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大事周报 > 【2017•第9周】政府工作报告确定GDP增长目标为6.5%左右 维持财政赤字率不变

【2017•第9周】政府工作报告确定GDP增长目标为6.5%左右 维持财政赤字率不变

发布时间:2017-03-10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经网竞争情报中心 浏览:【字体: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十三五”开局之年的成就,并部署了2017年九大工作任务。

内容来自dedecms

确定GDP增长目标为6.5%左右 更加注重增长质量 copyright dedecms

报告提出,2017年GDP目标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的结果。就增长目标来看,2004年为7%,到2005年调整为8%左右,2006-2011年维持不变,2012年调整为7.5%左右,2014年和2015年为7%左右,2016年为6.5%-7%。今年的GDP增长目标再次下调,与此前的市场预期一致。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研究室主任牛犁表示,增长目标是综合内外部环境和社会需求等各方面来确定的,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6%-8%的中高速增长,这是由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进程决定的,2017年经济增长目标的确定经过了反复博弈的过程,各方面争论非常大,但最终采纳6.5%左右的预期,既保持了一定的灵活度,也符合客观实际和经济运行规律。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则认为表示,今年GDP增长目标是首次“主动下调”,与2012-2016年由于GDP增速下台阶而“被动下调”不同,也与“中国经济要继续下行,所以下调GDP目标”的看法有本质区别。根据发改委提交全国人大的报告,在2016年已实现6.7%增长的基础上,今后4年,只要年均增长6.5%左右,就可实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表示,稳增长的下限就是保就业,只要就业没有问题,经济增长高一点或者低一点都可以接受。《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就业目标新增1,100万人人次,虽比去年的目标上调100万,但与实际完成的1,314万人是减少的。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这个增长目标是比较宽松的,是留有余地的,也是比较实事求是的。牛犁表示,去年以来供给侧改革的成效显现,许多经济指标释放良好信息,经济运行稳定性增强,市场的预期也在改善,这些都表明,今年经济目标的实现是有基础的。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也首次提出“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多位专家表示,“争取更好结果”体现的是“进”,内在含义凸显了推进改革和加快创新培育新动能的增长思路。业内认为,从“进”的层面看,“争取更好结果”包含着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精准把握。首先,从经济基本面和就业吸纳能力看,6.5%这一增长目标通过努力能够实现;其次,在稳的基础上又有进的条件,稳中求进就是要在关键领域和环节的改革上有所进取、有所突破,敢于啃“硬骨头”。业界普遍认为,增长目标下移是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中“稳”的体现,既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目标相衔接,又有利于引导和稳定预期,为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创造良好环境,展示了国内外形势仍然复杂多变背景下的战略定力,在“稳”的基础上提质增效,将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邓海清认为,这个目标意味着政府在供给侧改革方面一个趋向性的变化,即保质量、调结构,而不会一味追求经济增速。在速度和质量之间,选择经济质量和结构调整的优先政策。之所以下调经济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要解决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不相协调的问题,侧重解决经济内部的结构性问题。2015年、2016年经济增长中,金融、房地产业贡献较大,其中2016年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整体达到了17%左右。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我国经济总量已然很大,目前的主攻方向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以经济减速很正常,如果增速过快,势必需投入更多的资金,可能带来加杠杆的现象,触发潜在风险,6.5%左右的增长目标既能给去杠杆创造条件,又能给防风险创造良好的环境。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兰日旭表示,6.5%左右的增长目标预示着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但也为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和防风险奠定了基调,尤其是下决心化解产能过剩,不会因为追逐过高的经济增速而打折扣。 copyright dedecms

财政赤字率维持在3% 兼顾积极财政政策和防范财政风险 copyright dedecms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赤字率始终保持在3%以下。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国近些年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力度也逐步加大,2014、2015和2016年财政赤字率分别为2.1%、2.4%和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财政赤字率拟按3%安排,与去年持平。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表示,保持3%的赤字率是有必要的,一方面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在减税降费背景下稳定财政支出的需要。财政赤字率是反映财政风险的重要指标。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冯俏彬认为,3%赤字率体现财政部门的谨慎态度,也是为了防范财政风险。但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郑春荣表示,3%的赤字率是上世纪90年代欧盟的警戒线,如今欧美多个国家的赤字率平均水平早已超过3%,判断财政风险不能只依据赤字率,应将一个国家的政府债务率与赤字率等两个指标对比判断较为科学。此前不少专家认为我国赤字率可以突破3%的红线,一些专家此前也预期今年赤字率会突破3%。而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所长高培勇认为,尽管欧盟3%的赤字率警戒线并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但为更好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当前我国还须守住赤字率3%的防线不松口。据兴业证券固收研究分析师池光胜测算,2017年实际赤字率可能在3.2%-3.9%,最大实际赤字率可能在3.9%左右。在我国去杠杆的大背景下,货币政策的空间正在缩小,财政政策在稳增长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尽管今年财政赤字率仍拟维持在3%,但2.38万亿元的预算赤字规模创历史新高,比去年增加了2,000亿元。专家普遍认为,虽然赤字率与去年持平,但赤字规模绝对值扩大,保持了财政支出扩张力度,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且增加赤字主要用于给企业减负,而非政府投资,这也恰恰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在保持有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增效。同时,报告提出,财政预算安排要突出重点支出,压缩非重点支出,中央部门要带头,一律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一般性支出,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挤出更多资金用于减税降费,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禁止三公经费增加是建立廉洁政府的核心。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