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区域 > 闽台地区 >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生驱动因素与多重耦合机制分析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生驱动因素与多重耦合机制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7 作者:派智库 来源:《宏观经济研究》2017年第 浏览:【字体:

内容提要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复杂性、开放性、空间层次性,使传统方法难以深入揭示区域经济发展因素的作用机制。本文集成空间经济计量学、系统动力学等方法与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生驱动因素与多重耦合机制,论证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关性、空间效应及相邻经济区域的耦合关系,给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框架,为进一步研究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来自织梦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内生驱动因素多重耦合 空间效应 dedecms.com

一、引言 dedecms.com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区域经济发展既有内生性因素的驱动,同时也受到外部空间因素的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系统是一个高度动态变化复杂系统,系统内多重反馈,各内部部分之间,相互依赖且相互驱动。研究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理论就是要进一步弄清楚内部各影响因素与外部耦合关系的作用机制,在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与收入分配转变等经济过程中,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

dedecms.com

理论上来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要对决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交互影响过程,展开系统的考察。然后,分析与判断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及其变动趋势,揭示资源的空间配置过程和经济主体的空间经济活动规律。杜能与韦伯以成本为中心的区位理论、克里斯泰勒和廖什以市场利润为核心的中心地理论、艾萨德的成本与市场综合分析理论、强调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以及相互间影响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包括增长极理论、梯度推进理论和点轴开发理论)等,都在试图解释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强调内生化比较优势,同时试图在理解经济活动的空间现象和空间过程中寻求其内在影响机制。

dedecms.com

综观国内外当前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可以梳理为是从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成因分析等三个层面展开的。 copyright dedecms

第一,关于区域经济发展驱动因素的研究。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首先来自于区域内部生产要素的投入。同时,产业结构、区域环境、基础设施、金融深化和对外开放程度等都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杜能与韦伯为代表的区位理论、萨伦巴等的点轴开发理论、佩鲁等为代表的非均衡发展理论等奠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展开的研究有:谢健(2003)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动是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城市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民营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将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刘生龙和胡鞍钢(2011)认为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对中国的区域贸易产生了显着的正向影响,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中国区域贸易量的增加主要是促进了省际之间的贸易增加。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除了内生驱动因素的影响外,还具有空间效应,尤其是相邻区域的耦合效应,这实际上是新地理经济学对经典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修正。基于这一理论的研究有:吕冰洋和余丹林(2009)研究表明中国特有的梯度经济发展模式使得区域经济增长呈现高度的空间相关性;李煜伟和倪鹏飞(2013)认为在建设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时,不仅要重视非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的互联互通,更要重视非中心城市间的相互联结;Zhan9和Lin(2013)认为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空间溢出效应显着,外地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经济增长表现为以正的空间溢出效应为主;吴玉鸣和张燕(2008)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且区域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对应关系;倪鹏飞、刘伟和黄斯赫(2014)基于空间经济学的研究视角,研究了证券市场、资本空间配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魏后凯(2014)研究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两极化倾向与规模格局重构问题;Geoffrey(2014)研究了美国区域经济交易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空间效应。

dedecms.com

第二,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程度的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分析就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及其变化趋势。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程度研究,代表性的观点是中国区域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具有全局性的收敛现象(杨伟民,1992;宋学明,1996;魏后凯,1997;林光平、龙志和和吴梅,2006);而在90年代中期之后,不存在全局性收敛特征,但存在俱乐部收敛(林毅夫和刘培林,2003;沈坤荣和耿强,2001;董先安,2004;彭国华,2005;覃成林、刘迎霞和李超,2012)或条件收敛(王铮和葛昭攀,2002;林毅夫和刘明兴,2003)。进一步的研究有:潘文卿(2010)认为中国区域经济存在空间差异,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收敛特征。金相郁和武鹏(2010)认为利用修正后GDP计算的变异系数要低于修正之前的,改革开放以后的区域差距要低于改革开放之前,较低经济发展水平和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别在区域差距缩小和扩大的过程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差距符合“收敛假说”。Rey和Montouri(1999)、Fingleton(1999)分别研究了美国和欧洲区域经济的收敛性问题。 织梦好,好织梦

第三,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成因分析主要总结为四类。第一类原因是改革开放后实施的不平衡发展战略。例如,Aguighier(1988)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及其演变,认为不平衡发展战略拉大了东西部的差距。第二类原因是区域内部生产要素存量配置结构的差异。例如,林毅夫和刘培林(2003)认为,造成中国各省区市之间发展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下形成的生产要素存量配置结构与许多省区市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符合程度不一致;王小鲁和樊纲(2004)考察中国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地区经济差距的变动趋势,分析了资本、劳动力和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对地区差距变化的作用。第三类原因是对外开放过程中,外商直接投资在区域间的不平衡。例如,沈坤荣和耿强(2001)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在区域间的不平衡分布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贺灿飞和梁进社(2004)发现改革开放政策、参与全球化程度、市场化程度以及城市化进程等是导致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时空变化的显着原因;许冰(2010)认为缩小东中西区域经济增长差异,首先在于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否能够改变国内资本从挤出到挤入效应,而不在于其所引发的技术效应。第四类原因是区域的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例如,王选选(2009)认为产业结构、经济外向度和投资系数是影响区域差距的主要原因;胡安俊和刘元春(2013)认为调整国土空间结构是优化要素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copyright dedecms

国内外学者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取得了广泛的结果,为本文进一步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系统地分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生影响因素与外部耦合机制,不仅可以丰富与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而且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增加社会经济福利,在新常态下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来自织梦

二、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生性驱动因素分析设计 本文来自织梦

发挥内生性因素的作用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首先就是分析各区域经济发展动力,发挥各地区的区位发展优势,也是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实践的过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见表1。

内容来自dedecms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初期的非平衡发展战略到“九五”开始提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都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进行实践与探讨。同时,学者们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效果进行了论证。从现有文献看,大多数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后地区平衡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不过总的趋势表现为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差距扩大明显。因此,协调发展成了此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理论依据与战略核心,“十三五”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就是以三大战略引领各级城市群建设的统筹协调均衡发展战略。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制定是为了达成经济发展的设定目标,目标的设定又会影响到协调发展战略的考虑。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除了传统的GDP增长指标外,需要考虑经济结构、经济关系、经济制度、经济协调与可持续、环境保护等指标,以全面考察经济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如表2所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上述经济发展的多目标评价体系,从经济收入的质量与数量、消费的数量与质量等方面,从相对比例与绝对比例的发展角度衡量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可持续性。

本文来自织梦

以经济发展的多目标体系作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要求,寻求达成上述目标的经济源动力,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首先是以区域内生性动力作为基础。区域经济内生性驱动因素的分析框架见图1。

本文来自织梦

区域经济发展除了受到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政策因素的影响外,主要受到人口、资源与环境、产业结构、市场化程度、制度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信息化水平与地理地形等要素的影响。这些方面梳理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变量: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对外开放、制度变迁等。每一个潜变量用可观测指标进行度量,如要素投入这个潜变量可以用人力资本投入量、固定资本投入量进行观测。潜变量与显变量纳入模型进行机制分析。

copyright 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

在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经济学假设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测量模型。包括:观测变量和潜在变量的设定,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确定观测变量和潜在变量,并分析其内生性与外源性;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即变量的因素载荷、路径系数与协方差;给出变量的路径图,用图形表示变量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关系;设定度量模型方程;设定结构模型方程;根据观测变量的个数,计算数据资料点数,确定待估参数数目;模型的参数估计,使模型隐含的再生协方差矩阵与样本协方差矩阵之间的距离最小;对参数估计之后得到的拟合模型进行评价与修正。总之,在对系统进行整体性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将区域经济发展系统划分为资源子系统、人口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经济制度子系统与空间效应子系统等,并分析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系统中的主要因素变量进行因果关系分析,找出系统中的主导因果反馈回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关系图。

内容来自dedecms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多重耦合机制分析框架

copyright dedecms

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追求的目标,而这一目标的达成既有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因素的挖掘,也有对外部效应作用机制的剖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土地、资本、知识、贸易、环境、资源、金融、政策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关联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同层次之间、不同层次之间、各层次与环境之间具有的复杂作用机制,是区域经济难以协调发展的关键。区域经济发展受到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尤其是相邻区域的耦合作用,这实际上是新经济地理理论对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修正。区域经济的空间效应具有多层次、开放性特征,空间效应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变量。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系统所涉及的变量具有主观性强、难以直接度量、度量误差大、因果关系比较复杂的特征。揭示这些变量的作用机制,综合运用了多元回归分析、路径分析和确认型因子分析等研究手段。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多重耦合关系分析框架见图2。

本文来自织梦

本文来自织梦

在识别内生驱动因素的基础上,使用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检验区域变量的空间相关性。当目标区域数据在空间区位上相似的同时也有相似的属性值时,空间模式整体上就显示出正的空间自相关性;而当在空间上邻接的目标区域数据不同寻常地具有不相似的属性值时,就呈现为负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功能与空间结构的相似或差异分析,通过相关指标分析空间相关的相对与绝对强度,揭示相邻区域的耦合关系。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系统内生驱动因素的因果反馈关系主要包括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系统的结构划分子系统;对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变量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找出变量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及反馈回路的正负极性;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动力学特征,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反馈行为进行仿真和预测。

dedecms.com

在索洛、卢卡斯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空间矩阵,增加滞后自变量,构建空间滞后回归模型。根据空间效用的相关性结构与滞后形式,进行空间计量模型的识别,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溢出方式。进而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多重耦合关系构图,设计以经济发展多目标为导向的经济协调发展模型。

内容来自dedecms

四、研究结论

内容来自dedecms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系统变量多、机制复杂、不确定性因素作用显着。揭示诸多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是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不仅可以分析诸多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关系与影响强度,而且能反映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经济发展的内在过程。

织梦好,好织梦

区域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开放性、空间层次性,在传统理论指导下的研究受到认知程度的制约,往往强于区域经济运行后分析,而弱于揭示其内在作用机制。因此,本研究框架综合集成结构方程模型、空间经济计量学与系统动力学等理论及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系统驱动因素的作用机理与系统动力学多重反馈结构问题。与系统科学的方法相结合,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系统内部与区域系统间的多重耦合机制,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条件、路径与方法,从经济运行数据中挖掘经济系统的内在运行逻辑,结合最优控制理论方法与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优化,寻求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变量与主导反馈回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优化。在本文所设计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展开研究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织梦好,好织梦

参考文献: 内容来自dedecms

1、董先安:《浅释中国地区收入差距:1952--2002》,《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内容来自dedecms

2、贺灿飞、梁进社:《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市场化、全球化、城市化》,《管理世界》2004年第8期。 copyright dedecms

3、胡安俊、刘元春:《中国区域经济重心漂移与均衡化走势》,《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第12期。

dedecms.com

4、金相郁、武鹏:《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趋势及其特征——基于GDP修正后的数据》,《南开经济研究》2010年第1期。

织梦好,好织梦

5、李煜伟、倪鹏飞:《外部性、运输网络与城市群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织梦好,好织梦

6、林光平、龙志和、吴梅:《中国地区经济σ—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 本文来自织梦

7、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世界经济》2003年第8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8、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本文来自织梦

9、刘生龙、胡鞍钢:《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研究》2011年第3期。

dedecms.com

10、吕冰洋、余丹林:《中国梯度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率的增进——基于空间视角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1、倪鹏飞、刘伟、黄斯赫:《证券市场、资本空间配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空间经济学的研究视角》,《经济研究》2014年第5期。

本文来自织梦

12、彭国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 dedecms.com

13、潘文卿:《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织梦好,好织梦

14、覃成林、刘迎霞、李超:《空间外溢与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基于长江三角洲的案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5、沈坤荣、耿强:《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dedecms.com

16、宋学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其收敛性》,《经济研究》1996年第9期。 内容来自dedecms

17、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织梦好,好织梦

18、王选选:《中国四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分析》,《财贸经济》2009年第11期。

内容来自dedecms

19、王铮、葛昭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多重均衡态与转变前兆》,《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内容来自dedecms

20、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第3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1魏后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两极化倾向与规模格局重构》,《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3期。

dedecms.com

22魏一鸣、曾嵘、范英、蔡宪唐、徐伟宣、傅小锋:《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多目标规划模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2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3吴玉鸣、张燕:《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资源科学》2008年第1期。 本文来自织梦

24谢健:《经济结构的变动与区域经济的差异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11期。

copyright dedecms

25许冰:《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的产出效应——基于路径收敛设计的研究》,《经济研究》2010年第2期。 织梦好,好织梦

26杨伟民:《地区间收入差距变动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1992年第1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本文来自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