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大事周报 > 【2018•第31周】央行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 逆周期调控政策逐步回归

【2018•第31周】央行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 逆周期调控政策逐步回归

发布时间:2018-08-10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经网竞争情报中心 浏览:【字体:

央行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

8月3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防范宏观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央行决定自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通过价格手段使交易成本抬升,引导市场行为的自发调节,这既不属于明令限制某项外汇交易的资本管制,也不属于央行直接消耗外汇储备、抛出美元买入人民币的干预举措。今年6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不到6.4快速贬至6.8以上,超出市场预期,就在市场热议人民币汇率是否会破“7”之际,央行出手重启外汇风险准备金,向市场传递出稳定信号。当天消息公布后,境内外人民币汇率立即出现强势反弹,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跳升500多点。此次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是2015年“811汇改”以来央行第三次反复调整。“811”汇改后,为抑制人民币汇率过度波动,央行于2015年8月31日发布《关于加强远期售汇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将银行远期售汇业务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设置为20%。2017年9月,在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市场供求恢复平衡,市场预期趋于理性的背景下,央行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下调到0,逆周期调控措施调整至中性。此后外汇风险准备金的调整成为央行应对外汇市场“羊群效应”的首选工具。从2015年的操作看,征收外汇风险准备金,对抑制远期售汇业务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如2015年10月开始征收,当月银行代客远期售汇签约额较8月的高点下降了93%,但对人民币即期汇率的影响则并非立竿见影。招商宏观研报认为,从历史经验看,本次调高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可能也仅仅将在短期内起到稳定汇率的作用,但预计此次调整的政策效果将强于2015年,这是基于目前我国外汇供求情况整体上趋于稳定的判断,这有赖于企业偿还外债压力减缓、无序海外直接投资受控、以及资本市场开放带来可观国际资本流入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招商银行外汇首席分析师李刘阳表示,央行此次政策落地,让已有些失控的市场情绪稳定下来。从过去两次的风险准备金调控经验看,政策至少能够阶段性稳定双边汇率的预期,并让汇率阶段性反向波动。2015年稳定了10周;而2017年政策调整后,美元兑人民币汇价在20周之后才创了新高。但过去两轮的准备金调控都没有改变既有趋势。因此,人民币汇率想要彻底逆转目前的守势,仍需要基本面因素的配合。中美贸易谈判、外贸数据和美元指数的走向将是最重要的三个影响因素。特别是中美贸易谈判,双方阶段性的关系缓和或许才是当下化解贬值心魔的良药。招商银行分析师万钊指出,加征20%风险准备金相当于对远期购汇“定向加息”。根据目前的美元拆解成本核算,客盘1年期远期购汇的成本加点大概为400-500点,这就直接抬高了客盘远期购回的锁汇成本。兴业研究外汇高级分析师郭嘉沂表示,对于即期美元兑人民币,远期售汇准备金上调从情绪上支撑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且购汇力量受到削弱,结汇盘陆续涌现,有助于推升人民币汇率。短期内美元兑人民币快速、大幅升值的行情将告一段落,甚至会出现一波人民币升值反弹。但考虑到美元指数短线继续维持强势,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延续,及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不宜过早断言美元兑人民币年内高点已现。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有鑫指出,考虑到三季度美联储大概率还要加息,人民币汇率短期还有下行压力。因此,为保证留有安全空间和余地,有必要采取逆周期调节措施。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表示,此举表明央行可能对近期人民币的贬值速度有所担忧。此外,前两次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没有逆转人民币本身的升值或贬值路径,这次,考虑到目前人民币汇率的投机头寸较少、贬值预期不如2015-2016高、且并没有出现大规模外汇流出,加征远期售汇准备金可能有助于减缓人民币贬值压力。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外汇风险准备金是常规工具,逆周期因子藏于匣中。调整银行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早已成央行外汇市场工具之一,汇率调节效果较好。 dedecms.com

逆周期因子或将重启

copyright dedecms

相比对远期售汇征收风险准备金,市场普遍认为,在央行释放的信息中,“将根据需要进行逆周期调节”或意味着央行将重启干预机制,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更大影响。央行指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外汇市场监测,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逆周期调节,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2015年“811”汇改以来,央行曾祭出“逆周期调节”,中间价报价机制引入“逆周期因子”。但随着单边预期被打破,市场进入双向波动,2018年1月9日,央行暂停使用“逆周期因子”,回归汇率政策中性。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如果人民币出现过快、较大贬值,央行也会在形成机制上重启逆周期因子,稳定市场预期。澳新银行中国市场经济学家曲天石表示,此次央行首先启动外汇风险准备金而非逆周期因子,说明央行更在意的并非是汇率波动,而是资金的跨境流动;外汇风险准备金可从企业端影响量,信号意义更强,而逆周期调节因子影响的是价格。王有鑫指出,此次重启外汇风险准备金充分说明,虽然监管层对汇率波动容忍度提高,但不会放任汇率大幅贬值不管;央行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工具稳定汇率。如有必要,央行可再次启用逆周期调控因子、对境外人民币存款实施穿透式管理、对QFII和RQFII资金汇出实施总额控制和锁定期管理等。

内容来自dedecms

人民币贬值空间有限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针对未来人民币走势,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称,从波动看,人民币对美元双向宽幅震荡更为明显,波动区间的放大也自发打消了单边套利;从预期看,当前市场与央行对人民币运行的新区间认识趋近,单向的贬值预期并未占据主导;从稳定性看,当前的市场情绪将变未变,但在如“7”这样的关键心理点位可能裂变,成为一系列风险的导火索。央行参事盛松成认为,目前人民币不会破“7”,中美都不希望人民币大幅贬值;亦不存在所谓的均衡汇率——这是个事后的概念。8月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2018年下半年外汇管理工作电视会议,此次会议删去了“确保人民币在均衡合理区间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等阐述,或许意味着近期相关部门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增加的容忍度正在提升。明明分析称,就当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平稳波动、资本跨境流动保持均衡等状况分析,后续人民币仍然存在一定贬值压力,但“7”将是难以突破的关键关口。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近期人民币汇率补跌行情已接近尾声,未来人民币汇率可能会出现两大新趋势,一是保持对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基本稳定,二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将取决于美元指数涨跌表现。中信建投宏观研报指出,尽管贸易战的冲击带给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仍将持续,但在央行调节下,人民币汇率破7的概率较低。短期看,近期美元指数的坚挺也是人民币汇率走弱的原因之一。但只要全球经济保持温和的态势,欧洲退出宽松是确定的方向,那么强美元周期恐将接近尾声。因此,从中长期看,只要中国经济不出现系统性的风险,人民币贬值的空间有限。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