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大事周报 > 【2017•第10周】2月金融数据全线放缓 货币政策料趋于中性偏紧

【2017•第10周】2月金融数据全线放缓 货币政策料趋于中性偏紧

发布时间:2017-03-17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经网竞争情报中心 浏览:【字体:

3月9日,央行发布2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月M2余额158.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人民币贷款余额109.8万亿元,同比增长13%;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60.73万亿元,同比增长12.8%。

织梦好,好织梦

2月金融数据全线放缓 织梦好,好织梦

2月M2增速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2月M2增速较上月有所回落与外汇占款减少和财政存款增加引起基础货币投放减少有关,同时新增人民币贷款环比下降也使派生存款相应减少。2月外汇占款环比下降581.19亿元,为连续第16个月下滑,但降幅连续第三个月收窄,且创2016年5月以来最小降幅。2月财政存款增加了1,903亿元,去年同期则是减少1,690亿元。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表示,M2增速回落主要受到春节提前,财政存款与过去数年同期形成反差不减反增拖累。德国商业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周浩表示,M2增速没有跟上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如果持续下去,资金空转可能会加剧。2月人民币新增贷款1.17万亿元,比1月人民币贷款2.03万亿元的增量大幅减少8,600亿元。其中,居民中长期按揭贷款增加3,804亿元,环比下降2,489亿元;非金融企业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增加6,018亿元。业界普遍表示,人民币新增贷款在2月放缓属于正常现象,银行按照季节变化保持合理投放进度。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如果将1、2月人民币新增贷款相加来看,2月新增贷款增速平稳,银行按照季节变化保持了合理投放进度。招商证券分析师闫玲认为,自去年10月住户中长期新增贷款占整个新增贷款规模的比重达到75%的高峰之后,已连续3个月出现下滑,不过2月从31%小幅回升到32.5%,可看出央行对住房按揭贷款的增量管制严格,同时这也与整体房地产销售量下降有关。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指出,房地产销售回落始于去年10月,但由于延迟发放问题,可能导致居民中长期贷款回落滞后,现在居民贷款回落开始有所显现。浙商银行经济分析师杨跃表示,2月住户部门贷款增幅较1月大幅下降,主要在于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主的中长期贷款规模同比出现明显下降,这既符合市场预期,也证明了一系列房产政策正在逐步发挥作用。财通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刘启元认为,非金融企业人民币贷款增加较多,说明监管当局有意引导资金向实体流动,而限制对金融和类金融的虚拟经济的资金供给。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15万亿,比上月的3.74万亿元减少了70%。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3万亿元,表外贷款2,234亿元同比基本持平,票据融资减少1,718亿元,债券融资净减少1,073亿元,股票融资增加570亿元。闫玲表示,票据出现负增长并不意外,1月票据融资增长过多,银行调整结构属于正常现象,债权融资负增长主要与2月份的债市波动有关,债权市场波动较大影响了债权发行。陈冀认为,新增贷款在社会融资增量中占比显著上升,表明监管层在推动融资回表、压缩通道层次方面见到效果。华泰证券宏观研究团队李超认为,债券融资已经连续三个月出现负增长,在债券收益率震荡走高的大环境下,企业通过债券融资的意愿也在降低。专家普遍认为,2月金融数据表明,实体融资需求强劲,经济短期仍在回升。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指出,综合2月金融数据可发现,尽管由于债市调整导致债券发行大幅减少,但是实体经济整体的融资需求并未降低,信贷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继续保持。陈冀表示,社会融资中,表外的委托、信托贷款之和占比有所下滑,但两项之和同比多增,一定程度上也应证了当前整个融资层面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提升。 织梦好,好织梦

货币政策料趋于中性偏紧

dedecms.com

2月央行上调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利率10BP,市场已开始普遍担忧货币政策趋于收紧。财通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刘启元认为,2月社会融资总额低于预期,但随着资金流动的监管加强,年初主要的资金通道回归银行信贷,其他影子银行的资金供给明显收紧,这与当前货币政策的紧缩趋势一致。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认为,从2月金融数据来看,年初融资需求势头较好,未来1-2个月仍有望保持高增,但这种势头预计难以持续,未来随着上游企业补库存周期的结束大概率逐步降温,央行仍将以中性偏紧立场来调节货币政策,不存在刺激融资进一步升温的可能。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M2目标增速为12%,比去年下调1%。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这表明央行货币政策立场已开始转向中性,因此,货币环境会略微收紧。邓海清认为,2月M2目标增速已回落至12%以内,预计央行不会采取存贷款加息等紧缩政策,但仍然存在因为将2015-2016年的“稳健略偏宽松”修正到“稳健中性”,缓慢适度上调OMO利率的可能性,这主要取决于金融系统风险的问题。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要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闫玲指出,除了防风险,去杠杆也是今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因此,央行可能将加强对信贷投放规模的窗口指导,货币政策可能维持中性偏紧的政策基调,预计基准利率调整概率较小,政策利率上调仍有可能。国金证券研究认为,结合2月金融数据,考虑到金融去杠杆、控制房地产泡沫、稳汇率以及物价回升,预计今年货币政策取向转向中性偏紧,但货币政策不会过度收紧,因为外围因素仍有不确定性,内部也有结构性问题。2月PPI同比大涨7.8%,创九年来新高。周浩认为,如果PPI降不下来,为了防止通胀,货币政策也很难松下来。中银国际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朱启兵表示,PPI的迅速上行仍需关注,预计货币政策短期内中性偏紧。刘东亮表示,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并可能会继续上升,再加上3月美联储加息,中国央行将会顺应趋势保持紧缩状态,因此,未来货币政策趋于继续收紧。事实上,3月16日,美联储加息后第二天,我国央行就全线上调公开市场逆回购中标利率及MLF操作利率,为三个月来第三次开展此类行动。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中标利率上行是市场化招投标的结果,并不是加息。中金固收团队认为,PPI大涨会提升潜在的通胀压力,货币政策将从中性偏宽松继续转向更加中性甚至边际上收紧,但考虑到楼市泡沫破裂和经济增速放缓风险,全面收紧尚未到来。章俊认为,PPI大涨是对过去以牺牲环境来控制成本的扭曲现象的一次性纠正,因此不能完全被解读为通胀,所以很难说需货币政策对此做出反应。3月4日,央行副行长易纲指出,今年货币政策稳健中性,不紧不松,既可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也可防范通胀风险、资产价格泡沫。

本文来自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