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战略 > 社会保障 > 开发性金融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挑战和对策研究

开发性金融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挑战和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16 作者:派智库 来源:《经济纵横》2018年第7期 浏览:【字体:

摘要:金融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然而贫困地区金融体系建设落后、金融产品供给与贫困农户需求不相适应、配套政策对金融精准扶贫的引导力不强等问题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开发性金融在支持脱贫攻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对象解决贷款难度大、融资成本高等问题,使扶贫工作更有实效。为更好地实现精准扶贫目标,开发性金融机构应积极为贫困地区产业扶贫规划的编制提供智力支撑、推动贫困地区信用体系建设、结合开发性金融特点创新扶贫产品、强化监督审查并加强风险防控管理。 内容来自dedecms

关键词:精准扶贫;开发性金融;贷款;信用体系

dedecms.com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脱贫事业,脱贫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和重要指标,脱贫攻坚战在全国迅速开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一直以来,金融扶贫是扶贫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定点扶贫、挂包帮、对口帮扶等实践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脱贫工作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灌水式”“输血式”金融扶贫模式已不再符合实际需要。金融精准扶贫既是金融扶贫同时又是精准扶贫,是我国扶贫工作进入新阶段的新举措,而开发性金融在支持脱贫攻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对象解决贷款难度大、融资成本高等问题,使扶贫工作更有实效,顺利实现脱贫。

本文来自织梦

一、金融精准扶贫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内容来自dedecms

近年来,随着金融精准扶贫政策体系的逐步完善,金融部门不断深化认识,加大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力度,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实际运行中,金融精准扶贫无论是机制建没还是项目资金的准确投放程度都面临诸多难题。

内容来自dedecms

(一)金融精准扶贫的现状

内容来自dedecms

1.金融精准扶贫政策体系逐渐完善。自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来,各部委和各级地方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制定实施了一些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如2016年发布的《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投入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等。在这些重要文件的指导下,多项金融扶贫相关优惠政策出台,并不断落实。如,在贫困县设立比支农再贷款更加优惠的扶贫再贷款;很多贫困地区开展“金融扶贫进农村”活动,推动落实金融精准扶贫专门主办行制度;还有一部分贫困县制定金融精准扶贫方案,有效加强金融机构与贫困群体的联系。总体看,各级政府、金融机构都积极参与到金融精准扶贫中。

copyright dedecms

2.金融精准扶贫方式不断丰富。我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一般是根据各类贫困户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将其分为创业类、就业类、救济类等不同类型,进而提供相应的信贷产品,现已取得一定成绩。此外,各地推出相对多样化的金融扶贫方式。在金融机构方面,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部分地区建立“政银保企”的贷款模式,重点推出用以保障保险类小额贷款的“银行+保险”模式及农业产业链相关的“涉农龙头企业+农业经销商+上下游种养殖户”贷款模式;中国农业银行为配合农村集中住房建设工作,定向设计了相关贷款产品;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则创新性地推出“光伏扶贫贷款”“助农贷”和“三权”抵押借款等系列信贷产品。在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协作方面,河北省推出“两组织+双保险+金融+贫困群体”模式,即地方扶贫志愿组织结合干部担保及农民互保,帮助农户获得信贷资金;重庆市政府牵头,联合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制定了金融精准扶贫专案,构建了一批容易效仿复制、便于操作落地的金融扶贫代表性模式,创造性地推出“农户+政府”“农户+担保公司”“农户+企业”等新型贷款模式。

dedecms.com

3.金融精准扶贫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进行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以及已完成脱贫人口的贷款余额达6353亿元,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约9186亿元,全国有835万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取得信贷支持,国家级贫困县中有12家企业借助资本市场绿色通道政策实现上市。[1]部分国有银行围绕精准扶贫推出明确方案并取得成效。在政策性银行中,国家开发银行在2013-2017年的五年间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总金额约9191亿元,其中仅2017年投放的精准扶贫贷款金额就达4445亿元,并计划在2018年继续部署配套的精准扶贫贷款约4000亿元,国家开发银行的精准扶贫已覆盖全国987个贫困县,较大程度地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及贫困人口物质生活的改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自2015年起推出长效扶贫机制,通过多种模式因地制宜的助力易地扶贫搬迁、教育精准扶贫、产业精准扶贫及健康精准扶贫等,截至2017年底累计发行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达1.26万亿元,其中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贷款共帮扶搬迁总人数约768万人,通过产业精准扶贫贷款共支持超过48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产收增加。在商业银行中,中国农业银行在2017年末累计发放扶贫贷款余额约8151亿元,其中仅2017年投放扶贫贷款总金额就超过3700亿元,覆盖全国约832个国家重点支持的扶贫县,帮扶贫困人口665万人次;中国建设银行2017年末累计发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达1500亿元,直接支持约37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产收增加,通过金融信贷模式大力帮扶贫困县的贫困户及企业。

copyright dedecms

(二)金融精准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当前,我国仍有大量人口身处资源匮乏、偏远落后的地区,面临严峻的贫困问题,减贫任务艰巨且紧迫,金融精准扶贫的意义重大。与我国金融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相比,金融精准扶贫还面临很多问题,如贫困地区金融体系建设落后,金融产品供给与贫困农户资金需求不相适应,配套政策的规范性、差异性导致对金融精准扶贫的引导力不强等。 内容来自dedecms

1.贫困地区金融体系建设落后。主要表现在:第一,参与扶贫的金融机构数量尤其是在乡、村一级的金融网点相对较少,而小型金融机构如农信社等能力又偏弱。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除中国农业银行在乡镇一级设有分支机构外,其他三家银行的营业网点仅设置到县一级,且没有完全覆盖。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7年农村地区支付业务发展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农村地区每万人拥有银行网点数不足56个,乡均银行网点和村均银行网点仅约3.93个和0.24个,单个网点服务的人数超过7500人,银行网点数量严重不足。相较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虽然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信社、农商行、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乡(镇)、村的网点较多,但受贷存比控制和自身效益的约束,可贷资金有限,扶贫力度也相对较弱,有限的资金供给难以满足当前金融精准扶贫的需求。第二,贫困地区金融市场信息不畅通。在贫困地区,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导致金融市场信息闭塞,无论是商品信息还是科技信息都无法保证及时性和有效性,难以有效发挥金融精准扶贫的作用。[1]我国贫困地区多为交通不便、地形复杂的偏远山村,村民居住分散,现代化基础设施严重匮乏。较低的信息化普及率限制了贫困地区的融资渠道,融资效率不高。然而现代金融服务业对网络等基础设施要求较高,且相关产品和服务也越来越多维和复杂,金融机构在为贫困地区提供金融服务时,仍需采用大量传统技术手段,一家一户的进行讲解和交易,导致金融机构扶贫的运营费用、管理成本长期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精准扶贫作用的发挥。[2]第三,贫困地区信用体系不健全。信用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目前我国多数贫困地区信用环境不佳,许多贫困户信用意识薄弱,再加上其对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缺乏了解甚至对扶贫政策的错误理解,在日常金融服务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贫困地区的人口将银行信贷资金与国家扶贫资金混淆,甚至存在逃废债现象。面对相对较高的扶贫贷款风险,金融机构普遍惜贷,参与金融精准扶贫的意愿不强。[3]同时,贫困地区企业和群众征信数据的缺乏也给金融机构的参与带来不少风险。总之,金融信用体系不完备是造成我国广大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无法有效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dedecms.com

2.金融产品供给与贫困农户需求不相适应。一方面,商业银行金融产品供给与贫困户产品需求存在错配。不同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贫困企业的融资困境及贫困户的境遇各有不同,对资金额度、贷款期限等均有不同需求,应设计多样化且与实际贷款诉求相匹配的金融产品。事实上,尽管当地银行网点工作人员能相对精准地把握贫困户需求,但由于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目标是防范风险的同时实现收益最大化,设计的多为标准化产品,产品类型单一,使基层网点无法推荐匹配的或无权灵活设计适应贫困户的金融产品。产品供给与需求的错配限制了金融扶贫的精准度。据中国农村金融协会调查显示,在30%有贷款需求的农户中,贷款满足度不到50%,贷款覆盖率仅约15%,贫困户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相匹配的贷款产品的比例较小。另一方面,金融扶贫产品增信方式与贫困农户需求不匹配。如,传统的抵押担保贷款、联保贷款,因贫困农户本就缺少自有资产而难以发挥作用,免抵押免担保信用贷款实际覆盖范围又相对较小。短期看,金融机构要履行社会责任,但也要遵循市场规律考虑风险和收益问题;长期看,受贫困户抵押物不足等因素制约,传统的商业性金融机构无法满足贫困群体的资金需求。[4]金融机构倾向于将信贷资金投向大客户,而有意限制资产不足且无担保的贫困农户信贷,其趋利性和扶贫的政策性存在一定冲突。

本文来自织梦

3.相关配套政策对金融精准扶贫的引导力不强。第一,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普遍偏紧,地方性村镇银行数量偏少、密度不高,缺少专门从事扶贫工作的全国性金融机构。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6)》显示,涉农金融机构中95%以上的网点为农信系统,其中信用社占一半以上,金融机构涉农主体相对单一、多元化程度有限。另一方面,村镇银行的设立多受到“一县一行”等政策性限制,从而无法灵活的跨区域开展业务。目前,尚未设立专业性和针对性更强的专门金融机构从事扶贫事业。第二,对向贫困群体提供直接服务的金融机构的政策性支持不足。金融扶贫的关键是从根本上提升金融机构参与扶贫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真正提高扶贫效率和效果,减少“外部输血式”的资金输入。科学合理的税收政策能在降低金融机构扶贫成本、激发其扶贫动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然而金融机构在扶贫工作中要无偿承担较多应税项目,且部分捐赠活动要视同销售缴纳相应税收,税务成本较高,从而降低了金融主体开展扶贫工作的积极性。[5]一第三,扶贫政策导向性不足。如,传统的财政资金投入会对扶贫产生明显的短期效果,但长期看不可持续;已出台的“三农”针对性再贷款政策考核力度较小,且条文宽泛,在实际实施中无法精准对焦,引导作用难以发挥。同时,国家对金融精准扶贫的资金投向介绍不明,当前仅相对明确的针对易地搬迁、助学贷款等领域出台了相关政策,更有指导性、可落地的操作方法亦未做具体规定。如何通过精准的金融扶贫政策打破“输血”模式实现“造血”效果、发挥导向作用还需要深入研究。

dedecms.com

二、开发性金融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

内容来自dedecms

目前,我国金融精准扶贫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很多问题,难以满足精准扶贫的需求。贫困地区需要能适应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条件、打破市场失灵、改善贫困群体现状、助力当地经济发展的金融形式,而开发性金融正是能协调政策与市场间关系的有效扶贫手段。具体而言,开发性金融是政府建立的具备国家信用、能体现政府意志的金融机构,以中长期投融资为手段,依托国家信用,通过市场化运作,推动制度建设和市场建设,从而实现政府特定发展目标的资金融通方式。开发性金融具有政策性和诱导性特征。一方面,开发性金融机构可凭借国家信用发行金融债券等进行资金筹措,对满足国家战略要求的项目提供融资融智支持,以长期、大额的融资弥补市场失灵,同时支持政府实现其重大经济目标;另一方面,开发性金融机构进入某领域时,会对该领域的市场及制度进行完善,从而降低准入门槛,最终吸引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跟进和模仿,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与商业银行相比,开发性金融在支持脱贫攻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dedecms.com

(一)有助于建立更加长效可持续、丰富多元的扶贫融资机制

内容来自dedecms

开发性金融机构是连接政府部门与市场的纽带,能深入理解政府意图,也能把握市场运行规律,可有效发挥在政府协调与市场配置方面的作用。开发性金融的介入具备一定的政府背书意义和导向价值,其依托国家信用,为金融机构和贫困地区搭建平台、共建信用共同体,在优化贫困区金融生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其信用化和商业化的双重属性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两种资金的共同作用能推动当地资本市场、信用体系等的共同建设和改良,进而促进贫困地区多元可持续融资机制的形成,通过治本完成扶贫目标。 织梦好,好织梦

(二)为金融扶贫提供期限更长、额度更大的低成本融资支持

本文来自织梦

开发性金融机构凭借国家信用,可有效发挥中长期金融服务的作用和优势,通过债券的发行将期限较短、集中度不高的居民存款和社会资本转变为期限更长、更为集中的信贷资金,遵循保本微利原则将资金投向明确的重点领域,有效解决贫困群体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对开发性金融发挥在扶贫中的作用提供了较大支持,2014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借助抵押补充贷款工具(PSL)为开发性金融促进棚户区改造提供期限更长、成本更合理的资金额度,使开发性金融具备更大额度、更低成本的针对贫困户及企业的信贷空间,使贫困群体获得更多扶贫资金。

织梦好,好织梦

(三)通过提供融智服务促进贫困地区发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除提供配套的信贷资金外,开发性金融能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及行业等多方面优势,通过培训等不同方式推进融智服务的开展,进而促进贫困地区科教事业的发展。如,作为开发性机构的国家开发银行,按照相关部门要求编制与贫困地区相符的政策规划,而且因人、因地、因原因、因类型施策,理顺贫困地区扶贫机制,进而实现精准扶贫。[6]同时,开发性金融机构能派驻专门的金融专业人员入驻贫困区,一方面了解扶贫地区的疑难杂症、配合银行专门开展扶贫工作,另一方面能向广大贫困群体宣传开发性金融扶贫的方式、作用和意义,从而增强双方的默契,避免认识上的偏误。此外,通过加大教育扶贫力度,有利于从深层次提升贫困户文化素养和个人技能,真正通过提升贫困户自身能力助力其实现脱贫。 dedecms.com

(四)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领域可发挥重要作用

copyright dedecms

在易地扶贫搬迁领域,开发性金融机构可在向贫困地区提供中央贴息贷款等资金支持的同时,理顺易地扶贫搬迁资金运作机制,优化审批流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还可在易地扶贫搬迁领域协助进行相关制度建设、市场建设和信用建设,改善贫困地区金融生态环境,防范信贷风险。国家开发银行在易地扶贫搬迁中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持续协助超过22个地区进行省级层面的扶贫投融资主体组建工作的开展,多省市易地扶贫搬迁贷款的审批授信事宜已经完成,惠及人口超过600万人。 本文来自织梦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开发性金融机构可发挥集中、长期、大额的资金优势,通过“政府主导、机制建设、统一负责”等方式,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模式,大力支持贫困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开发性金融兼具收益性和公益性,其收益性有利于保证资金的有效投放,切实做到每笔资金落实到项目、到人,实现资金的市场化收益;其公益性能起到管理监督作用,避免实际操作中的混乱。同时,开发性金融可针对贫困地区财力进行专题研究,创新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并根据业务进展情况,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较为完善的制度设计使开发性金融能解决贫困地区项目融资的天生不足,也能为不愿意在贫困地区开展信贷工作的商业银行解除后顾之忧,从而达成资金与项目的匹配对接,实现金融的精准扶贫。[7] copyright dedecms

在产业扶贫领域,开发性金融机构可充分发挥政策性引导作用,借助产业支持政策,通过不断推广融资平台、管理平台、担保平台、公示平台和信用协会的融资模式,协调社会各类资源形成合力,促进贫困地区形成更加健康有效可持续的产业体系,以维护当地市场秩序的稳定并带动区域发展。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开发性金融能在产业扶贫领域把握地方实际、因地制宜的帮助贫困地区扶持培育相关产业;综合运用市场和政府两种手段,既能掌握好银政合作的基础、发挥政治属性克服扶贫难题,又能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给予扶贫产业支持、激发龙头企业活力、带动产业扶贫多方主体的积极性。 copyright dedecms

在教育扶贫领域,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主力银行,开发性金融机构可发挥自身业务优势,进一步加强机制建设,积极推动教育基础设施改善,创新融资模式,加大对家庭困难学生、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的支持力度,保障助学业务健康稳步发展。同时,结合产业扶贫等举措,开发性金融能依托其政策性给产业相关的农民培训教育基地和专业化的职业教育学校提供贷款支持,帮助贫困群体学习产业知识、提高生产能力,通过助力教育进而促进产业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发展。

dedecms.com

三、开发性金融在精准扶贫中面临的挑战 dedecms.com

(一)融智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融资融制融智”是开发性金融机构的三大优势。在融资方面,无论是异地搬迁扶贫还是教育扶贫及其他扶贫项目,国家开发银行一直是出资的主力银行之一,且凭借其独特的引导作用,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的进入。在融制方面,国家开发银行与贫困地区政府深度合作,开创性地提出管理平台、统贷平台、担保平台、公示平台和信用协会协同运作的“四台一会”产业扶贫融资新模式。但在融智方面,虽然国家开发银行采取了派遣扶贫金融专员、组织贫困地区干部开展研讨培训等一系列措施,但在脱贫规划编制方面,仍以区域融资规划编制为主,其融智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在部分领域与其他金融机构的行为边界模糊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在各地精准扶贫实践中,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探索形成了特有的“银政合作→规划先行→产品创新→模式设计→项目试点→组织推动→项目推广”七步走的路径。[8]但在某些环节的具体实践中,开发性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工作存在重叠,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特殊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异地搬迁扶贫,除了是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工作重点,也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工作重点。同样的现象在“特色小镇+扶贫”项目中,2016年住建部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印发的《关于推进政策性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通知》和2017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开发银行印发的《关于开发性金融支持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脱贫攻坚的意见》,两份文件的主要工作中都包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特色产业配套设施建设、联合其他金融机构拓宽当地小城镇融资渠道等内容。此外,开发性金融机构在产业扶贫等领域与其他商业银行的扶贫产品和模式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叠现象。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三)对部分扶贫资金和项目监管不足 本文来自织梦

开发性金融机构作为政府与市场间的媒介,很多扶贫项目都需要地方政府的协作和落实,但其中存在对部分扶贫资金和项目监管不足的问题。国家审计署对21个省312个国定贫困县2016年的扶贫政策落实和资金管理情况进行重点审计,发现存在一些地方扶贫工作还不够扎实、有的地方扶贫政策落实不够精准、部分地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推进不畅等问题。[2]2017年审计结果表明,异地搬迁扶贫一直是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重点开展的扶贫工作之一,但当年有4个县擅自提高易地扶贫搬迁范围、建设标准等指标水平,形成资金缺口2.97亿元;此外,还有23个地区异地扶贫搬迁规划不合理、配套不齐全,影响了2万多贫困户(人)安置。除异地搬迁扶贫,产业扶贫也是开发性金融精准扶贫的重点工作之一,但当年有13个县将3.21亿元产业扶贫等“造血”资金直接发放给贫困户。包括异地搬迁扶贫、产业扶贫资金和项目在内,2017年全国共有28.11亿元扶贫资金被骗取套用或挪用,举借的11.75亿元闲置,还有261个项目(投资2.88亿元)长期闲置或未达目标。 本文来自织梦

四、推动开发性金融机构支持精准扶贫的政策建议 dedecms.com

(一)加大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融智优势

织梦好,好织梦

一要加强开发性金融机构与中农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鼓励国家开发银行等机构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政策研究和方案设计工作,不断推出更有针对性的金融精准扶贫政策。二要深化开发性金融机构与各级地方政府的合作,大力推动省市县三级扶贫开发金融合作办公室建设,形成在贫困地区开展金融扶贫工作的平台和抓手,探索能直面扶贫问题的更具操作性的措施。三要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机构在产业发展领域的智力优势和资源优势,协助贫困地区政府开展产业脱贫规划编制工作,积极引导不同行业的龙头企业参与产业扶贫,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共同提升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文来自织梦

(二)发挥开发性金融融制优势,推动贫困地区信用体系建设

内容来自dedecms

在市场和信用建设残缺的情况下,金融扶贫工作的开展将受到较大限制,因此有效开展金融精准扶贫的一个核心便是建立完善的金融系统和有效的信用机制。开发性金融的关键在于自发主动地去引导市场建设,而不能静待整个市场机制自身提升或其他参与主体对市场的优化。开发性金融机构应积极推动市场的信用建设,为其他金融机构创造良好投放预期,吸引信贷资金流向贫困地区,使扶贫资金能在规范的市场、良好的信用、完善的规则下精准投放,形成健全的市场化信贷体系,打破贫困地区贫困户及困难企业的融资瓶颈,解决其由于市场不完善所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 本文来自织梦

(三)结合开发性金融特点,进行扶贫产品创新

dedecms.com

应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服务优势,对精准扶贫融资模式和金融产品进行创新。支持有条件的贫困地区发展创投基金、并购基金,引导社会资金进入脱贫攻坚的重点领域。同时,鼓励相关部门与开发性金融机构及传统商业银行加强合作,建立精准扶贫的长效合作机制。开发性金融机构应结合自身的特殊性,根据各贫困地区不同的融资需求,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提供因地制宜的金融服务。一方面,可尝试通过各类平台建设,使以中长期、大额集中融资为特点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也可以为农业小企业、分散农户提供小额信用贷款等金融服务,促进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应运用多种信贷手段及扶贫专项基金、扶贫专项债券等开发性金融工具,针对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特色和项目融资需求,从扶贫模式及信贷产品的金额、利率、期限、流程、担保品等方面进行创新,推动不同模式、不同扶贫信贷产品和服务的发展,以适应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和困难企业的实际贷款需求,拓宽扶持对象的融资渠道。

织梦好,好织梦

(四)强化监督审查,加强风险防控管理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由于开发性金融项目具有金额大、周期长的特征,因此在项目评估、项目运行及项目核算等各环节需要加强核查,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专项管理,避免出现挪用资金、虚假使用等违法违纪问题。审计部门应保证严格审计和独立核准,明确扶贫资金的流向与使用情况,以保证资金使用与项目预算一致。

内容来自dedecms

加强风险防控管理,一要完善扶贫开发数据统计工作,逐步完善精准扶贫信贷系统,为开发性金融扶贫政策制定和考核评价等工作提供支撑。二要注重调动和发挥开发性金融机构的组织协调优势,科学设计融资模式、健全信用结构、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强化动态管理和社会化监督,切实加强风险管控。三要推动开发性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共同建立和完善担保、再担保体系,建立完备的贫困地区信贷风险补偿及分担机制,并推进建立与之相匹配的信贷风险补偿和保证基金,提升贫困地区防范风险的能力。 copyright dedecms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织梦

[1]吕世瑜,王子.开发性金融参与金融精准扶贫的实践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6(15):180-182.

本文来自织梦

[2]杨舒同.内蒙古自治区金融精准扶贫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7.

copyright dedecms

[3]涂思.湖北省农村金融扶贫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7. dedecms.com

[4]田惠敏.开发性金融助推“四到”脱贫攻坚的新思路探究[J].中国市场,2017(29):001.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5]龚兵.营改增后西部地区金融扶贫的税收思考[J].税务研究,2017(7):120-122. copyright dedecms

[6]杨志锦.开发性金融扶贫更注重融智服务[N].21世纪经济报道,2016-12-16.

内容来自dedecms

[7]金运,韩喜平.扶贫开发的金融制度安排[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6):94-97. 本文来自织梦

[8]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课题组.开发性金融支持下的中国精准扶贫--基于湖南省扶贫实践的案例研究[J].开发性金融研究.2017(1):68-77. 本文来自织梦


[1]数据来源:截至3月末:全国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9186亿元,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video/2018-05/22/c_129877995.htm。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http://www.audit.gov.cn/n4/n19/c123683/content.html。

织梦好,好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