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战略 > 资源战略 > 经济聚集与产业结构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经济聚集与产业结构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20 作者:派智库 来源:《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年 浏览:【字体:

摘要:从经济集聚、产业结构两方面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定量考察经济集聚、产业结构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现阶段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处于随集聚程度的提高而增加的阶段,拥挤效应还不明显。同时,集聚程度的不同方面对土地利用效率的贡献大小存在差异,资本密度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大于就业密度和人口规模,这表明现阶段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主要由资本投入推动的。2、城市产业结构优化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作用增强,其进一步加大了资本对城市土地产出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但不利于城市就业水平的提升。 内容来自dedecms

关键词:经济集聚;产业结构;城市土地;效率

本文来自织梦

0 引言 内容来自dedecms

现阶段,中国城市用地正处于快速扩展阶段[1-2],这必然导致大量耕地转化为非农建设用地,从而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通过内部挖潜和集约节约型土地利用模式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将是未来城市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向,也是耕地保护的有效途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学术界也为此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效率值时空特征及效率提升路径等方面[3],而对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均不多见,亟需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要素,其投入产出效率与经济集聚、产业结构密切相关。正确认识和把握主导因素(经济集聚、产业结构)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及传导机理,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制定合理的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另外,从研究对象来看,目前主要是省域城市[4-5]、城市群[6]、重要城市(比如省会城市和特大城市)[7-9],针对全国范围内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系统分析还不多见。因此,本研究拟针对现有文献存在的不足进行以下两方面的扩展:一是探讨经济集聚、产业结构等主导因素对土地利用效率的作用机理,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经济集聚、产业结构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方向和大小;二是扩大研究样本,以全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以更准确地把握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

本文来自织梦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内容来自dedecms

1.1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内容来自dedecms

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伴随着经济集聚和产业结构变动现象。集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城市又是经济聚集的主要场所和重要载体。从城市内部组成来看,是由一系列块状功能区(比如商业区、商务区、工业区等)构成的,在本质上这是相关功能主体在空间上的集聚结果。与此同时,伴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更新和调整,各个功能主体区也呈现着集中-分散-集中的动态变化。因此,经济集聚和产业结构的变动都会导致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变化。基于此,本研究选择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主导因素,从经济集聚和产业结构两方面构建关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图1),并在此框架下揭示经济集聚和产业结构变动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的作用机理。

copyright dedecms

dedecms.com

1.1.1经济集聚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经济集聚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是通过集聚效应来实现的,具体表现为3个方面:1、生产成本节约效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经济集聚主要表现为特定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信息传递系统和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这为实现服务共享、基础设施共享和产业间前向后向联系提供了前提。因此,聚集区内土地利用者可以便捷地获取市场信息以及各种相关服务,这就大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主要表现为管理、融资、营销等方面成本的节约。2、规模经济效应。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都非常注重规模经济的作用。一般来讲,区域分工和区域差异能够有效地促使经济集聚的形成,同时,集聚又会进一步强化分工和专业化,二者相互强化、相互促进。在此过程中集聚区内土地利用者也逐步实现最优经济规模水平,能够获得规模经济的优势,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土地收益。3、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同类产业内部的企业或具有密切关联的企业在同一地区的聚集,这种方式能够促进这些企业之间以低成本进行知识、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从而产生溢出效应;二是不同产业在同一地区的集聚,即同一地区产业多样化,这些不同产业经济主体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也会产生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综合以上两方面可知,土地利用者在地理空间上的接近能够促进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从而有利于土地利用收益的提高。另外,必须看到这三方面又是相互促进的,在三者的共同作用下会产生两方面的结果:一是土地利用主体的生产成本降低;二是土地利用收益的增加。这都能够促进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但必须看到,当城市经济集聚程度增加到一定水平之后,如果某一地区的集聚程度持续提高,就会出现拥挤效应,主要表现为由收益递增向收益递减转变。当拥挤效应超过集聚经济效应时,继续提高城市集聚程度的边际要素产出率将会变为负,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也会随之下降。所以,从理论上分析可知,经济聚集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之间可能具有倒“U”型关系,即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随着集聚程度的提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但现阶段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目前究竟处于哪个阶段还需要进一步检验。 dedecms.com

1.1.2产业结构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还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换。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换,并依次向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的阶段、资本密集型产业占主导的阶段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主导的阶段转变。产业发展要以土地为依托,产业结构的质态转变需要通过土地利用变化反映出来,也就是说产业结构演变最终会导致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动。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其产业结构差异较大。这会导致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异,并对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来说,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1、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节约用地。目前中国城市产业结构明显的特征是工业比重高、服务业和新兴工业比重较低并且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城市用地的过度扩张和农地过度非农化[10-11]。经济社会发展对城市土地的需求主要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的产出率,一般来说,资本和劳动产出率较高的城市会吸引大量资本和劳动流入,并导致城市用地需求增加和土地价格上升。在生产要素替代效应的作用下,会导致两方面的变化:一是相对价格较高的土地会被相对价格较低的其他要素替代,二是单位产值占地量较大的传统产业逐步被单位产值占地量较少的新型产业所替代。这两方面都会导致实际用地量的大大减少。相关研究测算结果表明,城市产业布局和结构合理可节约土地10%~20%[12]。可见,优化产业结构能够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2、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土地收益。产业结构优化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的技术集约化、知识集约化和经济服务化以及产业关联度的增加、产业链长度的延伸和产业附加价值的提高。也就是说,优化产业结构,尤其是提高第三产业和新兴工业比重,能够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效益。相关研究成果表明,用于一、二、二产业的土地的单位面积产值之比大约为l:100:1 000[13]。3、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阿伦索(Alonao)的城市土地竞租模型,不同产业的竞租能力差距较大,一些新兴产业(现代商业、金融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具有较强的竞租能力,可以承受较高的土地租金,而其他产业的竞租能力相对较弱。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经济效益较高的产业可以获得区位较好的土地资源,经济效益低的产业获得区位较差的土地资源,也就是说城市的每块土地都能够配置到支付意愿最高的行业。最终使土地资源在各产业中得到最佳配置,有利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织梦好,好织梦

1.2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择

copyright dedecms

为了定量考察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主导因素(经济集聚、产业结构),在以上分析框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如下的计量经济模型: 内容来自dedecms

本文来自织梦

式中:E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X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γ为回归系数;α为常数项。

dedecms.com

对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指标,本研究利用DEA方法进行测度。评价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最关键的是选择合适的投入和产出指标(表1)。在产出指标方面,选取城市二三产业增加值来衡量。在投入指标方面,土地、资本和劳动力是基本的生产要素,因此,从这三方面选择相应的投入指标:1、土地投入用城市建成区面积表示。2、资本投入利用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来表示。3、对于劳动量指标的选择,由于劳动量较难形成统一的测算标准,本研究沿用多数相关研究的做法,用城市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来代替劳动力投入[14]。在效率值测度过程中把每个城市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决策单元(DMU),运用由R.Fare等构建的生产最佳前沿面,将每个DMU的生产同最佳前沿面进行比较,落在生产最佳前沿面上的DMU,其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值为1,未落在前沿面上的DMU,其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值介于0~1之间。运用DEAP 2.1软件包计算2012年中国284个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利用的DEA效率。结果显示,2012年全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平均值为0.412,这表明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不高,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织梦好,好织梦

本文来自织梦

对于经济集聚指标的选择,一些文献中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区位分工指数、EG指数以及与集聚经济相关的变量替代(比如,区域内企业数量、就业人数、基础设施数量、城市人口密度等)。鉴于本研究的重点是产业、资本、人口等方面向特定空间(城市)集中产生的集聚效应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此,选择了与本研究主题更加贴近的总体经济指标,即用单位土地面积资本投资、单位面积就业人口数量和城市人口规模等指标代替。范剑勇在研究经济集聚对劳动力生产率影响时也选择了类似指标[15],可见用这些指标替代经济集聚因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本文来自织梦

对于产业结构指标的选择,主要考虑产出结构和投入结构两方面。在产出结构方面,遵循一般研究的做法,用城市二三产业产值的比例来表示[16]。在投入结构方面,利用资本有机构成(即资本存量与劳动人数的比率)表示,若某个城市资本有机构成较高,说明该城市经济结构正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化。 内容来自dedecms

另外,为了更准确全面地反映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在研究模型中加入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地理区位等控制变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用城市人均GDP来表示。考虑到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条件的差异较大,各个城市所处的地理区位(东部、中部或者西部)也会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产生影响,因此,在研究模型中引入了区域虚拟变量D1和D2。

本文来自织梦

1.3 数据来源 内容来自dedecms

数据主要来源于2013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由于部分城市相关数据缺失,最后统计出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本文来自织梦

2 结果分析 dedecms.com

利用Eviews 5.1软件包进行回归分析,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以消除截面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现象(表2)。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本文来自织梦

(1)经济集聚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回归结果显示,单位土地面积资本投资量、单位面积劳动就业人数和城市人口规模的系数均为正,并且较为显着,这表明城市集聚程度的增加可以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并且集聚效应比较明显。也就是说,现阶段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还处于随集聚程度提高而增加的阶段,经济集聚效应大于拥挤效应。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经济集聚效应,应将避免拥挤效应的出现作为城市土地利用管理的核心内容。另外,从系数大小来看,资本密度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的影响要远大于就业密度和人口规模。此结论是符合中国城市发展现状的,一般来说,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2个方面:一是要素投入的增长,二是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目前,中国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要高于效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经济增长对要素投入的依赖性还比较大[17]。对于城市经济来说,其土地收益的增加也主要是由资本投入推动的。中国目前正处在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阶段,城市发展需要大量资本投入用来建设和维护城市交通、水电等公共基础设施,很多城市进行了新区和开发区的建设,同时国家和地方也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投资的政策和计划,一些城市的大型建设项目(比如城市地铁项目、城际轻轨和高铁项目、城市道路扩宽与新建)陆续上马,这才使得集聚效应得以显现。由于中国特殊的政府管理体制,政绩考核主要关注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等指标,在资本数量有限的背景下,这致使地方政府之间在“招商引资”上存在着过度竞争,为了争取更多资本进入本区域,各个地方政府有很强的激励进行“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这进一步强化了资本推动型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

织梦好,好织梦

(2)产业结构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在产出结构方面,回归结果显示,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越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越高。可见,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助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但现阶段中国城市发展总体状况是第二产业占有较大的份额,城市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明显较为落后,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消弱了产业结构优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的作用。在投入结构方面,回归系数为正,这表明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存量与劳动人数的比率)的提高有利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对中国大部分城市来说,制造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资本替代劳动是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工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18]。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作用逐步增强,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资本推动城市土地产出的作用,进一步印证了资本密度对土地利用效率影响较大的结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虽然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不利于城市就业能力提升,可能会影响到社会稳定,也不利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提高城市就业吸纳力只能依靠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从现实来看,产出率高的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整体发展层次较低,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产业结构优化和就业密度提高对土地利用效率的贡献。因此,应该加快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速度,大力发展现代化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同时,更要积极发展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的先进服务业和新兴产业。

copyright dedecms

(3)控制变量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回归结果显示,人均GDP的系数为正,这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也具有较高的土地利用效率,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另外在区域虚拟变量中,D1和D2分别在1%和10%的显着水平下通过检验,这表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相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具有显着差异,同时东部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明显高于中部地区。此结论符合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异特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测度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平均值分别为0.441,0.410和0.341。

内容来自dedecms

3 结论与建议 copyright dedecms

3.1 结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经济集聚主要通过集聚效应(成本节约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知识技术溢出效应)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产生正面影响。但由于拥挤效应的存在,城市经济聚集与其土地利用效率之间可能具有倒“U”型关系,即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随着集聚程度的提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处于随集聚程度的提高而增加的阶段,拥挤效应还不明显。但集聚程度的不同方面对土地利用效率提高的贡献大小存在明显差异,资本密度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大于就业密度和人口规模,这表明现阶段中国大部分城市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资本投入推动的,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 内容来自dedecms

(2)产业结构主要通过结构效应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产生影响。产业结构水平决定了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特点,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节约用地、提高单位面积土地收益和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最终导致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案例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另外,在投入结构方面,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虽然有利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但并不利于城市就业水平的提高。

织梦好,好织梦

3.2 建议

织梦好,好织梦

(1)彻底转变城市发展模式,重视科学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将城市发展动力由资本投入转变为科技进步和效率的提高,避免拥挤效应的出现。通过制度和机制创新发展集约和节约型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以土地节约和集约作为产业入驻的门槛和城市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

内容来自dedecms

(2)加快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速度,主要工作重点是加快工业结构的高级化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优化,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考虑可持续发展性、带动效应等因素来选择和发展主导产业,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并结合城镇建设规划逐步优化城市产业的空间布局,进一步发挥经济集聚效应。

dedecms.com

参考文献: 内容来自dedecms

[1]刘彦随,邓旭升,甘红.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态势及优化对策[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27(3):1-4.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吴得文,毛汉英,张小雷,等.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J].地理学报,2011,66(8):1111-1121. 本文来自织梦

[3]梁流涛,赵庆良,陈聪.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异特征及优化路径分析——基于28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实证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3(7):48-54. copyright dedecms

[4]周亮,张明斗,徐建刚,等.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山东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及有序性测度[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2):135-142. dedecms.com

[5]田春,李世平.基于DEA方法的山西省城市土地利用相对效率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9(1):4-44.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6]张兵,金凤君.19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07,29(5):38-43. 本文来自织梦

[7]郑新奇,王筱明.城镇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4,18(2):34-39.

copyright dedecms

[8]宋戈,高楠.基于DEA方法的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分析——以哈尔滨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8,28(2):185-188. 内容来自dedecms

[9]杨志荣,吴次芳,靳相木,等.基于DEA模型的城市用地经济效益比较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1):14-18.

内容来自dedecms

[10]曲福田,高艳梅,姜海.我国土地管理政策理论命题与机制转变[J].管理世界,2005(4):40-47. 内容来自dedecms

[11]谢正峰,董玉祥.我国城市土地优化配置研究演进与展望[J].经济地理,2011,31(8):1364-1369. copyright dedecms

[12]任艳敏,张加恭.广州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研究[J].广东土地科学,2007,6(2):40-44.

内容来自dedecms

[13]汪燕.皖江城市带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耦合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1):11-14. 织梦好,好织梦

[14]渠立权,张庆利,陈洁.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1).24-28.40.

内容来自dedecms

[15]范剑勇.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J].中国经济学前沿,2007(3):72-81.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6]喻燕.卢新海.建设用地对二三产业增长贡献定量研究——武汉实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3):124-128.118.

本文来自织梦

[17]李善同,侯永志.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特征与“十五”时期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J].管理世界,2001(2):95-102. dedecms.com

[19]袁富华,李义学.中国制造业资本深化和就业调整——基于利润最大化假设的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8,8(4):197-210.

copyright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