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宏观 > 消费形势 > 中国经济运行中消费作用的演变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运行中消费作用的演变与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9-03-05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国物价》2018第9期 浏览:【字体:

摘要:受计划经济影响和工业化需要,我国经济运行中长期存在着重积累(重投资)、轻消费的失衡问题。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和潜在增长率下降,在投资和消费结构性失衡问题愈发凸显的情况下,如何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成为战略重点。近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极大提升了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2017年最终消费的贡献率达到58.8%,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动力源。消费是总需求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平稳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历史视角,重点考察了消费在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演变,并就消费变化的新趋向及潜在的问题进行了前瞻性预判。 本文来自织梦

关键词:消费需求 最终消费率 投资率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引言

dedecms.com

基于我国经济增速减缓的事实和过往粗放发展模式下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问题越发突出,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提出了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战略判断。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成为经济工作的大逻辑。从需求结构来看,如何改变消费动力不足,妥善解决消费、投资和出口过往非均衡的结构性问题,是经济新常态实现中高速经济增长目标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回溯不同历史时期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来启示当前及未来如何更好地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dedecms.com

二、我国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点与当前形势 内容来自dedecms

我国经济增长从阶段性特征来划分,可以分为两个历史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二是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以来)。从经济运行态势来看,第一阶段我国处于明显的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主导成为影响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政府的主导在加快推进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实施的同时,也造成了政治干扰下经济的大波动,从我国经济增长的运行态势来看(如图1),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经济呈现出明显的波动特点,大起大落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前期仍受制于政府主导的计划管理体制影响,经济依然表现出较强的波动性。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逐步强调市场作用的发挥,加之宏观调控日趋完善的有力支持,我国经济运行的平稳态势逐步显现,“软着陆”替代了“硬着陆”,大起大落被有效调控手段合理熨平。进入新世纪以来,除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造成经济急剧波动之外,整个期间经济运行较为平稳。 内容来自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然而,在经济运行日趋平稳的同时,我国经济增速却在不断面临减缓压力,2012年GDP增速放缓至8%以下,2015年继续回落至7%以下,2016年更是创下了1982年以来的历史低点,增速仅为6.7%。通过HP滤波分析,不难发现,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出现了明显的回落态势,其中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成为趋势性回落的转折点。直观来看,不断减缓的经济增速意味着过往拉动经济增长的要素产出效率出现下降(出口疲弱和投资效率下降),在此情况下如何寻求并发挥新增长动力成为应对经济增速减缓的关键所在。 本文来自织梦

三、在我国经济运行中消费作用的历史演变与国际比较 织梦好,好织梦

(一)我国经济运行中消费作用的历史演变 织梦好,好织梦

由于我国是后发国家,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一穷二白的经济基础,在此情况下实现赶超并维持经济持续增长被视为长期战略并得到执行,工业化尤其是加快重工业基础建设被普遍接受,消费被有计划地严重压制着,尤其是工农业剪刀差和工资限定造成居民消费被“高积累”以支持工业化。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作用的发挥和渗透,消费需求得到很大程度的释放,然而在商品供应整体短缺的环境下,消费需求仍然被抑制。与此同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地方放权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地方政府大力发展经济的积极性,随着外资的引入和国内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外向型经济开始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快车道。 dedecms.com

为了满足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需要和地方办企业的资金需求,从1986年开始地方政府加大了财政支出,不断扩大政府财政赤字,特别是1988年实行财政的“包干”体制之后,社会需求因投资需求急剧膨胀而大幅增加。投资驱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消费的作用在明显减弱(如图2),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进入了通缩时期,加入世贸成为打破国内需求不足的重要契机。自2001年起,投资、出口成为决定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织梦好,好织梦

dedecms.com

经济增长更大程度上是投资驱动成为中国经济的基本事实,尤其是金融危机期间,在净出口动力严重萎缩的情况下,我国以强劲的信贷扩张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2009年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8.1%。从投资/GDP比值变动情况来看,“九五”期间比值为32.83%,“十五”期间为41.58%,“十一五”期间为59.5%。虽然近年来,发展方式转型推动投资率回落,但2016年投资率仍高达43%。整体来看,消费作用的不足造成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特有逻辑:消费不足(内需不足)——出口外向型经济增长(外需拉动)——投资驱动和出口推动(消费进一步被抑制)——结构失衡问题凸显——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投资驱动的挤出效应与消费作用发挥的有限性

dedecms.com

从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来看,在投资驱动始终受到重视和青睐的情况下,投资对消费具有明显的挤出和替代效应,投资需求膨胀抑制了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在扩大内需过程中特别强调了扩大消费,当年社会零售总额突破10万亿元,达到11.48万亿元,同比增长22.72%,较2007年提升了4.5个百分点。然而,2009年社会零售总额增速又回落至15.9%,低于2007年水平,与2006年增速相当。虽然2010和2011年货币扩张政策带来了消费增长,但2012年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消费增速继续回落。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消费增速如何变化,至少在2015年之前,社会零售总额年均增速始终小于固定资产完成额同比增速。由此来看,短期内扩大消费并不容易。究其原因是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和城市化加速期,相应的投资需求增长正处在历史高峰期,客观上投资需求的高速增长会排挤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据测算,根据中国现阶段的经验,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增长若保持在23%左右年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每再提高1个百分点,消费需求增速相应放缓0.5个以上的百分点。

copyright dedecms

(三)消费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国际比较

内容来自dedecms

从国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人均GDP处于8000至9000美元之间,与世界主要国家同期水平相比,我国50%左右的最终消费率水平明显偏低,其中相比美国同期水平低了近30个百分点(美国人均1万美元时最终消费率为78.7%)。从居民消费占GDP比重的情况来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高达50%以上,而到2010年则达到历史低点,占比为35.6%,跌落了至少近20个百分点。横向比较来看,我国最终消费比重显着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低于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国家。以2016年为例,虽然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在政策层面更加重视提升消费、扩大内需的积极作用,并于2015年战略性地提出了基于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拉动双驱动的增长思路,居民消费出现回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鉴于我国消费水平整体低于世界水平,提升消费水平、增强消费作用依然任重道远。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四、经济新常态下不断走强的消费作用和消费新趋向 本文来自织梦

(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在明显增强

copyright dedecms

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离不开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协同联动,经济再平衡需要发挥消费的拉动作用和全面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我国需求侧拉动经济增长的历史演变情况来看,虽然整体来看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均出现下降的趋势,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或经济不景气时的支撑作用是比较明显的。从1978年以来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情况来看,消费对GDP增长的拉动年均在5.4个百分点,而同期投资对GDP的拉动年均在4.1个百分点,即使在2000年以来投资驱动的背景下,消费年均拉动经济增长4.81个百分点,高于同期投资4.78个百分点的年均水平。由此来看,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上发挥着关键的基础性作用。与此同时,从我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情况来看,消费在经济危机期间的支撑性作用也极为显着。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消费对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织梦好,好织梦

近年来,在我国投资率高企和投资效率下降的现实背景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关键性支撑作用越发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进一步认识到消费需求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经济产出规模和质量。基于此,扩大消费需求成为战略基点,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显着增强。2010年随着我国经济增速出现放缓,以及投资产出效率下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开始不断凸显,2011年GDP增速为9.5%,其中消费拉动经济增长5.9个百分点。进入新常态以来,消费的作用更为显着,2015年最终消费对GDP贡献率为59.7%,较2014年提升了11个百分点,2016年贡献率更是达到66.5%,较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高出23.4个百分点。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为43.5万亿元,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3.6%,自2012年以来已连续6年占比超过50%,当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出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的26.7个百分点,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动力源。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经济新常态下消费需求变化的新趋向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最终消费拉动作用显着增强,流通产业贡献率有放缓趋向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8%,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为32.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9.1%。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万亿元,同比增长10.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14290亿元,增长10.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972亿元,增长11.8%。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326618亿元,增长10.2%;餐饮收入额39644亿元,增长10.7%。纵向来看,“十八大”以来,在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挑战下,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2013年的54.9%提升到2017年的58.8%,其他消费指标也均好于预期。从趋势上来看,消费对GDP的贡献也在稳步提升,充分显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问题得到极大改善,需求侧的消费需求已成为重塑经济增长新格局的重要动力。从产业贡献情况来看,批发零售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在2006年至2014年间均在10%以上。高于同期金融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然而,从2014年之后,批发零售业对GDP的贡献率出现回落,2015年为8.5%,2016年虽有回升但仍低于10%。作为消费活跃度的晴雨表,社会零售总额对GDP贡献出现回调,反映了居民消费增长出现了放缓的趋向。 内容来自dedecms

2.居民消费增速有回调和分化趋势,新兴消费供给能力亟待加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消费的增长离不开收入的提升,2013年至2017年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为7.42%,明显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万元,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34万元,实际增长7.3%。从消费支出情况来看,2011年至2016年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速高于同期全国居民消费支出增速,年均增速保持在9.8%。相比于农村居民近年来保持近双位数的增速,城镇居民消费增速却呈现出明显的趋缓态势。具体来看,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速为5.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实际增速为4.1%,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增速创下2004年以来的新低。根据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指数测算,“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年均增速为8.0%,“十二五”期间为6.35%,而“十三五”期间的2016和2017年年均增速仅为4.9%,显示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趋缓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入户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1~3月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为3.4%,增速同比回落0.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人均实际增速2个百分点,增速持续下滑态势明显。

内容来自dedecms

历史地看,除特殊年份,我国的城镇居民消费增速均快于农村居民,但金融危机以来在国家大力提升农村居民收入和刺激农村居民消费等扩大内需政策的积极支持下,农村居民消费增速明显快于城镇居民,两者之间增速分化的趋势也逐步显现。城镇居民消费下降趋势明显,很大程度上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住房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从近年来的居民新增贷款情况来看,2017年我国居民贷款占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比重超过50%,达到52.7%,较2010年提高16.6个百分点。随着房价走高带来的房贷月供增加,消费支出必然会受到抑制。二是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两级分化再现扩大趋势,造成平均消费倾向下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名义增速明显趋缓,2017年中位数名义增速仅为7.2%,低于同期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速8.3%,意味着半数以上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速低于平均水平。三是不断加深的老龄化趋势对消费增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近年来我国老龄化速度在明显加快,2017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7.3%,较2012年提高3.0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6个百分点,老龄化速度加快必将带来社会预防性储蓄的增加。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从消费结构来看,一方面,近几年我国重要消费品的增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部分商品甚至已进入负增长时代。具体来看,2017年,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创下2012以来的新低,如果扣除2016年以来实施的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政策的拉动效益,汽车销量增速放缓的趋势更为凸显(2015年汽车销量增速为4.6%)。家用电器消费增速整体放缓,其中:2017年电冰箱消费创下2010年以来的新低,降幅为4.3%;家用洗衣机增长0.8%,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2.55个百分点;彩色电视机消费下降1.2%,同样创下2010年以来的新低。另一方面,我国新兴消费需求在大幅提升,尤其是信息消费、体育消费和文化消费等均保持强劲增长态势,2017年服务消费占比不断扩大,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1.4%和7.9%,比2016年提高0.2个和0.3个百分点。虽然消费结构出现积极变化,但在人均消费支出结构占比中涵盖衣食住的基本消费支持比重仍较高(约为65%),其他服务性产品消费比重依然较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依然任重道远。整体来看,基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和居民基本消费比重仍较高的突出现实,加之作为对居民消费和最终消费具有重要贡献的城镇居民消费趋弱态势明显,如何提振居民消费水平和优化居民消费结构,以及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不断满足消费需求升级将成为当前及未来政策的着力点。 copyright dedecms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织梦

[1]刘日新.新中国前三十年的经济(1950-1980年的国民经济计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15. copyright dedecms

[2]田国强,陈旭东.中国改革历史、逻辑和未来:振兴中华变革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6.

本文来自织梦

[3]聂新伟.刚性兑付、债务展期与债务违约——兼论市场与政府在信贷资源配置中的作用[J].财经问题研究,2017(1):93~100. 内容来自dedecms

[4]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68.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