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宏观 > 投资动态 > “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的协调机制与政策研究

“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的协调机制与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1 作者:派智库 来源:《国际贸易》2018年第1期 浏览:【字体:

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较早地提出了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种市场这样一个重要命题。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了“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发展方向。但严格地说,我国引进外资虽然有明确的方针政策,但至今还没有明确提出过引进外资战略。20世纪70年代末启动的对外开放有三根支柱:一根是对外贸易,一根是引进外资,第三根是宽泛的对外经济合作。2000年全国人大九届三次会议鉴于我国东部沿海发展空间问题首次提出“走出去”战略,将对外投资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加速,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根据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201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同期吸引外资规模仅差35.6亿美元,双向投资按现有统计口径首次接近平衡,至2016年对外投资达1701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对外投资大国。因此,在自贸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协调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开放战略的问题不论在学术界还是在政策界都是个具有挑战性的新论题。

copyright dedecms

一、“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协调发展研究的必要性 本文来自织梦

(一)理论价值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研究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协调发展这样一个重大课题,必然意味着要对各种传统经济理论进行重新探讨甚至提出挑战。例如,尽管经济学家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具体到我国而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独特的趋势动因、投资方式、投资主体特点与东道国地理分布(如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路径通常是“跳跃式”的)。这些特点有可能挑战经典对外投资理论,违背北欧学派提出的非常经典的国际化演进理论,为拓展其边界提供新的机会。再如,要打破现有引进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不协调发展的格局,提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就要从产业、空间和主体等维度出发进行协调。这些也需要突破邓宁的国际投资路径理论(IPD)的框架,在理论上进行探索式研究。

dedecms.com

(二)实践价值

dedecms.com

如十九大报告所总结的,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从国际资本的净流动来看,中国正在经历着从投资输入国向投资输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过去30多年形成的投资政策体系显然已经难以适应这一历史性转变,因而对这次对外开放重大变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贸区和“一带一路”的建设是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的可持续、有机发展是这两项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反过来,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协调发展的研究又能为自贸区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新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启示,如完善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投资法》和《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建设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协调机制和平台、深化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优化流程和解决“多头管理”问题、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加快双边或多边投资贸易协定中负面清单与缔约方市场开放谈判内容的制定等。基于此,我们认为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机制研究的实践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本文来自织梦

首先,有利于揭示我国开放经济发展“旧常态”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和提出以“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战略为契机,寻找和利用双向投资的协调发展,通过构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通道等重大项目,以达到化解和输出中国的过剩产能、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等目标,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对内和对外经济战略的调整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织梦好,好织梦

其次,可以倒逼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促进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如果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得不到协调,则两者都只能继续在较低的水平上徘徊发展,我国产业也只能长久处在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只能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去寻找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继续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再次,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化,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有机联系的,如果不加快推进两者协调发展,还是停留在“低端产业过剩化”和“高端产业低端化”这样的经济活动水平上,我国就难以摆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就难以改变过于依赖第二产业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因此,深入、系统地分析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的协调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善国民经济中的各种宏观、中观和微观结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最后,对自贸区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启示。自贸区和“一带一路”建设是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的重要路径,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协调发展的研究需要将自贸区和“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一个有机体来考虑,因此,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的研究对自贸区和“一带一路”的建设也具有重要启示价值。

dedecms.com

二、“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协调发展研究评述 dedecms.com

尽管现有研究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揭示中国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但这些研究一般缺少系统的理论体系的支撑和整合,对于双向投资协调的研究是非常不足的,而这必然会导致分析不够深入和全面。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copyright dedecms

一是已有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现实问题。过去研究中即使是分析新型经济体的独特性,也较少走出以北欧学派为主形成的经典跨国投资理论框架,其中更鲜有涉及引进来与走出去协调的分析和研究。现有理论对现实,尤其对来自新兴经济体的跨国投资现实的解释力已经非常不足,理论发展落后于现实而亟待创新理论。 本文来自织梦

二是关于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协调的现实问题研究不足。已有的研究更多是分别从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视角分析,较少从两者协调的现实问题出发进行探究,但事实上长期的发展绝离不开这二者的协调。中国更是已经到了这样的关键时期,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的不协调问题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dedecms.com

三是关于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战略协调内容研究的不足。首先,已有研究中很少从大国地区差异存在、地区间发展水平差异巨大等现实情况来认识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问题;其次,很少深入分析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可能会导致的深层次问题;最后,很少考虑不同层级政府在对待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认识上的差异会导致政策执行的偏向等问题。 本文来自织梦

四是关于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协调发展政策建议的研究单薄。现有研究基于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但是并没有从两者协调发展出发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例如,厘清各部门管理职责、解决“多头管理”问题、建立协调管理机制,加强双边或多边投资谈判力度、吸引高质量外资走进来、引导企业更好地“输出去”和“移出去”、实现产业和空间上的协调,通过“双边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谈判和签订增强企业走出去竞争力等。 copyright dedecms

三、“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协调机制进一步探讨、发展或突破的空间 copyright dedecms

从前面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对于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协调问题的研究非常之缺乏,即便在国际学术界也尚未形成一个相关的主流研究方向。尽管有一部分学者进行了研究,但仍有很多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的空间。

copyright dedecms

第一,从理论层面来说,虽然已有研究承认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之间是相互促进和相辅相成的关系,认为对外投资也会对引进外资产生影响,但集中于研究引进外资如何影响一国的对外投资,而忽略了一国对外投资对引进外资的反哺作用。同时,尽管我国对外投资规模发展形势迅猛,但表现出了传统经典对外投资理论无法解释的特征,已有研究特别缺乏关于邓宁的对外投资路径理论(IDP)是否适用于中国现今特定经济和对外开放发展阶段的理论探讨,以解释和指导我国对外开放整体格局下,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双向流动最新实践的独特性、复杂性。

织梦好,好织梦

第二,关于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的协调的研究基本上处于探讨阶段。如前所述,仅有少数学者对此展开研究,并且研究大多局限于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事实上,西方的经典对外投资理论也没有对两者的协调进行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整合。所以,已有研究成果还没有从理论上回答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为什么要协调”“协调什么”和“怎样协调”这三大问题,也没有形成相关的分析框架。

dedecms.com

第三,由于已有的研究思路局限于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之间的关系,协调的思路必然仅仅局限于两者之间的协调。这是一个重大的缺陷。显而易见,这两者之间的协调必须依托于经济发展战略的其他维度,如其他对外开放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等,并与这些战略之间取得更高层次上的协调。如,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的协调必须同时考虑与区域经济战略,包括与“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和上海、天津、广东以及福建自贸区建设等进行协调。如果欠缺这些更高层次上的协调,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将继续放大各种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宏观、中观和微观各种结构关系的恶化。

dedecms.com

第四,已有关于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关系的研究并没有细致考虑如何应对国际投资流动最新现实带来的挑战。第一个现实是,随着我国外商投资区位比较优势下降和外需下降,制造业领域外商撤资形成的产业“空心化”压力令人担忧。第二个现实是,部分发达国家开始实施“重新工业化战略”,导致来自发达国家的外资开始回流母国,但学术界和政策界针对外资下降对于我国对外投资的潜在影响缺少研究,研究这二者的协调必须纳入这些情境因素。

织梦好,好织梦

第五,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采用较为单一的研究方法(如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等),对于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协调发展的研究没有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分析。由于考察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及其协调必须放在微观、中观(行业和地区)和宏观的各种环境参数中,这些相对单一的研究方法明显满足不了研究的需要。因此,需要基于典型地区和典型企业进行案例分析,个体与整体相结合,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使研究落到实处,有助于把握整个协调的脉络。

本文来自织梦

四、关于“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协调发展的思考与政策建议

本文来自织梦

在新常态下,需要把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放在“一带一路”、自贸区等大的开放背景之中,紧扣国内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情景中展开分析。按照“为什么要协调”—“协调什么”—“怎么协调”的逻辑,我们对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的协调发展问题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本文来自织梦

(一)切入点:为什么要协调 copyright dedecms

中国经济目前已步入新常态时期,增长速度开始逐步降低,从原来“量”的增长转变为“质”的增长。开放条件下,中国以往主要是靠人口红利形成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但这种优势正在慢慢消失。新时期,从“占有资源”转变为“整合资源”,通过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协调发展创造比较优势,才能保证新时期的经济增长。所以,“中国人制造”将比“中国制造”更为重要,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新时期的核心内容。 内容来自dedecms

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的发展,经历了“走出去”的战略阶段,目前正在经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重要阶段。而在中国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规模逐渐趋于平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这两大开放战略关系的不协调性。例如,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难以满足中国产业发展需求,前者质量普遍较低,后者以服务业为主;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空间布局不合理,前者以东部沿海为主,后者则以中国香港、避税岛和资源型国家或地区为主;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存在多头管理问题,各主管部门在制定相关管理政策时缺少协调,没法发挥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作用;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之间存在矛盾冲突现象,在实施一个政策来推动经济发展时,另一个政策非但没有配合,甚至出现与前者背道而驰的现象,抵消前一个政策的实施效果,影响经济的发展。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不协调说明中国处于价值链低端和国际分工地位较低的原因,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协调发展成为新常态下中国发展的主要任务。

copyright dedecms

(二)着力点:协调什么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的协调发展主要涉及两个行为主体,企业是投资主体,政府是协调主体。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在本质上是通过两个主体之间协调来实现的。我们认为,协调的问题最后都要落实到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上,因此,我们从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和战略主体等三个维度出发,提出了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协调发展的具体内容。首先,无论是引进外资还是对外投资都直接影响产业发展,因此,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中的产业协调是两大战略协调的核心;其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空间布局间接作用于产业发展,引进外资不合理分布导致区域间差距过大,对外投资空间布局的不合理与产业战略相违背,政府内部和政府与企业间的协调能够确保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协调发展的顺利开展,因此空间布局和战略主体协调是助推力;最后,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协调的主体是政府,从长远看,政府应为两大战略发展提供服务、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政府服务协调是基础。

织梦好,好织梦

此外,面对逆全球化经贸规则的新变化,加强内联开放、内源发展和“一带一路”新经贸格局,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并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各种贸易力量再重组以及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趋势日益显着。与此同时,以中国高铁为突出标志的国内综合交通网络的完善,也为打破我国国内市场分割、促进国内统一市场建立和国内投资环境优化,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化条件。 copyright dedecms

(三)侧重点:怎么协调 dedecms.com

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协调发展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协调,立足中国发展阶段和实际,挖掘现行条件下中国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撑路径和工具选用。具体如下: 内容来自dedecms

(1)建设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协调平台,以解决商务部、发改委和国资委等部门的“多头管理”问题。目前,同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有关的部门包括发改委、商务部、工商局、外管局、海关以及行业管理部门,各主管部门分管业务不同,对投资出现的问题关注程度也不同,在制定相关管理政策时缺少协调,没法发挥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因此,政府应在相关的各决策部门间建立协调机制,利用如“协调平台”等举措来增强互相的联系度。 copyright dedecms

(2)加大双边或多边投资贸易协定中的负面清单与缔约方市场开放谈判力度,进而提高“引进来”的质量和“走出去”产业市场选择的多元化。2013年8月设立的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内,多项改革措施得以在区内推动实行,其中的“负面清单”制度在国际投资层面更是有着巨大的意义。若能充分发挥这一制度的优势,在贸易协定的负面清单中把控外资的质量,也是过渡引进来和走出去不协调的重要机制之一。 copyright dedecms

(3)建立企业对外投资风险防控体系和融资支持体系,以保障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因缺乏对国外投资环境或投资项目的有效风险评估,又或是由于缺乏事中的监督和风险控制程序,极有可能使得企业在对外投资中出现盲目和无序的状态,致使对外投资长期处于发展滞后和缓慢的状态。目前我国政府关于对外投资的调控,主要是通过项目审批制度来进行,而对投资进行中的监管、跟踪、统计和分析等管理服务功能较为薄弱,缺乏对进行对外投资的中资企业的指导和咨询等服务。因此,若增强这方面的体系建设,将促使双向投资市场的信息更加对称,以提升国际投资的品质。

本文来自织梦

(4)更加注重民营企业作用的发挥,以进一步调动投资主体的能动性。新时期中国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的协调发展和引进外资与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最后还是要落到企业层面。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较好地体现了上一阶段(资源获取阶段)的国家战略目标,下一阶段(竞争力提升阶段)需要更注重企业的市场化运作,让民营企业更能起到作用。近30年以来中国的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在海外投资中已经形成了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对外投资的重要力量之一。因此,推动民营企业“走出去”,以实现我国国企、民企双轮驱动的对外直接投资格局,以及鼓励和便利民营企业利用外资,是充分调动协调机制实施过程中另一个重要主体的能动性的关键举措之一。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