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区域 > 粤港澳区 > 馬光遠:粵港澳快將成全球最大灣區

馬光遠:粵港澳快將成全球最大灣區

发布时间:2018-01-23 作者:派智库 来源:《澳門日報》 浏览:【字体:

  香港新聞網1月22日電 據《澳門日報》報道,內地經濟學者馬光遠昨應邀到珠海,解讀粵港澳大灣區時代下的機遇和前景。他強調,在新消費、創新力和精準的產業定位驅動下,粵港澳大灣區將很快成為全球最大的灣區經濟體。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南方都市報攜手華發股份昨舉辦“粵港澳大灣區時代下的機遇解讀灣區沙龍分享會”,邀請馬光遠作主講嘉賓。華發集團副董事長徐榮、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副校長徐是雄、澳門經濟建設協進會理事長楊道匡等,分享見解。 本文来自织梦

  馬光遠介紹中國經濟最新表現以及在高鐵、共享經濟、無人機、量子通信、移動支付等前沿領域取得的新成就,駁斥近期看空中國經濟及人民幣匯率將暴跌的言論,對中國經濟未來前景表達強烈的信心與樂觀。馬光遠表示,據有關機構預測中國的中產階層到二五年將超過八億人口,成為“新消費時代”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力量,並將迸發出巨大動力助推經濟向前奮進。

内容来自dedecms

  對於近期聚焦的粵港澳大灣區前景。馬光遠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具有潛力巨大的創新能力,很快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灣區,其成功的關鍵在於精準的產業定位。粵港澳大灣區一六年GDP已是舊金山灣區的兩倍,和紐約灣區持平,經濟總量僅次於東京灣區,但粵港澳大灣區約一萬五千億美元的進出口貿易額是東京灣區的三倍以上,成為全球最大的灣區經濟體相信很快就能實現。

dedecms.com

  倡三地公用事業合資 织梦好,好织梦

  楊道匡認為,港澳與內地諸多事務均需由中央政府協調統籌,才有可能突破地域性和局部利益的障礙。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群合作應着重“協同發展”,推動多元融合,其過程必須是各方共同參與、資源有效整合、政策推動、機制保障的創新合作過程。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楊道匡強調,共建粵港澳灣區城市群的重點除了交通佈局、大型基建和產業佈局之外,還應該推動政府合作的創新,包括三地口岸管制、居住上學、就業工作、醫療養老等事項,都需要在創新合作中達成共識,規劃部署且執行落實。

本文来自织梦

  他建議,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公用事業,可探索由粵港澳三方對供水、供電、醫療、教育、環保、網絡通信等公用事業進行合資合作、共同管理、持股郀I,既是實現資源共同配置,促進多元融合的切入點,同時還可直接解決民眾生活需求,並得到大眾的支持。(完) copyright dedecms

  香港新聞網1月22日電 據《澳門日報》報道,內地經濟學者馬光遠昨應邀到珠海,解讀粵港澳大灣區時代下的機遇和前景。他強調,在新消費、創新力和精準的產業定位驅動下,粵港澳大灣區將很快成為全球最大的灣區經濟體。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南方都市報攜手華發股份昨舉辦“粵港澳大灣區時代下的機遇解讀灣區沙龍分享會”,邀請馬光遠作主講嘉賓。華發集團副董事長徐榮、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副校長徐是雄、澳門經濟建設協進會理事長楊道匡等,分享見解。 织梦好,好织梦

  馬光遠介紹中國經濟最新表現以及在高鐵、共享經濟、無人機、量子通信、移動支付等前沿領域取得的新成就,駁斥近期看空中國經濟及人民幣匯率將暴跌的言論,對中國經濟未來前景表達強烈的信心與樂觀。馬光遠表示,據有關機構預測中國的中產階層到二五年將超過八億人口,成為“新消費時代”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力量,並將迸發出巨大動力助推經濟向前奮進。

内容来自dedecms

  對於近期聚焦的粵港澳大灣區前景。馬光遠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具有潛力巨大的創新能力,很快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灣區,其成功的關鍵在於精準的產業定位。粵港澳大灣區一六年GDP已是舊金山灣區的兩倍,和紐約灣區持平,經濟總量僅次於東京灣區,但粵港澳大灣區約一萬五千億美元的進出口貿易額是東京灣區的三倍以上,成為全球最大的灣區經濟體相信很快就能實現。 织梦好,好织梦

  倡三地公用事業合資 copyright dedecms

  楊道匡認為,港澳與內地諸多事務均需由中央政府協調統籌,才有可能突破地域性和局部利益的障礙。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群合作應着重“協同發展”,推動多元融合,其過程必須是各方共同參與、資源有效整合、政策推動、機制保障的創新合作過程。

织梦好,好织梦

  楊道匡強調,共建粵港澳灣區城市群的重點除了交通佈局、大型基建和產業佈局之外,還應該推動政府合作的創新,包括三地口岸管制、居住上學、就業工作、醫療養老等事項,都需要在創新合作中達成共識,規劃部署且執行落實。

织梦好,好织梦

  他建議,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公用事業,可探索由粵港澳三方對供水、供電、醫療、教育、環保、網絡通信等公用事業進行合資合作、共同管理、持股郀I,既是實現資源共同配置,促進多元融合的切入點,同時還可直接解決民眾生活需求,並得到大眾的支持。(完)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