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战略 > 人口战略 > 转变传统人才观,理性看待人才争夺战

转变传统人才观,理性看待人才争夺战

发布时间:2018-10-12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宏数据库整理 浏览:【字体: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820万,达到历史最高。在过去,舆论的第一反应通常是:糟了,就业更难了。但今年各地方政府引才态度之恳切,反而让人有种人才还“不够分”的感觉。根据各地的媒体报道,在很多城市甚至出现了所谓的人才大战。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放宽落户条件是大势所趋 本文来自织梦

我认为所谓的“人才大战”有一些危言耸听,因为放宽落户条件是大势所趋,各地采取相关政策,是适应形势发展的必然现象。就我个人来看其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dedecms.com

一是中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政策,已经要求各地放宽落户的限制。十九大之前许多城市还处于观望状态,十九大报告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于放宽落户条件已经提出了清晰的要求。虽然特大城市也强调了主城区控制人口,但是率先放开有学历的人口落户,应该是为了响应十九大报告精神的重要举措。据了解,许多地方政府都希望在改革进程上进行大胆的探索。具体如何探索,如何实现城市转型,还未摸着路数。但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放松落户条件应该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革途径。从这个角度看,各地各城市推进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应该是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的重要举措。 copyright dedecms

二是从全国城市发展的规律来看,甚至包括世界城市发展规律看,有经济活力的城市大多是移民城市。在中国北上厂深的外来人口所占比重最高。根据这些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大量吸收外来人口,是提高城市活力的关键性举措,当然不是盲目地吸收,需要尊重市场的规律。而城市也应该及时调整政策,放宽落户条件。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三是部分城市放宽户籍管理,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经济动机。例如产业投资的选择,过去是以低成本为条件,是否降低土地成本、环境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而现在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在上升,劳动力资源短缺,产业有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倾向。吸引产业投资,人力资源储备是关键。我们看到最近人才的流向已经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至少是外出打工的人口数量在下降,即使是我们一直关注的所谓东北振兴曾经有过人口净流出现象,在最近两年已经表现为人口净流入。人力资源的空间分布一定会与产业投资的方向相吻合,是互为因果关系。一些城市放宽落户条件实际上是看准了人力资源储备对增加投资的吸入效应。这也是在十九大以后,各级地方政府实现城市转型,应对新机遇和挑战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改革措施。

织梦好,好织梦

四是地方财政压力加大,土地财政遇到了房地产库存的瓶颈,是否有一些城市试图通过降低落户门槛来增加购房人群,应该也是潜在因素之一。可能会吸引一些长期在北上广深漂泊而受到房价因素所制约而不能购买住房的人选择二线以下城市作为长期定居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城市的“焦虑”引发“抢人大战”? copyright dedecms

我认为放宽一些城市的落户条件还是停留在所谓传统的人才观,距离“抢人口”还十分遥远。 内容来自dedecms

近些年来,我们研究城镇化政策,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各地方各城市对于落户政策的限制越来越苛刻。例如有些城市不仅仅提出了对学历的高要求,限制落户不仅仅要求硕士以上,甚至还对年龄做出了明确的限制。还有一些城市关于落户人员的条件苛刻到相当于国外移民的地步,只有所谓的副高职称、高级技工、海外留学人员等才有可能享受到落户的待遇。因此我们看到,城镇化率的提高虽然已经达到了58.52%,但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相差了约16个百分点,仅为42.3%。我国的流动人口2017年达到了2.45亿,而城镇间流动人口却已经是7300万,这些人口相当一部分是大学毕业生以上的学历。

copyright dedecms

什么是人才,难道只有大学生才是人才,从家乡出外闯天下的农民以及各类就业者就不是人才吗?在许多国家,包括我们的香港地区,对于人口的限制也非常严,但是有特殊的理解,不是按照学历,而是按照行业和就业岗位的需求。例如,无论是从事简单还是复杂的劳动,如果有岗位需求,从事达到一定年限并且还被长期雇用的,就认定是该岗位可需求的人才,就可以办理长期定居手续。如果我们仅仅把人才定位于学历等等,而忽视了城市各方面的实际需求,往往会导致引进的人和就业岗位的脱节,反而不会给城市带来活力。因此,对于网上铺天盖地的关于所谓学历和“人才”的炒作,实际上对于城市的认知以及对于城市发展规律和人口结构的理解存在着严重的误区。 内容来自dedecms

放宽落户政策,确实有利于城市闲置资源的激活,而且可以改变人口结构。但是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就是越多的所谓高学历的人口进入,也会需要更多的从事简单劳动的人口提供服务,这也是城市发展规律。所谓的引进“人才”,当然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提供互补性的服务,可能这方面城市还没有做好准备。在吸引“人才”的同时,也需要对各类提供服务的人口放宽条件,否则必然会造成服务质量的下降和短缺,这在各类特大城市的控制人口政策中已经出现。我国城市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服务质量并不高,原因在于参与服务的人口没有通过市民化享受到公平的公共服务,大多有短期行为,他们在城市的服务业就业中如果没有长期的预期,有着临时就业的心理,必然不会在提高服务质量上进行投入,导致服务品质下降。目前存在的一些行业的服务类就业岗位短缺,工资水平和服务质量不匹配的现象都说明了这些问题。

dedecms.com

三、“人才争夺”是否存在风险 copyright dedecms

相比于过去僵化的户籍管理体制,各地放宽了落户限制,应该说是一件大好事,也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中央有关城镇化政策的实际举措,应该予以鼓励。但是要注意到还有差距。首先能否把“人才”的定义更为广泛一些,能否率先给已经长期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和定居的外来人口办理落户手续,而不要任何附加的学历和技术条件。他们能够在城市长期居住,甚至通过各项就业给城市提供了服务,他们自身虽然不一定有大学以上学历,但他们应该是城市最具有活力的人才,而且他们的下一代应该都具有一定的学历,成为城市创新的继承者。 copyright dedecms

其次,在所谓的泛泛的学历要求中,是否应该根据行业需求来确定人才引进标准,而不是仅限于学历。制定城市政策,要考虑到城市的需求,也要考虑到城市的服务质量。所谓的创新,需要好的基础设施环境,也需要好的服务环境。这种服务环境并不一定体现在所谓的高新上,还要体现在传统服务业提供的方便上,更要体现在提供较低的创业成本上。

内容来自dedecms

再次就是要尊重市场规律,重点是进一步放宽条件,尊重市场的选择,尊重产业投资者的选择。另外就是要做好规划,包括与人口引进的产业和居住空间的发展规划,如何在主城区和周边中小城市合理配置资源,吸引人才就业和定居,如何做好与他们的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医疗、教育、基础设施配套等资源,为他们的稳定就业和居住创造良好的条件。

本文来自织梦

要做好准备的就是当所谓的“人才”进入的时候,应有更多的配套入口的进入,如何解决好他们的各项服务问题,也是政府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习惯于采取人口控制的超大城市,更要做好这种思想准备,否则在“吸引”和“清理”之间反复地进行政策徘徊,必然会丧失政府的公信力。 dedecms.com

四、户籍制度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和突破点 内容来自dedecms

“抢人口”肯定不会成为现实,国际经验也是如此。只是对于人才的理解有着重大的偏差。发达国家对于人口的需求与劳动分工有着直接的关系,就是低端的劳动需要简单就业人口,高端就业则需要受高等教育人口。所谓技术型人才可以通过政策渠道获取,例如移民政策对于技术和投资额度的要求都是如此。而简单就业人口大多是通过非正规渠道引进,难民的涌入,非法的移民或者是专门的劳务公司等等。一定时期的大赦也是对于这种非正规渠道就业的认定。 copyright dedecms

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最大的难点就是涉及到既定的利益分配和调整。所谓特大城市实行人口控制主要矛盾并不是城市病问题,而是公共财政承担的公共服务能力的再分配问题。因为我国的城市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城市,基本上是行政区域。如果按照城市病的思路,应该控制的是主城区人口,而不是控制辖区人口。实际上北上广深控制的落户人口全部都涵盖了辖区,这和城市病没有任何关系。

内容来自dedecms

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另一个难点,就是城市的包容性问题。赶超式的发展模式、房地产主导的城市发展路径、政绩观的城市建设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把城市发展的重点放在好“看”上而不是好“用”上。当城市过度的包装形成了视觉城市时,自然就产生了领导的“城市洁癖”,容不得外来人口特别是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里的生存和就业,甚至认为他们眼中破坏了城市的形象。更不要说如何解决他们的落户问题了。

本文来自织梦

因此不解决利益分配问题,不解决城市治理的“洁癖”问题,不调整城市的发展观和对城镇化以转移人口为核心的重大战略思路问题,户籍改革这道坎儿是迈不过去的。

本文来自织梦

关于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我认为重点是在特大城市如何打破主城区和辖区的界限,如何按照分步走先解决已经长期居住在城市通过就业给城市做出贡献的那些外来人口落户的问题。更要解决所谓的人才观问题。我想只有观念变了,才会促使政策发生变化。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我们最近面临着国际贸易争端的压力。长期看这种争端和波折会持续发生。但是中国最大的利好是城镇化,意味着未来有几亿人口要进城落户定居。这里既包括2.7亿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也包括7300万城镇间流动人口。他们的落户问题一旦得到解决,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长久发展的持续性动力,并会大大刺激内需,减少国际贸易争端的压力。 本文来自织梦

(nc-1820180420) 织梦好,好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