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中国经济 > 债转股是银行转型的重要抓手

债转股是银行转型的重要抓手

发布时间:2017-09-11 作者:派智库 来源:经济观察报 浏览:【字体:

[摘要]截至目前,银行已宣布的债转股签约规模超过7000亿元。继五大行之后,股份制银行和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也开始布局债转股。但是与7000亿元的签约规模相比,真正落地的债转股规模并不大,仅为700多亿元。近期,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新设债转股实施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标志着本轮债转股实施细则落地,消除了妨碍债转股只签约不落地的政策不确定性。本文通过研究债转股政策动向,以期找到债转股推动银行转型的发力点。

本文来自织梦

  (中经评论·北京)近期,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新设债转股实施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简称《管理办法》),标志着本轮债转股实施细则落地,消除了妨碍债转股只签约不落地的政策不确定性。《管理办法》在此时颁布,积极响应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推动国有大银行战略转型的政策号召。本文通过研究债转股政策动向,以期找到债转股推动银行转型的发力点。
  
  一、银行债转股进入规模推广阶段
  
  
去年10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明晰了市场化债权股的实施框架,标志着新一轮债转股正式拉开帷幕。近日出台的《管理办法》明确了几个关键问题,标志着债转股进入规模推广阶段。一是明确银行设立债转股专营机构需要具备较高的设立要求。要求专营机构最低100亿元的实缴注册资本,设立门槛较高,是为了鼓励具有一定规模且资质较好的银行设立专营机构开展此项业务。二是明确债转股专营机构的经营范围。要求专营机构实施债转股主业不能低于50%,避免新设立的金融机构利用金融牌照实施监管套利。三是明确了债转股实施对象企业和贷款类别。提出债转股实施对象企业的五条负面清单,禁止对“僵尸企业”实施债转股;以及鼓励实施债转股的企业类型,主要是符合产业政策,前景良好但遇到暂时困难的优质企业。其中,对于之前市场关注的债转股贷款类别问题,《管理办法》给出了界定:“转股债权风险分类类型由实施机构、债权银行和企业自主协商确定”,即债转股不限于不良贷款,也可以包括正常类或关注类贷款。笔者认为,关注或正常类贷款基数较大,存在市场需求,操作更为简单,其债转股前景可能好于不良贷款债转股。四是明确了债转股后专营机构持有股权的相关权益。第四十二条规定“实施机构可按照法律和公司章程的要求,派员参加企业董事会、监事会,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参与公司治理和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督促持股企业持续改进经营管理。”区别上轮和之前实施的债转股,专营机构持有债转股股权可以实施相应的股东权利。之前更多是名股实债,所持转来的股权几乎不能行使参与公司治理和经营决策的权利。
dedecms.com

  
  截至目前,银行已宣布的债转股签约规模超过7000亿元。继五大行之后,股份制银行和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也开始布局债转股。但是与7000亿元的签约规模相比,真正落地的债转股规模并不大,仅为700多亿元。《管理办法》出台,消除了市场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预计将有更多市场主体参与,更多银行系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成立,债转股项目将会加快落地。
  
  二、债转股旨在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目前中国经济处于“L”型触底阶段,并已现企稳迹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向深入,“去产能、去库存”初见成效,“去杠杆、补短板”权重增加。本轮债转股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目标包括去杠杆、防风险和转机制。
  
  一是创新产融结合模式,促进资金脱虚向实。本轮债转股表面上看是银行债务重组,深层面上看,可以认为是金融资本向实业资本整合的一种方式。根据国际经验,大型集团到一定规模之后即通过产融结合,开启投融资纵向一体化运作。产业资本向金融渗透方面,比如,日本三菱、三井集团等均相继拥有自己的银行。金融资本向产业渗透方面,比如,美国大型银行成立信托部,利用受托基金购买公司股票,实现对产业资本的控制。笔者认为,本轮债转股有望深化产融结合,为产业多元化与规模扩张提供资金支持和全新的发展方式。 内容来自dedecms
  
  二是促进企业降杠杆,有效防范债务风险。中国政府、居民部门杠杆率较低,但企业部门杠杆率偏高。很多产能过剩行业,尤其是钢铁、煤炭等行业杠杆率过高。据估算,前十大钢铁和煤炭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1%和65%。债转股对企业降杠杆有明显效果,据发改委估算可以降低10-20%,有利于缓解企业债务偿还压力,增强再融资能力。企业杠杆下降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债务风险的累积。
  
  三是增强资本实力,进一步平衡融资结构。目前中国企业资本金相对不足,源于企业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背景下,直接融资市场提供的股权融资增长缓慢。市场化债转股灵活的制度安排有助于解决资本稀缺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受景气下滑冲击的周期行业,债转股将有效增强资本实力,加速市场出清,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行业集中度。
  
  四是配合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化解国企改革难题。国企改革是本届政府的重点课题之一。目前国企去杠杆的压力最大,2008年以后,国企相较民营的杠杆率大幅上升,特别是央企。截至今年4月工业国企的资产负债率为61%,央企为68%,地方国企为64%。同时,国企的偿债能力严重下降,利息保障倍数已低至2.0左右。通过实施债转股可以显著降低国企的杠杆率,提升偿债能力。重要的是,市场化债转股的深远影响在于优化治理结构,增强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国企债转股可以拓宽混合所有制社会资本引入的渠道,优化股权结构,在一定层面上协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织梦好,好织梦

  
  三、债转股将大力提升银行业综合化经营
  
  
近年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的同时拨备覆盖率不断下降。这已经对银行的风险抵补能力和盈利能力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银行业平均不良贷款率已上升至1.74%,拨备覆盖率降至178.76%,接近150%的监管要求。不良贷款增长较快,而AMC承接能力有限。目前持牌的AMC机构包括4大AMC和各地成立的AMC,虽然整体实力在增长,但和不良总量相比规模仍然比较小。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不良资产转让价格一再下行。不良贷款债转股不仅能够优化银行账面指标而且可以增加银行自行处置的力度,避免大幅折价转让不良贷款造成的损失。将暂处关注类的潜在不良贷款债转股有助于缓解银行未来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及利润水平的进一步恶化。
  
  对于本轮债转股,社会各界的质疑声音较多。大多认为债转股依旧是名股实债,“换汤不换药”,不会解决银行业的实质问题。笔者认为,本轮债转股更倾向于在银行业务层面去理解。它是一种业务创新,一种债务重组方式,在于促进投贷联动,推动银行业综合化经营。银行并不倾向把不良债权转为不良股权。那仅是风险暴露时间的平移,没有太大意义。从短期看,债权变股权,利息变股息,银行账面不良率下降,企业杠杆率下降,虽然利息支付负担减轻,但是仅仅通过融资方式改变并不会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未来只能依靠改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提升企业盈利水平才能化解这些不良。因此,此轮债转股不仅在于提供了一条不良贷款的处置渠道,其本质上可能是银行综合化经营的新尝试。市场化债转股,使银行具有了标的选择权和真实股东权利,等同于给银行发了一张股权投资牌照。目前,一些银行已拥有涵盖保险、证券、信托、资产管理等业务牌照。银行可通过加强以“股债贷”联动为核心的投行、信托、基金、风投、租赁等业务的联动,在栅栏原则下向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型。 织梦好,好织梦
  
  四、依托债转股,银行转型发力点
  
  (一)重塑银企关系,拓展客户经营开启股权与债权两栖思维
  
  
目前银行息差收入增长速度日益放缓,亟待构建可持续性的多元化盈利渠道。实施债转股,银行一定程度上可以将主要以获取息差收入的盈利模式向兼顾运作股权的盈利模式转型。银行可以将正常和不良资产重新分类为“具有股权投资价值的资产”和“具有债权投资价值的资产”,优化了仅通过债务逾期与否判断资产的单一标准。银行通过专营子公司获取股东后,不仅可获取股权分红,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股权并购重组,实现产业链升级后的股权升值。
  
  (二)提升投行作用,强化投贷联动
  

  债转股将促进投贷联动的发展,给投资银行业务带来广阔空间。银行投行业务将扩展“股债贷”整合,改变目前集中于间接融资领域的现状。债转股模式可嵌入到投贷联动的框架内操作。对于因亏损严重、经营陷入困境的危机类企业,可采取“不良资产+破产重整+资产重组”的模式。对于成长性好、有并购重组需求,但财务状况有待改善的问题类企业,可采取“不良资产+债务重组+股权投资”模式。对于新兴行业中业绩优秀、有产业链并购需求的优质类企业,可采取“风险投资+资产重组+金融服务”模式。
织梦好,好织梦

  
  (三)加强跨界合作,提升股权运作能力
  

  随着债转股的推进,银行的关注点也将进行调整。之前是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后需更多关注企业股权的估值。债转股之后,股权的行权模式、处置和退出等对银行而言均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本轮经济下行伴随结构调整,不良资产以落后产能和过剩库存为主。处置者需要具有深度产业整合能力才能妥善化解。在现有框架下,银行自身的专业素质短期内不足以应对如此巨大的挑战。银行信用管理体系是以监控风险为首要目标,缺少与整合企业资源、提升股权价值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及经验。银行取得企业股权后很难从财务投资者实质晋升为战略投资者。随着综合经营的推进,创新的中间业务模式、交易模式、合作模式和营销模式层出不穷。银行可以与券商、基金子公司、PE等机构跨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强化渠道共享、技术合作,提升股权运作能力。 织梦好,好织梦
李平进 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