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区域 > 西部地区 > 城市宜居性与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城市宜居性与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发布时间:2017-10-13 作者:派智库 来源:成都日报 浏览:【字体:

   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将建设“和谐宜居生活城市”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什么是城市的宜居性?如何看待宜居性与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之间的关系?建设宜居城市成都应关注哪些方面?本文就以上三个方面谈一些认识和想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城市宜居性的内涵是什么?

内容来自dedecms

   宜居是城市的基本功能和属性。“人因生活的需要集中到城市,人因生活得更好而留在城市。”亚里士多德的这句名言揭示了城市存在的意义。城市作为生活空间,其存在本质是为了人民生活得更美好。

织梦好,好织梦

   为什么现在的城市发展要强调宜居性呢?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化主导了人类的文明进程。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强化,城镇化作为一种更加集约化的发展形态,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和一个国家或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城镇化本身并非理性的过程,现代城市就像一台高速运行的机器,经济理性取代了文化理性,带来经济空间对生活空间的冲突,其结果引发了城市人口爆炸、生态危机、环境污染、住房问题、城乡失衡等一系列“城市病”。人类未来命运要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因此,强调宜居性是城市发展价值取向的回归,只有回归生活本质,城市才能有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内容来自dedecms

   过去40年里,中国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过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资源代价和社会代价。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要以人为核心,走一条体现生态文明、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其根本就是要扭转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城镇化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修复城市生活空间和城市生态环境。 本文来自织梦

   城市的宜居性具体内涵是什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衡量?城市宜居性泛指城市生活环境适宜居住程度,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包括经济环境繁荣稳定、社会环境公平公正、自然环境舒适友好、空间环境安全便利、制度环境开放包容等不同方面,涉及物质、文化、治理等不同层面,具体如城市住房、就业、社会福利、公共服务、交通、安全、生态环境、文化以及社会差距、社会参与等内容。国内外对于宜居性的内涵有着基本共识,但没有统一定义和标准,评价体系不同,评价结果也存在差异。

dedecms.com

   城市的宜居性是一种硬实力,也是一种软实力,是动态的,也是相对的。硬实力可以用一系列指标来衡量,例如居民收入差距、人均住房面积、公共服务配置水平等指标。但软实力更加重要。城市生活具有高度体验性,宜居性体现为物质环境背后城市的文化内涵。正如沙里宁所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城市的这种体验性和文化内涵往往难以量化衡量,需要回到人们的实际感受,人民的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城市宜居性的意义是什么? 本文来自织梦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必须找准在全国、全球城市体系中的位置,构建支撑国家战略、完成国家使命的功能体系。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包含核心功能和支撑功能两个层次。国家中心城市首先是从经济功能来体现的,成都正以增强“五中心一枢纽”功能为支撑,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五中心一枢纽”功能代表未来成都在国家和全球经济网络中的作用,即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这是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

内容来自dedecms

   宜居性是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支撑功能。要实现“五中心一枢纽”的发展定位,必须具备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支撑能力。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把新发展理念转化为城市建设发展的生动实践,建设“创新驱动先导城市、城乡统筹示范城市、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现代化国际城市、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其核心思想就是要以宜居性为基础,全面提升成都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织梦好,好织梦

   同时,不仅要从基础性作用看待宜居性对于成都发展的意义,更要从战略高度看待宜居性对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意义。当今的城市发展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这是一种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形态,带来城市发展逻辑的改变。在工业化时代,企业选择城市,人口追随企业,城市只要吸引了企业,就意味着获得了发展机会,城市发展关注生产成本优势,为企业生产创造更便利的基础设施。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选择城市,企业追随人才,决定城市发展的关键是生活环境和生活吸引力,只有那些更具生活品质、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才更有发展机会,也意味着更具宜居性的城市才更有竞争力。只有牢牢把握宜居性,成都才能获得人力资本的竞争优势,这将是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成败的关键。 织梦好,好织梦

   成都坚持高品质生活的战略导向,努力建设“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生活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和最持久的竞争优势。成都坚持用人民至上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引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制定一系列措施,既是对市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回应,也是抢占未来“生活城市”竞争制高点的战略之举。 织梦好,好织梦

   成都如何提升城市宜居性? 本文来自织梦

   成都建设“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在建设新区、统筹城乡发展、塑造天府文化等方面成效显著,多次入选最具幸福感城市。在2016年中科院发布的《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中,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等指标具有优势,但在交通便捷性、环境健康性两个评价指标上相对落后。成都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面临新一轮城市功能升级、空间格局调整要求,在进一步提升城市宜居性方面,我认为着重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copyright dedecms

   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关系。提升城市宜居性是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既要体现目标导向,更要注重问题导向。要坚持城市的基本价值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将提升城市宜居性作为衡量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尺,要及时发现、弥补在宜居城市建设上的短板。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停车难、就医就学难、中心外围公共服务差距大是当前较为突出的问题。对此,建议成都应当建立一套针对当前特点的目标管理和过程优化的机制,一是对目前城市宜居性开展全面评估,构建一套目标、指标评价体系和评价办法。二是形成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反馈考核机制,及时发现问题,明确阶段性改善的重点和任务,落实责任,提出有针对性的行动措施。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空间格局调整与中心城区有机更新的关系。成都提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十字方针,通过战略性的布局调整,以全局思维、超前思维谋划城市永续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宜居性,要处理好空间格局调整与中心城区有机更新的关系。一是要关注职住平衡问题,通过综合引导手段促进人口分布、就业分布与公共交通的相互支撑和协调;二是关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全面提升外围地区公共服务的品质,保证新开发地区及乡村地区公共服务质量;三是关注年轻人创新创业需求,提供充分的可负担住房和创业空间,打造低成本、高品质、吸引人力的城市;四是注重文化特色传承。成都城市建设要牢牢抓住天府文化特色,保护好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丰富的市井文化体验与国际文化都市建设相结合。倡导包容性发展与多样性的选择,是成都的活力、魅力所在。 copyright dedecms

   宏观战略与微观品质的关系。正因为城市的宜居性是居民高度体验的过程,提升微观层面建成环境品质至关重要。一是注重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文品质,包括激发城市中心区的活力、塑造丰富的城市特色街区和文化场所、创造积极的开放空间、还原街道的生活功能等。二是注重城市微更新在提升城市品质中的作用,改善城市微循环系统,提高街道空间和慢行交通的质量,打造更具亲和力,更加精致的、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三是充分重视以社区为基础的城市更新,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生活单元,要打造高品质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同时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推动社区参与,提升居民的认同感。四是更加注重精细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例如交通环境治理,不仅是道路交通建设问题,更重要的是体现一个城市的现代化管理能力。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作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本文来自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