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区域 > 西部地区 > 大社区小街道:探索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银川实践

大社区小街道:探索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银川实践

发布时间:2018-12-25 作者:派智库 来源:银川日报 浏览:【字体:

   银川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积极探索大社区小街道改革,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把加强社区治理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抓手,社区日益成为社会治理的重心,改善民生的依托,维护稳定的根基。

本文来自织梦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本落脚点,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通过党委领导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是社区多元参与主体发挥作用的运行逻辑和责任定位。

本文来自织梦

   一、强化政策创新,明确社区体制改革方向。把大社区小街道作为城市社区体制改革的主攻方向,出台了《银川市深化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银川市社区工作者职业化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加强物业行业党的建设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施办法》,坚持问题导向,以强化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功能作为主抓手,以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作为人才保障,以规范物业服务企业党建工作作为重点,提出“精简街道、做强社区、优化服务”的总体思路。推动街道办事处从行政主体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主体转变,强化街道办事处的综合服务管理职能和社会治理基础作用;理清社区居委会职责,优化组织结构,强化社区自治功能;完善公共服务运行体系建设,创新社会化服务组织方式,优化社区管理服务站的公共管理与服务职能;党建引领物业服务管理创新,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建立完善社区薪酬待遇体系,提高社区专业化服务水平,努力实现“治理齐上阵,服务零距离”。 copyright dedecms

   二、探索基层党建新路径,构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体系。建立区域党建一体化,实现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构建了“街道大工委+社区联合党委+系统(行业)党委+单位(企业党组织)+楼院党小组”的网格化组织体系,使党组织和党员成为连接区域资源的纽带。完善联合党委议事机制,搭建区域化党建共建议事平台,促进组织共建、资源共享的共同体建设。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同步完成“社区强体”与“街道瘦身”工作。整合条块力量,构建社区党委领导、社区管理服务站承载、社区居委会自治,即“一委一站一居”三方联动的社区管理模式。对社区区域、组织机构、职能职责、工作人员等四个要素重新划分和定位,实现权力、人力、物力和财力“四个下沉”,着力构建起了社区管理新体系。

copyright dedecms

   三、完善“三社联动”创新参与机制,发挥社区整体合力。充分调动发挥党组织、物业管理、居民、社会组织四方力量和资源,把社会治理服务延伸到社会末梢,更好地回应了社区居民的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推动社区自治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协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社区治理体制。街道办事处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关,通过转变职能,放权增效,加快了政社分开,促进了社区内各类资源优势互补。建立准入事项清单,进一步减轻社区负担,调动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了社区活力;利用社区已有的资源,引入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优质的专业服务,探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制度,建立社会组织承接项目,为“三社联动”提供了载体和平台,实现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组织化、社会治理活动项目化、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专业化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集聚化。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四、巩固和强化网格化和网络化管理,建立社区运行新机制。通过“划网定格、以人定责、按格定人”,将辖区26个街道,243个社区,划分为2024个网格,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管理服务网络,全面采集、动态掌握基础信息、社情民意。并通过采取结对共建、挂钩联系、交叉任职等措施,加强街道社区、驻区单位、社会组织之间的互联互通,推动了场地、人才等资源共享的最大化。依托“智慧银川”项目,在全市建成“智慧社区”100个,以智能化技术提升社区治理的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内容来自dedecms

   (执笔:马建英) 银川市委党校课题组 织梦好,好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