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区域 > 区域综合 > 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区域优势比较研究

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区域优势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0 作者:派智库 来源:《经济体制改革》2018年第 浏览:【字体:

[摘要]本文运用偏离—份额Esteban模型,对1996~2015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劳动生产率优势变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各省份劳动生产率呈现上升趋势,且差异越来越明显,内部劳动生产率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各省份产业部门竞争力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相对较大;不同产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优势存在明显差异,第一产业相对较低,其优势地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第二、第三产业相对较高,其优势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本文来自织梦

[关键词]就业结构;劳动生产率;偏离—份额Esteban 模型

本文来自织梦

一、引言

织梦好,好织梦

我国劳动生产率呈现上升趋势,且各产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差异明显。1996年,我国劳动生产率为1.03万元/人,一、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分别为0.40万元/人、2.08万元/人、1.34万元/人。至2015年,全国平均劳动生产率为8.85万元/人,一、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分别为2.78万元/人、12.36万元/人、10.48万元/人;[1]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存在明显差异,这就推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引致资源在产业间的分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使得城镇人口增加,特别是服务业需求的增加吸纳了更多的劳动力,加快了产业之间劳动力转移的速度。 内容来自dedecms

经济增长的本质是劳动生产率提升与劳动力增长的共同作用,提升劳动生产率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国内外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劳动生产率进行研究,如集聚经济、经济密度等。[1~2]部分国内学者延续了国外学者的研究思路,从集聚经济角度分析了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地域差异,认为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行业的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程度不同。中国劳动生产率从东到西存在递减趋势,区域劳动生产率在东西部地区存在各自的区域集聚特征,中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没有表现出类似的集聚特征。[3~6]长期来看,中国劳动生产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靠各产业内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劳动配置结构变化的贡献较小。[7]如果中国试图保持在生产率方面的领先优势,需要提高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8]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低速增长是导致劳动生产率放缓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变迁对其起到推动作用。[9,10]劳动力和资本变动的加快,使得产业结构变得较为平滑,第二产业内部劳动力结构也是影响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劳动力要素的产业间流动具有“结构红利”现象。[11]国内外诸多学者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进行了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差异、劳动力转移效应、产业结构、竞争力结构等问题的研究。[12~18]也有部分学者借助于该方法对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进行了研究。[19,20]

织梦好,好织梦

综上,相关文献主要把劳动生产率的研究集中在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及其成因;然而,笔者发现,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劳动生产率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引起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也不相同,以致劳动生产率的优势有所不同。针对劳动生产率的区域差异及其优势,从产业劳动力配置、产业内部劳动生产率、劳动力投入等角度的研究较为薄弱,而分析劳动生产率优势地区,能够促进各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本文尝试借鉴偏离—份额Esteban(1972)模型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劳动生产率的区域差异、优势进行比较和分析,该方法能够从产业结构、竞争力等角度分析劳动生产率,这对优化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提高区域间劳动生产率竞争力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也为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提供参考。 内容来自dedecms

二、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dedecms.com

1.模型构建

本文来自织梦

在偏离—份额Esteban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其模型的思想构建模型,分析劳动生产率中各变量之间的偏离度,得到如下公式:

内容来自dedecms

dedecms.com

xr表示r区域的劳动生产率,r=1,2,…,31代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x为中国劳动生产率,xi、pi分别为中国i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就业人数比重,i=1,2,3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xir表示r区域i部门的劳动生产率,pir表示r区域i部门的就业份额;Gr表示r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Er表示r区域的总就业人数,Gir表示r区域i部门的地区生产总值,Eir表示r区域i部门就业人数,Gi表示i部门的国内生产总值,Ei表示i部门的就业人数,E为总就业人数。

本文来自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2.数据来源及说明

内容来自dedecms

本文主要从三次产业的角度来计算各省份的劳动生产率,选取1996~2015年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三次产业增加值、就业人数、各产业就业人数等指标。有关各省份的三次产业增加值数据来自于1997~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就业数据主要来自历年各省份统计年鉴。各产业增加值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各产业就业份额采用各产业就业人员数占总就业人员数的比重表示,各产业劳动生产率采用各产业增加值与各产业就业人员数之比表示。 copyright dedecms

三、实证分析与讨论

内容来自dedecms

1.各省份劳动生产率偏离份额分析 copyright dedecms

运用偏离—份额Esteban模型即式(1),分别选取1996~2015年的相关数据,分析1996~2015年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受篇幅限制,本文仅列出1996年和2015年的数据结果(见表1)。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为比较各阶段各省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将1996~2015年划分为4个阶段,1996~2000年(“九五”时期)、2001~2005年(“十五”时期)、2006~2010年(“十一五”时期)、2011~2015年(“十二五”时期)。表1显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各省份劳动力偏离份额呈现扩大趋势,且差异明显。

内容来自dedecms

1996~2015年,东中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总偏离度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整体为正值且存在上升趋势,中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总偏离度整体为负值且绝对值呈现上升趋势。具体来讲,较1996年及2000年总偏离度为正值且呈现上升趋势的省份主要包括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黑龙江、湖北、新疆,特别是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省份表现更为突出,这些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说明这些省份的实际劳动生产率水平高于全国劳动生产率水平且两者之间的差值越来越大。仅海南省为正值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海南省的实际劳动生产率水平虽高于全国劳动生产率水平但这种差值却在缩小;吉林省由负值变为正值,说明其实际劳动生产率水平由低于全国劳动生产率水平向高于其转化;河北省的实际劳动生产率水平虽低于全国劳动生产率水平但差距在逐渐减小;其余省份的实际劳动生产率水平低于全国劳动生产率水平且其之间的差值越来越大,这些省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2001~2005年、2006~2010年的趋势与1996~2000年的变化相似,仅个别地方存在些许不同,河北的总偏离度由1996~2005时期的负值转化为2006~2010年的正值,说明实际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与2006~2010年相比,除吉林、黑龙江、新疆总偏离度由正值转为负值外,其余均保持符号不变,但总偏离度绝对值呈现上升趋势。

内容来自dedecms

(2)各省份产业结构分量存在明显不同。

本文来自织梦

1996~2015年,东中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分量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整体为正值且存在上升趋势,中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分量整体为负值且绝对值呈现上升趋势。具体来讲,1996~2000年,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山西、湖北等省市的产业结构分量全部为正值且呈现上升趋势,这些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说明这些省份的劳动生产率与全国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性在逐渐增加,但这些省份主要倾向于高生产率产业。吉林、黑龙江为正值但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吉林、黑龙江虽倾向于高生产率产业,但与全国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差异性在减少;其余省份表现为产业结构分量为负值且呈现上升趋势,这些省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说明这些省份的劳动生产率与全国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性在逐渐增加;同时,这些省份主要倾向于低生产率产业。2001~2005年,东部地区除辽宁、海南外,其余省份的产业结构偏离分量为正值且呈现上升趋势,中西部地区除山西、吉林、黑龙江、江西、湖北外,其余省份的产业结构偏离分量为负值且呈现上升的趋势。2006~2010年、2011~2015年,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分量主要表现为正值,而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分量主要为负值。

dedecms.com

(3)各省份竞争力分量存在异质性,竞争力分量对劳动生产率总偏离的影响相对较大。

内容来自dedecms

1996~2015年,东中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竞争力分量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整体为正值且存在上升趋势,中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竞争力分量整体为负值且绝对值呈现上升趋势。具体来讲,1996~2000年,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黑龙江、湖北、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竞争力分量全部为正值且呈现上升趋势,这些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部门竞争力带来的区域间劳动生产率差异也越来越大。仅吉林、西藏等由负值转为正值,内蒙古为负值但呈现上升趋势,云南由正值转化为负值,其余省份表现为竞争力分量为负值且呈现上升趋势,这些省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部门竞争力带来的区域间劳动生产率差异也越来越大,且低于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2001~2005年,东部地区除河北、福建、海南外,竞争力偏离分量为正值且存在上升的趋势,中西部地区除山西、吉林、黑龙江、湖北、内蒙古、西藏、新疆外,其余省份的竞争力偏离分量为负值且存在增加的趋势,说明这些地区部门劳动生产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异性在增加。2006~2015年,东部地区的竞争力分量主要表现为正值,而中西部地区竞争力分量主要为负值。1996~2015年,产业结构分量与竞争力分量相比较,大多数省份的竞争力分量远大于产业结构分量、分配分量,说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产业内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4)各省份分配分量存在巨大差异。

copyright dedecms

从分配分量看,1996~2000年,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福建、广东、海南、安徽、河南、湖南、内蒙古、四川、贵州、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市、自治区)的分配分量为正值且呈现上升趋势,浙江、江西等省份为正值但呈现下降趋势,西藏、青海等由正值转为负值,辽宁、黑龙江、广西等由负值转为正值,吉林、云南等为负值呈现上升趋势,其余省份为负值呈现上升趋势。2001~2005年,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广东、海南、安徽、河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甘肃等省份的分配分量为正值且存在上升趋势。2006~2015年的分配分量的表现与1996~2000年、2001~2005年时期存在类似性。 本文来自织梦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大多数省份在1996~2015年,各省份的总偏离度、产业结构分量、竞争力分量为正值且呈现上升趋势,中西部地区的表现有所不同,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分量、竞争力分量多数为负值,尤其是西部地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产业间劳动生产率变动趋势并没有缩小,反而趋于扩大,三次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别并没有趋于一致。1996~2015年,各省份的产业结构分量、分配分量既有正值也有负值,但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主要由第二产业推动,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教育水平偏低以及城市化发展不足,使得劳动生产率增长中就业结构转移效应并不明显,而中国劳动力的产业转移主要是在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低效率部门之间进行,这种就业转移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小,[21]导致劳动力资源在区域间配置的不甚合理。 本文来自织梦

2.各产业部门劳动生产优势

dedecms.com

基于偏离—份额Esteban模型,进一步对不同时期的各省份劳动生产率优势进行比较,结果见表2。 织梦好,好织梦

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优势地区主要集中在海南、新疆、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河北等省份,但整体比较优势并不凸显。比较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第一产业最低,同时各地区第一产业劳动力虽存在差异,但差异性弱于二、三产业。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我国的农业大省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在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明确提出“七区二十三带”的农业战略布局,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成为中部地区限制开发发展的首要任务,但中部地区在农业发展方面耕地多、条件好、生产集中度高、规模优势明显,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优势较为突出;另一方面,近年中西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广泛应用,促进农业生产向机器化生产转变,农业生产地区分工分化、企业分工的发达、规模扩大等代替了自足自给的农业生产,高度化、商品化提高社会化程度,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利用率的提高,有利于“三农”的发展。特别是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制度等利用率提高,优化产品结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改变资源利用方式,优化区域布局,进而激发农业经济的潜在增长率。

织梦好,好织梦

copyright dedecms

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优势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增长主要来自于产业内部。比较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较高,且各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制造业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政策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增加投资。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远远快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而东部地区自身更多的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这一过程中,市场逐渐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发展,政府的行政干预越来越少,企业的主导性在不断提高,产业布局受市场的影响不断增长,市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逐渐向投资环境好、人口密度高、配套完善、经济集聚的东部地区发展。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使得东部地区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大于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中特别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劳动力的挤出效应迅速增强,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的就业减少效应大于生产增长导致的劳动投入增长效应,致使第二产业的东部地区劳动生产率较高,具有较大的劳动生产率优势。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不同,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从国外进口中低端价值的中间品,这就导致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发展滞后,特别是高外向度的制造业发展更是缓慢,同时制造业发展主要以资源产业为主。[22,23]随着中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的结构红利变得越来越弱,低外向度、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中西部地区亟需转型。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优势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增长主要来自于产业内部。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服务业增加值也随之提高,特别是以知识、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更为明显,劳动生产率也逐渐上升。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对于传统服务业,如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等,劳动效率相对较低,很多是自我雇佣,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难以形成规模、集约、专业化发展,现代服务业成为新的需求方向,如公共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教育文化、金融、交通等,但这些服务业可能会受到行政化管制,使其不能更好的发展,导致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只有第三产业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才能推动第三产业持续扩张和资源向第三产业配置,但如果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比第二产业低,就会阻碍现代服务业发展,即使第三产业有所发展,由于受到体制抑制导致第三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业上,引起经济效率下降,同时第二产业易被传统服务业包围,阻碍其效率提高,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如果现代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超过制造业,同时规模化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比重,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的新型现代服务业,使得我国服务业与发达国家同步发展,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为国内产业升级提供新的方向。[24]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东部地区的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东部地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中西部地区的大量劳动力开始向东部地区转移,劳动人口的大量增加,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未来优化就业结构,减少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可以释放巨大的提升劳动生产率的空间,同时促进产业间的就业转移,提高服务业附加值水平,也将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25]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来自织梦

本文在对我国1996~2015年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偏离—份额Esteban模型,实证分析劳动生产率在各个部门的转化及劳动生产率优势的区域差异,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dedecms.com

第一,不同省份、不同产业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向非农业部门,使得二、三产业吸纳更多劳动力,东部地区表现更为明显。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落后于东部地区,并且这种效应仍在强化,这就导致东、中、西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存在明显不同,推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引致资源在产业间的分配,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产业内部,以第三产业尤为突出。第二,偏离—份额Esteban模型结果显示,各省份的总偏离度、产业结构分量、竞争力分量、分配分量表现出很大不同,东部地区的总偏离度、竞争力分量在逐步提高,意味着各省份的实际劳动生产率与全国劳动生产率水平之间的差值越来越大,部门竞争力带来的区域与国家间劳动生产率差异也越来越大;整体竞争力分量的偏离度要远高于产业结构分量、分配分量,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产业内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产业结构分量、分配分量相对较小,从产业结构分量看,东部地区除海南外,其余省份专业化于高生产率的产业,西部地区省份非专业化于低生产率水平的产业,中部地区大多数省份非专业化于低生产率水平的产业;从分配分量看,东部地区的分配分量较高,且大多数省份表现为正值,而中西部地区较低,大多数省份表现为负值。第三,从1996~2015年劳动生产率优势地区看,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优势地区主要集中在农业聚集的中西部地区,尤以新疆、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河北等更为突出,这些省、自治区主要以特色农业为主。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优势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特别是东部较为发达的地区,如天津、上海、江苏等,第三产业亦是如此,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优势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如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但第一、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优势都存在增加的趋势。 织梦好,好织梦

基于以上的研究结论,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根据劳动生产率的地区优势不同,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的产业,中西部地区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同时尽量利用制造业或服务业的地方化特性,加快由工业化带动的城市化步伐来提高地区劳动生产率,调整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同时优化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服务业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产业,我国服务业的生产率低于制造业。因此,应大力扶持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便推动技术、管理方面的创新,同时广泛应用于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使其生产率、管理能力、劳动者素质、产业国际竞争力都迅速增强。(3)优化产业内部劳动力配置是提高整体劳动力的重要因素,提高产业竞争力,依托有竞争力的企业,培育多元投资为主体的企业,同时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合理配置劳动力。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作者:贾兴梅,副教授,博士,南京大学商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贾伟,副研究员,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本文来自织梦

参考文献: 织梦好,好织梦

[1]赵伟,隋月红.集聚类型、劳动力市场特征与工资—生产率差异[J].经济研究,2015,(06):33-45,58. 本文来自织梦

[2]顾乃华,陈秀英.财政约束、城市扩张与经济集聚密度、劳动生产率变动[J].经济学家,2015,(06):30-40.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3][5]惠炜,韩先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了地区劳动生产率吗?[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10):37-56. dedecms.com

[4]陈心颖.人口集聚对区域劳动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J].人口研究,2015,(01):85-95. 织梦好,好织梦

[6]赵永平.新型城镇化、集聚经济与劳动生产率[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08):1-11.

本文来自织梦

[7]毛琦梁,王菲,李俊.经济集聚与国内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J].经济经纬,2015,(03):79-83. 内容来自dedecms

[8]吴昊.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86个城市数据面板分析[J].经济经纬,2017,(01):14-19. 织梦好,好织梦

[9]杨天宇,姜秀芳.产业结构变迁、劳动力市场扭曲和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放缓[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04):57-67.

copyright dedecms

[10]朱益超.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动能转换与机制创新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09):58-75.

织梦好,好织梦

[11]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选与生产率增长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02):55-65.

copyright dedecms

[12]张川川.中国的产业政策、结构变迁和劳动生产率增长1990~2007[J].产业经济评论,2017,(04):17-33. 本文来自织梦

[13]何红光,宋林.基于偏离—份额法的区域人力资本结构及竞争力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5,(11):131-137.

内容来自dedecms

[14]王贝贝,消海峰.基于动态偏离—份额模型的广东省农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19):41-46. 本文来自织梦

[15][17]樊新生,魏凌,豆明尚.基于偏离—份额法的县域产业结构转变与竞争力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经纬,2015,(04):7-12.

本文来自织梦

[16]李翔,刘刚,王蒙.第三产业份额提升是结构红利还是成本病[J].统计研究,2016,(07):46-54.

内容来自dedecms

[18]向书坚,温婷.中国现代服务业就业优势效应的区域差异性分析——基于空间偏离—份额模型的实证检验[J].科技管理研究,2015,(09):223-229. 内容来自dedecms

[19]吴继英,赵喜仓.偏离—份额分析Esteban模型及其在劳动生产率分析中的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02):113-123. 本文来自织梦

[20]苏振东,金景仲,王小红.中国产业结构演进中存在“结构红利”吗——基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2,(02):63-70.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1][25]我国三次产业间劳动生产率的前景[EB/OL].http://www.zdy333.com/stock/reporl/hgyj/2011/0110/114918.html. 本文来自织梦

[22]金春雨,程浩.我国制造业空间集聚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互动关系研究[J].经济纵横,2015,(03):83-87. 织梦好,好织梦

[23]王猛,高波,李勇刚.经济集聚、空间溢出与城市劳动生产率——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84-91.

dedecms.com

[24]张平.产业升级:关键是提升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EB/OL].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72,20120227193580121.html. 内容来自dedecms


[1]原始数据来源于1997年和201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经笔者计算整理而得。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