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产业 > 教育产业 > “互联网+”与高校“双一流”建设

“互联网+”与高校“双一流”建设

发布时间:2017-03-10 作者:派智库 来源:山西新闻网 浏览:【字体:

  国家做出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战略部署后,我省提出了“1331工程”。高校如何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使命,“互联网+”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实践的时代命题。当前,互联网在高校地位特殊、作用突出。时至今日,互联网无时无刻地存在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每一个环节。教学中,“互联网+”催生了MOOC教学、在线式学习等新的育人模式,形式新颖、自主性强,深受师生欢迎。太原理工大学目前开设有300余门“尔雅”课程,覆盖学生达两万余人,真正凸显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科研方面,互联网的强大优势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大显身手。无论是资源共享、前沿追踪,还是文献获取、成果传播,互联网特别是大数据都在为高校积极主动深度介入区域经济建设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撑。在文化传承创新中,互联网是大学历史底蕴和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微信、微博、QQ等网络新媒体平台,对青年师生的辐射引领作用更不容小觑。荣获“全国高校百佳网站”的太原理工大学“清泽心雨”网站,集思想教育引领、科技学术培植、文化艺术传承等于一体,诠释了百年学府“不畏强者、不言放弃、勇于竞争、敢于胜利”精神文化内涵,激励着全体学子奋发成才,已成为全国高校开展网络思政工作的典范。未来互联网在高校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包括谷歌、微软、腾讯等在内的34家国际顶尖企业与国内300余所高校最终达成了854个项目的产学合作,预示着互联网在高校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高等学校作为立德树人的沃土和科技创新的源头,伴随着“互联网+”步伐的日益加快和IT逐步走向DT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始终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和主动作为。太原理工大学在冲击“双一流”、落实“1331工程”进程中,提出了“五大战略工程”。未来,我们将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从学科攀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强校和国际化等方面入手,全力打造“智慧型”“分享型”大学,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CERNET在全国的38个节点之一,太原理工大学承担着全省高校CERNET的接入和保障任务,当之无愧地在山西互联网领域和大数据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排头兵作用。我们将与中国教育科研网共建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及时跟踪掌握全球学科发展动态,为“树高峰、筑高原、夯基础”铺平道路,建设一流学科;我们将对即将步入大学的互联网“原住民”“00后”进行深入研究,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创造更适合于这代人的“互联网+教育”的方式方法,培养一流人才;我们将积极适应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的快速发展趋势,充分遵循大数据的4V特征,加快超算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建设,为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大数据的计算与分析,促进一流成果的产出;我们将继续加大在国际互联网发布高端人才招聘信息的力度,不断创新“互联网+”的人才引育模式,为学校的长足发展储备人才资源,打造一流师资队伍;我们将借助大数据这双“慧眼”看世界,认真落实“一带一路”,深入开展对外交流合作,让“互联网”为百年老校插上直面世界的翅膀,成就一流的国际影响力。 织梦好,好织梦

  (作者系太原理工大学校长 黄庆学)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