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报告 > 政府统计公报 > 普洱市孟连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普洱市孟连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2-07-20 作者:派智库 来源:孟连县统计局 浏览:【字体:

2006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年,也是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开年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和县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突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年初确定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动力,狠抓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落实,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瓶颈,在农业、工业和三产业发展的拉动下,全县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基本实现了“十一五”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的目标。具体表现在,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工业生产增长较快,经济效益显着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消费需求稳定增长,财政收入增加,金融稳健运行,外贸、旅游、非公经济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科技、教育、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环保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dedecms.com

  一、综合

本文来自织梦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过核算,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1754万元,按2005年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4643万元,比上年增加622元,同比增长15.47%。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3257万元,比上年增长8.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完成159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2597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占生产总值比重为36.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个百分点。全县三次产业的比例由上年的40:23:37调整为今年的38:26:36。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经济和社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依然较为粗放,经济总量小,与全国、全省、全市的差距继续拉大,基础设施滞后,工业规模小,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农民增收难度大,财政实力单薄,社会保障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等等。

本文来自织梦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继续把“三农”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然灾害相对较少,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增产,经济作物发展较快。2006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3584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38%,增幅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copyright dedecms

  粮食作物实现增产增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发展到237187亩,比上年增加7033亩,增长了3.06%,粮食总产量达4675万公斤,比上年增加了34万公斤,增长0.7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占有粮食350公斤,比上年减少5公斤。粮经比例为61:39。经济林木面积302141亩,人均2.9亩(以农业人口计算),比上年增加0.3亩。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织梦好,好织梦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橡胶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2006年全县有橡胶面积237845亩,比上年增加21324亩,增长9.85%,开割面积88392亩,比上年增加16555亩,增长23.05%,干胶产量8873吨,比上年增加1325吨,增长17.55%。其中:民营橡胶214702亩,比上年增加20029亩,增长10.29%,开割面积66842亩,增加14576亩,增长27.89%,干胶产量6681吨,增加1324吨,增长24.72%,胶农人均收入3916元,比上年人均增加2820元。2006年完成造林8700亩,全县的森林覆盖率为60.76%。

dedecms.com

  畜牧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由于近两年来政府高度重视,出台相关惠农政策,及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2006年全县生猪、大牲畜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生猪出栏率达72.81%。肉类总产量3447吨,人均肉产量达28.51公斤,比上年人均增加了0.84公斤。

内容来自dedecms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稳步推进,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农田水利建设投入资金1205万元。全县已建成水库数10座,有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9座,坝塘5座,设计总库容5116万立方米;引水工程3140件。水利工程年供水量8187万立方米,其中向农业供水6659万立方米。本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400亩,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12.11万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9.3平方公里;当年解决人畜饮水3700人,1800头大牲畜。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856万瓦特,大中型拖拉机163台,小型拖拉机1096台。全年农机化投入520万元,比上年增长9.01%。农村用电量539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0.22%。乡镇企业稳步发展。2006年全县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33267万元,比上年增长37.14%;实现现价总产值29840万元,比上年增长23.01%,利润总额7622万元,比上年增长20.01%。

内容来自dedecms

  三、工业

内容来自dedecms

  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工业生产保持增长势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4783万元,按现行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0.67%。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18781万元,比上年增长22.96%,重工业完成产值6002万元,比上年增长14.04%,工业增加值897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0.6%。我县的工业以制糖业为主,实现总产值14970万元,制糖业占工业总产值60.40%。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copyright dedecms

  全县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产值18151万元,比上年增长27.58%。产品销售收入18150万元,比上年增长27.65%。销售率为99.99%;实现利税总额6913万元,比上年增长41.7%。

本文来自织梦

  四、固定资产投资

本文来自织梦

  2006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7406万元,比上年25558万元增长7.23%。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291万元,比上年867万元增长 1.6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0238万元,比上年7325万元增长39.7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4877万元,比上年17366万元下降14.33%。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1、农林牧渔业2291万元,比上年867万元增长1.64倍;2、制造业1800万元,比上年2220万元下降18.92%。3、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8438万元,比上年4855万元增长73.80%;4、交通运输业2613万元,比上年1593万元增长64.03%;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309万元,比上年1226万元增长6.77%;6、教育738万元,比上年1154万元下降36.05%;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18万元,比上年23万元增长4.13倍;8、批发和零售业214万元,比上年218万元下降1.83%;9、住宿和餐饮业1220万元,比上年100万元增长11.2倍;10、房地产业1062万元,比上年6217万元下降4.85倍;11、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503万元,比上年435万元增长15.63%。

本文来自织梦

  从施工项目看,本年施工项目50个,比上年46个增长8.70%;本年新开工项目24个,比上年31个下降22.58%;全投项目个数40个,比上年21个增长90.48%。

织梦好,好织梦

  五、交通、能源、运输和邮电业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我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举全县之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县通车里程达2554公里,其中:油路面达82.2公里,弹石路面60公里。公路密度达134.9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村村通路,村民小组通路率达100%。全县拥有民用汽车872辆,比上年增加281辆;货物运输量达72万吨,比上年增长50%;货物周转量达827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19倍;客运量达61万人,比上年增长3.39%,客运周转量4937万人/公里,同比增长8.03%。全县实施了初级电气化建设,总装机容量达31300千瓦,发电量10802万千瓦小时,产值达1687万元,并与省电联网,实现村村通电,村民小组通电率达100%,户通电率达95%。全县6个乡镇全部开通程控电话,拥有程控电话12464部、开通移动电话,拥有移动电话46000部。

本文来自织梦

  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较快增长

织梦好,好织梦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883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实现零售额402.2万元,下降5.8%,集体及股份合作经济实现零售额1049.8万元,增长61.3%;个体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20098万元,增长35.27%;其他经济类型实现零售额333万元,减少90.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销售17770.1万元,增长13.60%,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销售额4112.9万元,增长14.79%。

内容来自dedecms

  七、对外贸易、经济技术协作和旅游业

织梦好,好织梦

  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0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3.25%。其中:进口19574万元,增长12.31%;出口11026万元,增长14.96%。

内容来自dedecms

  经济技术协作取得重大进展。一年来,县委、政府切实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关键来抓,认真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取得好的成绩。2006全年签订意向性合作协议12个,协议金额11327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723万元,同比增长86.6%。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旅游业持续发展。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我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全年到我县观光旅游的国内外游客47.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9%;全年旅游总收入5927万元,比上年增长33.28%。

dedecms.com

  八、财政、金融

copyright dedecms

  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全县地方财政收入3060万元,比上年增长20.66%。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60万元,增长20.66%;上划中央“两税”2075万元,增长16.18%。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增长32.75%,营业税增长26.18%,企业所得税增长58.9%,个人所得税增长58.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9131万元,比上年增长30.25%,其中:基本建设支出716万元,农业支出1517万元,林业支出666万元,水利和气象支出888万元,教育事业费3953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626万元,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573万元,行政管理费用支出3141万元。

本文来自织梦

  金融机构存贷款同步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2157万元,比上年末增长33.77%;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1157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1.18%;企业存款17919万元,比上年末增长71.24%;财政存款3301万元,比上年末增长9倍;机关团体存款4837万元,比上年末增长8.55%。各项贷款余额52086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4.67%。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73700万元,比上年末增长5.94%,现金支出287427万元,比上年末增长9.42%,货币净投放13727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2倍。信贷投放力度继续加大,较好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需要。

内容来自dedecms

  九、非公经济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非公经济在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总量不断壮大,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非公经济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6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4618万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9%。年末非公经济注册户数达10580户,比上年增长22.3%。注册资金累计27963万元,比上年增长19%。上缴税金5663万元,同比增长33.8%。全年产值千万元以上的非公企业5户,年上缴税金百万元以上的非公企业3户。

内容来自dedecms

  十、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本文来自织梦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06年全县有学校76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7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62所,幼儿园4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基本形成了集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办学体系。现有教职工1269人,初中教师合格率为97.36%,高中教师合格率为84.85%。校舍总面积达143330平方米。学校在校生21867人,其中:职业中学在校生117人,高中在校生789人,初中在校生6691人,小学在校生12829人,在园幼儿443人,学前班在校生99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

本文来自织梦

  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全县拥有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站76座,农村小片有线电视网67个,用户2824户;城区有线电视用户7102户,全县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4.96%,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5%。

内容来自dedecms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卫生服务网络日趋完善,卫生队伍逐步状大,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目前全县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0个,在编卫生人员326个,乡乡拥有卫生院,村村配有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健康运行,2006年共有97905人参加,占农业农口的73.4%。年末,全县有在编卫生机构11个,床位170张,专业技术人员274人。我县的卫生事业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有效控制了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发病和蔓延,传染性发病率控制在366.14/10万人,比上年减少了114.79/10万人。城乡医疗卫生状况继续得到改善,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

dedecms.com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认真贯彻《全民健身纲要》,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及发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全民身体素质。2006年全县共举办各种体育竞赛活动9次,篮球运动会4次,足球运动会2次,健美操大赛1次,开展全民大型健身活动2次,参与健身活动达万人以上。中老年健身运动异常活跃,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全民健身计划得到有效实施。

dedecms.com

  十一、人口、计划生育

copyright dedecms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1‰,死亡率为4.85‰,自然增长率为6.15‰。年末户籍人口为120921人,其中:傣族24940人,拉祜族36203人,佤族29115人。

copyright dedecms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提高。2006年全县以抓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工作的分类指导,强化管理和服务,狠抓各项措施落实,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主的优质服务工作成绩显着,建立和完善了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机制,认真宣传贯彻落实计生法律法规,加大“三为主”和巩固“三结合”实施力度,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农村人口独生子女奖励工作开展顺利,到2006年底,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的夫妻共4098户,其中:农村1961户。全县已婚育龄妇女29639人,采取各种避免节育措施25572人。计划生育率99.66%,综合节育率86.28%。

dedecms.com

  十二、人民生活及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织梦好,好织梦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县单位在岗职工人数为0.63万人,比上年增加1.81%;全年共发放职工工资11583万元,增长37.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662元,比上年增长6%。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根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69元,比上年增长8.2%。农民人均总支出1824元,比上年增长13.3%。

copyright dedecms

  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得到加强。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职工为7913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为2169人,享受社会养老金的离休、退休、退职人员为519人,支付离休休养老金402万元,比上年增长30.5%。全年共有个113个单位参加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3537人,收缴资金109万元;发放失业救济金人数91人,发放金额为20.6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国家救济的达26214人次,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59万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