年限;针对达到出孵期限不够毕业标准的企业,通过设立加速器,承接转移。此外,动态化监测园区企业外迁扩张需求,将具有迁址意向的企业纳入预警体系。

本文来自织梦

  第三,建立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以园区定位为导向,构建考核指标体系,例如以产业原始创新为定位的产业园区,要以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作为考核导向,加大对园区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情况、园区企业研发活动情况、园区高层次人才数量等指标的考核力度。

内容来自dedecms

  (三)打造产业创新服务平台,推动创新要素集聚与网络化、协同化发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构建数字化专业创新服务系统,打造产业创新服务平台。通过产业数字化生态系统,实现区域生物医药创新要素和创新实力的摸底,同时能掌握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资源的最新分布,实现创新要素的全球链接,精准掌握全球创新人才、创新技术和创新资本等资源。基于产业数字化生态系统,以产业创新要素的数字化为抓手,推动产业创新服务资源的集聚,由政府发起构建市场化运作、服务于双边市场模式的第三方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实现产业创新服务的精准匹配。

dedecms.com

  (四)加强产城融合,打造国际生态宜居环境 copyright dedecms

  借鉴美国硅谷产城融合发展模式,首先在园区硬件环境上,园区内建有高档的住宅、豪华的酒店、大型购物中心、超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等,这是科学园内部产城融合的基础,也是科学园演变为科学城的前提。其次在园区软件环境上,园区内不仅引进了一流的医疗、保健、教育、休闲娱乐等资源,还着重培养科学园特有的社会人文气息,通过举办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节,以增强人才对本地的认同感。因为在知识经济深入发展的背景下,科学园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人才的竞争,更取决于对全球优秀人才的竞争。因此,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在打造人才高地的系统工程中,必须着重解决园区“宜业不宜居”、“产业网络发达而社群发育不足”等问题,推动产业建设与城市功能建设,坚持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并重,结合城市国际化要求,合理布局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以高端产业区域现代社区的有机结合而打造生活实验室(LivingLab),建设生命科学、健康生活示范城,从而推动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六、国内典型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案例分析 copyright dedecms

  (一)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是国家级生物技术和新医药高科技产业创新基地,聚焦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copyright dedecms

  生命园一、二期现已基本完成建设,期中一期占地面积1.3平方公里,定位于生物医药研发、中试、孵化基地;二期占地面积1.19平方公里,定位为医疗服务及生物技术产业化基地。一、二期建成了集生命科学研发中试、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推广、企业孵化、产业集聚、风险投资、国际合作、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园区。为了使园区人员的生活、工作更加便利,也为了承载更多国家重大科技部署项目落地、推动产生原始创新成果,生命园三期项目已全面启动,建筑规模约360万平方米,其中,160万平方米作为产业空间,200万平方米作为配套空间,与生命园建成区一起成为中关村科学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copyright dedecms

  从“十五”的起步期、“十一五”的培育期、“十二五”的发展期,到“十三五”的自主创新引领示范期,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历经18年发展,以生命园扩展区建设为契机,健全产业服务体系,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有效提升园区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引领示范地位,积累了大量原创性科技成果,推出了众多创新产品,形成了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打造了与高科技企业共成长的园区价值链,汇聚了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 织梦好,好织梦

  1.“十五”:起步期

织梦好,好织梦

  2001年3月,全面启动土地一级开发工程,打造适合生命科学产业发展的专业化园区,同时落地一批国家级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引入生物医药研发企业、机构,初步聚集了产业创新资源。

内容来自dedecms

  2.“十一五”:培育期 copyright dedecms

  园区专注于本土原创型产业培育,聚集了一批明星企业,产业链条初步形成,同时高端自主研发成果开始涌现,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

dedecms.com

  3.“十二五”:发展期

本文来自织梦

  获得“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级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基地”、“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留学人员创业园” 等25项基地类授牌,助推了一批创新型明星企业的孵化和成长,进入成果转化关键时期,同时,加速优化和积累园区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创建了一批特色产业促进服务内容和项目,强化了生命园业内领跑者和旗帜地位。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4.“十三五”:自主创新引领示范期 dedecms.com

  “十三五”期间,园区从基础研究到转化、流通,最后到临床,现有的产业已经在园区基本形成闭环。园区目前拥有各类科研和产业服务平台,包括产业研究平台、创新创业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立体多源的科研和产业服务体系,为园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构建提供有力的支撑。

本文来自织梦

  同时积极参与中关村硅谷创新中心、中关村德国创新中心、中关村波士顿创新中心的建设,并在波士顿、硅谷建设了“国际创业孵化基地”,利用当地科研人才优势,为生命园输送优秀项目团队。 copyright dedecms

  未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还将做好孵化器升级建设和临床医院资源的建设,推动创新孵化和临床应用资源的集聚。 dedecms.com

  (二)上海张江药谷 本文来自织梦

  张江生物医药基地被外界誉为“张江药谷”,是由国家科技部、卫计委、药监局、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与上海市签约共同打造的“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重点集聚和发展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产业领域创新企业。

内容来自dedecms

  国家战略布局和政策支持是张江药谷形成的关键。在1992年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之初,就将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1996年,“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在张江高科设立,一举奠定了药谷的地位。 dedecms.com

  1.早期政府驱动阶段(1992-1999) copyright dedecms

  1992年,张江高科技园区在浦东新区成立,规划面积25平方公顷,两年后,张江高科技园区启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计划,紧接其后,1996年科技部、卫生部、中国科学院、药监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同意共建张江“上海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这一时期,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建设主要依靠地方政府的规划开发和国家的支持,政府为主要驱动力,这一阶段集群网络没能紧密形成,研究、开发和产业界功能分离,生物技术企业和制药公司之间的联系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溢出效应弱。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全球化发展双核驱动阶段(1999-2009) copyright dedecms

  为加快张江高科技园的发展,1999年上海市实施“聚焦张江”战略,给予张江高科技园区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待遇,包括财政收支、人力资源、项目审批、土地开发、吸引外资以及文化设施的建设等,确定生物医药产业、集成电路产业、软件产业为园区主导产业。依托该战略的实施,张江药谷生物医药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基地集聚和发展了一大批实力较强的生物医药企业,包括1992年就在园区成立地区总部的罗氏,2004~2008年间在张江发展了全球研发中心。另外,由于具有药物开发成本低和庞大的患者群体优势,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一些生物技术企业通过提供CRO服务,加入了新药发现和开发的全球医药价值链,外包模式以离岸外包为主,业务面基本覆盖了产业链的全过程,重点集中在临床前研发服务,在化合物合成筛选、提取和工艺研发、临床前药理毒理研究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 dedecms.com

  3.基于自主创新的全球化发展阶段(2009至今) copyright dedecms

  为了加快从大学向产业的技术转移,张江高科技园设立若干生物技术平台,如专业孵化平台、CRO专业服务平台、研发外包服务平台和设备共享平台。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进一步促进张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过大,依托于此,越来越多跨国公司计划在张江药谷设立或扩大其全球研发中心。同时,也集聚和培育了一批优秀的国内企业,包括中信国健、微创医疗等,成为了国内研发机构最集中、创新实力最强、新药创制成果最突出的标志性区域和生物技术集群之一,进入了一个基于自主创新的全球化发展新阶段。 织梦好,好织梦

  (三)苏州BioBAY 内容来自dedecms

  BioBAY目前包括三大园区: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原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苏虞生物医药产业园。其中,位于桑田岛的产业园二期A、B区域已投入运营。

本文来自织梦

  根据BioBAY的发展历程与经历的重大事件,可以看出园区大致经历三个发展阶段:起步探索期、快速发展期和行业引领期。 本文来自织梦

  表二 BioBAY开发历程及重大事件

内容来自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资料来源:苏州BioBAY官网 dedecms.com

  1.起步探索期

织梦好,好织梦

  2006年-2009年,BioBAY处于起步探索期,发展缓慢且艰难,园区定位为孵化创新创业企业。此时,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刚刚起步,适合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创业的氛围比较弱,具体表现为创业人群非常少,极少数海归回到中国进行新药研发,同时投资人投资创新企业的意愿也较低。正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2008年前后入园的企业遭遇金融危机资本寒冬,在研发策略上明显带着求稳的痕迹。最早开始从事研发的公司,只对已上市药品进行剂型改造;后来逐渐有公司开始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少部分修饰,跟进国外已经获批上市新药的靶点和适应症,走得最快的公司也只敢尝试跟进处于临床后期开发的新靶点。这些公司最大的特点是起步艰难,初期研发进展缓慢,启动新药研发立足于中国市场。 dedecms.com

  2.快速发展期 dedecms.com

  2010年-2015年,BioBAY处于快速发展期,在招商引资、园区规模拓展、产业资本发展等层面表现不凡。招商引资层面,引进一批在中国医药研发领域最具创新力的代表项目,包括百济神州、再鼎医药、立生医药等。此外,园内的信达生物制药与礼来制药签约并回购了由BioBAY代建的生物药产业化基地。园区规模拓展层面,面对进入产业化阶段的新药制剂、医疗器械与设备企业,BioBAY与常熟合作建设苏虞生物医药产业园,属于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第一个走出去的项目,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同时,位于桑田岛的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总占地面积20.5公顷,A区土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设面积12万平方米,于2015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产业资本发展层面,随着重大项目的不断引进,BioBAY和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公司美敦力以及红杉资本共同成立基金,并以基金为依托,成立医疗器械企业孵化器,大力扶持初创型企业,搭建产业信息与资源共享平台。

本文来自织梦

  3.行业引领期

dedecms.com

  2016年至今,BioBAY处于行业引领期,这一阶段处于全国乃至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风口时期,BioBAY在这一阶段致力于以“专注、联合、创新”的态度,努力构建世界一流的生物产业生态圈,将全球的资本、人才、科技等各方面的资源完美地拼接在一起。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