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产业 > 家电行业 > 从配角到主角CES成中国家电企业主场

从配角到主角CES成中国家电企业主场

发布时间:2018-01-31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浏览:【字体:

近日,美国2018国际电子消费展(CES)上,国内各大家电厂商均展示了各自最新的技术和产品,显示出中国家电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逐步抬升。数据显示,近年来各家电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动作频频,业绩提升显著。  从配角到主角  2018年CES改变了欧美日韩企业占据主流的局面,据CES官方称,在全部参展厂商中,中国厂商达1551家,数量上已经占据CES展商的1/3以上。  近年来,国内家电厂商在海外的收入逐年提升。来自TCL北美的消息显示,到2020年TCL电视销量排名有望从当前北美第三位跃居至第二位。TCL多媒体CEO王成表示,近年来,TCL一直加大国际化的脚步,未来还要继续扩张。财报显示,当前TCL每年营业额的一半以上来自中国以外的海外市场。  海信披露的2017年1-9月国际销售数据显示,海信2017年前9个月国际营销收入同比增长高达30.2%,自主品牌占比达49.5%。在深耕多年的南非和澳大利亚市场牢牢占据第一,并在欧洲、北美和亚太市场多点开花。在CES期间,这些企业都展示了各自最新的科技和产品。TCL在北美地区发布了6系、5系电视新品和Roku系列音频产品。海信则发布了专为2018世界杯打造的ULED超画质电视U7以及U9系列。  从代工到自主  家电企业加大海外渗透,一方面是因为全球化的趋势,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内市场趋于饱和。  根据奥维云网发布的《2017年三季度中国彩电市场总结报告》显示,彩电市场遭遇史上最差三季度,2017年第三季度彩电市场零售量规模为1041万台,同比下降12.9%;销售面积为68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3%。  中国家电企业加快“出海”的步伐,是通过海外建厂与收购双管齐下的方式,在全球市场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  海尔、海信在海外建厂。海尔方面表示,在美国建厂主要基于全球战略的考虑,“这降低了供应链成本,提升了全球的物流速度,有效缩短了资金周转周期,提高了海尔在全球的制造竞争力”。海信方面则表示,“在美国建工厂主要是为贴近市场。这样可以缩短研发周期、供应周期,能够保证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同时,中国家电企业近年来发起了多项海外收购。2015年,创维收购了德国电视制造厂商美兹的TV业务,海信收购了夏普在墨西哥的生产线;2016年,海尔以5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世界顶级家电企业通用电气等。  其实,在出海这条路上,中国家电企业经历了从贴牌代工到自主品牌的转变过程。在二十世纪90年代,很多国际著名的家电跨国公司将生产转移到中国,使得中国成为全球家电生产的“大车间”。而贴牌生产并不是长久之计,贴牌生产也曾给中国家电企业带来了沉痛的教训。2003年11月,TCL集团与法国汤姆逊公司签订协议,重组双方的彩电和DVD业务,合资公司取名TCL汤姆逊公司。由此,TCL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生产商,当时,汤姆逊公司彩电和DVD业务亏损2.54亿欧元。  近年来,中国家电品牌已经基本脱离单纯的代工时代,自主设计开发成为行业主流。如今,中国在全球市场已经稳居家电大国地位。  从镀金到“真金”  随着中国家电企业的崛起,欧系、美系和日系这些曾经的家电企业开始衰落,尤其是日本家电企业。以东芝为例,2016年3月,美的通过收购获得东芝白色家电业务控股权;2017年11月,东芝映像解决方案公司将95%股权正式转让给海信等。  融合网CEO吴纯勇表示,整体来说,世界家电产业格局继续生变,欧美日韩中的格局正在悄然变为中韩主导,中国企业不只是在本土市场,还在全球市场开启了一轮持续收获期,以海尔、格力、TCL等为主的中国企业开始主导世界家电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竞争格局。  不过,在家电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企业还未做到极致。产业观察家洪仕斌表示,中国家电品牌发展这么多年以来,从稚嫩到成熟再到如今的极速扩张,已经总结了不少的经验,也具备了一定的综合实力。当前全球一体化是大趋势,中国家电企业要想征战全球仅仅只拥有“一定的”综合实力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综合实力。  “国际市场和中国本土市场有很大的差别,国际市场重技术,国内市场重价格。”洪仕斌说,正是因为这种理念的差异,国际化的路线备受挫折。2017年底,美国商务部公布针对中国生产的大型家用洗衣机的反倾销调查结果,认定中国生产的洗衣机存在倾销行为。  业内认为,中国家电产业将步入转型期,在3-5年或更长的转型升级期内,家电产业尤其是出口规模或将延续波动态势。(石飞月)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