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战略 > 社会保障 >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的对策 基于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分析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的对策 基于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31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宏数据库整理 浏览:【字体:

摘要:近年来,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问题依然严峻: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较慢;整体收入水平偏低,与其他地区农民收入差距拉大;经济总量增速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农民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缺乏;农业生产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下一步,扶贫脱贫工作需从多个方面抓起。一是加速推进农民素质全面提升;二是加快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生态经济;四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织梦好,好织梦

关键词: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扶贫脱贫 精准扶贫 本文来自织梦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在中西部地区,难点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土地面积3.6万平方公里,包括山西省的13个国家级贫困县和陕西省的7个国家级贫困县。这20个贫困县坐落在贯穿该山区的吕梁山两侧。近年来,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脱贫取得巨大成绩,但问题依然不少。

dedecms.com

copyright dedecms

一、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脱贫的现状

copyright dedecms

(一)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但增长速度较慢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从绝对量看,2011年~2016年6年间,吕梁山片区20县农民人均收入持续增加。由2011年的4280元增加到2016年的6963元,增加2683元(见表1、表2、表3)。其中,山西省区域农民由2011年的2723元增至2016年的4658元,增加1935元:陕西省区域农民由2011年的5837元增至2016年的9267元,增加3430元。从各县农民人均收入情况看,增收幅度最大的是陕西省横山县,由2011年的6701元增至2016年的10522元,增加3821元,年均增加637元;增收幅度最小的是山西省石楼县,由2011年的1800元增至2016年的2877元,增加1077元,年均只增加了180元。2016年,陕西省区域各县都在8800元以上,而山西省区域各县都在6800元以下。2016年,人均收入最高的是横山县,高达10522元;最低的是石楼县,仅有2877元,两者相差7645元,差距很大。

织梦好,好织梦

从相对量看,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民收入的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增幅由2012年的17.64%下降到2016年8.1%。片区2016年的增长率比较快,和全国平均水平只差0.14个百分点,比山西平均水平高出1.46个百分点,和陕西平均水平仅仅相差0.04个百分点。其中,2016年与2015年相比,片区山西省区域农民增长了7.3%,片区陕西省区域农民增长了8.51%,山西省区域慢于陕西区域1.21个百分点;山西省区域只有2个县达到8%以上增长;陕西省区域除横山1个县增长7.81%低于8%的增长率外,其余6县都在8%以上增长;增长率最高的是米脂县,达到9.06%;最低的是石楼县,增长率是5.5%。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整体收入水平偏低。与其他地区农民收入差距拉大 dedecms.com

从绝对量看,2011年~2016年,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均低于同期全国、山西省、陕西省农民人均收入水平。2016年,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分别低于全国、山西省、陕西省农民人均收入5400元、3119元、2433元。从相对量看,2011年~2016年,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民人均收入与全国、山西省、陕西省农民人均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与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差距由2011年1.63:1拉大到2016年的1.78:1;与山西省农民人均收入的差距由2011年1.31:1拉大到2016年1.45:1;与陕西省农民人均收入的差距由2011年1.17:1拉大到2016年1.35:1。

本文来自织梦

(三)经济总量呈增加态势,但增长速度大幅下降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经济总量的增加速度较快(见表4、表5)。从地区生产总值绝对量看,从2011年的490.54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682.89亿元,5年增加了192.35亿元。其中,陕西省片区5年增加了125.17亿元,山西省片区5年增加了67.18亿元。 织梦好,好织梦

从地区生产总值名义增长率看,由2012年的14.46%降至2015年-1.81%,大幅下降;2016年增长率高达9.68%,说明近两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起伏较大。从省级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名义增长率看,2012年、2013年和2016年山西省片区分别低于陕西省片区3.8、2.3和11.86个百分点;2014年和2015年山西省区域分别高于陕西省区域2.6和1.4个百分点,反映出两区域增长的不均衡。 copyright dedecms

二、扶贫脱贫难点 内容来自dedecms

(一)农民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缺乏

本文来自织梦

该片区农民文化程度基本都在高中(包括中专)文化程度以下。农民文化素质低。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慢,不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更无法将技术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由此导致农业技术应用率低,农业现代化进展缓慢,农业经营效益不高,制约农民脱贫致富。农民接受劳动技能培训少,有的农民不懂庄稼病虫害防治,遇到庄稼病虫害,往往先使用曾经用过的农药,若不管用,就再换其他农药尝试,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容易造成农药污染。劳动技能差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内容来自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二)农业生产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 dedecms.com

吕梁山脉西坡呈黄土残垣和丘陵起伏的沟壑地貌,黄土冲沟和丘陵相间分布,地面支离破碎,植被稀少,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土壤瘠薄,也是黄河中游产沙区之一。隰县、永和、大宁、吉县等地,不仅有梁峁丘陵,而且有小块残塬,由于沟蚀严重,塬面被蚕食不断缩小,现有330~670公顷的塬面14个,塬面一下多为陡立的冲刷沟壁。岚县、静乐、岢岚、五寨、神池一带,则分布着小型山间盆地。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属于半干旱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先天不足使得片区农民靠天吃饭,农业生产活动面临着自然灾害的威胁。该地区严重缺乏水资源,仅存的少量水资源,也因为水低地高的地貌特征而难以利用。 dedecms.com

(三)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

织梦好,好织梦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也是制约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加的原因之一。近年来,虽然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但只能解决燃眉之急,不能彻底改变基础设施的相对落后状况。如2011年~2014年,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完成总投入1439.78亿元,仅占规划总投资3986亿元的36.12%;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843.23亿元,占规划总投资1932.52亿元的43.63%;公共服务累计完成投资61.52亿元,占规划总投资147.36亿元的41.75%,严重影响着片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 dedecms.com

三、对策建议

内容来自dedecms

(一)加速促进农民素质全面提升 织梦好,好织梦

1.创新农民素质提升的扶持宣传工作。建议选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大潮中涌现出来的进取心强、干劲大、科技文化素质较高、市场经济知识丰富、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民,作为增收样板,发挥其在农民素质提高方面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进而实现一户带多户的感召效应。利用每年春节期间农民相对集中空闲的有利时机,采取事迹报告会、致富论坛等灵活多样的传经送宝形式,积极宣传各种高素质农民增收的事迹,激发其提高自身素质的欲望。 本文来自织梦

2.创新农民素质提升的教育培训工作。当前,吕梁连片特困地区农民素质提升以政府主导的教育培训为主。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是农户与市场需求衔接不好。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除直接在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基地建立农民培训基地外,还可采取相关政府培训部门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等模式,开展技术示范、现场指导、咨询、讲授等多种培训。

内容来自dedecms

(二)加快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本文来自织梦

1.提升农民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认识。一是提升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意义的认识。引导教育农民充分认识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对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用,特别要树立“看得见、摸得着”通过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而增收的典型,让农民看到土地流转成果和效用,激发其土地流转热情。二是通过对国家有关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政策法规的宣传培训,让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民全面准确地了解掌握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内容、方式、程序等,提高“以地生财”的能力。

dedecms.com

2.加强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服务。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中介服务。农村各类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应重视加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情况调研,大力开展土地经营权流转价格的评估、指导咨询等服务工作,及时准确发布各类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二是在现有土地流转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符合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实际的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规则,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合同文本等。

内容来自dedecms

3.培育多样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模式。一是合作社引领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由合作社牵头组织。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二是村集体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模式。由村集体牵头组织,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三是经营大户带动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四是企业带动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由企业租赁农户土地,然后返聘农户进行种植养殖,实现土地合理流转。

本文来自织梦

(三)大力发展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生态经济

dedecms.com

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不仅是改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态环境有效途径,而且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农民收入的增加。 dedecms.com

1.提高农民对生态经济的认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注重经济效益,普遍忽视生态和社会效益。迫切需要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提升农民对“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认识,增强其发展生态经济的自觉性,进而营造发展生态经济的浓厚氛围。 内容来自dedecms

2.加强对生态经济的支持。生态经济投入大,见效慢,具有一定的正外部性。从长远看,总体效益大于总投入,但从短期看,可能会出现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因此,应在政策上给予优惠,经济上进行适当补偿,以调动农民发展生态经济的积极性。 copyright dedecms

3.优先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扩大连片特困区绿色植被面积,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壤肥力,进而推动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的提高。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推广高效、无毒和无残留化学农药,实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保证农产品安全。要尽快建立完善生态农业标准体系。

本文来自织梦

(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copyright dedecms

1.发挥市场的融资作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单纯依靠政府有限力量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需要发挥市场作用,走多元化融资之路。为此,应因地制宜构建便利、高效的片区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机制。可采用股份制形式,在境内发行股票;也可通过发行债券。筹集建设资金:还可将私募基金与经营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嫁接,组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推动以少量的政府资金引导或撬动社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织梦好,好织梦

2.发挥农民的参与作用。片区农民既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受益人,更是建设的主力军。应制定激励政策和措施,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参与到改善自身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中。

copyright dedecms

参考文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宁吉喆.实施脱贫攻坚工程[J].宏观经济管理,2015(12).

dedecms.com

[2]刘永富.我国“十三五”脱贫攻坚的形势与任务[J].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2016(01). 本文来自织梦

[3]汪三贵.连片特困地区扶贫项目到户问题研究——基于乌蒙山片区三省六县的调研[J].中州学刊,2015(03).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4]贾先文,李周.连片特困地区治理困境及跨域治理机制构建——以“锰三角”为例[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03). dedecms.com

[5]青觉,孔盼.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

本文来自织梦

[6]刘兆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调研[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02). 内容来自dedecms

[7]向得平等着.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特征与减贫需求分析——基于武陵山片区8县149个村的调查[М].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6(01).

内容来自dedecms

[8]邓玲,吴永超.论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变化及其路径创新[J].理论探讨,2014(06). copyright dedecms

[9]陈锡文.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几个重大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13(01).

本文来自织梦

[10]李周,刘长全.西部农村减缓贫困的进展、现状与推进思路[J].区域经济评论,2013(02).

织梦好,好织梦

[11]游俊,冷志明,丁建军主编.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3)——武陵山片区多维减贫与自我发展能力构建[М].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03). 本文来自织梦

[12]张玉强,李祥.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模式的比较研究——基于大别山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的实践[J].湖北社会科学,2017(02). 本文来自织梦

[13]曹诗颂,王艳慧,段福洲,赵文吉,王志恒,房娜.中国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关系——基于连片特困区714个贫困县的实证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16(08). 内容来自dedecms

[14]唐建兵.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资源产业精准扶贫机制研究——以四川藏区为例[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6(02).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5]田宇,许建,麻学锋?武陵山片区多维贫困度量及其空间表征[J].经济地理,2017(01).

copyright dedecms

[16]王云平,骆邦建.武陵山片区产业扶贫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领导科学,2016(05). copyright dedecms

[17]张怀英,杨瑾.连片特困地区跨界治理决策的演进[J].贵州社会科学,2015(10).

内容来自dedecms

[18]李雪萍.反脆弱发展:连片特困地区贫困治理的新范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3).

织梦好,好织梦

[19]杨秋宝主编.中国西部地区反贫困研究[М].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03).

本文来自织梦

[20]刘林,李光浩.连片特困区少数民族农户多维贫困的动态变化与影响因素——以新疆南疆三地州为例[J].西部论坛,2017(01). 织梦好,好织梦

[21]张童朝,颜廷武,何可,张俊飚.基于市场参与维度的农户多维贫困测量研究——以连片特困地区为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6(03). 本文来自织梦

[22]郑长德,单德朋.集中连片持困地区多维贫困测度与时空演进[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

本文来自织梦

[23]共济着.全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研究[М].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04).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4]郑长德.贫困陷阱、发展援助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减贫与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01).

织梦好,好织梦

[25]曾勇,徐长乐.基于灰色关联的贵州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7(01).

织梦好,好织梦

[26]陈灿平.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技贫机制研究一一以四川少数民族特困地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04). 织梦好,好织梦

(作者单位:中共山西大同市委党校)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