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世界经济 > 美元颓势才刚开始

美元颓势才刚开始

发布时间:2018-01-17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上海证券报 浏览:【字体:

[摘要]在“美国优先”的政策导向下,特朗普政府祭出了一系列逆全球化举措,旨在让工业回归美国,让资金回流美国。2017年末通过的减税法案,即被认为是吸引海外企业资金回流美国的强力之举。但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已深入世界各地的今天,特朗普的政策已在国际货币领域客观上产生了反美元国际化的效果。在美国经济地位相对衰弱的国际大势下,美元正开启衰败之旅,长度或超乎市场想象。 copyright dedecms

  (世经评论·北京)在“美国优先”的政策导向下,特朗普政府祭出了一系列逆全球化举措,旨在让工业回归美国,让资金回流美国。2017年末通过的减税法案,即被认为是吸引海外企业资金回流美国的强力之举。但在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已深入世界各地的今天,特朗普的政策已在国际货币领域客观上产生了反美元国际化的效果。在美国经济地位相对衰弱的国际大势下,美元正开启衰败之旅,长度或超乎市场想象。
  
  过去30年,美元曾有两次出色表现:一次是在2001年至2002年间,挟新经济的巨大威力,美元指数(名义有效汇率,按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2010=100)持续位于120上方的高位运行;另一次是2016年,相较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在危机后的艰难表现(新兴市场经济体受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冲击,经济增长快速下降;欧洲经济因债务危机风险大增),凭借美国经济在危机后表现出的良好韧性,美元指数持续位于120上方的高位运行。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17年后,金融危机影响已逐渐淡化,美国金融体系机能也呈复苏迹象。体现美国金融机能是否复苏的重要指标――货币乘数(m),危机爆发前位于8.0上方,危机发生后即刻腰折,随后在数年间继续下降,直到2014年见底(2014年7月m最低为2.79),随后缓慢回升,2017年底回至约3.25。由货币乘数的变化历程,也可见美联储于危机后三推量化宽松(QE)的用心――如不及时扩张报表对冲m的下降,全社会流动性将很快枯竭,按照m的下降程度,危机后流动性将立马缩小一半,然后渐次收缩到危机前的三分之一,如此必将重现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可见,彼时美联储的放水,并非真的放水――只是给全社会提供报表修复的“子弹”。由于同期欧洲经济因债务危机而险象环生,全球资金自然都涌向美国“避险”,遂使美国呈现股市与汇市双繁荣的局面。
  

内容来自dedecms


  金融体系机能的企稳,首先在美国引发了“扭转”反应,货币政策由量化宽松转向偏转操作。从国际资本套利的角度看,停止扩张报表,美元指数应该获得向上支持。2014年后美联储扩张报表的步伐开始扭转,凭借其第一国际货币的地位,美联储停止扩张后,美元指数确立了上升趋势。2017年,美联储更明确发出了“缩表”的预期引导。然而,这次美元指数走势却大大背离了市场的看涨预期而渐次下行,虽然下半年有所反弹,然而最终在年末仍然接近了年度最低点。
  
  对美国来说,资金回流本国就是美元回流,鼓励对内投资、限制对外投资,就是不鼓励美元投资性外流。可问题是,资金回流美国恰与美元国际地位的目标相冲突。货币国际化是一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终极体现,美元国际化就是要让美元遍布全世界,尽可能地散落全球各个角落。上世纪80年代日本在经济如日中天之时,也曾不遗余力推动日元国际化,还曾借鉴欧元思路,一度想在亚洲推出“亚元”方案。设想中的“亚元”和“欧元”,竟让美元国际地位大受冲击。然而,由于美国“应对及时、措施得当”,通过引领全球化潮流,美国巩固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稳居“独霸天下”之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借助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独霸”地位,左右逢源,罔顾他国利益,在全球分摊危机成本。

copyright dedecms


  
  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本应是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最大利益所在,可是特朗普的执政行为却难以维持美元的强势地位。2017年以来美元指数一路向下及主要非美货币对美元持续升值,原因不在于美国经济表现不如非美货币经济体,也不在于非美经济体更为强烈的货币紧缩。就2017年对美元升值步伐最为坚定的欧元和英镑而言,欧洲央行自2014年后扩表进程并未结束,2017年欧洲央行(ECB)的资产规模由366万亿欧元增加到了447万亿欧元;而英镑基础利率虽然先上行了25BP,但之后又下降了25BP。众所周知,美联储自开启加息进程以来,2017年加息3次,资产规模则基本维持不变。另一方面,从经济运行角度看,美国经济在西方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复苏的态势也很明显。美国的通胀和就业水平,显示了美国经济复苏的强劲步伐。可见,按照国际金融市场的一般运行规律,美国更为“紧缩”的货币和更为坚实的经济,理应促使美元指数上扬。然而,2017年美元指数却呈一路下跌之势。如果说是世界更不太平了,全球资金都在“避险”,姑且不论这种前提是否成立,看作为传统“避险”货币的瑞郎、日元和商品货币(澳元、加元)的走势,2017年对美元汇率基本表现为横盘态势,并未表现为显著的升值趋势。而欧元、英镑以及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迅速上升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都表现出了显著的持续升值趋势。 内容来自dedecms
  
  可见,反美元国际化比逆全球化对美元国际地位的伤害更厉害。笔者估计,由此开启的美元指数疲弱之旅,2018年不光仍将延续,甚至很可能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