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区域 > 东北地区 > 东北经济的新困境及重振战略思路

东北经济的新困境及重振战略思路

发布时间:2017-07-26 作者:派智库 来源:《区域与城市经济》2017年 浏览:【字体:

【摘要】自2013年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增长低迷以及中国经济的下行趋势,东北经济在经历一段时期的快速发展后又陷入了新的困境,如投资大幅度下降、GRP增速急剧下滑、工业衰退迹象明显等。近年来东北经济之所以陷于新的困境,这是各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产业转型升级严重滞后、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科技创新活力不足等结构性和体制性因素起着关键作用。在新常态下,要重振东北地区经济,单纯采取脱困的办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实行长短结合、标本兼治,把经济脱困与转型升级和体制再造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有利于东北经济全面振兴、可持续的长效机制。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关键词】东北经济;产能过剩;重振战略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当前东北经济面临的新困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自2003年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和东北三省的积极努力下,东北地区经济一度获得了快速发展。2005-2012年,东北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GR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9%,其增速仅次于西部地区,既高于全国各地区平均水平,也高于中部和东部地区(见表1)。尤其是2008年,东北地区GRP增长速度达到13.5%,在全国四大区域中最高,比各地区平均增速高1.5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高2.3个百分点。这表明,在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前十年内,东北地区经济获得了快速增长,国家振兴战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和阶段性成果。1、

本文来自织梦

本文来自织梦

然而,自2013年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增长低迷以及中国经济的下行趋势,加上各项体制改革不到位和产业转型升级滞后,东北地区经济在经历一段时期的快速发展后又陷入了新的困境。2013年,东北地区实现GRP比上年增长8.4%,2014年又下降到5.9%,2015年进一步下降到4.5%,三年经济增速均在四大区域中最低。与2012年相比,2015年东北地区GRP增速回落了5.7个百分点,而同期各地区平均增速仅回落2.4个百分点。在2013—2015年间,东北地区GRP年均增长率仅有6.3%,比各地区平均增速低2.3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还低2.1个百分点。尤其是2015年,辽宁GRP增速只有3.0%,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末位;黑龙江和吉林的GRP增速也只有5.7%和6.5%,分别居全国倒数第三位和倒数第四位。 本文来自织梦

近年来,东北地区GRP增速急剧下降主要是由于投资大幅度下降和工业经济衰退引起的。从投资增长来看,自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东北地区投资曾一度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2004—2012年,东北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1.5%,远高于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增速(见表2)。这期间,东北地区的投资增速在四大区域中最高。然而,自2013年以来,东北地区投资增速逐年大幅度下降,三年内合计下降了41.5个百分点。2013—2015年,东北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均为-0.2%,其中2014年和2015年分别为-2、7%和-11.1%,均远低于其他地区的平均增速。需要指出的是,前些年东北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的,这与西部地区的发展情形大体一致。在2004—2012年间,东北地区GRP增长的73%是依靠资本形成拉动的(见表3),其中吉林高达79.6%。很明显,在创新驱动乏力的情况下,近年来东北地区投资增速的大幅度下降,将导致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迅速下降。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2013—2014年间,东北地区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到61.2%,其中辽宁仅有52.3%,分别比前一阶段下降11.8个和17.5个百分点,远高于其他地区和全国各地区平均下降幅度。

dedecms.com

内容来自dedecms

从工业增长来看,受市场需求下降的影响,近年来能源和资源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煤炭、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重化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由此导致能源和原材料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工业增长持续低迷,利润大幅度下降,这种情况在重化工行业比较集中的东北地区更为突出。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1%,而东北地区下降2.3%.其中,辽宁下降4.8%、黑龙江增长0.4%、吉林也仅增长5.3%;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2.3%,而东北地区下降33.3%,其中,辽宁下降38.1%、吉林下降16.4%、黑龙江下降58.5%。受工业经济衰退的影响,2015年辽宁第二产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0.2%,黑龙江和吉林分别增长1.4%和5.6%;而三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7.1%、10.4%和8.3%,这一速度在全国并不算太低。由此可见,近年来东北经济之所以陷入困境,主要是由工业经济的衰退引起的,这种衰退不单纯是相对衰退,而且也出现了绝对衰退现象。工业经济衰退又导致地方财税收入减少、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各种社会矛盾加剧。2015年,辽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下降33.4%,黑龙江公共财政收入下降10.4%,而吉林全口径财政收入下降2.0%;同年,东北三省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未扣出口退税)下降12.1%,低于全国平均增速19.3个百分点。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东北经济陷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织梦好,好织梦

很明显,近年来东北经济面临的新困境是各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世界经济增长低迷、中国宏观经济下行等外部因素外,一些结构性和体制性因素也起着关键作用。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多,资源型产业所占比重大,产能过剩行业相对集中,加上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科技创新活力不足,由此受到市场低迷和经济下行的影响较大。事实上,近年来许多资源型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大多面临着同样的困境。2015年,山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2.8%,实现利润总额下降131.9%;甘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132.1%,新疆下降50.2%,西藏、青海、内蒙古、陕西等省份下降幅度也均在20%以上。2、总体上看,近年来东北经济之所以陷于新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是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自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速换挡期,全国GDP增速不断下降,从2011年的9.5%下降到2014年的7.3%,2015年进一步下降到6.9%。3、受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能源和原材料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全国煤炭、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石化等行业普遍出现了产能严重过剩现象,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企业经营十分困难。东北地区能源和原材料工业比重大,煤炭、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去产能、去库存”的压力很大。据东北三省水泥协会提供的数据,2015年东北地区熟料产能为11933万吨,水泥产能为25468万吨,而水泥实际销量只有9532万吨,熟料和水泥产能分别过剩52%和63%,水泥行业闲置资产超过400亿元。4、由于产能严重过剩和市场需求下降,2015年东北地区水泥销量下降15.8%,价格下降26%,第一次出现了量价齐跌、全行业亏损的局面。5、为了做好“去产能”和政策性关停工作,吉林煤业集团计划在2015—2018年关闭21处资源枯竭、扭亏无望、安全保障程度低的矿井,共减少产能1503万吨,涉及员工1.7万人,需要安置费用38亿元,待剥离的不良资产涉及的银行借款近40亿元。6、 “去产能”的核心是人员安置和债务处理,这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dedecms.com

dedecms.com

二是产业转型升级严重滞后。从三次产业结构看,虽然近年来东北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不断提升,从2010年的37%提高到2014年的41.5%,但目前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4)。尤其是,2014年吉林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仅有36.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甚至比2010年还下降了0.1个百分点。在“十二五”的前四年,东北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甚至提高了0.5个百分点,呈现出产业结构“逆化”演进的趋势。从工业内部结构看,东北地区传统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在2006—2012年间,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产值或收入占工业的比重一直在4.6%-5.1%之间徘徊,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1]2014年,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仅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4%,其中辽宁为4.8%,吉林为7.2%,黑龙江为4.7%,不仅低于中部(7.4%)和西部地区(8.5%),更远低于东部(14.5%)和全国平均水平(11.5%)。7、同时,东北地区能源和原材料工业比重高,产能过剩行业规模大,产业链条较短,加工深度和技术含量不高,抗外部干扰能力较弱。现有工业企业大多集中在制造环节,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上游关键原材料、核心零部件研发和下游服务环节发展滞后。这说明,在近年来全国尤其是东部地区加快转型升级的浪潮中,东北地区工业转型升级较为缓慢,已经处于严重落伍的状态。 织梦好,好织梦

三是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自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进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如加快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加大政策性破产支持力度、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等,这些措施对激发国有企业活力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应该看到,目前东北地区国有经济比重仍然偏高,国有企业历史包袱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国有资产营运效率仍比较低。2014年,在东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销售产值中,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占31.7%,其中吉林为35.8%,黑龙江为47.2%,均远高于全国22.4%的平均水平;东北地区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占用了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9%的资产,但只实现31.7%的工业销售产值、33.2%的主营业务收入和33.1%的利润总额。8、特别是,由于采取“挤牙膏式”的改革办法,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办社会和厂办大集体问题至今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而且改革的成本越来越高。例如,吉林煤业集团和森工集团目前医院、“三供一业”(供水、供热、供电和房产物业)、离退休机构等社会职能仍没有完全从企业中剥离;吉林全省厂办大集体改革涉及企业3054户、职工49.6万人,其中由省里负责推进改革工作的中央下放及省以下地方厂办大集体企业2532户、职工37.4万人。解决这些职工经济补偿金、接续养老保险关系和退休职工医疗保险问题,需要改革配套资金将超过300亿元。9、辽宁省的本钢集团至今仍承担着2万多户居民的供水、供电、供暖等服务,加上多处职教和医疗机构为居民提供子女上学、就医服务,每年补贴的资金超过1亿元。 本文来自织梦

四是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由于各项政策落实不到位,市场准入门槛较高,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加上国有企业垄断造成的挤出效应,导致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这已经成为东北振兴中亟需补齐的“短板”。辽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RP的比重最高,但2013年也不到67%,吉林则只有50.9%(含中小企业),黑龙江只有49.2%。[2]长春市2015年民营经济增加值仅占GRP的46%,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再从就业来看,2014年辽宁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6.2%,吉林为35.4%,而沿海新兴工业区江苏为54.9%,浙江为53.1%,广东为40.9%。10、体上看,东北地区民营经济不仅总量偏小,产业层次低,整体竞争力较弱,而且企业规模小,龙头企业数量少、带动能力不强。需要指出的是,与沿海新兴工业区不同,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一些重点行业大多被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垄断,民营资本虽然能够进入某些领域,但大多在生产经营上依附国有企业,因而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此外,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传统择业观念,以及在市场准入、平等竞争、金融服务、执法环境等方面的障碍,也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内容来自dedecms

五是科技创新活力不足。长期以来,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科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科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强,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格局还没有形成。2014年,全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05%,东北三省中最高的辽宁也只有1.52%,吉林和黑龙江分别只有0.95%和1.07%,均远低于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见表5)。在东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仅占3.6%,有R&D活动的仅占7.1%,均在四大区域中处于最低水平;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只有0.58%,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科技经费投入不足,东北地区国内三种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的比重很低,其中受理数占3.7%,授权数则只占3.4%,远低于其GRP(8.4%)和人口(8.0%)占全国的份额。近年来,东北地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在全国的位次也在不断下降。从2009年到2013年,辽宁由第6位下降到第8位;黑龙江由第12位下降到第14位;吉林则由第14位下降到第18位。[3]此外,东北地区虽拥有一批高水平的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但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特别是本地转化率较低。2015年,长春市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只有27.7%。因此,要实现由要素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全面转型,东北地区还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11、 本文来自织梦

三、对重振东北经济的战略思考 dedecms.com

综上所述,近年来东北经济之所以陷入困境,主要是周期性、结构性和体制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在的结构性和体制性因素起着关键作用。对于东北经济面临的新困境,目前社会上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一是把当前东北经济面临的新困境完全归为外部环境的影响。诚然,市场需求的下降和经济增长的下行趋势,对于像东北这样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比重较大的资源型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的影响更为直接,也更为明显。但是,应该看到,面对市场需求下降和宏观经济下行趋势,各地区均面临着同样的外部环境,但为什么东北地区受到的冲击和影响最大,跌入了四大区域增长的“谷底”?笔者认为,这主要还是东北地区的结构性和体制性因素在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不能将其完全归为外部环境的影响。二是把当前东北经济暂时陷入困境扩大化,并据此片面地认为东北振兴战略失败了。[4]东北地区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其发展面临的困境类似于欧美发达国家的萧条地区。从国际经验看,要重振处于萧条中的老工业区经济,一般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对东北地区而言,要实现经济的全面振兴,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分阶段逐步推进。更何况,在实施振兴战略的前十年,东北地区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多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当前东北经济面临的新困境,与振兴战略实施前面临的困境已经截然不同。因此,我们绝不能因为当前东北经济暂时陷入困境而否定东北振兴战略取得的成效,更不能据此全盘否定国家实施的东北振兴战略。很明显,那种认为东北振兴战略失败的论调是站不住脚的。[5]

copyright dedecms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区域在经历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阶段之后,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和发展水平的提高,其经济增长速度将逐步趋于放缓,由高速增长(经济增长率在8%以上)转向中高速增长(6%-8%),进而转向中低速增长(4%-6%)甚至低速增长(4%以下)。尽管近两年东北经济增速较低,已处于中低速增长的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东北地区已经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2014年,东北地区人均GRP为8524美元,城镇化率为60.82%。总体上看,目前东北地区仍处于由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变的时期和城镇化的中期阶段,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任务远还没有全部完成。在2011-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期间,东北地区的城镇化速度甚至还有所加快。2011—2014年,东北地区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8个百分点,其增速虽然低于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但远高于2001—2005年0.58个百分点和2006—2010年0.49个百分点的平均增速。12、同时,作为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至今仍具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例如科技教育和产业基础较好,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粮食生产、装备制造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当前东北经济面临的困境只是暂时的,其增长潜力远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只要我们大胆解放思想,改变观念,依靠深化改革和全面开放,推动体制机制再造和产业转型升级,东北地区有条件也有能力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实现持续中高速增长。在新常态下,要重振东北经济,实现全面振兴的目标,单纯采取脱困的办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实行长短结合、标本兼治,把经济脱困与转型升级和体制再造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有利于东北经济全面振兴、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本文来自织梦

首先,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去产能”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为推进钢铁、煤炭行业国有企业化解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退出,中央财政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1000亿元,分两年到位。其中,2016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500亿元,主要用于解决处置过程中职工转岗、技能培训等人员安置问题。当前,有关部门要尽快制订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措施,支持东北地区钢铁、煤炭、水泥等困难行业企业脱困升级,依法依规关停落后产能,引导企业主动退出低效产能。对于煤炭行业,可以采取“减量置换”的办法,鼓励东北煤炭企业在对那些资源枯竭、人员多、成本高、扭亏无望的矿井逐步实行关停退出的基础上,到周边资源丰富地区开发煤炭资源。同时,考虑到煤炭销价持续下跌,煤炭企业亏损严重、资金紧张、税负沉重等问题,为促进企业扭亏脱困,当前有必要恢复煤炭产品13%的增值税税率。对于水泥行业,鉴于其规模和困难程度并不亚于钢铁和煤炭,建议将东北地区作为全国化解水泥产能过剩试点地区,并在政策上给予相应支持。例如,设定行业等量或减量发展目标,由企业到碳交易市场有偿取得入场资格,推进项目审批市场化;提高水泥产品标准,加快淘汰32.5级各种水泥;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支持东北水泥企业签订带有违约责任的错峰生产自律公约;支持东北水泥企业建立过剩产能退出基金,中央和三省财政分别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对水泥企业兼并重组实行贴息贷款支持。此外,考虑到东北地区财政收入增长大幅放缓,地方财政财力缺口额大、困难面广、落实重大民生政策存在较大困难,应尽快研究建立东北三省民生政策托底保障机制。

dedecms.com

其次,加快产业全面转型升级的步伐。要促进东北经济全面振兴,就必须走出就工业论工业和单纯强调国有企业脱困的误区[6],加快东北地区产业全面转型升级的步伐,而是不单纯的工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大创新投入,推动形成创新驱动的长效机制。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各种类型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站,并购海外高科技企业和科技项目,创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切实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等为载体,推动政产学研银媒一体化,建立一批集成创新综合体,搭建多层次、多类型的科技创新平台;设立东北振兴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率先启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加快构建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体制机制。二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为支撑,以区域中心城市为节点,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资源型产业向新兴产业领域延伸,强化校地合作、银地合作和省际合作,加强与京津冀的对接,携手共建东北中部战略性新兴产业隆起带,将东北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三是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要鼓励企业在东北建立各类总部、营运中心、研发中心和设计中心,加大力度支持商务服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健康服务、电子商务、信息咨询服务、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与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一批新的业态和新增长点。

本文来自织梦

再次,依靠体制再造建立可持续的长效机制。要重振东北地区经济,关键是依靠深化改革实现体制再造,构建一个有利于全面振兴、可持续的长效机制。一是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按照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的要求,针对不同的行业和企业特点,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股权多元化,打破“一股独大”的局面。二是统筹解决分离办社会职能问题。要立足一揽子彻底解决问题,多渠道筹措资金,统筹研究解决分离办社会职能问题。当前,可以考虑参照中央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办法,对东北地方国有企业分离移交办社会职能给予资金支持,由中央财政补助50%。三是尽快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从吉林省的情况看,最近中央财政已经明确对地方困难厂办大集体企业的职工经济补偿金补助50%、奖励30%,加上省财政补助16%,主办国有企业和同级政府仅承担4%。国家和省奖补政策调整后,职工经济补偿金基本得到落实,但职工接续养老保险关系和解决厂办大集体退休职工参加医保问题,至今仍面临较大资金缺口,需要中央财政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四是放手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要打破央企对产业链的垄断,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限制,全面优化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认真落实现有的各项政策,激发民营企业发展的活力。五是把国有企业脱困与民营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可以考虑采取就业补贴的方式,鼓励民营企业吸纳国有企业脱困分流职工实现再就业。对于民营企业安置国有企业化解过剩产能、“僵尸企业”退出和厂办大集体分流的困难职工,可由中央和地方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并按照安置失业人员的相关政策减免企业所得税。 本文来自织梦

注释:

copyright dedecms

1、表1-表4及第一部分文内引用数据均是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各年度)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网站公布数据计算而得。

dedecms.com

2、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分省月度数据”,2015年,http:,/data.stats.gov.cn,2016年11月7日。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3、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摘要》,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年。

内容来自dedecms

4、5、数据来源:东北地区三省水泥协会于2015年3月24日向全国政协调研组提供的汇报材料:《东北地区水泥行业化解产能过剩、脱困增效情况汇报》。

内容来自dedecms

6、数据来源:笔者2015年3月赴吉林调研时吉林煤业集团提供的报告。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7、数据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5)和《中国统计年鉴》(2015)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本文来自织梦

8、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5)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织梦好,好织梦

9、数据为笔者2015年3月赴吉林调研时吉林省相关部门提供。 织梦好,好织梦

10、参见刘荒、王炳坤、辛林霞、齐海山、梁书斌:《大批僵尸企业“活不起”也“死不成”》,《经济参考报》2016年1月25日。

内容来自dedecms

11、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5)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5)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copyright dedecms

12、数据根据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织梦好,好织梦

参考文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肖国东:《东北三省产业结构调整新趋势分析》,马克、黄文艺主编:《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1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28页。

dedecms.com

[2]刘佳杰:《东北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改革路径》,马克、黄文艺主编:《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1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87页。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2010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科技统计报告》2011年1月31日,第1—2期;全国科技进步监测及综合评价课题组:《2014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科技统计报告》2015年2月11日,第3期。 内容来自dedecms

[4]中国经营网:《振兴东北失败的症结在哪儿?》,《中国经营网》2014年8月4日;《媒体大辩论:东北振兴失败了吗》,《东北之窗》2015年第7期。 本文来自织梦

[5]张可云:《失败论站不住脚新一轮东北振兴如何精准定位》,《人民论坛》2015年第21期。 本文来自织梦

[6]王洛林、魏后凯:《东北地区经济振兴战略与政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本文来自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