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区域 > 长三角区 > 关于绿色金融的思考及其在上海的应用

关于绿色金融的思考及其在上海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2-06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上海综合经济》2017年第 浏览:【字体:

内容摘要:绿色金融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手段之一,被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并自G20杭州峰会提出后引起广泛关注,同时为国际投资者带来巨大机遇。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对绿色金融的概念进行深入分析,着重从“绿色性”和“金融性”两方面进行阐释。其次,对当前绿色金融实践中存在的误区进行列举和原因归纳,并针对未来绿色金融的发展提出了五种模式猜想。最后,对绿色金融在上海本地的发展提出了路径构想和政策建议。

copyright dedecms

关键词:绿色金融 实践误区 模式猜想 政策建议 dedecms.com

一、审视绿色金融的双重性:“绿色性”和“金融性”

copyright dedecms

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在杭州召开。在中国的倡议下,绿色金融首次被纳入G20议程,峰会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强调扩大绿色金融的重要性,这是G20领导人首次在峰会年度公报中提到绿色金融。会后形成了《二十国集团绿色金融综合报告》(以下简称《综合报告》)和由其倡议的自愿可选措施,各国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出对“绿色金融”的信心。作为一项全新的金融创新业务,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国家财政部、环保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绿色金融成为未来金融领域的新风口。 dedecms.com

事实上,作为“绿色金融”的倡导国,早在2006年中国就启动了该项事业,经过近10年的发展,绿色信贷已经占国内全部贷款余额10%左右。自2015年底启动绿色债券市场以来,中国已发行绿色债券近12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同期发行的绿色债券的4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此外,作为全球仅有的三个建立“绿色信贷指标体系”的国家之一,截至2015年底,中国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7.01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9.68%,中国已经在绿色金融领域领走于国际前列。但作为金融市场中出现的新型业务,既要考虑“绿色性”,又必须考虑“金融性”,而金融的本质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由此引发下述几个基本问题:

dedecms.com

第一,对于“绿色金融”概念的准确理解。过去数年,国外并无“绿色金融”的概念,主要流行于“低碳经济”,即偏重于气候变化和碳减排。回归“赤道原则”的本义,即以决定、衡量以及管理社会和环境风险,以进行专案融资(Project Finance)或信用紧缩的管理。G20峰会上,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概念,即能够产生环境效益以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投融资活动。如此,绿色金融转化为讨论环境资源定价的基本命题,并以此为逻辑起点界定概念。 本文来自织梦

从狭义方面分析,绿色金融主要集中于环保工程的投资,由于该类项目投资大、周期长、政策波动等风险,导致以往大多数环保项目难以获得商业银行的平均利润,成为市场不愿意触碰的工程项目,逐渐背离了绿色金融的政策初衷。基于此问题,后期逐步扩大了绿色金融的涵盖范围,把城市地下管廊、节能改造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研发等纳入其中,利润率有所提高。应该承认的是,绿色金融应以产生“环境效益”为目标,或变相的对资源环境进行定价,那么这种定价是由政府制定的标准来决定,还是以市场买卖双方谈判而定,将决定未来绿色金融的治理结构。另外,绿色金融的显性价值是将资金引流至合理的“绿色化”的投资领域,但其最大的隐性价值,却是要改变传统金融中对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再平衡。这便意味着绿色金融的生命力在于完善过去金融信用体系,将企业或个人的环境信用纳入金融信用,为此,需要制度予以支持。信用是建立在“信息对称”的基础之上的。 dedecms.com

从广义层面分析,如钢铁项目上马等实际遇到的问题会给地区带来产能过剩,但其生产线或工艺很先进,导致一方面宏观经济产能过剩,另一方面绿色技术得以应用,如何解决这样的尴尬局面,将是未来绿色金融面临的难题,应加大项目的绿色附加值,让绿色风险渗透至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容易忽视的真相是,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益和绿色项目的利益本性重合,促进具有较高潜力的绿色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是将资金真正引入技术研发的环节。这一点可以从世界500强公司的CSR(社会责任报告)一栏得以验证。一个注重技术创新,以人力、品牌为核心价值趋向的企业,必然会主动提高其全要素劳动生产率,降低电耗、水耗。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才能不断保持自身的影响力,成为“绿色企业”。

dedecms.com

第二,绿色金融的差别化运营特征更加显着。由于国内各地区的发展阶段和文化环境不尽相同,金融方向的调整又会放大至实体经济,在综合考虑通胀、区域制度风险后,是否应该衡量地区经济边际效益与环境污染边际成本?资本总是能够敏锐发现两者之间的比价,健康的资本运作能够发现环境价值并利用环境价值发挥其杠杆作用,这在绿色金融领域表现得更加显着。 织梦好,好织梦

第三,与其他传统金融模式相比,绿色金融应有更加明确的价格信号。这实际是要寻求适合于绿色金融的商业模式,引导传统企业或消费者为绿色资源付费。价格恰是商业模式的核心,通过市场化行为找到均衡价格,并能够在资源使用选择上找到最优的抉择。以往对于绿色金融是“不赚钱的买卖”的误解,其根源是没有市场化,与其说通过约束资金来约束项目,倒不如理解为规范资金的“最优化”配置。传统的投融资行为初衷是追求经济社会福利的“最优”,但经济发展如果损害环境质量就称不上“帕累托最优”,只有把绿色金融的宏观价值体现出来,才能从社会福利的“次优”迈向“最优”。另外,价格还能够影响消费者偏好,例如之前实行的阶梯电价、阶梯水价,约束或激励消费者对于资源的认知,逐渐养成环保习惯,这将比口号式的宣传更有意义。

内容来自dedecms

第四,绿色金融需要强劲的启动力。绿色金融项目的评估究竟是以绿色动机为导向,还是以环境效益来进行评判,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有观点认为,绿色金融讲究的是产业生态,即要评价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需要追问的是,绿色动机不一定导致环境效益,显现的环境效益又如何计算?这背后牵涉的是金融运作框架问题,一个健康的金融市场无疑需要绿色金融产品的供给和绿色投资的需求。目前国内绿色债券一支独大,2016年中国境内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将近1100亿元有,占同期全球绿色债券市场发行量的35%,但申购者寥寥,这种不平衡需要专注于此的投资机构或投资基金介入。 本文来自织梦

第五,绿色金融能够刺激新型的国家发展模式。七部委《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建立国家级绿色发展基金,支持在绿色产业中引入PPP模式,动员社会资本参与以及放宽市场准人、完善公共服务定价、实施特许经营模式等措施。事实上,环保主题的兴起,往往能够刺激出新的经济动力。本次G20峰会的《综合报告》中提出,“推动跨境绿色债券投资”、“支持本币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正是要通过政府和企业联合推动环保事业的进步。 dedecms.com

第六,绿色金融所追求的环境效益,是否应该包含环境正负效益的总和。例如通过绿色信贷建设绿地或花园,让周围居民享受到的美好环境,这类正向效益是否应纳为投资回报?由于绿色金融项目在计算投资回报时,所度量的不仅仅是资本利润的获得,环境溢出效益必须得到量化,才能回馈至成本的内部化。

织梦好,好织梦

以上几个问题,说到底是绿色金融如何市场化的问题,也是实践中无法绕开的核心问题。可以预测的是,当前的绿色金融还需要政策性的倡导,以此吸引商业银行的眼球,现阶段的绿色金融体系应由国家层面的力量来主导推动政策体系的建立。 dedecms.com

其一,设置政策性银行,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和机制,为绿色发展提供融资支持。我国的绿色金融刚起步,诸多基础平台有待搭建。首先,应当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从本质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不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就难以将成本精确地内部化,金融市场的价格信号就会失真。其次,要培育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绿色生产和服务活动的风险和效果开展各环节评估。 copyright dedecms

其二,进一步完善价格和财税体系,提高企业绿色生产的收益或加大污染成本,增加绿色投资项目的竞争力。将财政政策与绿色金融相结合,通过贷款贴息或风险补偿等方式,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资金投向绿色发展项目。推动绿色信贷与国家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专项相结合,优先支持绿色发展项目,形成多样化金融工具,利用好传统金融市场已成熟的金融工具,设计包括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产品。 织梦好,好织梦

二、防止“真金融,假绿色”

dedecms.com

本次G20杭州峰会把绿色金融作为单项议题进行讨论,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七部委《指导意见》后,对于绿色金融的进一步深化和阐述。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尽管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同样面临环境污染的挑战,但直到最近,有关绿色金融的议题才逐步进入国际社会的议事日程(主要体现为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采取的碳金融工具,比如CDM和碳基金等)。这说明面对传统的环境污染问题,西方国家甚少借助于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力量,而环保所需的大规模资金主要仍依靠政府公共投资加以解决。

织梦好,好织梦

反观中国的情况,自2012年开始,国家在短短数年里掀起史无前例的环保风暴,并成功地将这场风暴引入到金融和资本领域。时至今日,仅在绿色金融下的一个分支——绿色债券领域,总发行量就达到了1200亿元,占到了全球的70%。这样的发展速度和体量有理由让我们相信,兴起于气候变化应对过程中的绿色金融已经在中国的环境保护进程中得到了极致的发挥,而这样的发挥显然离不开绿色金融本身所具备的创新特质。同时,绿色金融要想在未来获得长远的发展,还必须解决好一些基本问题。 copyright dedecms

第一,按照熊彼特的理论体系,绿色金融的本质在于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让企业家对生产要素重新定价和组合。绿色金融的意义在于将之前没有进行合理定价的环境资源进行市场定价,迫使企业主体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从世界背景看来,国内绿色金融的提出在国际社会中尚属首次,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创新价值:

本文来自织梦

在宏观层面,绿色金融将货币信用体系扩展为环境信用,将环境风险、绿色履约等作为放贷、还贷的基础,这种扩展本身将伴随银行支付、清算体系、资产负债的重新变革。《指导意见》提出“对于绿色信贷支持的项目,可按规定申请财政贴息支持。探索将绿色信贷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框架,并将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指标评价结果、银行绿色评价结果作为重要参考,纳入相关指标体系,形成支持绿色信贷等绿色业务的激励机制和抑制高污染、高能耗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的约束机制”。 织梦好,好织梦

在中观层面,绿色金融试图寻求一种新的制度创新,鉴于“两高一资”型企业对资源环境的透支,项目本身的风险在累积,由于环境事故或违规超标的法律制裁,导致传统金融模式无法配套新一轮的产业结构。绿色金融的价值正是要通过转移经营风险和降低成本,来实现货币流动性和安全性,实现金融的“中介”功能,重新创造一个新的高效的资金营利方式和营运体系。

织梦好,好织梦

在微观层面,环境权利作为一种新的信用载体,甚至作为质押权或抵押权的载体,融入金融工具之中,例如环境权利融入股权或债权中,丰富了金融产品的种类,形成金融平台和环境权益平台的联动。这种富有共振性质的交易市场,既能丰富融资工具,又能在市场中定位环境价值,具有“1+1>2”的效果。

本文来自织梦

第二,由于金融本身内涵的低风险和高营利需求,更加依赖资产的流动性和稳定回报率,绿色金融通过环境信用的介入,提供了一种新的可度量的信用视角。国内绿色金融的概念已经突破了以往重点关注的清洁能源、低碳交通、能效建筑等内容承担的任务扩展到为调整产业结构、传统企业的节能改造、环境污染治理等多方面提供环境治理的金融支持。由于环境污染的滞后性造成风险外溢,地区环境边界的打破造成部门和地域环境资产价值的破坏,并导致项目资产贬值。《指导意见》中关于环境信息披露和数据共享,其目标就是在最后的环境信用方面实现应用。 dedecms.com

绿色金融能够保证最优的资产搁浅率。由于环境标准趋严,导致金融稳定性出现连锁反应,特别对于化石燃料为主要原料的公司,气候变化导致资产负债表上的“存量”变为“搁浅资产”。资产周转率过低会使中国拥有远落后于技术前沿而生产效率低下的资产;而资产周转率较高则会给企业和金融机构带来无法管控的损失,在产生污染的同时,效率低下的资产将会破坏可持续发展及阻碍经济的长期增长。绿色金融要在动态市场中给定最优的资产搁浅率,保证金融市场的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 copyright dedecms

绿色金融的另一个创新在于能够有效避免锁定效应,通过第三方评估,避免投资或提供贷款给被社会淘汰或不合时宜的技术,能够避免对环境的进一步破坏。绿色发展作为一个产业生态系统,也是一个经济生态系统,应该在绿色产业发展中,从整个产业上下游的各生产环节来系统考虑融资机制,探索产业链融资的新机制。 织梦好,好织梦

第三,反思过去数十年的环保进程,为何在自下而上的市场体制中并没有很好地衍生出绿色金融的环境经济政策工具。从上述所提金融的本质而言,私人资本所注重的是盈利而不是公益,这就限定了金融和资本市场在环保中的作用。基于外部性的特质,环保是一个公共产品,以及公共部门。若将私人资本引入到环保中,就离不开自上而下的推波助澜,这是利伯维尔场体制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此而言,在绿色金融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整合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各方力量,尤其在前期发展阶段,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培育绿色金融的市场。比如成立绿色发展政策性银行等公共金融机构,确保必要收益的基础上降低参与方的风险,提供必要的保护和激励。其次,绿色金融是结合金融和环保的新兴事物,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如何在实践的基础上更好地健全各种体制和机制,需要我们开展相关基础性研究,推进产学研的合作,探讨内在规律。最后,绿色金融的发展在各种政策和文件的推动下将出现万马奔腾的气象,如何有机协调政府与市场关系是问题的核心,协调好了,绿色金融将得到较好的规范和发展;协调不好,就有可能陷入到“真金融,假绿色”的陷阱。因此,尽快理顺绿色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治理框架是当务之急。

copyright dedecms

三、绿色金融发展的五种模式猜想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15年发布的国家“十三五”规划中,首次提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作为未来金融体系创新中的重要一环,已上升为国家级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众多学者和投资者都看到了其中隐藏的巨大发展机遇。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据估计,未来五年我国每年需要对绿色行业投入至少3200亿美元。事实上,国内的绿色金融市场已拉开大幕,2015年12月,央行建立了绿色债券市场,同时发布了全国性绿色债券发行的指导意见。2016年,浦发银行首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上海证券交易所力推绿色债券,引导债券市场支持绿色产业。截至2014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达7.59万亿元。其中,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达6.01万亿元,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1.67亿吨、水耗9.34亿吨,年减排二氧化碳当量4.00亿吨。未来五年,绿色金融将为环境效益的提升打开重要空间、引爆千万亿市场。

copyright dedecms

绿色金融具有双重性,金融的本质是对闲置资金向增值方向引流、汇流和导流,吸引更多资本集聚。这需要提供更好的资本回报,以及资产安全的保证。投入环保这类公共物品,追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和追求资本最大程度增值存在着潜在错配。绿色金融实践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要调和两者的矛盾;另一方面要寻找资本逐利的空间。所谓利用多样性的金融工具来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正是要寻找两者之间最佳的搭配方法,也是绿色金融区别于其他金融形式在未来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难题。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绿色金融所代表的显性资本,帮助改善环境质量,目的不正是在试图恢复自然资本的本来价值吗?不论是从投融资前端改变资源配置让更多的资金流向绿色产业,还是设置负面清单严格控制污染性投资,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对自然资本合理定价的过程。如此,绿色金融的难题就转变为自然资本定价的老问题了。绿色金融除了其本身带动环保产业的火爆,也将陆续与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等进行关联。因此,绿色金融不仅具备融资工具属性,还能够溢出部分的政策属性,其前景更加多元。 内容来自dedecms

对比国外的绿色金融实践,其共同点都是激发了企业单元在市场中的积极性,保证了资本在流通中的增值,并且保持了资金的流动性。应该说,流动性、安全性、导向性是绿色金融区别于其他金融模式的显着特点。基于此,笔者结合国内实际对未来的绿色金融模式进行以下五种猜想: 织梦好,好织梦

模式一:以碳交易为基本模型的泛节能环保权的交易。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于用能权、用水权等初始分配的构想,未来将构建包括排污权在内的节能环保权利的一揽子交易平台。规模化的交易将带来规模收益递增,带来交易成本的递减。 dedecms.com

模式二:自然资本证券化模式。如果说绿色债券、绿色信贷是资本被动寻找企业,那么自然资本的证券化将刺激企业单元主动寻找资本。绿色金融的活力正在于资本与企业双方的互通,企业意识到自然资本的货币价值,转而寻求环保技术的变革,寻求资本市场的帮助。这其中需要环境会计的介入,企业报表也将由三张表变为四张表,增加一项企业的自然资产负债表。 copyright dedecms

模式三:构建全产业链融资模式。节能环保产业本性中有外延性扩展趋势,即与各传统行业的环境治理环节息息相关,并且企业的最终效益须从服务对象处得到。因此,绿色金融的模式应以全产业链为投资中心,即将绿色金融模式从生产端向消费端的全过程延伸,让各阶段的市场分担者参与绿色产品或服务的投资过程,进行收益共享或风险共担。 copyright dedecms

模式四:实现阶梯化的绿色金融模式。不论绿色债券还是绿色信贷,切忌一次性发放,而应对不同对象实行差别化、周期化投资。建立阶梯信贷体系,力求动态支持环保力度大的企业。 本文来自织梦

模式五:构建环保利益相关方的股权投资模式。为避免环境治理在决策中失效,应让利益相关方参与项目的全过程。让环保机构或受污染者以投资者身份进入,让环境利益相关方在决策层发声,使环境考虑在决策中的作用最大化。

内容来自dedecms

以上五种模式,本质是加快节能环保市场化的速度。由政府出政策、企业拿订单的模式,逐步转变为企业之间技术、商业模式的竞争,让产业在市场中的的自由性得到发挥。为此,绿色金融的标准、体系、相关法规建立要提前设置,各项制度法规性的空白要及时填补。要不断纠错,保障绿色金融活动放大资金的作用。要强制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打通环保信息与金融信息壁垒。要通过建立较完备的环境污染信息、治理信息数据库,发现资金收益与项目成果的响应关系。要精心培育一批懂政策、技术、金融的复合型人才。要实现绿色金融体系中的协调联动,使环境信号在整个金融体系中传递。例如,保险公司在承保检验时,要检验环境风险评估报告;银行放贷时,要把有无购买环境责任保险作为一项重要的因素;企业上市信息披露中,要对环境风险状况进行披露。如此一来就可以实现绿色金融的不断联动,发挥出绿色金融体系的整体性作用。

copyright dedecms

四、绿色金融在上海的发展与政策建议 dedecms.com

2015年是国内绿色金融元年,仅2015—2016年,我国绿色投融资资金总量分别达到1.65万亿元人民币和1.76万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7%。经中国人民大学测算,2017年我国绿色投融资基金总量将达2.35万亿元,增长率为34%。2017年需求量较大的行业主要有可再生和清洁能源发电行业(6340亿元),绿色交通(5520亿元)和工业废气治理(2680亿元),而这三大领域在上海正是亟待推进的领域。笔者认为,上海的绿色金融启动应以绿色债券为样本:

内容来自dedecms

(一)上海有适合绿色债券发展的市场和政策环境 内容来自dedecms

上海是中国绿色经济改革实验先行先试的高地,经济体量大、资金密集,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绿色债券作为绿色金融的一种,在上海创下不少第一。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是国内最早开展绿色债券试点的城市。浦发银行成为国内最早开展绿色债券试点的机构,2016年1月发行首批绿色金融债券,并于当年3月发行第二期,合计350亿元。2016年7月,总部位于上海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发行总额30亿元人民币、期限5年的绿色金融债券,是多边开发银行首次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人民币绿色金融债券,也是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绿色债券市场上的首次登场。上海作为长三角中的特大型金融城市,具有良好的政策支持与资源配套。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批准京沪等7省市开展碳排放权的首批交易试点。同年11月,兴业银行上海分行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签署碳交易战略合作协议,达成两个行业领域的首度战略合作。2016年3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开展绿色公司债券试点的通知》,得益于特殊战略位置,政策上享有一定先发优势。债券市场政策环境日渐松动,给绿色债券兴起提供了宽松环境。如公司债券发行范围扩大至所有公司制法人,允许建立非公开发行制度等,简化了企业债券申报程序,强化中介机构责任和信息披露,强调事中事后监管。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上海金融“十三五”规划提出,大力支持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碳金融以及绿色保险等领域。上海金融要素市场具备天然的本底优势,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在国内首先发行绿色债券,形成了银行业中较为全面和领先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收录五大板块十大创新绿色信贷产品。2016年上海GDP总量27466.15亿元,人均达11.36万元,周边有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等一大批长三角城市,绿色经济发展潜力大、动力足。同时经济结构转型需求较大,绿色金融发展成为转型重要手段。上海也具备完整的工业结构和基础,有宝钢、外高桥电厂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也有以商飞、中芯国际等为代表的技术密集产业,2014年能源总量消耗达到11085万吨标准煤,人均能耗达4.6吨,工业体量大,且能源利用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涵盖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及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等七大功能区域。上海集聚如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海清算所等多家金融要素市场,与自由贸试验区建设结合,为绿色金融产品的发行交易提供了良好机遇。金融来往频繁,与国际市场实现接轨,广泛参与国际金融实践。 织梦好,好织梦

(二)绿色债券在上海发展的建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首先,进行市场机制的探索。从上海试点与海外绿色债券发行经验看,采取优惠政策支持绿色债券的发展是一种新型市场模式起步的重要支撑。如美国联邦政府曾向清洁可再生能源债券(CREBs)等提供70%税收抵扣债券利息的支付,也曾采取直接发放补贴以实现抵扣以及免税债券补贴方案。这一补贴降低了发行者支付利息压力,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压力,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本文来自织梦

目前,央行允许绿色债券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质押品,要求根据信用评级等动态调节绿色债券的质押比,实现正向的示范效应,强化企业的绿色意识;鼓励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设立相关基金及担保方式,保证绿色项目的落实。开展多主体的绿色债券衍生品交易试点,允许如基金、私募等有较高价值投资能力主体参与,这些机构具有风险控制能力强、投资能力雄厚、投资模式成熟等优点,可为市场提供流动能力与价格发现能力。鼓励企业“走出去”发行境外绿色债券,吸收国外成熟管理运营经验,提升我国绿色债券的国际程度,争取绿色债券标准的国际话语权。鼓励环境与绿色评估中介和第三方机构的成长与发展,如兴业银行在发行首批绿色金融债券时即聘请中央财经大学作为第三方,对债券的技术标准项目筛选、资金使用及环境效益等进行了认证。监管机构难以对所有企业实现全天候的监控,培养具备专业能力的第三方机构,可防范绿债资金用于高污染生产活动及“漂绿”项目,保障投资人权益。限于长期进行的自上至下监管的特殊情况,应给予第三方机构以良好成长环境及相应法律地位。 织梦好,好织梦

其次,率先在国内制定有效透明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目前政策在绿色企业债券方面未要求企业实行强制信息披露。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仍以鼓励为主,环境信息形式和内容未统一标准,内容无法规保障,审核手续缺乏严整性,披露常避重就轻。有必要建立统一的信息披露制度,并将披露内容经第三方的意见附加(第二意见),作为一定权重引入资产评级中。应实现与国际通用评级方案的有效结合,如绿色债券原则(GBP)就规范了绿色债券项目评定及信息披露内容。据统计,全球63%的发行人进行了绿色债券自愿性指引。应鼓励公司进行自主披露,自主承担公众责任,树立良好公众形象。应强化第三方审核作用,建立绿色债券评级机制,结合债券基础资产的评级质量提供第三方意见,形成倒逼机制。在募集说明中披露拟投资绿色项目的同时,债券存续期间应定期公开资金使用情况,实现对绿色债券全生命周期的知悉与监管。发挥绿色债券政策溢出效应,优先为新能源、环保等高质量产业绿色债券发行提供增信。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再次,注重人才培养与专业团队建设。绿色金融领域作为特殊背景下的技术、管理复合体,同时也是所需知识技能存在大量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化学、金融学、审计学等诸学科内容,要求知识结构既广且深。因其实践性强的工作特点,难以依靠高校一元主导人才培养,应建立复合型人才成长机制,贯穿高校财经类、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如发挥上海高校资源丰富、校企关系密切优势,依托具体项目实现人才成长;加强和国内外成熟经验单位交流与协作,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形成辐射效应。 内容来自dedecms

另外,有步骤地放开发行主体范围与发行规模限制。建议在原有试点地区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试点范围。除允许国家开发银行等银行外,应鼓励有资质的地方商业银行、大型环保企业参与到绿色债券的运营中来,扩大参与范围。在试点的同时,应积极推广成功经验,对绿色债券的发行内容、项目使用方向严格审核。注重控制绿色债券的自有市场风险,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进一步完善价格和财税体系,提高企业绿色生产的收益或加大污染成本,增加绿色投资项目的竞争力。将财政政策与绿色金融相结合,通过贷款贴息或风险补偿等方式,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促进资金投向绿色发展项目。推动绿色信贷与国家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专项相结合,优先支持绿色发展项目,形成多样化金融工具,利用好传统成熟的金融工具,设计包括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产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崭新命题一一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目的就是还原自然资本的货币价值,激励企业寻求环保技术的变革和资本市场的帮助。此外,为了避免环境治理在决策中的失效,应让利益相关方参与项目的全程,可让环保机构或受污染者以投资者身份进入,让环境利益相关方在决策层发声,最大化环境考虑在决策中的作用。 织梦好,好织梦

参考文献: 织梦好,好织梦

[1]贾修斌,李静.甘肃省绿色金融债券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政策建议[J].甘肃金融,2016,(11):50-52.

copyright dedecms

[2]王经政.基于碳权交易推动碳金融发展——以江苏省为例[J].人民论坛,2015,(20):229-231.

dedecms.com

[3]中国金融信息中心.2017首届陆家嘴绿色金融论坛共议以产融结合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EB/OL].http://mt.sohu.com/20170303/n482321539.shtm1.2017-03-03.

copyright dedecms

[4]詹小颖.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国际经验及启示[J].南方金融,2016,(9):18-23.

织梦好,好织梦

[5]刘成.中国绿色债券发展及中外标准比较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6):132-133. 内容来自dedecms

[6]万志宏,曾刚,国际绿色债券市场:现状、经验与启示[J].金融论坛,2016,(2).12-17.

内容来自dedecms

[7]魏一鸣,廖华,唐葆君,等,着.中国能源报告(2016)能源市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5-8.

copyright dedecms

[8]陈宗法.从能源革命中寻求企业商机[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5,(3):39-44.黄晓勇,等. dedecms.com

[9]赵美华,张飒,.兴业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经验研究及启示[J].金融纵横,2016,(2).39-44. 织梦好,好织梦

[10]李志青,蔡佳楠.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实践与理论——基于政策和文献综述的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2015,(6):76-83. 织梦好,好织梦

[11]陈华.基于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研究[D].江苏大学,2011.

copyright dedecms

[12]刘瀚斌.绿色金融模式的五种猜想[J].中国环境报,2016.

ded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