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产业 > 工程机械 >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制造业合作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制造业合作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07 作者:派智库 来源:《国际经济文摘》2018年第 浏览:【字体: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面对全球经济乏力,国际和地区局面不稳定,中国为进一步参与全球治理,提高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在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共赢的大形势下,以大国姿态积极传承和弘扬“丝路”精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出访中亚国家期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同年10月访问东盟期间再次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一带一路”沿线涵盖60多个国家,而且多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潜力较大,“一带一路”希望通过“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建设最终形成以点带面和由线到片的国际区域合作大格局。之后,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各种重大外事活动中多次提及“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地位逐渐上升,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终将“一带一路”倡议确立为国家重大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仅符合当今时代发展要求,而且具有秉持开放、共赢的区域合作精神,有助于中国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有助于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和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织梦好,好织梦

从世界工业发展历程看,经历了蒸汽化时代、电气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以及正在兴起的新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阶段的智能时代,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产力,将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推向新的高度。新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智能制造,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架起自然人、机器与资源之间的智能互联桥梁,产生了极度自动化和极度连通的双重颠覆效应。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发展,装备制造业成为重点发展领域,“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布和实施为装备制造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装备制造业发展与国际合作,是增强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实力和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一环。

本文来自织梦

制造业日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内生动力。尽管美国、中国和德国三国制造业发展战略均落在与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深入融合和联结技术方面,但三国制造业发展战略仍然有一些不同之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中国、美国和德国三个国家的制造业发展战略表现形式不同。中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是以政府的纲领性文件发布的一项战略,政府主导性比较强;德国的“工业4.0”战略,则是以政府部门、产业部门和研究部门三方共同发布和共同推进的一项研究性课题;美国提出的“丁业互联网”战略则是以协会联盟的形式发布。二是中国、美国和德国的制造业现实基础存在很大不同。德国制造业重在“硬实力”,并要超过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软实力”;美国与德国正好相反,重在信息技术领域的“软实力”建设,并长期占据世界霸主地位,在民用制造业方面则远不如德国和日本;自我国提出“两化融合”战略后,在“软实力”和“硬实力”两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仍然有着较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三是在制造业战略实施中,中国、美国和德国三国的政府扮演的角色不同。主导中国制造业变革和走向“制造强国”的主体是政府;德国政府主要是以参与为主,即以共同参与者的身份推动“工业4.0”实施和发展;美国政府在制造业发展的角色已经基本隐匿淡化,民间组织的作用更加强大。四是中国、美国和德国制造业战略的发展和愿景表现有所不同。中国希望凭借互联网这股“软实力”力量整合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和升级,通过信息科技技术达到为传统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美国希望通过依托“虚拟世界”进入“现实世界”;德国制造业现实能力则远超过虚拟能力建设。 织梦好,好织梦

按照经济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一带一路”沿线多数国家均会在不同阶段内或者不同时期内,其产业发展形态将逐渐由农业、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特别是对于沿线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制造业尤其装备制造业是由低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程度和工业化水平较低,存在巨大的开发空间。中国处在工业化发展中后期阶段,能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必要的改革开放发展经验,同时转移一部分优质产能协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打造制造业产业体系。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第一,大力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有利于中国和不同国家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使得经济发展迈上更高的台阶,有利于中国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和提升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来倒逼和推动中国企业去国际市场上锤炼,这是未来中国经济提档升级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性考虑。“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中,要让中国的高、强、尖的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加大对中亚、南亚等仍处于中低收入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发电行业、船舶港口建设的投资,实现以大带小,充分利用优势技术实现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 copyright dedecms

第二,通过发挥沿线国家资源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素禀赋差异大,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在生产和消费方面均可以进行优劣互补和合作共赢。以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地区,其技术发达、金融业强大,能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较好的技术和金融支持;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具备较为成熟的现代制造业体系,甚至在某些高科技制造业上崭露头角;以越南为代表的低收入国家其劳动力优势明显。在现行已有的合作机制下,中国应积极深化各国合作,同时创新和开拓各国间合作机制,鼓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合作组建合资公司,通过建立类似欧盟委员会的区域组织结构,统筹协调各国之间利益关系,最终促进区域贸易投资的便利化,放大技术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提升各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当前,中国经济呈现新常态,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及一些低端制造业产能过剩,同时一些高端制造业发展则存在技术瓶颈,突破需要较长时间。德国高端制造业在国际上竞争优势明显,一些德国企业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中国可以借此与德国合作,吸引德国制造业进入中国,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和经济进一步增长。随着人力成本提高,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上的优势与越南等低收入国家相比已经没有明显优势,而越南等国家工业基础差、资金不足,所以中国和越南的合作可以促进中国资本及相关产业进入越南,对中越双方都是双赢的策略。 dedecms.com

第三,探索形成中国特色的国际制造业合作模式。国际制造业合作模式可分为两种:一是美国模式,二是日本模式。美国制造业合作模式以市场为导向,遵循“产业关联理论”,始终将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作为基本准则,从而将具有更大增值空间的产品研发和销售环节留在国内。美国在“去工业化”过程中依然能够保持制造业世界强国地位,并控制世界制造业技术制高点,这是与其以市场为导向的制造业合作模式密不可分。日本模式是以成本为导向,遵循“边际产业扩张论”,在其他国家获取生产基地和市场空间,奠定了日本制造业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因此,中国制造业国际合作模式,要充分结合中国制造业发展实际,发挥行业优势、技术优势以及国家资金优势,深耕海外市场,进行合作模式创新。在具体的合作模式的选择方面,要兼顾美国和日本模式,不仅要将已丧失成本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通过对外投资等形式转移出去,更要通过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间进行产业合作,推动具有行业竞争优势的国内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内容来自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