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产业 > 交通运输 > 欠发达地区城市传统单位社区居民通勤特征分析

欠发达地区城市传统单位社区居民通勤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1-24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宏数据库整理 浏览:【字体:

欠发达地区城市传统单位社区居民通勤特征分析 织梦好,好织梦

——以西宁城区为例 织梦好,好织梦

摘要:随着单位制度的逐步瓦解,传统单位社区也随之转型,其居民属性也发生巨大改变,原单位社区居民的通勤也发生相应变化,欠发达地区由于城市化进程滞后,传统单位社区的改造相应滞后,与城市化进程快的地区有着较大差别。根据西宁城区7个典型传统单位社区的723位就业居民通勤问卷调查数据,对传统单位社区居民的通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欠发达地区传统单位社区居民通勤仍以短时间、短距离、低机动化为主;(2)不同类型传统单位社区居民通勤存在差异;(3)传统单位社区居民的通勤特征及居民属性能够反映传统单位社区转变进程。

织梦好,好织梦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传统单位社区;通勤;西宁市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0 引言 dedecms.com

自从哈格斯特朗创立时间地理学理论框架以来,时空间行为研究为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和交通规划学等学科理解人类活动和城市环境之间在时空间上的复杂关系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1]。城市居民的通勤作为时空行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地理学者、城市学者等的重视。如干迪等对上海市宝山区顾村进行问卷调查表明不同居民群体的通勤特征存在较大差异[2];刘定惠等对成都市居民进行通勤问卷调查,分析了西部大城市居民通勤特征及其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3];周江评等利用西安居民交通调查样本,发现西安平均通勤距离较短,通勤效率较高[4]。 copyright dedecms

我国以单位为基础的城市空间组织及其解体对于个体日常活动产生的重要影响已成了时空间行为研究的一大特点[1]。单位社区是中国在党、政、军等机关和国营、集体企业、工厂、学校、医院、研究所、文化团体等集中的城市中建立的一种以一个或多个单位为核心,以工作、住居和生活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社区形式,主要由单位职工及其家属成员构成,以生产关系为纽带建立社区内部的社会网络[5-9]。改革开放后,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以单位为基础的住房福利分配制度逐渐瓦解,促使许多单位社区向住房商品化转移,使得越来越多非单位居民搬入单位社区,单位社区居民日趋杂化[5,7,9-10]。尽管我国单位社会体制正在边缘化,但旧的“国家本体”和“单位本体”所形成的体制不可能短时间内彻底清除,单位制度对中国城市空间重构的影响将长期存在,仍然是城市内部居住空间的重要类型[11-12]。

内容来自dedecms

一般来说,单位社区内的居民职住空间统一,职住接近,绝大多数职工不发生通勤,但社区居民的杂化、居住与就业自由选择以及职住分离现象开始出现对单位社区居民的通勤产生较大的影响,居民通勤距离和时间明显增加[8,12-15]。张艳等对北京燕东园、三里河、和平里和同仁园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获得2007年北京市单位社区居民平均通勤距离4.2 km,平均通勤时间29.2 min[16],贾晓朋等对北京六环内的单位社区居民通勤问卷调查发现2012年北京单位社区居民平均通勤距离已增加到9.2 km,平均通勤时间增加到35.6 min[17]。

copyright dedecms

我国不同地区城市单位社区的改革进程存在差异,2003年城市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居住在单位社区中的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例,东部地区为40.1%,中部地区为41.3%,西部地区为55.7%[9],可见西部地区单位社区改革落后于其他地区,西部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青海省人民政府于1994年印发《青海省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意见》,青海省开始实行住房制度改革[18],西宁市是青海省省会城市,但其单位社区的改革和其他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一样具有滞后性,单位社区的痕迹比较清晰。因此,以西宁市区7个传统典型单位社区为例,阐述欠发达地区传统单位社区居民通勤特征,从微观的角度探讨传统单位社区的转变。 织梦好,好织梦

1 研究区与数据处理

copyright dedecms

1.1 研究区概况 本文来自织梦

研究数据主要来自青海省西宁市居民活动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家庭信息、个人信息、活动日志等,主要截取了与通勤相关的问题,包括居民的性别、年龄、民族、文化教育、户籍、就业、职业、个人月收入、工作单位名称(学校名称)、单位(或学校)离家距离、上班(或上学)单程耗时、通勤(上学)最常用的交通方式等信息。 本文来自织梦

为研究的时空比较性,选择7个通勤路径较为相同、从城区中心到郊区不同类型的传统单位社区小区:青海师范大学、西北高、银苑、西钢、电力、王府花园、出版社作为研究样本区(图1)。 内容来自dedecms

青海师范大学小区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青海师范大学家属院,属于学校型单位社区。目前该小区60%是单位住宅,30%是商品房,10%是回迁房,有7000户,26000人,常住人口16475人,租房约2600人。依托青海师范大学,小区内不仅有员工食堂、商店和幼儿园,还有学生食堂、学生超市、校医室、招待所;周边有1所中学,多家超市,多家餐馆等。 本文来自织梦

西北高小区建于1960年代,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家属院,科研型单位社区。目前小区55%为单位住宅,40%商品房,5%回迁房,4330户,常住人口10447人,10%租房。小区内有员工食堂和商店;周边有社区医疗服务站和私人诊所,多家餐馆和商店,1所儿童医院,1所医院,1所小学和1所中学等。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银苑小区原是西宁地毯厂职工宿舍,工厂型单位社区。小区目前1743户,4316人,流动人口268户,732人,低保户125户,280人。小区内有多家餐馆,1所幼儿园;周边有多家宾馆,1所私人门诊等。 本文来自织梦

西钢小区建于1960年代,西宁特殊钢铁厂职工宿舍,工厂型单位社区。目前小区有住房57栋,2897户,7897人。小区内有一条商业街,多家小型综合商店,1所幼儿园和1所中学,还配有医务室、卫生服务站、老年人活动中心等。 内容来自dedecms

电力小区建于2010年,青海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宁电力公司、西宁供电局等多家电力部门家属院,国企和事业单位混合型单位社区。小区目前有住房43栋,4334套房,2700多户,已入住300多户。小区内有多家餐馆,1家大型超市和多家小商店,1所私人诊所;周边有1所医院等,小区目前还在建设完善中。

dedecms.com

王府花园是多家政府部门家属院,属事业单位型单位社区。小区60%是单位住宅,35%商品房,3%回迁房,4396户,13778人,常住人口13000人,租房约1843人。小区内设有残疾人服务中心和食堂;周边有社区医疗服务站,1所医院,多个小型超市和小餐馆等。 本文来自织梦

出版社小区是青海新闻出版局和多家报社家属院,属事业单位型单位社区。小区低保户87户,200人。小区内有多家商店和餐馆,1所私人诊所;周边有1所医院,1所大学,多家超市等。

dedecms.com

1.2 数据处理 dedecms.com

样本区的调查问卷共收回1184份,因研究需要,将退休人员和无职业者的问卷、信息填写不完全、有明显错误的问卷去除,最终获得可研究问卷723份,其中银苑小区124份,青海师范大学小区112份,王府花园小区94份,西北高小区99份,电力小区98份,出版社小区103份,西钢小区93份。问卷中的通勤距离是居民依据自己的认知来填写的,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居民在认知上可能存在较大的偏差,对通勤距离的分析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19],因此,利用ArcGIS计算出工作地到居住地直线距离作为本研究的通勤距离。 本文来自织梦

调查样本中男女比例基本相当,年龄以30~49岁的参加工作的青年为主,占样本70%以上;民族以汉族为主,7个社区都是80%以上,民族对单位社区通勤没有太大的影响;文化程度方面,青海师范大学小区、王府花园小区、西北高小区和电力小区以高学历为主,银苑小区、西钢小区和出版社小区中等学历较多;西宁市户籍较多,银苑小区相对其他社区非西宁户籍人口较多;职业以普通员工和中层管理人员为主,其中青海师范大学小区和西北高小区中层管理较多,西钢小区和出版社小区普通员工比例最多(65.6%),银苑小区个体工作者比例最高(40.3%);个人月收入以3000~6999元中等收入为主,西钢小区在此次调查中个人月收入主要集中在3000元以下,中高收入者较少。总体来看,样本包含了不同文化和各阶层工作者,年龄段集中在青壮年,样本具有代表性和可研究性(表1)。 copyright 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2 传统单位社区居民通勤特征

dedecms.com

2.1 短距离、短时间、机动化程度不高

织梦好,好织梦

dedecms.com

此次调查中,传统单位社区居民平均通勤距离为3.2 km(表2),25.5%的居民通勤距离在1 km以内,83.8%在5 km内(图2),大部分居民以短距离通勤为主,方差表明,不同类型单位社区之间通勤距离存在差异;传统单位社区居民平均通勤时间为20.6 min,通勤众数为30 min(表3),40.8%的居民通勤时间在10 min内,83.3%的居民通勤时间在30 min内(图3),说明大部分居民通勤时间较短;传统单位社区居民最主要的通勤方式是步行(42.7%),其次为公共汽车(29.8%)、私人小汽车(15.9%)、单位班车(4.9%),机动化略高于非机动化(图4)。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自行车和摩托车的使用人数相对其他城市较少,均不超过3%。其主要原因是,西宁市主要交通道路没有设自行车道和摩托车道,加上西宁市地处高原,上班高峰期(7:00—9:00)的气温长时间处于较低的状态,不适合自行车、摩托车的使用,而且随着居民收入增加,更多的居民选择较为温暖的公共汽车和私人小汽车出行。

dedecms.com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2 不同类型单位社区的通勤差异 dedecms.com

为更清楚地了解同类型单位社区的总体特征和总体转变进程,将相同类型的单位社区放在一起进行讨论。而为直观了解居民通勤空间特征,将每位居民的居住点和工作地在GIS进行连线,并计算了不同方向上通勤比例并绘制雷达图来描述各调查单位社区居民主要的通勤空间特征[16](图5)。这里补充说明一点,单位社区空间图中有极少量超出底图通向州县的通勤流,考虑到展示的效果并没有将其完整展现在通勤空间图中。 本文来自织梦

2.2.1 学校、科研型单位社区。学校和科研单位在职能上有一些相似之处,因此,将青海师范大学小区和西北高小区放在一起讨论。 dedecms.com

青海师范大学小区和西北高小区的居民在通勤方向上比较单一,青海师范大学小区50%的居民通勤方向在东南方和45%在西南方(图5a),其中这部分居民中60%是单位员工;而西北高小区45%居民通勤方向指向北(图5b),其中84%是单位员工,说明通勤人群中大部分为单位员工;2个社区平均通勤距离都较短,分别为1.9和1.1 km;2个社区都超过45%的居民通勤距离在0~1 km之间,通勤距离超过10 km的都较少(表2);超过80%的居民通勤距离在5 km以内,西北高小区居民通勤距离在5 km内的累积人数比例明显比青海师范大学小区高(图2)。从图5a、图5b看出这2个社区通勤范围都较小,通勤距离标准差也表明这2个社区居民通勤距离较集中。

本文来自织梦

青海师范大学小区58.9%、西北高小区56.6%的居民步行上班(图4),调查发现,青海师范大学小区和西北高小区都是职住接近的单位社区,通勤在1 km以内的50%以上是单位员工;青海师范大学小区居民私人小汽车的使用比例(11.6%)比西北高小区(10.1%)稍高,而西北高小区的公共汽车使用比例(32.2%)比青海师范大学小区(22.3%)高,从居民社会属性中可以看出,青海师范大学小区居民的经济相对较好,中长距离的居民多以私人小汽车为代步,西北高小区中中长距离居民则较多选择公共汽车。 dedecms.com

青海师范大学小区的通勤时间均值为17 min,西北高小区为17.9 min;青海师范大学小区的通勤时间众数为10 min,西北高小区为15 min;2个社区的标准差都较小,说明这2个社区居民通勤时间较集中(表3);青海师范大学小区55.4%、西北高小区41.4%的居民通勤时间在10 min内,2个社区超过85%的居民通勤时间在30 min内(图3)。虽然这2个社区超过50%的居民选择步行,但步行的基本为该单位职员,所以即使步行人数较多,但距离较近,因此通勤时间也较短。青海师范大学小区居民的通勤距离在2 km以上的大部分选择私人小汽车和公共汽车出行,大大缩短了通勤时间,因此平均通勤时间较短。西北高小区的居民通勤距离在2 km以上步行人数比青海师范大学社区稍多,机动化比青海师范大学社区低,虽然平均通勤距离、通勤范围都比青海师范大学社区小,但平均通勤时间稍长。 copyright dedecms

2.2.2 工厂型单位社区。西钢小区居民平均通勤距离为2km,银苑小区为3.2 km;西钢小区78.5%、银苑小区42.7%的居民通勤在0~1 km之间(表2),说明西钢小区大部分居民通勤范围小,且西钢小区0~1 km之间通勤的50%以上是单位员工;2个社区都超过80%的居民通勤在5 km以内,银苑小区总体通勤范围比西钢的大,西钢小区因地处郊区,只有少数在市区工作的居民通勤范围较大。银苑小区居民通勤方向比较发散,该小区由于单位破产,大部分的员工选择就近就业或自主创业,因地理位置优越,吸引了附近就业的普通职员和个体工作者购买或租赁,因此,短距离通勤人数较高,但通勤流向比较分散(图5c);西钢小区74%居民通勤方向在东南方,在这一通勤方向上81%是该单位员工(图5d)。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西钢小区74.2%的居民步行,且步行人群中超过60%是单位员工,银苑小区只有25%的居民步行(图4),银苑小区机动化比西钢高;银苑小区38.7%的居民使用公共汽车,大部分为通勤距离在2 km以上普通员工,因成本问题,大多选择公共汽车出行,而西钢小区只有11.8%的居民选择公共汽车出行;银苑小区(24.2%)私人小汽车的使用明显比西钢小区(3.2%)高,银苑小区个体户较多,因出行和工作需要,部分居民购买了小汽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西钢小区居民平均通勤时间为23.5 min,银苑小区22.8 min;西钢小区通勤时间众数为20 min,银苑小区30 min;西钢小区29%、银苑小区33.1%的居民通勤时间在10 min以内,2个社区超过75%的居民通勤时间在30 min内。银苑小区居民总体通勤时间明显比西钢的长,西钢小区大部分居民通勤距离较短,但单位员工职住距离相对青海师范大学小区和西北高小区较长且步行人数多,导致其平均通勤时间较长。 本文来自织梦

2.2.3 国企、事业单位社区。出版社小区平均通勤距离为2.9 km,王府花园小区3.5 km,电力小区8.1 km;王府花园小区45.7%的居民通勤距离在0~1 km之间,出版社小区36.5%的居民通勤距离在2~5 km之间,电力小区居民通勤距离在2~5 km之间累积人数达56.2%且69%是该单位员工(表2);1 km以内通勤距离人数累积出版社为27.7%,王府花园小区45.3%,电力小区只有2%,5 km以内的通勤距离人数累积出版社小区为88.1%,王府花园小区77.9%,电力小区58.2%(图2),可以看出,这3个社区中距离通勤的居民较多。 内容来自dedecms

王府花园小区(图5e)和出版社小区(图5f)居民的通勤方向比较发散,没有特别集中的方向,王府花园小区和出版社小区受改革影响,大部分原单位居民已搬向环境更优越的社区,将单位分配的住房变卖或租赁给附近工作的人员,因此通勤方向较发散,但仍有44%的该单位职工通勤指向其单位所在地。电力小区则60%的居民通勤方向指向东南(单位所在方向)且调查发现48%是该单位员工(图5g);3个社区总体通勤范围都较大,主要是有少部分在周边县城工作的居民。电力小区在改革过程中将生产职能以外的其他职能分离出去,单位与房地产合作在郊区新建了社区,但工作地点仍在市区,导致其以中距离通勤为主,通勤范围大。 本文来自织梦

王府花园小区43.3%、出版社小区34.3%、电力小区11.1%的居民选择步行上下班;公共汽车的使用率出版社为38.8%,电力小区42.4%,王府花园小区19.6%;王府花园小区12.8%、电力小区16.3%的居民乘单位班车上下班,电力小区机动化明显比其他2个社区高(图4)。王府花园小区大部分居民通勤距离较短,因此选择步行人数较多;出版社小区中长距离通勤的普通员工较多,因成本问题,大多选择公共汽车出行;电力小区工作地点离居住地较远,较多的居民选择使用公共汽车。 本文来自织梦

王府花园小区、出版社小区平均通勤时间较接近,分别为24.9和25.5 min,电力小区为33.4 min;王府花园小区的通勤时间众数为20 min,出版社小区和电力小区为30 min(表3);王府花园小区24.1%、出版社小区21.9%、电力小区8.1%的居民通勤时间在10 min以内,王府花园小区84.5%、出版社小区72.3%、电力小区64.6%的居民通勤时间在30 min以内(图3)。王府花园小区和出版社小区居民以短时间通勤为主,电力小区居民以中时间距离通勤为主,和通勤距离特征相对应,电力小区机动化程度高,但通勤距离较长,因此通勤时间也较长。 copyright dedecms

3 结论 dedecms.com

西宁城区传统单位社区平均通勤时间为20.6 min,平均通勤距离为3.2 km,超过50%的被调查者通勤时间不超过20 min,通勤距离在2 km以内,接近50%的居民以步行的通勤方式为主。与发达城市北京市2012年调查的单位社区居民通勤时间(33.6 min)、平均通勤距离(9.2 km)、机动化(65%)相比,我国欠发达地区传统单位社区居民通勤仍以短时间、短距离、低机动化为主。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不同类型单位社区居民通勤存在差异。学校、科研型单位社区居民平均通勤距离和平均通勤时间都较短,机动化低,通勤空间小,通勤流向集中。工厂型单位社区中,目前还在经营的单位,其社区居民平均通勤距离和平均通勤时间较短,机动化低,通勤空间小;已破产单位社区居民平均通勤距离和平均通勤时间较短,大部分居民通勤范围小,但机动化高,通勤流向复杂。国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平均通勤距离和平均通勤时间通常比学校、科研等单位社区居民的长,机动化程度较高,大部分居民通勤范围大。

copyright dedecms

根据通勤特征及居民属性可将所研究的7个单位社区划分为3个不同转变时期。青海师范大学小区、西北高小区和西钢小区的被调查者中单位员工居多,且大部分居民通勤时间短,通勤距离短,机动化低,通勤流向单一,职住明显,仍属传统单位社区。电力小区、王府花园小区和出版社小区为转变期的2个不同类型,电力小区的被调查者中单位职员较多,但通勤时间长,通勤距离长,机动化高,通勤范围大,是单位社区郊区化的结果,也是大多数单位社区未来转变的一种形态;王府花园小区、出版社小区的原单位居民逐步搬出单位社区,机动化的提高、通勤距离和通勤时间的增加、通勤的多元化标志着社区内部已开始走向瓦解。银苑小区已商业化,单位社区内部基本无原单位员工,通勤时间、通勤距离、通勤方式呈现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社区改革基本完成。 织梦好,好织梦

参考文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柴彦威,塔娜.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9):1362-1373.

copyright dedecms

[2]干迪,王德,朱玮.上海市近郊大型社区居民的通勤特征——以宝山区顾村为例[J].地理研究,2015,34(8):1481-1491. 本文来自织梦

[3]刘定惠,朱超洪,杨永春.西部大城市居民通勤特征及其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人文地理,2014,29(2):61-68.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4]周江评,陈晓键,黄伟,等.中国中西部大城市的职住平衡与通勤效率——以西安为例[J].地理学报,2013,68(10):1316-1330.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5]张敏杰.单位社区的嬗变与公民社会发育[J].河北学刊,2009(1):131-134. copyright dedecms

[6]柴彦威.以单位为基础的中国城市内部生活空间结构——兰州市的实证研究[J].地理研究,1996,15(1):30-38.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7]塔娜,柴彦威,刘志林.单位社区杂化过程与城市性的构建[J].人文地理,2012,27(3):39-43.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8]柴彦威,刘志林,沈洁.中国城市单位制度的变化及其影响[J].干旱区地理,2008,31(2):155-163.

织梦好,好织梦

[9]王凌曦.中国单位社区的发展历程[J].理论导报,2009(5):36-37.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0]张纯,柴彦威,陈零极.从单位社区到城市社区的演替:北京同仁堂的案例[J].国际城市规划,2009,24(5):33-36.

织梦好,好织梦

[11]王茜.从单位社区向公民社区的转变——浅论城市社区公民参与机制的发展[J].学理论,2011(26):3-4.

内容来自dedecms

[12]柴彦威,张艳,刘志林.职住分离的空间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地理学报,2011,66(2):157-166. 本文来自织梦

[13]肖琛,陈雯,袁丰,等.2000—2010年无锡市职住空间关系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14,34(2):137-146.

本文来自织梦

[14]钟喆,孙斌栋.居住-就业平衡与城市通勤——以上海普陀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3):88-92. copyright dedecms

[15]薛领,王冰松,杨开忠.我国大都市居民通勤、就业与居住变迁的时空特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学习与实践,2007(12):32-39.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6]张艳,柴彦威.基于居住区比较的北京城市通勤研究[J].地理研究,2009,28(5):1327-1340.

dedecms.com

[17]贾晓朋,孟斌,张媛媛.北京市不同社区居民通勤行为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1):131-134.

copyright dedecms

[18]潘婷.西宁市居民通勤特征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5.

dedecms.com

[19]刘志林,张艳,柴彦斌.中国大城市职住分离现象及其特征——以北京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9):110-117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