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区域 > 中部地区 > 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滁州市跻身安徽历史文化名城综述

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滁州市跻身安徽历史文化名城综述

发布时间:2019-03-26 作者:派智库 来源:滁州日报 浏览:【字体:

   春日暖阳,漫步在滁城东后街青砖黛瓦、修缮一新的章益故居旁,古朴又庄严,依稀感受到这里曾经历经的百年风雨沧桑和时代变迁。 dedecms.com

   一座城市,有历史才有底蕴,有文化才有内涵。

内容来自dedecms

   滁州这座已有1400余年历史的城市,人文底蕴深厚,尤以亭文化特别突出,是以醉翁亭、丰乐亭为代表的千年亭城。2019年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同意将滁州列为安徽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这意味着滁州正式跻身安徽历史文化名城。这是我市历史文化漫漫保护之路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展现了这座城市的软实力,更是擦亮了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金名片”,同时也开启了冲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新篇章。

copyright dedecms

   保护文化资源 丰富城市历史 本文来自织梦

   滁州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以北宋文豪欧阳修千古名篇《醉翁亭记》为代表的亭城文化,以明代中都皇城所在地的明代文化,抗日战争年代的红色文化,敢为天下先的“大包干精神”……众多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体现了滁州这座城市个性和历史文化特色的重要资源,也丰富了城市历史。

copyright dedecms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管理和建设,对全市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基本掌握了市域范围内的历史文化遗存。目前,全市共调查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1321处,市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2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来安半塔保卫战旧址、凤阳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市本级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7处(市本级20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1193处(市本级134处)。这些不可移动文物,涵盖了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类别。 内容来自dedecms

   为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改善人居环境,推进文化滁州建设,我市建立了市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印发了《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实施意见》、《滁州市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方案》,编制了《滁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积极构建科学有效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彰显城市历史特色,力争至2020年底各项主要指标达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标准。 dedecms.com

   明确保护层次 牢筑保护框架 织梦好,好织梦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但有完善的顶层设计,更需要有具体的保护措施。

copyright dedecms

   为了让保护工作更加具体、易操作,我市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以“四个全面”为统领,统筹规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全面指导我市文物保护工作。同时,按照市域、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与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个层次,我市构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

本文来自织梦

   在对文物保护工作方面,我市完成了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完成了遵阳街、金刚巷、北大街三片区域内147处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的勘察统计工作。加强考古挖掘,挖掘出薄阳城遗址、前郢遗址、范郢遗址等6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遗址,完成了苏滁产业园区宋代墓葬、清流路元代墓葬挖掘清理工作,出土了陶罐、青瓷碗等完整文物18件,文物碎片若干。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我市专门成立了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小组,负责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申报工作。各县(市、区)均相继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9所。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修缮名人故居 打造文化名片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建筑是活着的城市历史,也是可以触摸的时代记忆。保护历史建筑,就是保护城市的历史,留住城市的记忆。

本文来自织梦

   还记得2016年记者采访章益故居时,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被人为分割、添盖、改装的“格子”房,四处可见的门帘、隔板、简易楼梯让空间更显得拥挤、昏暗和嘈杂,不由让人担心这座年迈的老房子能否承受这样的重担。庆幸的是,老宅历经百年风雨沧桑和时代变迁,尚保留着清晚期抬梁式歇山顶木建筑结构,院内还存有石柱础和旗杆石。虽然部分建筑虽非原建,但其主体基本未变,其作为晚清时期一个完整的民宅保留至今布局依稀可辨,从1951年的平面图与现状地形图上看,主要建筑仍然保存完整,在今日滁州市区内不可多得。

内容来自dedecms

   历史建筑保护迫在眉睫。2016年,滁城章益故居、吴棠故居及原琅琊剧场西侧四合院民居、南谯北路和四牌楼交口处民居4处历史建筑群开始测绘,并启动了4处历史建筑群的修缮工作。 dedecms.com

   如今的章益故居、吴棠故居已经修缮一新,正在紧张地布展中,不久将对外开放,将为滁州增添厚重的文化名片。 本文来自织梦

   城市发展阔步向前,历史建筑保护也不停歇。2017年12月,余家大院、江源泰、红旗照相馆旧址、老市委办公楼等24处建筑经专家论证和对外公示后,选定为滁州市首批历史建筑,同时分别制定了保护图则。同时,我市通过进一步挂牌认定历史建筑、划定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划定地下文物埋藏区等方式,严格、妥善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有效保护我市历史文化资源。 内容来自dedecms

   划定保护区域 再现滁州古城

织梦好,好织梦

   《醉翁亭记》中的“环滁皆山也”,《滁州西涧》中的“春潮带雨晚来急”,两篇千古名篇描写了自古以来滁州市区就是山水环绕、半城山色半城水的山水城市。“双水、双关”的明清城池格局保存至今,为我国古代城市遗存所独有;琅琊山、古城、清流河三者自然相融,是山、城、水交织的人居和谐典范。

内容来自dedecms

   2017年,我市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滁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滁州市金刚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滁州市遵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滁州市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按下了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快进键。

内容来自dedecms

   在《滁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划定滁州古城保护区域以清代滁州古城空间格局为中心,北至西涧北路与铁路交口,西至西涧路,南至明光路,向东至清末老滁县站及津浦铁路附属的重要遗存,总面积3.74平方公里。明确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展示街区特色价值,提高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居住环境质量,兴活力促文化传承”为原则,构建“双水、双关”格局,还原“西倚琅琊、东临清流,山城水交织”的城市历史风貌景观的保护目标。重点从历史城区结构的保护、城址环境的保护、历史景观的保护、历史街巷的保护、城市风貌的控制、城市发展与整体保护、基础设施提升六个方面进行保护提升。

织梦好,好织梦

   正如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将滁州列为安徽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中所言,滁州市历史悠久,古城形制独特,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存较好,文化遗存丰富多样,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数量众多,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本文来自织梦

   秉承悠久厚重的历史文脉,沐浴灿烂隽永的人文光辉,全面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如今,滁州已铺就了一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全新蓝图,蓄势待发,向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迈进。

织梦好,好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