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大事周报 > 【2017•第32周】7月部分经济指标小幅回落 下半年延续平稳增长态势

【2017•第32周】7月部分经济指标小幅回落 下半年延续平稳增长态势

发布时间:2017-08-18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经网竞争情报中心 浏览:【字体:

8月14日,统计局公布7月经济数据。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4%,增速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增速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8.3%,增速比1-6月回落0.3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尽管7月部分数据较上月或上半年有所回落,但较去年同期总体上升: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同月加快0.4个百分点,零售增速比上年同月加快0.2个百分点,前7个月投资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 dedecms.com

7月部分指标小幅回落属正常现象 经济向好趋势未变 copyright dedecms

7月,包括制造业、基建、房地产等在内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几大支柱,增速均有所回落。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王宝滨表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小幅回落主要是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给施工建设进程带来一定困难。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表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主要是房地产投资回落和货币供应量受到制约。货币供应量增速下降,使PPP项目落地存在难度,导致基建资金无法到位。民间投资积极性虽有所恢复,但仍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此外,外商直接投资的积极性也不高。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罗志恒表示,7月数据短期回落,但经济整体结构性转型、制造业投资等表现都不错。7月房地产销售和投资数据,虽受调控政策影响有所回落,但今年数据已超预期,房地产投资下半年虽大概率会走低,但各地推出的租赁房、棚改等政策,仍会支撑房地产投资增速平稳下行。此外,对于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回落,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市场与投资研究室副主任江飞涛认为,7月工业增速明显回落主要受季节性因素与环保限产等因素影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认为,需求疲软也是7月工业增速回落的重要原因。徐洪才表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是正常现象。上半年由于煤、钢铁和石油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上涨。目前原材料价格涨势有所放缓,工业增加值涨速也逐渐放缓。牛犁认为,补库存在下一阶段将逐渐放慢,甚至可能出现调头;由于基数和价格等因素,房地产增速可能有所调整,进而影响相关工业生产。此外,随着去杠杆力度越来越大,财政上对许多地方政府借债等行为进行严格规范,也会对工业增长造成影响。万博研究院新供给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哲表示,从产业看,采矿业和制造业增速均出现明显回落,主因在于新旧动能转化仍未完成,新兴制造业占比仍相对较低,而补库存周期接近尾声,对传统制造业短期的拉动作用减弱。招商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张一平表示,部分经济数据回落是正常的,因为7月是经济活动的淡季。今年经济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无论是工业、消费还是投资,都比去年同期增速快。预计未来市场走势不会有太大波动,不宜对后期经济做悲观预测。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表示,7月经济数据暂时回落,并不代表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发生转变,这是经济曲折向上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从两方面可看出,下半年我国经济整体将稳中向好。一是从需求侧“三驾马车”看,经济呈稳中有进的趋势;另一方面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实际上经济数据暂时回落也是经济结构内在优化、转型升级的必然过程。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就宏观经济而言,经济数据短期波动是正常的,特别是经济正处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时期,新动能、旧动能的发展都还未完全稳定下来。因此,对7月数据的回落不宜夸大解读,应更理性去看。一方面工业、投资等增速总体小幅回落,属正常波动范围;另一方面增速回落有其特殊、偶然因素,特别是7月高温天气持续、洪涝灾害较严重,生产经营、投融资活动受此影响有所放缓。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7月经济数据回落有一定偶然成分,并不代表中长期趋势。在全球经济回暖背景下,全球和中国资本开支都将趋于扩张,外需回暖将使各个国家均受益。由于工业品市场供需关系的扭转和产能出清,未来存货周期仍保持扩张,对生产周期影响有限。下半年中国制造业投资增速仍将反弹至6%-7%的水平。因此,对下半年经济仍持乐观态度。刘哲认为,供给出清和新供给扩张是本轮经济企稳的根本驱动力,经济在经历持续6年下行后,产销率和产能利用率双双企稳,供给出清已接近尾声,经济已处L型平台,预计未来经济总体平稳。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表示,虽然前7月经济成绩是在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作为支撑的基础上取得的,但一些情况仍值得注意。比如,房地产市场泡沫在增长,调控力度将加大;出口增速回落,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地缘政治等风险仍有加剧趋势,均会对未来经济走势产生显著影响。姜超宏观债券研究认为,从7月数据看,无论内外需求还是工业生产,都出现不同程度下滑。而从经济周期角度观察,三大经济周期都有见顶迹象,其中三四线地产销售增速大幅回落意味着地产周期步入尾声,工业产成品增速连续下降意味着库存周期步入尾声,而制造业投资增速回落意味着设备投资周期并未启动,而政府反周期对冲的基建投资也在减速,整体看经济在下半年将重新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织梦好,好织梦

中国并未进入“新周期” 织梦好,好织梦

年初以来,因为经济指标回暖,引发了关于经济是否进入所谓的“新周期”的讨论。光大证券认为,本月经济数据全面回落,再次证伪所谓的新周期。潘建成指出,不认同把目光放在周期上,要分清楚观察的是经济增长速度还是经济增长的总量。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经济发展速度就会放缓,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增速的回升可能是由于短期的、特殊的因素所影响。而数据显示2013年-2016年经济总量在上升,保持增量的上升,就不要纠结增速及增速是否带来的周期。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虽然经济和产业结构在持续改善,但依然处在“量变”阶段,远没有达到“质变”来启动一轮崭新的“新周期”,因此所谓新周期不过是“周而复始的又一轮经济周期,基本驱动因素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用“新平台”来描述中国经济。他认为,中国经济以后会有一些周期性波动,实际上现在是进入到中速稳定增长的新平台,确切地说不是进入新周期而是进入新平台,这个平台上将会有一些周期性波动,是在一个大的L型底边上加小的W型的波动。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经济的新周期绝非数据短期反弹的“新周期”,而应看到经济下一步在增长动力、产业结构等“内核”和“基因”的变化。“新周期”应有三个内涵:一是必须有新的动能,经济增长动能的转换是判断新旧周期的关键,就此而言,这个转换过程还远没有完成;二是必须有新的产业,也就是判断“新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尽管“新经济”方兴未艾,但还难以替代过去的“旧经济”;三是“新周期”需新的国民财富的分配结构,需启动消费所必须的收入结构,这个过程还很漫长。因此,我国正处在一个真正的“新周期”的前夜。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