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中国经济 > 金融精细化管理的良好开端

金融精细化管理的良好开端

发布时间:2017-01-04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上海证券报 浏览:【字体:

[摘要]中国保监会上月28日决定对“万能险”业务整改不到位的华夏人寿保险公司、东吴人寿保险公司采取暂时停止互联网络保险业务,三个月内禁止申报产品的监管措施。保险公司利用这一保险产品,从市场上筹集大量的资金。为了获取更高的回报率,保险公司通常会把筹措的资金投入股市,借助资本市场获取巨额利润。无论万科公司纠纷,还是格力集团持股风波,都从一个侧面说明,如果不深入调查经营“万能险”产品的保险公司,尽快消除隐患,那么,保险公司的风险很可能会通过股市传导给上市公司,从而引发证券市场的莫测风险。

copyright dedecms

  (中经评论·北京)中国保监会上月28日决定对“万能险”业务整改不到位的华夏人寿保险公司、东吴人寿保险公司采取暂时停止互联网络保险业务,三个月内禁止申报产品的监管措施。同时,现场核查其他一些经营“万能险”品种的保险公司。这是我国保险行业精细化管理的良好开端。
  
  “万能险”是一种具有储蓄投资功能的人寿保险,投保人可在任何时间支付任何金额,并可随时提高或降低死亡给付金额,只要保险单积累存储的现金价值足以支付今后的成本和费用就可继续存在下去。换句话说,“万能险”相当于是个随时可变更权利义务的合同,对保险公司来说,该合同具有筹集资金功能,对投保人来说,则具有储蓄功能。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可按双方约定的权利和义务,由投保人取回资金。当然,如果投保人提前退保,那么,将会承担巨大损失。
内容来自dedecms

  
  部分保险公司之所以给出相对较高的回报,是因为在精算时已考虑到了可能出现的通胀因素,通过保险条款,约定提前退保投保人必须付出较大代价。因此,这是一种低成本筹措资金的险种。投保人之所以购买“万能险”是因为在约定缴纳保险费的期限之后,可获得比银行利息相对较高的保险收益。而且,保险公司承诺缴纳投保费用期限届满,投保人可随时提取资金,对投保人而言,这是非常有保障的投资行为。
  
  保险公司利用这一保险产品,从市场上筹集大量的资金。为了获取更高的回报率,保险公司通常会把筹措的资金投入股市,借助资本市场获取巨额利润。保监会全面调查经营“万能险”的保险公司,就是因为近段时间,某些保险公司将筹措资金用于购买上市公司股份,导致一些上市公司特别是一些龙头企业股价异常,一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因此而发生巨变。无论万科公司纠纷,还是格力集团持股风波,都从一个侧面说明,如果不深入调查经营“万能险”产品的保险公司,尽快消除隐患,那么,保险公司的风险很可能会通过股市传导给上市公司,从而引发证券市场的莫测风险。 copyright dedecms
  
  这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未雨绸缪,提高我国保险公司风险意识,解决保险公司经营产品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显然,解决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必须多管齐下,保险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在调查保险公司经营活动的同时,对相关上市公司的监管也需加强,这样才能堵塞漏洞,使上市公司健康发展。
  
  从表面上来看,我国上市公司成为保险公司竞相追逐的对象,是因为经营业绩相对稳定,一些上市公司资金充裕,市场前景良好。但从本质上说,是因为一些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经营战略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有的出现了明显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一些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成员自行决定公司重大事项,公司现金被截留,公司利润分红越来越随意;一些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利用股东大会监管不到位的漏洞,通过设立基金公司直接或间接购买上市公司股份,试图把上市公司变成董事会成员控制的公司。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为降低购买上市公司股份的成本,人为地压低公司股价,从而使上市公司价值无法通过股价充分反映出来。部分保险公司大量购买上市公司股份,就是看到了部分上市公司的这些结构性问题,看到了少数上市公司董事会在经营过程中“以权谋私”的现象,进而乘虚而入,通过购买上市公司股票,成为上市公司大股东,进而控制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小金库”。极少数上市公司董事会之所以反应强烈,是因为保险公司的购买行为已损害了他们的切身利益,使他们购买上市公司股份计划受到严重威胁。所以,调查保险资金,进而审计监督保险公司的经营是否规范,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对那些问题上市公司的监管没能及时跟上,那么,最终损害的是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笔者曾建议证监会设立专门的网站,统一披露沪、深两地上市公司的所有信息,并且及时更新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信息。如果上市公司出现内部人控制的现象,或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出现异常,证券监管机构当及时要求上市公司做出说明。事实上,证券监管机构已对万科等一些上市公司发出过通知,要求他们修正信息披露方面的纰漏,及时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笔者认为,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约束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的行为,要求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必须明确说明直接或者间接购买公司股份的具体情况,如果不披露或拒绝披露,那就可依法推定属于内幕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