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世界经济 > 历史的天空,回望一战百年来的监管周期与秩序(一)

历史的天空,回望一战百年来的监管周期与秩序(一)

发布时间:2018-11-12 作者:派智库 来源:未知 浏览:【字体:

  今天,11月11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10年前的今天,阿里神奇般的将“双十一购物节”这个概念深植于人们的思维之中。从此,每当双十一临近,人们会条件反射式地想起“购物节”,并打开手机和电脑,开始一整天的网络购物狂欢。
  
  100年前的今天,那时还没有网络,甚至连有线电话都没有。但那一天,对于全世界人民而言,显然是一个比“购物节”更值得庆祝的日子。因为,1918年11月11日,持续了5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宣告结束。
  
  人性总是趋利避害,追求快乐的、忘记痛苦的。在经历了长期的和平与稳定之后,一战、二战的惨痛记忆,很少再会被人们提起;与之一同忘却的,甚至还有过往百年里,政治、金融、经济中的历史点滴。对于是否回顾历史,每个人当然都有自己的选择权,但站在百年后的今天,站在全球格局变换、国内动能转换之际,我想,回看历史、温故知新,应该也算是一个难得的契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金融监管的轮回,一场延续百年的猫鼠游戏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作为一战最大的受益者,欧洲大陆的重建需求、美国国内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建设需求,以及包括汽车、家电等在内的新兴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使得美国经济在战后快速崛起,并在1920年之后,开启了被后人称之为“咆哮20年代”的经济长牛。同期,道琼斯工业指数自低点连涨6倍。但这场经济和股票的繁荣,很快便由于当时柯立芝政府的无为而治、监管缺位等因素而快速崩塌。1929年,华尔街股市崩盘,随之而来的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大萧条”。
  
  20世纪20年代,美国政府对于金融监管的缺位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允许经纪人(类似今天的证券公司)帮客户放杠杆炒股票,经纪人既可以给客户放贷款,又可以帮客户垫付炒股所需支付的资金(客户仅缴纳保证金);其次,上市公司完全没有被要求披露关于公司财务的任何信息;再次,一些中小型银行可以不用上缴准备金,从而具有无限扩张信贷的能力……类似的监管漏洞不胜枚举,这直接导致20年代中后期,杠杆资金等热钱大量涌入股市,最终导致美国股市的崩盘。
本文来自织梦

  
  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痛定思痛,加强金融监管。在华尔街的狂热期,事实上美国监管层就开始出台一系列政策整治金融乱象,比如禁止商业银行再向经纪人发放贷款。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拿不到商业银行直接贷款的经纪人们,通过银行放贷给企业、企业再放贷给经纪人的方式,继续给大量的股票投机者输送资金。1933年3月,罗斯福总统时期,政府痛定思痛,国会相继通过了《紧急银行法》、《银行法》等多项法案,淘汰和出清掉了1万多家银行,占美国当时银行总规模的近40%。
  
  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时期再次放松对于企业和金融的监管。由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长期受困于经济停滞、通过膨胀、失业高企,因此,里根总统上台后推行了很多刺激企业生产的政策。进入80年代后,以杠杆收购为标志的美国第4次并购浪潮全面兴起。这期间,通过杠杆的方式,大量“蛇吞象”、“恶意并购”等并购交易陆续出现。但紧接着的90年代,大量因杠杆收购而发行的垃圾债券出现违约,导致了大量金融机构的倒闭。此后,2000年、2008年,美国金融系统又连续出现了两次大型的危机。 dedecms.com
  
  2010年,在垃圾债崩盘、互联网泡沫破灭、次债危机等诸多问题的影响下,美国通过了历史上改革力度最大、监管系统性最强的《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该法案的颁布,不仅是美国政府对此前金融监管不足的改正,更是华尔街金融新秩序的又一个开端。此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纷纷借鉴美国金融监管的经验。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金融领域,同样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金融自由化。20世纪90年代,中国信托公司数量达到2000余家,这一数字是2000年全面整顿之后,信托公司数量的30余倍。2012年之后,资产管理浪潮开启,各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但所谓的金融创新,在银行理财、券商资管、信托通道、万能险等资金管理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极大的催生了房地产泡沫、股市泡沫、债市泡沫,同时还积累了大量的地方政府和产能过剩部门的债务风险。鉴于此,国内也开启了新一轮全方位的金融监管。 本文来自织梦
  
  自近代金融体系建立以来,资本市场与政府监管,本来就是相生相伴、相互作用的。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逐利的本性,资本市场中的某些参与主体一直在与金融监管之间进行着一场长期的、复杂的猫鼠游戏。从这个角度而言,金融监管,作为广大资本市场参与主体的监管者与守护者,其作用无疑至关重要。
  
  金融行业的从业者,偶尔会由于屁股决定脑袋的原因,诟病规则、反感监管。但如果我们回顾百年的金融发展史,就会发现,全面有效的金融监管,才是一个资本市场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前提。如若不然,资本市场将会成为一个庄家林立、投机横行、急功近利的名利场,在这样的环境里,劣币终将驱逐良币、沃土迟早变成焦土。
  
  二、经济周期的起伏,各领风骚数十载,你方唱罢我登场
  
  
作为一个硬币的两面,金融问题的背后其实是经济的问题。上一个百年里,一个国家的兴衰轮回总是与这个国家经济的兴衰轮回息息相关。长达40余年的美苏争霸,在双方军事力量均势的情况下,最终还是因苏联经济的崩盘而告终。反观美国经济,在不同时期,政府好像总是能通过借鉴该时期某些经济学派的施政理念,引领美国经济从一个繁荣走向下一个繁荣。这些经济学派的理念,简单来说,就是围绕着政府应该“别管”、“少管”、“多管”、还是“全管”所展开的。 织梦好,好织梦
  
  柯立芝总统的繁荣,新古典主义的欢歌。20世纪20年代,作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践行者,美国在柯立芝总统执政时期,实行的是“小政府、大市场”的政策,政府尽量避免干预市场,通过自由放任,让市场自我发展、自我调整、自我纠偏。柯立芝这种无为而治的政策,确实造就了美国经济“咆哮的20年代”。但紧接着,由于缺乏监管、过度放任,美国经济开始急转直下,造成了长达10余年的大萧条。
  
  罗斯福新政的曙光,席卷全球的凯恩斯主义。20世纪30-60年代,自由放任的施政方针阶段性的被证伪,而主张“大政府”的凯恩斯主义登上历史舞台。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主张政府干预、赤字财政,通过主动刺激需求寻求经济增长。这种理论主张无疑正中当时处于衰退中的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下怀,自此,从英国到美国,凯恩斯主义开始大行其道。但尽管凯恩斯主义的确使各国经济走出衰退、走向繁荣,但产能过剩、企业低效、失业高企等问题接踵而至。 织梦好,好织梦
  
  里根经济学的胜利,供给学派与货币学派的崛起。20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衰退,将凯恩斯主义推下神坛。聚焦“供给端”的供给学派和强调“单一货币政策”的货币学派脱颖而出。因此,在里根政府时期,包括减少政府干预、降低企业税负、维稳货币供应等经济政策陆续被推出,从而有效的将美国拽出衰退的泥潭。但这些理论并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美国经济增长的问题,80年代美国同样出现过经济的衰退,而此后,美国经济危机更是周期性的发生。
  
  信用货币时代,债务扩张胜过经济理论。80年代后,脱离金本位的全球货币体系,进入信用货币时代。自此之后,新兴的经济学理论和流派依然陆续出现,但再高深的经济学理论,似乎都不如债务扩张来的便捷和有效。然而,没有了黄金的约束,货币超发、债务堆积,已经成为当代金融系统一个极难解决的问题。
内容来自dedecms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政府从“严管”到“少管”再到“多管”,在这个过程中,似乎既有新古典的影子、又有凯恩斯的理念,既有供给学派的痕迹、又有货币主义的药方,但整体而言,我们没有原封照搬,而是基于国情,灵活运用。这或许是一个我们能创造今天成就的原因。
  
  但回望历史的天空,好像没有哪一套经典的经济学理论能够完全指导我们走向下一个繁荣。历史的进程中,经济学理论的进化,从来不是原地打转,而是螺旋上升。因此百年后的今天,如果我们希望从上一个繁荣走向下一个繁荣,一个能够有效解决当下问题、并引导经济长期良性发展的新的经济学理论,似乎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