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评论 > 中国经济 > 新经济下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

新经济下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

发布时间:2017-07-27 作者:派智库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浏览:【字体:

[摘要]新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环境都需要有新的专业人才满足市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经管类专业涉及到的经济管理领域非常广泛,因此需要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社会提供新型人才。但当前经管类专业人才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基于此,本文从目前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着手,对新经济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了研究。新经济下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观念及方式方法必须进行创新以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基于此,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经管人才培养措施。 copyright dedecms

  (中经评论·北京)新经济主要是指由科技发展带来的高新技术所引领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的经济模式不同,经济领域不仅涉及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转移和转化,例如石油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更涉及到人类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为传统经济模式带来的便捷以及更深入性地挖掘。新经济最显著的特征在于人们逐渐从有形资源向无形资源价值的转移,且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而产品以及服务质量却大大提升。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经济形式,新经济的蓬勃发展代表着科技在人们生活、工作等各方面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相应的,新经济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类要想成为决定经济走向的领导者,就必须克服新经济为人才市场提出的各类新的挑战和问题。
  
  一、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经济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管类专业的诞生和发展,由于经济管理涉及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其人才的优化培养能够继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除研究型经管类专业人才外,社会还需要大量的应用型经管类人才。而目前经管类人才培养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 copyright dedecms
  
  师资队伍力量略显薄弱。新中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得到了显著的进步,但实际上也不过是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的经济之路多是参照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而走出来的。因此,在师资队伍方面我国相比较其他国家还处于弱势。经管类专业的人才不仅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更需要过硬的实践应用能力,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因此,师资队伍的水平直接决定着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和未来发展方向。而由于我国经管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较为短暂,现有的教师多是直接从学校毕业就走上了教育工作岗位,真正在经济市场中摸爬滚打过,有实践经验的精英教师占比较小,因此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方面、理论应用方面的经验略显单薄,这也直接影响了经管类专业学生质量和素质水平的提高。
  
  教材不够全面和完善。我国国内经济市场的发展不够完善让许多人对国外的经济产生向往情绪,一些高校和培训机构也大量引进了国外的经济书籍。虽然这些书籍中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确实有一定的先进性,但实际上,我国的经济之路与国外发达国家并不完全相同,一些在国外适用的经济理论并不一定同样适用于我国的经济环境。而国内高校使用的另一部分经济教材作者多为经济领域的教育工作者而非专业从事经济研究和应用的人士,因此这些书籍要么理论不适用,要么缺乏实践基础,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的有效知识非常有限。中国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更为丰富和完善的教材资源。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教学方式不合理。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的弊端非常明显,其着重强调教师的言传身教,注重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却忽视了知识在实践环境中的应用。但由于中国千百年的教育习惯,导致国人在深刻明白传统教育方式的弊端之时,却无力改变此种现实。经管类专业作为综合性较强的专业类型,其不仅需要强大的理论基础,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辅助,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或者说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难以培养出满足新经济下市场需求的人才。
  
  实训基地建设不合理。为了加强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许多高校在校内外建立了专项实验室或“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实验根据针对性不同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高校中的实验室或实验中心所设立的实验多为对理论教学课程起到辅助性作用的验证性实验,在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方面涉及不多。而“校企合作”模式下建立起来的实训中心受到环境等多方面主观或客观原因的限制,应用性不强。因此,大多数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切实的加强,其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创新能力也没能得到有效锻炼。 copyright dedecms
  
  二、新经济对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金融业的壮大为新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其也是新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根据当下的经济环境与经济政策来实施,新经济条件下市场和社会对于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也来自多个方面。
  
  经管类人才培养需要有清晰的定位。不同的应用环境对于人才的需求定位并不相同,因此在进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时就必须带有清晰的目标定位,根据不同的人才应用环境决定人才培养方式和方向。第一,人才培养要具有专业方向。金融业的快速崛起,一方面倒逼第二产业并促使其迅速实现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则是直接带动了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对于经管类专业而言,金融业固然是就业和研究的好方向,其能较为高速地提升自身经济实力,近几年经管类专业人才大有向金融业高度聚集的趋势,或者说这种聚集已经成为现实,但经管类专业的应用范围包括的并不仅限于金融业,高校在设立专业并进行人才培养时应当考虑到社会各行各业对于经管类人才的需求。第二,人才培养要具有地域针对性。如果说高校设立不同的专业是让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具有经济发展的针对性的话,那么人才培养也必须具有地域针对性。经济管理的应用除了有行业区域的不同外,还有地域区域的不同,人才培养应当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和当地的经济环境与经济背景调整培养内容和方式。有了清晰的定位,人才培养才避免了盲目性。 织梦好,好织梦
  
  经管类人才培养需要依托经济环境。经济环境不仅决定了处于这种经济环境下的市场对人才数量的需求,更决定了人才未来发展的方向。越是经济政策优渥的地区或行业,越需要大量的经管类专业人才,而这类经济地区和行业的报酬对人才也具有相当可观的吸引力,而人才的聚集进一步促进了该地区和行业的经济发展,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因此,这种现状决定了高校人才的定向输出必须考虑到输出地点的经济环境状况。良好的经济环境,更具备培养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基础条件。
  
  社会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需求。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大的方面: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除少部分人才向研究方向发展以外,其实绝大多数经管类专业学生最终将走向社会,走向企业各个岗位,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就业方向。研究型人才多偏向于理论研究和创新性研发,而应用型人才则主要是通过将培养过程中得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中去为企业、机构创造价值。社会对于人才的这两类需求迫使高校和培训机构必须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且又有明显分工区别,以创造两种不同类型人才的最佳培养环境。

copyright dedecms


  
  三、新经济下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与当下我国正在逐步推行和实施的教育改革初衷相同,新经济下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观念及方式方法必须进行创新以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显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我们不需要完全推翻原有的人才教育和培养模式,但需要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先进性将理论培养和实践培养进行结合探索,使培养出的人才更适应新经济环境以及现代经济市场的需求。
  
  借教学改革东风创新教学模式。目前我国国内很多地区在意识到传统教学方式弊端的前提下都开始了“教学改革”,突出表现在降低理论教学的课程占比,提升实践教学、互动教学方式课程的设立占比。与之相应的,作为综合性较强的经管类专业,其人才培养同样也应该遵循“理论+实践”“学科教学+互动教学”的模式,不仅从观念上进行革新,也要从教学目的、课程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变革和创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根据教材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外,还应当加深实践操作内容,让经管类专业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同时锻炼其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

织梦好,好织梦


  
  建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新经济条件下需要的经管类专业人才不仅在专业技能上有优于常人的亮点,也要在个人素养方面较为突出,形成全面型的人才。人才培育过程中,教材的内容实际上对学生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有一定的限制。因此,教学知识结构应当根据现代人才发展需要进行调整和创新,将人文素养和理论教学以及时间教学进行合理配比,且包括教材在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要根据现代社会发展而调整,让教学脱离教材的限制,建立开放式的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新型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新型的多渠道人才评价体系有助于对学生以及教学体系进行全方位评价,便于进一步对人才培养机制实施改进和完善。从目前高校的角度而言,建立新型人才评价体系首先可以从教师层面进行,从知识掌握程度、学生综合表现等方面评价;其次,从学院或学校的角度拔高评价标准,同时也提升奖励额度;再次,可以从企业层面,评价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技能与素养等方面的能力水平情况;最后,可以利用社会媒体报道等方式,利用舆论引导人才往大的发展方向,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四、结语
  
  
现代新经济背景下市场以及国家都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经管类专业人才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经济管理知识外,还应当具备相应的文字写作、数据分析等能力,同时更应当积极掌握当前社会先进的科学管理办法和科技技术。教育培养机构也应当利用前沿科技改善人才培养环境,创新培养观念、方式以及制度。
  
  参考文献:
  
  
[l]陈西川,新经济下创新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76-180.
  [2]闫娜,经管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9):35-36.
  [3]任志安,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产学契合问题研究[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5,(l):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