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产业 > 交通运输 > 长江沿线绿色港口建设亟待加速

长江沿线绿色港口建设亟待加速

发布时间:2017-10-16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浏览:【字体:

9月22日,记者从湖北省交通运输厅获悉,湖北省近日下发了《关于印发引导推进湖北省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设施等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采取“以奖代补”政策推进港口船舶防污染,初步测算补助资金将达1亿元。据悉,湖北是全国首家出台奖励政策支持港口船舶污染物体接收转运处置设施建设的省份。而在湖北黄石新港港区,随处能见到大面积的防尘网。黄石新港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防尘网,该港还充分使用冲击式除尘器、洒水喷淋系统等设备除尘。此外,他们还配置了污水处理系统、油电混合技术等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并在码头配备专人负责收集扬尘等污染物,每隔百米设置专用垃圾桶。资料图:长江港口(图片来源:互联网)  近年来,长江沿江各省都提升了港口基础设施绿色建设、绿色运营和绿色养护管理水平,加快了运输装备清洁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因为长江港口特别是老旧码头在建设时,受理念、政策、资金、技术等条件制约,与现行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需快马加鞭赶超先进水平。  A 建设治理初见成效  记者在武汉港阳逻港区看到,一艘5000吨级的集装箱货轮缓缓停靠在泊位上。靠泊后,船员用一根电缆将电能从岸边接到船上的配电室,顿时,清洁的岸电代替了船上的柴油机发电。来自湖北省电力公司的消息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湖北省长江沿线、汉江沿线和丹江口共有651个船舶泊位,其中实现港口岸电改造的泊位有298个。2016年在三峡库区锚地建成的80个自助岸电接电桩位,可同时为80艘千吨级锚地待闸船舶提供安全可靠的清洁电能。  记者从长三角水域江苏省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座谈会上知悉,近一年多来,江苏省内河港口已经建成13套高压、300多套低压岸电系统,沿江港口集装箱码头轮胎式起重机(RTG)已有109台完成“油改电”改造,改造覆盖率100%。  上海已完成3套高压岸电设施建设任务,95%以上的内河码头已具备低压岸电供电设施,其中黄浦江游览码头实现岸电设施全覆盖。  港口污染防治建设也不断加强。江苏主要港口的大型煤炭、矿石堆场都建设了防风抑尘网,总长度达3.8万米;老旧散货码头粉尘综合防治率已达70%,新建码头粉尘综合防治率达到100%;建成喷淋设施覆盖堆场面积约为533万平方米,占比约33.4%。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港口局局长朱培德介绍,为配套水污染防控治理,江苏省专门出台《关于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以“共抓大保护”为统领,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走廊”,深入推进“两减六治三提升”、沿江港口危化品专项整治行动、化工企业“四个一批”和交通干线综合环境整治行动。沿江港口水污染防治设施按照环保要求基本达标率96%,基本可以实现航区内船舶油污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接收处理。  在非法码头治理方面,各省也在积极行动。湖北省港航管理局局长王阳红告诉记者,自2016年1月开展非法码头整治工作以来,通过一年多的治理,湖北省长江干线纳入“取缔一批”的367个非法码头已完成取缔工作,其中269个进行了植树复绿;纳入“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的290个非法码头中,131个已完成规范提升。  今年以来,安庆市对分布于宿松港区的列入省政府非法码头整治清单的10家非法无证码头实施强制关停,并拆除8家,纳入登记备案管理2家。关停并拆除的码头中2家堆场清理完毕,生态复绿正在实施中,2家码头堆场清理已接近尾声,4家码头货物在转运。  多式联运,是推动综合运输结构性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记者从长江航务管理局了解到,近年来长江航运多式联运进展迅速,建立了多式联运运营组织一体化解决方案,铁水、公水、干支直达、江海联运一体化发展迅猛。宜宾至南京集装箱直航快班及泸州港至攀枝花、宜宾港至昆明等集装箱铁水联运班列开通,一批集装箱铁水联运工程被列入“国家级”示范项目。南京港集团副总经理李锦说:“南京港铁水联运量去年达到824万吨,同比增长69%。”  B 战略体系尚未完善  虽然长江绿色港口建设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记者从中国港口协会长江分会了解到,由于长期依赖于高投资、高污染、高增长的模式,长江港口缺乏长远的绿色战略规划,片面追求产能扩大而忽视了环境效益和经济利益的平衡。港口发展模式仍以土地、资源的大量投入等粗放的发展方式为主,能源消耗结构偏重煤炭,造成粉尘污染、废弃物毒害物乱排放等环境问题。绿色港口建设目前大多停留在港区绿化、污染源治理等低层次阶段,未形成完善的绿色战略体系,对于绿色港口的具体实现途径缺乏清晰的认识。  长江航务管理局专家顾问委员会专家陆望程教授说,目前国内对绿色港口发展的评价、绿色度评价、绿色竞争力评价等绿色港口建设的相关指标体系研究不足,尚没有完善的指标体系。对绿色港口的相关发展模式缺乏统一的认识,各港口多以自己的理解为准,缺乏权威的参照指标体系,致使绿色港口建设缺乏有效措施办法,发展进程缓慢。  长江港口特别是中上游港口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程度不高,仍存在不少“散、乱、弱、小”码头。有报告显示,自2015年以来,各省(市)虽然在长江干线非法码头治理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效,但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存在反弹的可能。  据《2016长江航运发展报告》显示,长江沿线23家港口16家实现盈利,7家亏损。盈利企业中,利润减少的港口企业占到62.5%。而清洁能源建设前期投入大,但回报不明显或者有可能无收益,导致企业对绿色环保积极性不高,投入有限。例如船舶岸电建设,前期投入费用高,并且由于《电力法》的限制,船舶接入岸电后,当地电力部门不允许售电;码头投资建设岸电设施之后却无受益途径,反而可能会有一定的经济损失。近几年油价下跌,“油改电”项目的降本效果也不明显。  另外,部分政府部门对长江港口低碳建设的进度要求过高,没有过渡性措施和支持方案,缺乏一个生态环保建设的整体规划。部分港口不仅面临着巨大的生产经营压力,还面临着沉重的生态环保压力。  C 科学构建港口绿色化  有关专家认为,长江沿线港口绿色环保水平不高,落后于国外同类港口乃至我国沿海港口绿色发展水平,与国家提出的环保要求还有差距,建设亟待加速。  长江沿线港口可按照“有规划、有步骤、局部协调、全局一致、先易后难”等原则,科学地完成港口的绿色化构建工作。绿色港口是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生态保护水平的发展而逐步演变的动态概念,因此,要求绿色港口建设要分阶段、有步骤地科学规划和进行。重点可放在港口设施的绿化和能源节约上,逐步实施绿色企业标准、绿色供应链建设。将港口绿色化作为一项服务提供给合作伙伴。同时以供应链节点优势为港口带来巨大的商机,有效推动绿色港口的可持续发展。  也有专家建议,政府部门应做好顶层设计,明确港口水污染、粉尘污染、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等相关部门职责。加强环保、住建、海事、港口等部门的合作,并按照各自职责建立完善绿色港口建设联席协调机制,形成多部门综合治理、闭环监管机制。  记者注意到,9月起,海口正式实施《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单制度》。“联单制度”将船舶污染物从船上接收到陆源处置整个周转链条进行无缝对接监管,做到数量清晰明确、去向有据可查。不仅如此,“联单制度”也解决了海事、环保、港航根据职责只负责监管接收、转运、处置环节中的一部分,导致监管不连续、信息不互通、处置不覆盖等现象。这种做法值得长江沿线各省(市)学习借鉴。  宏观上来说,标准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全局。微观层面来看,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和经营的依据,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沿江港口企业也可通过相关的行业协会或机构建立统一的绿色港口企业标准体系,以指导企业进行具体的绿色化建设。  目前经济形势下,长江港口企业经营业绩不理想,绿色港口建设全靠企业自身投入不现实。沿江各地可考虑加大对绿色港口资金的投入力度,例如设立长江绿色港口建设专项资金;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如湖北省政府对于港口船舶防污染采取了补贴;采取多种形式,解决老港区环境污染和港区生态建设问题,对港口环境污染治理、新技术新能源应用及生态保护工程等项目加以支持。  还可尝试在长江干线建设一定数量的不同类型的典型绿色港口,总结适合长江沿线港口实际的绿色港口建设经验,引导长江港口绿色发展。(记者 朱婧 唐云)  转自:中国水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