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大事周报 > 【2018•第26周】中国推出绿色价格机制 将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运行体系

【2018•第26周】中国推出绿色价格机制 将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运行体系

发布时间:2018-07-06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经网竞争情报中心 浏览:【字体:

7月2日,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岳修虎表示,将生态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运行成本是改革的核心要义。 内容来自dedecms

完善水、废、电价格机制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意见》认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同时,《意见》提出了分阶段的主要目标,一是到2020年,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价格机制、价格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成本内部化的作用明显增强;二是到2025年,适应绿色发展要求的价格机制更加完善,并落实到全社会各方面各环节。具体看,需调整、完善的价格机制涉及水、废、电等环节。一是要完善污水处理收费政策,二是要健全固体废物处理收费机制,三是要建立有利于节约用水的价格机制,四是要健全促进节能环保的电价机制。据了解,十八大以来,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已出台了支持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北方地区清洁供暖价格政策,对高耗能、高污染、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用电实行差别化电价等多项政策,并出台了奖惩结合的环保电价和收费政策。但岳修虎表示,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迫切需要和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相比,目前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资源环境价格还不能充分体现资源稀缺程度、生态价值和环境损害成本,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价格机制还不健全等。为此,《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健全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完善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的价格政策,将生态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运行成本,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促进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原所长周大地表示,推进绿色发展,需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这种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但需有力的行政性措施,也包括建立可以保障和推动绿色发展的市场信号体系。科学的价格体系是引导市场活动走向绿色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我国的能源价格政策需充分考虑对绿色发展的支持和方向引导。从世界各国的能源价格治理实践也可看出,能源价格对能源消费有巨大的长期引导作用。周大地举例称,实行消费补贴的国家,基本上无一例外成为能源利用效率最低、浪费性消费最多的国家;完全由市场定价,因而能源价格较低的国家,能源利用效率也很低;而对能源价格进行政策干预,维持较高能源价格水平的多数发达国家,其能源利用效率也是相对最高的,能源结构也更加低碳化。针对《意见》中污水处理费动态调整机制,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说,《意见》的出台,更好地体现了污染者付费和激励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将对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和污水处理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实际上,针对企业污水排放实行差别化政策,国内有些地方已做了有益探索,既有利于促进企业污水预处理和污染物减排,也有利于改善污水处理水质,还能促进中水的利用。《意见》涉及的水费、电费、垃圾费、污水费与生活息息相关,如何统筹兼顾绿色发展和民生保障之间的关系是对政策落地的一项重要考验。对此,岳修虎指出,《意见》明确提出要处理好促进绿色发展和保障群众生活的关系,要求各地的价格主管部门在推进改革中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二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值得注意的是,《意见》并非一个“一刀切”的调价格文件,而是把重点放在建机制。鉴于各地资源禀赋条件、污染防治形势、产业结构特点及社会承受能力等不同,《意见》专门为各地探索创新预留了空间。

本文来自织梦

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copyright dedecms

在绿色发展方面,7月3日,国务院正式公布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今后三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计划》提出,经过3年努力,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明显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环境规划部副主任雷宇表示,《计划》将作为这3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的行动指南,明确各项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确保3年内在改善空气质量、补齐小康短板方面取得更大成效。其中所提出的重点领域和手段都是具体指向目前大气环境管理中的突出短板或主要挑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6月13日,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实施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计划》与“大气十条”、《“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等相关专项规划和政策规定进行了充分衔接,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并在此基础上增强了大气污染防治任务措施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与《大气十条》相比,《计划》关注的重点区域发生一定变化,重点区域范围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变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和汾渭平原。《计划》更关注源头治理,提出从四方面进行结构调整,并明确量化指标和完成时限。产业结构上,推进产业绿色发展,优化产业布局,严控“两高”行业产能,强化“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大力培育绿色环保产业。能源结构上,构建清洁低碳高效能源体系,有效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重点区域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开展燃煤锅炉综合整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运输结构上,发展绿色交通体系,大幅提升铁路货运比例,加快车船结构升级,加快油品质量升级,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用地结构上,推进面源污染治理,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加强扬尘综合治理,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氨排放控制。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计划》的总体思路是“四个四”,即突出四个重点、优化四大结构、强化四项支撑、实现四个明显。突出“四个重点”,即重点防控污染因子是PM2.5,重点区域是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和汾渭平原,重点时段是秋冬季,重点行业和领域是钢铁、火电、建材等行业及“散乱污”企业、散煤、柴油货车、扬尘治理等领域。实现“四个明显”,就是要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计划》“四个四”的总体思路作为总体框架,清晰地回答了未来3年蓝天保卫战应该怎么打的问题。“四个重点”明确了未来3年蓝天保卫战的重点目标和重点区域,而四大结构性问题的调整触及到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根源性层面。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