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产业 > 生物医药 > 两个科技重大专项提升我国医药原创能力

两个科技重大专项提升我国医药原创能力

发布时间:2017-08-08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浏览:【字体:

7月2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在京联合召开重大新药创制和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两个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推进会,部署“十三五”重点任务。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曾益新在会上指出,两个专项实施10年来,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撑服务医改、应对突发疫情、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要进一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围绕临床用药需求培育重大品种,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  两大专项交出漂亮答卷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卫计委和军队有关部门共同牵头,于“十一五”期间启动实施了“重大新药创制”和“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至“十二五”末,两大专项成绩斐然。  重大新药创制方面,专项支持的94个品种获得新药证书,其中28个为首次上市的Ⅰ类新药;150余个品种获得临床批件;研制和改造临床急需大品种200余个,涉及15.3%的国家基本药物品种,药品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艾滋病防治方面,艾滋病毒核酸筛查试剂实现国产化,将检测窗口期从28天缩短到11天以内,大大降低了输血传染风险,且价格仅为国际同类产品的50%;推广实施了综合强化干预技术方案,使我国艾滋病单阳配偶间艾滋病性传播减少62%,基于国产药物优化一线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毒副作用和耐药性,显著提高了治疗病人的依从性和耐受性,使治疗费用降低了79%;艾滋病病死率从2010年的10.7%下降到当前的4.6%。  在乙肝防治方面,研发出全球首支60微克乙肝疫苗,优化了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策略,大大降低了接种无应答率及低应答率,提高了母婴阻断率,使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从0.96%进一步下降到0.32%;优化重型乙型肝炎治疗方案,将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由88.1%降至21.1%,慢性重型肝炎病死率由84.6%降至56.6%。  协同配合冲刺2020年目标  国家卫计委用“铺、梳、突”来形容重大专项在“十一五”到“十三五”期间的进展节奏,强调“十三五”是突破阶段。新药专项技术总师桑国卫院士、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技术总师侯云德院士分别介绍了两专项“十三五”期间的主要任务。  桑国卫介绍,新药创制专项将重点围绕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等10类重大疾病,研制一批重大创新和临床急需品种,打破国外专利药物垄断,突破一批重大核心关键技术,显著提升国产药物品质,加快国际化进程,完善国家药物自主创新技术体系,加强核心技术平台创新能力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推动我国医药研发由仿制向创制转变,由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转变。计划到2020年,产出一批重大品种,研制3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品种,在部分重要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制20~30个临床急需品种,有效服务于临床应用需求,显著提升药品质量;促进一批国产药物在发达国家进行临床试验或注册上市,显著加快中药国际化进程;完善国家药物创新体系建设,依托重大专项及各类创新技术平台,建立并完善国家药物自主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促进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形成3~5家年产值超过500亿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加速创新资源的集聚,形成若干分布合理、特色明显的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促进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  侯云德介绍,“十三五”期间,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将突破一批传染病防控核心技术;加强集成、转化、验证、应用;加强代表国家水平的创新平台和能力建设;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领军人才。到2020年,依靠科技创新使我国传染病防控能力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做到有力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和有效防控重大传染病的目标。  曾益新要求,加强基于新机制、新靶标的创新药物研发和以应用为导向的传染病防控技术、方案和产品原始创新研究;紧紧围绕临床用药需求,加快培育重大品种;抓紧开展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加速推动专项成果在实践中的验证和推广;继续深化专项管理体制改革,形成符合重大专项特点和可复制的改革经验。他强调,要分解任务,压实责任,协同配合开展科研攻关,确保如期完成2020年专项战略目标。(本报记者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