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区域 > 西部地区 > 精准扶贫背景下促进广西旅游扶贫发展的对策

精准扶贫背景下促进广西旅游扶贫发展的对策

发布时间:2018-09-04 作者:派智库 来源:《改革与战略》2018年第 浏览:【字体:

[摘要]旅游扶贫既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又要实现扶贫的目标。如何使贫困人口通过旅游扶贫项目获益而不是沦为“边缘人群”,成为业界和学界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在深化旅游扶贫精准识别内涵和完善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并提出通过对区域、人口、项目的精准细分来深化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的内涵,完善旅游扶贫长效机制,以开发核心IP、跨界融合等营销模式打造区域旅游品牌,推动旅游扶贫特色化发展等对策。

copyright dedecms

[关键词]旅游扶贫;精准识别;问题;对策 织梦好,好织梦

一、广西旅游扶贫的基本现状

copyright dedecms

广西依托“一个旅游龙头、两大国际旅游集散地、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四条旅游发展带、一批旅游产业集聚区、一批特色旅游名县名镇名村”的旅游业发展总体战略布局,完成《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扶贫规划纲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扶贫三年工作计划》编制,在全区范围内确定20个旅游扶贫重点县,遴选一批具备发展旅游基本条件的贫困村实施旅游扶贫。

copyright dedecms

(一)科学统筹规划旅游资源,推进旅游品牌建设 内容来自dedecms

1.开展特色乡村旅游。扶助旅游资源丰富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展旅游扶贫,充分依托乡村、生态、民族、红色、农业以及养生旅游资源,开展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游、生态养生游等乡村旅游。支持贫困地区参与特色旅游名县名镇名村、最美休闲乡村创建,建设更多的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dedecms.com

2.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强化区域合作,凸显广西乡村民族和农业特色,加强旅游产品市场推广,完善旅游产品的提档升级,延伸旅游产业链。 织梦好,好织梦

3.加快旅游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扶贫。按照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园标准,引导贫困村屯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规模化种植特色经济作物,开办家庭农场、休闲农庄、乡村民宿、观光农业、乡村自驾游基地、汽车营地、自行车旅馆等,创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星级乡村旅游区和农家乐等标志品牌,实现农旅协调发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整合资金资源,全方位提升旅游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本文来自织梦

1.加大对贫困县资金投入。2016年,自治区旅游发展委从旅游发展资金安排1.77亿元用于54个贫困县(其中11个县属少数民族自治县)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支持旅游扶贫重点县、重点贫困村屯的景观改造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安排900万元用于扶贫定点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兑现四星级(含)以上乡村旅游区(农家乐)奖励资金2050万元,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发展。推动金融产品和社会资本支持旅游扶贫。各地通过组织金融企业,推出扶贫小额贷款、政府贴息贷款等不同形式,不断加大旅游扶贫资金支持与投入。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改善贫困村旅游发展环境。大力改善有特色、有条件村落的交通、给排水、能源、游览步道等旅游设施。重点建设公共停车场、公共厕所、游客服务中心、景区景点标识、休憩设施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为贫困村发展旅游业创造条件。 内容来自dedecms

3.多种形式、途径开展乡村旅游营销活动助力脱贫攻坚。组织开展旅游扶贫专场招聘会,2016年累计举办旅游扶贫就业专题招聘会91场(次),参加招聘会的旅游(或涉旅)企业共807家,提供就业岗位15402个,达成签约意向4878人。2016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与广东省旅游局签署《广东广西旅游扶贫帮扶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两广旅游扶贫协作工作,粤桂帮扶推动乡村旅游扶贫助力百色、河池石漠化片区旅游扶贫攻坚;开展“情系广西”粤港澳百名企业家旅游扶贫活动营销活动。 copyright dedecms

据广西旅发委2017年的数据统计,2016年全区新创建四星级(含)以上乡村旅游区(农家乐)86家,会同自治区农业厅、住建厅、自治区妇联,新创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48家、广西特色旅游名村9家、“金绣球”农家乐71家,乡村旅游规模进一步扩大,强化了乡村旅游在旅游扶贫中的辐射带动作用。2016年,全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1.56亿人次,占全区接待游客量的43.17%;乡村旅游消费约1036亿元,约占我区旅游总消费的25.9%;乡村旅游接待游客和乡村旅游消费同比分别增加0.17亿人次、232.85亿元,增长12.2%、29%,乡村旅游消费在全区旅游总消费占比提升,辐射带动脱贫作用明显。 织梦好,好织梦

二、广西旅游扶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随着旅游扶贫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实践,以往在发展旅游扶贫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越发清晰。那就是:贫困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与脱贫、减贫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以往的关注视角更多在贫困地区的旅游产业对地区经济的促进和带动,从而忽略了扶贫的根本目标是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最终致使旅游扶贫出现贫困人口不但没能从当地旅游发展中获益,而且还要担负因当地旅游业发展所产生的代价:比如环境破坏、生活成本增加等问题。贫富差距在贫困地区旅游发展中反而进一步增大。广西旅游扶贫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还存在四个内在因素,制约其发展。 内容来自dedecms

(一)旅游扶贫精准识别内涵还需进一步深化

copyright dedecms

一是旅游项目选择与贫困人口脱贫诉求的契合度不高。例如:广西区内一些古村落“旅游飞地”现象凸现,旅游的发展没有能为贫困地区群众带来合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旅游扶贫目标人群未能精准细分。在所有需要帮扶的贫困人口中哪些是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可以通过旅游项目脱贫的目标群体并未进行精准细分,因此也不能最大限度地给这部分目标人群提供更好的获益和发展机会。 织梦好,好织梦

(二)产业利益连接机制不健全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与一般的旅游发展不同,旅游扶贫既要发展旅游,又要实现扶贫的目标,在追求旅游产业本身经济效益的同时,要依托旅游产业的辐射效应,让当地群众最大限度地受益,最终脱贫致富。这就要求贫困人口可以平等地参与旅游发展的各环节,包括开发规划、决策制定、经营与管理、旅游就业等,形成各方互利的联结机制。但当前的情况是,一些依靠当地特色风景的旅游地区,当地群众即使能以或深或浅的方式加入旅游业中,但他们往往也只是“产业的边缘人”,无法深度加入旅游扶贫开发、规划、决策制定等此类关键性环节,话语权明显不足,致使利益分配的链接机制不健全。 内容来自dedecms

(三)贫困县旅游营销体系建设薄弱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营销从来就是产业竞争的焦点,是旅游业竞争的关键,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而对于那些拥有一定旅游开发资源的贫困县往往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要发展旅游产业,营销更是重中之重。宣传策略往往会直接影响信息传播的有效性,良好的传播效果需要借助独具特色的传播模式来实现。但这方面当前存在的问题突出:一是重“硬件”投资、轻知识产权(IP)投入(在文化产业中的常见操作模式,主要围绕拥有大量粉丝基数的文学作品、网络游戏的影视剧版权开发)。一些旅游项目硬件投资动辄砸上数十亿元,而IP投入十分吝啬,在旅游市场中常见的“硬件思维”往往认为投资景区建设看得见、摸得着,许多旅游项目动辄投资几十亿元,导致资产“过重”,而核心IP投入不足,导致一方面资产“过重”、风险高企,另一方面项目缺乏吸引力,收益率低而风险大。二是旅游过程互动不足。德国学者莫根罗特的旅游定义是,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和文化需求,或个人的各种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旅游活动的进行必然伴随着传播行为,所谓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而目前在旅游项目设计过程中因游客缺乏深度参与,双向互动不够,传播效果欠佳。三是营销各自为政。特色资源难以共享,统一协调的营销体系尚未形成,区域优势尚难充分发挥。四是营销方式单一。营销方式“广告+宣传”居多,缺乏创意策划,对新媒体技术手段运用不足,营销效果欠佳。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四)旅游扶贫产业特色不足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一是项目同质化严重。项目开发以民族风情园、民族文化村寨为多,产品基本上大同小异,缺少特色。随处可见芦笙迎宾、歌舞表演、抛绣球、对山歌、背新娘随处可见,缺乏反映当地独特生产、生活的特色文化体验项目,容易导致“审美疲劳”,不利于形成旅游产业竞争力。二是产业融合度低。旅游项目开发与当地产业关联度低。其结果,一方面是旅游项目的特色不足,另一方面是产业发展与旅游发展不能形成良性互动。以广西凤山县为例,凤山的特色养殖是山核桃,但在景区内旅游项目也仅仅停留在自然风光游览,在旅游项目中看不到山核桃产业的身影,两者相互独立,山核桃产业发展乏力,旅游项目更缺少了生活和生产的现实元素。三是旅游体验性差。例如,合浦是两千多年前“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县博物馆文化底蕴深厚,但缺乏娱乐元素,更缺运用新媒体技术来展示和体验,难以吸引游客的眷顾。 内容来自dedecms

三、精准扶贫背景下促进广西旅游扶贫产业发展的对策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要进一步激活旅游扶贫在广西扶贫攻坚中的潜能,就必须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重新思考旅游扶贫的方式。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旅游扶贫更关注对旅游扶贫区域、人口项目的精准识别、更关注在旅游经营、利益分配等过程中贫困人口参与保障机制的建立,并且基于贫困地区的现有条件精准打造特色化旅游品牌,这将有助于贫困人口通过旅游扶贫真正脱贫致富。 织梦好,好织梦

(一)进一步深化旅游扶贫精准识别内涵

dedecms.com

1.对旅游扶贫区域的精准识别,即选择适合发展旅游的贫困村屯作为旅游扶贫对象。因此,要选择具有一定开发价值、旅游资源、有较好区位条件(如位于交通干线或主要旅游线路附近)、有依托的市场条件(如邻近城镇或大型景区景点)的贫困村屯作为旅游扶贫的对象。

dedecms.com

2.对旅游扶贫地区贫困人口的精准细分。在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旅游扶贫目标人群和非旅游扶贫目标人群。进一步选择出具备劳动基本条件并有参与意愿的贫困人口,即旅游扶贫的目标帮扶人群,以便在今后的旅游扶贫项目中提供给这部分目标人群更好的获益和发展机会(如图-1)。

dedecms.com

内容来自dedecms

3.对旅游扶贫项目的精准选择。按照以下三项原则精准选择旅游扶贫项目。一是要因地制宜,做好顶层设计。政府要在“多规合一”的框架内科学系统的调研,因地制宜谋划最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旅游项目。二是多方考虑,避免旅游项目同质化。加强跨区域旅游合作,按照区域互补的原则,各地依托自身的基础旅游资源,突出特色,统一规划,形成强强联合避免旅游项目同质化。三是统筹兼顾,选择真正有利于贫困人口脱贫的项目。在区域发展的项目考虑中,要把有利于贫困人口的脱贫作为项目选择的优先考虑的标准。确保贫困人口能够从旅游项目中切实获利,实现“易贫性”发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完善旅游扶贫长效机制 内容来自dedecms

1.建立旅游发展规划决策的贫困人口参与机制。大部分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模式都是自上而下的“精英主控”模式,旅游项目的规划、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的直接投资和经营由政府和企业主控并引导,这种决策模式使当地居民的无法参与旅游发展的核心环节。一些依靠当地特色风景的旅游景区,当地群众即使能以或深或浅的方式加入旅游业中,他们也只是“产业的边缘人”。当地群众是发展旅游业带来的地区所有改变的承受者,也是旅游景区所在地真正的主人,对于本地区进行旅游项目建设后的经济发展、生态影响等方面的变化他们理应知晓,更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到旅游规划、决策中。因此,应设立旅游开发管理部门与贫困地区的协同工作机构,建立通报、协商制度,开设旅游扶贫论坛,在重大旅游项目的立项和设计方面,组织个人和群体充分发表意见,让其有发表意见的渠道,积极参与决策工作,平衡好各主体之间的关系,确保“留富于民”,让贫困群众从旅游业中获利,最终实现旅游扶贫的真正目的。

copyright dedecms

2.建立旅游经营、利益分配的贫困人口参与保障机制。一是出台贫困群众直接参与旅游生产经营的支持政策。扶持当地居民开办家庭旅馆、餐馆、旅游商品小商店等,扩大贫困群众旅游就业。对于无法直接参与旅游就业的群众,可以指导其供应未经加工的原材料或旅游消费品,如家禽、农副产品、药材等,以获取相应经济收入。二是出台资金支持政策。政府通过建立旅游发展专项担保基金,为贫困群众参与旅游项目建设提供一定数额的贷款担保,破解贫困群众参与旅游生产经营“无米之炊”难题。三是出台资产参与分配政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将贫困地区旅游资源产权界定清楚后转化成股本,同时也可将财政投入建设的基础设施以股份形式入股,收益方式实施按股分红,确保企业、集体和个人都可在旅游开发中按股份获得相应的股息和红利。 内容来自dedecms

3.建立贫困人口参与旅游项目的教育培训机制。贫困地区群众渴望能参与到旅游产业发展中,但文化程度不高、相应知识缺乏以及对旅游不够了解是制约其参与的主要原因。而当地居民本身就是旅游景区中最生动最鲜活的元素,因为他们是与当地文化和历史和关系最紧密的人,特别是在民宿、民俗旅游、乡村“农家乐”等方面显得至关重要。缺少了他们就缺少真实性和生动性,也会让游人少了体验感。因此,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的发展本身就是件双赢的事情。需要引导他们增强参与旅游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从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就需要强化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开发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包括旅游经营模式、旅游产品研发、餐饮服务以及普通话沟通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的学习提升,确保有意参与旅游业发展的群众都具备能真正参与其中的实力。

内容来自dedecms

4.建立贫困人口参与的旅游生态保护机制。一是以利益为导向,强化当地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在旅游开发中,通过合理制度安排,如设立环境保护义务宣传员、采挖监察员、环卫督查员等公益岗位安排就业,让群众从中受益,促进群众生产生活方式从资源环境耗费型向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型转变,形成对资源环境保护的合力。二是以教育引导为手段,营造旅游地环境治理和保护良好氛围。对当地群众开展环保和法制教育,引导群众树立保护好环境就是保护“自己饭碗”的理念,最大限度地调动当地群众投入旅游地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积极性,营造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 织梦好,好织梦

(三)支持打造区域旅游品牌

copyright dedecms

品牌是用来区别不同产品或服务的符号和标记,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为此,自治区旅游管理等部门理应从多方面予以支持,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项目品牌“三品合一”的旅游品牌体系,提高区域旅游品牌知名度。

dedecms.com

1.引导企业注重开发核心IP。出台《扶贫旅游开发指南》等指导性意见,一方面引导企业遵循市场规律,采取“先轻厚重”开发模式,优先打造核心IP,再投资景点景区硬件等重资产建设。例如,随着电视连续剧《花千骨》在明仕田园的拍摄,《天书峡谷》《乡约》等取景于蒙山,都在事实上打造了当地的IP,极大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另一方面,引导企业持续孵化核心IP。比如,开发一项民族风情项目,可根据其特点创作一个民族文学故事,然后再改版成电视剧、网络剧、游戏、动漫、有声读物,这个不断改版的培育过程就是IP的增值过程,同一个IP的主题挖掘越深,IP市场价值就越高,市场效果越好。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推广旅游跨界融合营销模式。旅游业与互联网、金融业融合可以产生“裂变效应”。例如,把众多景区“整合”以“旅游景区会员制”方式在互联网上销售,总价上千元或几千元的门票以几百元甚至更低价格促销,看似损失几倍乃至十倍收入,但购买会员越多,则其在资本市场上的纯利润就会越高。这既是一种品牌营销,也是一种跨界整合的经营方式。应引导旅游企业以跨界整合方式,加强旅游与文化、新闻、科技、互联网、金融等多种形式的跨界融合,促进旅游资源价值最大化。 内容来自dedecms

3.支持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建议旅游管理部门制定文化旅游品牌发展规划,引导各地深入挖掘当地“土味、野味、俗味、古味”的文化内涵,将民族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岭南文化、海洋文化等融入品牌建设中。通过体验式、分享式的模式创新和体系创意,形成更具影响力的新品牌。

本文来自织梦

4.多形式支持旅游形象塑造和宣传。每年组织开展旅游形象塑造和宣传“四个一”活动:即每年开展一次“微动广西”活动,邀请100名大V(粉丝众多的微博用户)来广西旅游一个月;每年开展一次各县乡村旅游形象大使评选;每年开展一场广西乡村旅游有奖知识竞赛;每年举办一次广西乡村旅游摄影比赛等。结合活动的开展,利用新媒体技术不间断的发布“广西风景独好”等旅游信息,吸引更多粉丝关注广西,让广西乡村旅游新形象深入人心,赢得更大的旅游市场。 织梦好,好织梦

(四)推动旅游扶贫特色化发展 织梦好,好织梦

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特色旅游产品,这是发展旅游的硬道理。旅游扶贫应该坚持丰富文化内涵、突出区域特色的基本方略,全力打造城市人群最关注的以民俗文化、生态休闲和健康养生为主题的特色旅游产品。 copyright dedecms

1.打造地域文化体验中心。立足广西独特民族文化,将主题公园、新媒体技术、博物馆等结合起来,把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故事、民俗民间故事,用动漫、微电影的方式完整加以呈现,让游客以体验方式感受广西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体验中心不仅仅做场馆、做实物展示,而且要做动态的体验模式,以此不断拉长产业链。

copyright dedecms

2.以构建农业主题公园推动旅游特色化发展。把农业元素做成主题公园是乡村旅游产品升级的一种有效途径。农业主题公园应既有休闲观光,也有科普互动,更有娱乐和VR(虚拟现实)体验,充分与农业观光相结合。在主题园里还可以销售农产品,发展农产品会员制,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包装、物流等业态全链条发展。例如,柳州市鹿寨县“呦呦鹿鸣葡萄产业示范区”的成功运作模式,可复制推广。示范区集精品葡萄生产科技试验、示范、展示、和休闲观光于一体,以葡萄园为核心,采用限根稀植栽培技术打造高产高效优质精品葡萄,同时开展养鸡、冬季套种草莓、立体种植铁皮石斛、食用菌生产等立体农业,食用菌采收后利用菌泥作为有机肥还田等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以此为基础,打造鹿寨县“葡萄节”,共吸引接待游客15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0余万元,与此同时也成功打造了“呦呦鹿鸣产业示范区”的品牌。目前园区葡萄供不应求,带动了查比屯村民脱贫致富。这样的运作模式,可进行复制推广。

织梦好,好织梦

3.开发创意旅游产业。创意旅游是新型特色旅游形式,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以长寿文化为例,依托广西丰富的长寿资源,借助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东风,可以发展“大健康产业”,重点发展类型多样、质量上乘、适合不同消费需求的休闲旅游、长寿食品、医疗康复、养生器械等旅游产品;通过长寿老人衣着习惯开发系列服饰产品,通过长寿老人的手工制品开发系列旅游艺术品等。各地应按照不同区位优势和客源市场,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古村寨、古民居和文物古迹的修缮保护和开发利用,着力打造特色旅游村镇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依托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大力发展创意旅游产业。 dedecms.com

4.深度挖掘红色旅游资源。一是推动红色旅游与影视旅游、度假旅游、农业休闲相结合,丰富红色旅游内涵;二是以红色旅游促进当地旅游相关产品的融合发展。例如:将红色旅游纪念品的研发制造、手工艺产品加工、农产品深加工、红色旅游特色服装的发展等,以此推动所有相关旅游产品的融合发展;三是丰富红色旅游项目的种类,提高娱乐性、增强体验性,比如,让游客参与产品制造等环节,重新感受红色年代的场景和环境,精心设计红色旅游纪念品,打动游客情感,勾起游客回忆,形成红色文化传播。

内容来自dedecms

[参考文献] 织梦好,好织梦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9-20.

dedecms.com

[2]路紫,刘娜,Zui Z.澳大利亚旅游网站信息流对旅游人流的导引:过程、强度和机理问题[J].人文地理,2007(5):88-92. 内容来自dedecms

[3]王春楠,邓岩松,刘艳.桂林:开“良方”拔穷根精准扶贫显成效[N].广西日报,2017-09-19.

copyright dedecms

[4]张凌云.国际上流行的旅游定义和概念综述——兼对旅游本质的再认识[J].旅游学刊,2008(1):86-91.

织梦好,好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