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区域 > 环渤海区 > 德媒:实现京津冀一体化需交通先行

德媒:实现京津冀一体化需交通先行

发布时间:2017-01-09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金在线 浏览:【字体:

德媒:实现京津冀一体化需交通先行  核心提示:建筑学教授万普勒说,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就必须极好地解决短途公共交通的问题。此外各个区和副中心城市的生活质量必须随着教育机构的设置和就业的解决而提高。  参考消息网1月6日报道 德国《每日镜报》网站1月3日刊登题为《在现代化的压力下》的文章称,在中国的首都北京估计生活着2200万人。市政府不希望再有更多的人了。因此2015年年中,有消息称北京会将一部分市机关部门包括数万名公职人员迁至临近河北省的通州区。该措施将有助于控制中心地区人口增长、缓解环境压力并减少交通拥堵。  但是这还不够。在中央政府的城市化规划框架下将诞生一个巨大的都市群。京津冀将把北京、天津与河北统一成一个超级集合城市。在大约2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几乎是奥地利、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加在一起的面积)上将诞生一个有着大约1.3亿人口的都市群,其中北京在某种程度上担当城市的核心。  文章称,这样在这个中心内就可以为国家部委机关腾出更大的空间,而位于通州的市政府可以在地理位置上更好地致力于北京和河北的经济发展与地区一体化。此外市政府的公职人员和家人将搬到通州,这将减轻中心城区房屋市场的压力。不管怎样,这是中国城市规划者的希望,他们也宣布了通往通州的新的地铁线路。  最初计划在50年代就有了  这个想法并不是什么新事物。因为京津冀计划部分是延续了城市规划师、建筑家梁思成在上世纪50年代的想法。被称为中国现代建筑之父的梁思成在当时与同事陈占祥一起建议维持北京的旧貌,在古都中心区以外设立新的行政中心。他们的建议以发展副中心为目标,希望沿主交通干道发展一个现代和多中心的城市。  然而梁思成和陈占祥的计划并未得到当时的中国领导人认可。多年来,这一决定导致旧城及其历史建筑(胡同)不得不在现代化的压力下一再退让。  人和环境的压力巨大  文章称,今天中华古都的风貌已经所剩无几。老城区及其传统的住房、商行、庙宇和街巷早已被拆除,以便为机关、高层住宅、购物中心和多车道的干线道路腾出空间。甚至自15世纪以来一直防护北京免遭攻击并历经了三个朝代的城墙也在1965年为了建二环而拆毁——如今这条路以长时间的拥堵而闻名。  “六条环线道路不是个好主意,”麻省理工大学的建筑学教授简·万普勒说:“它们非但没有减少而且加重了交通混乱和环境压力,并且工作和成功的错误承诺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个城市。每天要在路上堵上最多达五个小时的打工者就更别提了。”  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北京城市规划问题的万普勒1990年曾因为声称这里的城市化速度过快而遭到批评。但他的批评者事后不得不承认,他是对的。人和环境所承受的压力巨大。“我正在拟定一项建议,将一条环路改造成农业用地,”万普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