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大事周报 > 【2017•第24周】服务业创新大纲发布 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升至60%

【2017•第24周】服务业创新大纲发布 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升至60%

发布时间:2017-06-23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经网竞争情报中心 浏览:【字体:

6月15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年)》。预计到2025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60%,就业人口占全社会就业人口比重提高到55%。《大纲》明确了提升服务业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水平的发展方向,期望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提升效率基础上,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十年倍增”。《大纲》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从创新引领、转型升级、促进融合、提升质量、优化布局等5个方面,提出了增强服务业发展动能、分类推动服务业增效升级、促进跨界融合发展、创新服务质量治理和优化空间布局等任务。

copyright dedecms

“一个核心”和“三个重点”

copyright dedecms

“一个核心”是打造促进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和软环境。《大纲》将政策的着力点放在深化改革、加强监管、改进服务上,更加突出营造包容创新的监管环境、公平普惠的政策环境,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及现代高效的经济治理和深度融合的开放格局。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此次公布的《大纲》与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相比,更加强调对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性、方向性指引,更加注重优化服务业发展软环境,更加突出通过深化改革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三个重点”中,一是放松管制、促进竞争。《大纲》明确要求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二是扩大开放、融入全球。《大纲》提出要把服务领域的开放作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在坚守国家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加大开放力度,丰富开放内涵,深度融入全球服务业分工体系,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我国服务业国际化水平。商务部原部长助理黄海指出,当前我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开放度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服务业领域,未来3-5年,应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进而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要将“一带一路”建设和自由贸易区战略有机结合,扩大服务业开放。业内专家认为,中国的服务业开放应双向发力,分类推进:对于不具战略意义的服务业,应当优先开放,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对于有战略意义的服务业,可率先开放实力较强的领域;对于实力强且具有战略意义的服务业,可通过有限度地开放增强自身实力,再逐步扩大开放。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我国实行自由贸易战略,重点在服务贸易,难点在国内,国内的难点就是服务市场的开放,服务市场开放的难点在于理念和政策体制。三是完善机制、提高标准。《大纲》提出,服务质量治理问题需要全社会、各主体的通力配合,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着力提升政府监管和执法水平,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大纲》特别强调服务标准对提升质量的基础作用,构建政府标准、市场标准和企业标准协调配合的标准体系,推行更高质量服务标准,不断提高服务标准化水平。华企商学院研究院院长曾海伟建议,在完善建立规范、公开透明的准入标准的基础上,还要完善管理体制、管理不顺、多头管理和管理缺位的问题。 内容来自dedecms

发展动能转换提速 服务业蕴藏巨大市场空间

内容来自dedecms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5%,增速与上月持平;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1%,增速与上月持平,继续保持在8%以上的较高水平;5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5%,较上月提高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零售业、铁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9%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这一指标彰显出我国经济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2016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1.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2%。与之相对应,区域产业结构也发生重大转变,迄今已有60%的省份第三产业在GDP占比超越第二产业,显示出发展动能转换提速。山东、四川、湖北、湖南和辽宁5个省份2016年也实现了第三产业在GDP占比超越第二产业的重大转变。至此,中国经济总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中,已有7个实现这一序变,31个省份中第三产业在GDP占比为最高的省份已达20个,超过60%。东部的江苏、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正用更深层次的转变显示着中国经济的活力。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这些变化表明我国产业结构正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确保中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动力。但同时,我国服务业发展仍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与国际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服务业占比仍较低。在经济总量排名前15的国家中,2016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平均为70%,美国为81.1%,英国79.9%,日本74%;即使与巴西、俄罗斯等同等收入水平的金砖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也较低。去年以来,国家在推动第三产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变了长期以来投资过度的政策偏向,以便更好地促进消费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改善民生。今年年初,国家和各地方又先后出台一系列鼓励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的政策:去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到2020年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2017年1月,国务院在《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完善国有资本退出机制,研究国家持股金融机构的合理比例。在扩大对外开放方面,提出第三产业重点放宽各类金融机构外资准入限制,放开会计审计、建筑设计、评级服务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推进电信、互联网、文化、教育、交通运输等领域有序开放。同时,第三产业对内开放也在积极推进中。此次《大纲》提出,要集中力量破解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发展难题,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升服务业竞争力,包括推动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领域发展,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提高服务标准化水平等。政策的鼓励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将带来第三产业的不断扩容,尤其是带有更多技术和知识含量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未来我国第三产业比重有望继续提升。从投资来看,如今,服务业正成为中国吸引投资最多的领域。今年前5个月,中国第三产业吸引投资120,208亿元,增长11.6%,增速快于全部投资3个百分点。在目前去产能、调结构以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第三产业应成为未来改革和投资的重点,需要积极推进第三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第三产业对内、对外开放,释放改革红利,真正实现稳增长、促内需、调结构。央行参事、调查统计原司长盛松成认为,目前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而大部分第三产业供给不足,如教育、医疗、养老、科研等等;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应该去制造业过剩产能,还应增加第三产业有效供给。此外,目前我国的行业壁垒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所以改革的重点是第三产业。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预测,中国有望在2030年至2050年间跨入世界最发达的服务业强国行列,到2030年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可望分别达到72%和56%。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稳定器”和“助推器”作用将更加凸显。但对于我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的姜长云指出,服务业占比连年大幅上升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关注,今后几年不宜盲目追求服务业占比每年都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要跳出片面追求服务业占比大幅提升的局限,把引导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促进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促进服务业由“补课式”增长向“选课式”增长转变,着力增强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能力。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