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中国经济 > 用“互联网+”重塑农业竞争优势

用“互联网+”重塑农业竞争优势

发布时间:2017-05-31 作者:派智库 来源:未知 浏览:【字体:

[摘要]互联网带来了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和产业链重组的新机遇,成为驱动农业竞争力提升的新引擎。“互联网+”打破了农产品以批发市场为载体和中间商为主体的多层次流通格局,形成了以电商物流为基础的供需直连、产地协同、销地速达的新型农产品流通中心。但由于产业基础能力不足、配套服务体系发展滞后、产业规则秩序未能合理确立,“互联网+农业”发展仍面临巨大挑战,应着力加强前端产品质量的控制、中端智慧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后端需求反馈调节机制的建立以及合众创新创业生态的培育。

织梦好,好织梦

  (中经评论·北京)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带来了生产、流通组织方式的变革和营销、价值创造模式的创新,为解决小农户融入现代化生产和农业生产与市场对接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近年来,各大互联网平台公司在农村加快布局、各类新型互联网农业公司加速崛起、大量互联网带动的农村创新创业活动迅猛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要素和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互联网正悄无声息地推动着农业产业链的重构,成为驱动农业竞争力提升的新引擎。
  
  一、以“互联网+”重构农产品流通链
  
  (一)从中心集散流通向供需直连的定向配送转变
  
  
互联网通过供需信息匹配让产销直接对接,可以在交易目标明确后定向发货,将以往农产品5个以上的流通环节缩短为3个甚至2个,降低了流通成本和产品损耗。互联网进入农产品流通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农场直配、平台+产地直销、垂直电商、综合电商和撮合平台五大类(参见下表)。除了撮合平台是一个批发性的服务平台,不直接配送到消费者,其他四种模式独立或组合运行形成新的农产品流通生态,大大提高了农产品流通的效率。

织梦好,好织梦


  
  网络的信息汇集功能远强于批发市场,供需双方可获得更及时、更全面、更大市场范围的信息,需求方可以更好地比价和比货,供给方能够选择更好的卖家和卖价。缺乏市场议价权的农户通过更广泛的市场连接,能够扩大产品销售的市场选择机会,有助于提高农民在产业价值链上的收益分配比例。比如,“一亩田”将产地农产品经纪人直接对接集团购买客户,使农产品产地销售价格提高了30%;陕西省周至县的周一村建立电商服务点后,猕猴桃实现了快递直送消费者,利润更比传统销售高出三四成;电商进入云南后,玫瑰花产地批发价与销地花店零售价的差额从过去的3倍-5倍甚至10倍下降为目前的50%左右。
  
  (二)优化物流节点布局后的“中心”再造
  
  
与传统渠道先有交易后有“信息流”和“物流”不同,互联网是汇集“信息流”后促成交易和形成“物流”,可以根据信息优化选择配送渠道和路径,减少物流周转不合理造成的资源浪费和产品损耗。大型生鲜农产品电商加强了物流网络体系的建设,利用大数据优化物流节点布局,形成了以电商物流为基础的产地协同、销地速达的新型农产品流通中心。京东已建立涵盖10个产地协同仓、10个中心仓、3300个配送站的多仓协同、仓配一体、产地直发、全国转运、末端配送的全程冷链生鲜物流网,并利用青龙智能物流系统支持中心仓、配送站、配送路径的优化选择,生鲜农产品可在产地采摘后48小时内送达全国消费者。宜花科技建立了云南安宁和宜良等10个产地直采仓、云南玉溪和昆明前端物流中心和全国销区10万平方米的鲜花仓储中心,鲜花采摘后直接从产地仓到销地仓,流通效率提升了70%、成本节约了一半。随着电商从产地到销地冷链物流网络的布局成型,农产品流通中心正在由传统的产地和销地批发市场集散向大型电商或物流公司的产地中心仓和销地中心仓直配转变。 本文来自织梦
  
  电商的规模化集聚发展促进了物流等服务资源优化整合,新的电商物流中心也正在涌现。陕西武功县确立了“买西北、卖全国”的电商发展战略,在发货规模聚集提升后,县电商办与物流公司进行集体谈判,将快递物流成本降至4元/单,使其成为区域内电商流通中心。周边地区大量特色农产品改变了传统批发市场销售,转而到武功县通过电商物流定向配送到消费者手中。
  
  二、以“互联网+”重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通过智能互联改善农业生产管理,实现节本增效
  
  
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和精准管理,能够控制农业风险、提高产出效率和提升产品品质。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可以通过在线互联管理实现规模聚集,共享集体采购、集团营销、集约服务带来的成本节约。大北农集团的互联网生猪管理平台(“猪联网”)帮助猪场优化猪群规模、精细疫病防治、合理饲料配比,创建后运行10个月使在网猪场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从最初的20头提高到22头,料肉比下降了0.1,配种分娩率上升20%-30%、发病率下降5%-8%、死亡率下降3%-5%,空怀天数下降1天等。“云农场”以测土配方施肥为核心提供农资、农技综合服务,可帮助农户节约15%-45%的农资成本。佳格耘境系统整合了气象、植被、土壤和生产监测数据,可支持实现节水30%、节肥20%,防范自然灾害风险。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通过全程互联强化品质控制,促进转型升级
  
  
农业生产是生物自然生长的过程,周期长、难以控制的因素多,产品要实现相对的标准化需要经过复杂的优选,包括从产品品种的长期培养和筛选、生产过程的规范化以及采收、筛选、分级、包装、储运、加工等工序的标准化。传统小农户普遍不具备生产标准化的管控能力,多层次的流通交易中缺乏产品追溯管理也容易导致市场上的鱼目混珠、好产品卖不出好价格,生产者没有动力去改进生产。农产品电商采取了产地直采、垂直整合、供应商扶持等多种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全过程管理、保障产品品质,成为推动我国农产品标准化和品质提升的重要力量。宜花科技建立了一套花卉质量标准体系,在产地采取分级定价方式采购,改变了农户掺杂次品混包销售的习惯,以优质优价激励农户种好花和改进采后处理方式。京东与陕西华圣果业共同制定苹果了质量标准,由华圣给农民提供种苗、化肥和技术指导,京东按照品相、品质、规格等标准制定来年采购计划,以订单保障推动上游生产的标准化;扶贫“跑步鸡”项目为每一个贫困农户提供100只鸡苗、饲料、免息贷款和养殖技术指导与规范,并采用了计步脚环监控鸡的运动情况。每日优鲜投入3000万元对入库生鲜品进行严格检测,建立1亿元品牌孵化基金选拔优质生产者进行专项扶持,同生产者共同打造细分品类中的黄金品牌。
dedecms.com

  互联网加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互动,正逐步建立起以终端消费需求反馈为基础的生产和供应链调整机制,未来将可能成为指引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信号工具。爱必达通过电商平台“花花草草”实现与客户的强联系,在与消费者沟通中不断改进包装、运输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以及产品设计。“褚橙”基于消费者在网上反映口感不佳、果粒不均衡等问题,着力改善糖酸比,增加了重量、固形物等质量指标。
  
  (三)通过用户互联创造新的体验价值,收获增值溢价
  
  
“互联网”交易模式下除了商品流和资金流的交换,还能够传递更丰富的信息,强化供需双方的互动交流和深化服务,用户还能够从中获得意外的体验价值,因而可以帮助农业实现更高的产品溢价和其他附加值。“互联网+农业”瞄准了城市居民新消费需求特征和新生代生活方式,推出了众筹预售、“聚土地”、私人定制农场、认领认养、社群活动营销、“农业+电商+旅游”等新模式,不仅实现了农业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定制化生产,大幅降低了农业生产和运销的不确定性风险,丰富拓展了农产品价值链,而且通过增强消费者个人所有感、信任安全感、参与满足感、休闲体验感等获得增值收益。互联网还帮助培养新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使整体市场规模在量级上实现快速提升。比如,花点时间、花加(flowerplus)等花卉电商推出鲜花每周配送的新模式,使鲜花消费从奢侈性、假日性、庆典性、集团性的弱消费转变为经济性、日常性、方便性、家庭性的强消费,带动了消费需求规模的倍增。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三、“互联网+农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对前端产品生产的品质控制能力不足
  
  
根据DT财经发布的《2017中国家庭生鲜消费报告》,生鲜电商的主力消费人群是中高收入者,以高学历家庭用户居多,他们对产品价格的敏感性不高,但对品质有更高要求。目前,大多数农产品电商是采取“采货”“组货”“卖货”模式,只是利用信息化手段缩短流通环节和压缩中间成本,而没有切实深入上游环节加强生产和流通过程控制,缺乏对产品品质有效保障,进而难以维持稳定的销售订单。为了保障产品品质,知名电商平台更多地选择品质稳定、标准化程度更高的进口产品和拥有“三品一标”认证的国内农产品。但目前我国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产量还不到同类农产品总产量的一半。国内同等品质的农产品因为生产者不具备采后质量检验、清理筛选、分级包装、冷藏保鲜的能力,而难以在电商平台上上架和实现分级定价。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的发展滞后极大地影响了互联网销售新模式的拓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缺乏稳定、可靠、廉价的物流保障
  
  
快递物流的成本高、保鲜性差、及时送达率低等问题是制约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最大障碍。从我们调查的多个农产品电商企业来看,快递物流费平均占到销售额的10%-15%,易腐生鲜产品冷链快递物流成本占到销售价格的40%-50%。农产品集中上市和假日集中消费会加大短期物流压力,使成本进一步上升。比如,陕西周至县猕猴桃规模上市时,3公斤一件的快递费由平常的5-6元涨到了15-20元;节假日云南鲜花航空运费会从平常的3-5元/公斤涨到8-10元/公斤。而且因为对农产品运输的包装、保鲜、装卸等缺乏规范,冷库库点与运输不能实现无缝对接,物流中的损耗比较大,消费者因此的投诉也是最多。
  
  (三)日益增长的平台推广费蚕食利润空间
  
  
互联网在打破农产品传统流通利益格局的同时,也正在利用其信息和渠道控制权建立新的价值链分配方案。随着电商渠道上下游的全面打通,网店经营者对平台销售的依赖性增强,各大电商平台开始从最初的免费开店、免费推广,转变为通过店铺升级和点击流量提升等方式向店家收取推广费用。只有缴纳推广费的店铺才能够获得更多消费者关注、赢得销售量,而当店铺交易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如果没有缴纳费用和参与活动,就会被平台隐性降级,进而影响销售。调研发现,稍微上一点规模的农产品网店每年支付给平台的推广费用,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一般占到了其销售收入的10%-15%,而且近年来平台收取的费用呈现倍增趋势。过高的推广费用会抑制农村互联网创业的发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四)整合障碍下农业经济系统难以实现整体优化
  
  
平台和网络创业者对互联网及其信息的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网络平台主要是靠活动和“眼球经济”推高交易额,而没有积极挖掘需求信息,用以引导生产应需调整和推动产业组织方式的创新。农产品电商发展正处于快速增品扩量阶段,交易数据受推广活动影响而波动较大。如果没有将产地生产情况与线上推广活动有机结合,势必向生产者传递不准确市场信号,加剧市场波动。农业互联网企业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监测和市场交易数据,但普遍不愿意将数据资源向相关政府部门开放共享。缺乏促进各部门和行业企业信息数据联通和共享的制度,数据“孤岛”下农业大数据应用难以实现。
  
  四、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农产品产地管理和标准化体系建设

织梦好,好织梦


  
  
将信息技术与生化、理化技术相结合,整合利用遥感、水文、土壤、气象等数据加强产地环境监测,支持特色优势产区以整村、整镇、整县为单位集中连片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区。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标准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探索建立农户会用、市场认可、管理方便的农产品分级标准,以分级定价、优质优价倒逼产业升级,通过规范生产操作流程引导生产者加强质量控制、改进产品品质、强化采后管理。在重要农产品主产区规划建设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通过统一的农业专业生产服务强化对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控制。支持生产者联合或集体建设农产品保鲜储藏、筛选分拣、去核(壳)烘干、净化包装等初加工设施,提高采后产品的品质和产品标准化、商品化程度,提升其产后延伸发展能力和市场话语权。
  
  (二)建立新型智慧互联的农产品冷链流通体系 织梦好,好织梦
  
  
搭建全国联网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由当前主要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企业、快递公司、电商企业等加载近期流通数据,整合各部门已有的全国冷库库点和库容数据,基于数据分析合理布局新的农产品冷库库点和冷链运输投资,科学制定“农产品智能冷链物流发展规划”。通过财政奖补、电费优惠等措施支持农产品产区、农业产业园区、重要物流节点等地区的冷库建设和智能化冷库的升级改造,实现智能控温和库容空间的实时监控。通过农产品产地运输专线补助、冷链车投入奖补等政策支持冷链物流企业深入产地开展冷链运输服务,切实改变“有库无链”的冷链流通困局。支持组建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联盟,将全国联网的农产品冷藏仓库、冷链车的实时库容、流向数据和需求信息有效对接,协调仓储资源和进行联合配送,科学优化物流路线,通过提升满容率、满载率降低冷链物流成本。 织梦好,好织梦
  
  (三)以需求为导向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综合利用农产品采购、消费需求调查以及电商交易数据,分析农产品消费需求升级的趋势与特征,着眼于新需求的变化积极引导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产品创新。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企业做好产销信息收集和发布,鼓励企业以订单、包销、预订等方式进行前置采购,引导主产区合理规划来年的生产布局,并通过对各区域产量数据的预估和实时市场需求行情,提前对区域内可能出现的农产品滞销状况做出预判,及时对接经销商、主销区和电商平台积极开展市场推广工作。通过推广费补助、新品种创新奖励等措施,支持符合上市要求的农业新品种在电商平台上推广,有效追踪市场消费情况和及时收集用户反馈信息,低成本、高效率实现对产品的市场检验,并建立与市场销量挂钩的新产品奖励机制,激励产品创新和响应市场需求的持续改进。 dedecms.com
  
  (四)支持各类“新农人”的农业互联网创业
  
  
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农民创业园、农业创客空间、农村电商孵化器等各类农业互联网创业平台,由平台集成整合各类政策资源和对接服务合作伙伴,以集体谈判获得优惠服务价格,形成完善的办公、商务、金融、培训、试验、检验、技术、信息、物流、网络、创业导师、人力资源等孵化服务支持体系。鼓励电商、微商以及细分领域新兴平台的多元化发展,积极探索众筹、众包、众创等模式在农村社会的应用创新,促进农村创业者之间的连接互助和产业链的分工协作,建立起分散农业生产者之间联合发展的新型组织机制,形成大量小微经营主体合众创业有机组织生态,奠定起与大企业公平合作发展和合理分享收益的实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