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产业 > 能源矿产 > 世界油气行业形势及我国油气战略思考

世界油气行业形势及我国油气战略思考

发布时间:2017-04-28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宏数据库整理 浏览:【字体:

我的发言题目是《世界油气行业形势及我国油气战略思考》。目前全球战略局势迷雾重重,大家都十分关注未来世界格局变化。油气是当今世界的主导性能源,因此,其战略形势变化可能为大家提供一个分析问题的视角,为了客观起见,这套材料总体是基于大数据的。我与大家分享几个方面的认识第一,世界油气工业究竟还将持续多久;第二,这轮石油危机的历史本质是什么;第三,世界石油经济变局与国际油气价格变化趋势。最后,将基于数据分析,简单谈一点关于中国油气行业的战略思考。 织梦好,好织梦

一、世界油气工业究竟还将持续多久?

dedecms.com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图1是世界一次能源结构变化图谱,时间从1640年到2140年,跨度500年。图中,2015年之前为历史数据;2015-2050年主要基于人口总量、人均能耗、节能等模型的预测结果;2050年之后为超远期预测结果,遵循能量密度增大、碳排减小、能源结构多元化增加和能源革命间隔时间缩短的总体趋势。这张图中红点位置代表替代能源超过传统主导性能源的时间,对应世界能源革命。其中,煤炭于1883年取代木材,石油与1964年取代煤炭,目前主要是天然气和石油、煤炭和新能源之间的博弈。煤炭和石油在一次能源结构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天然气处于上升周期,已经在高位稳定了近6年;核能处于2011年日本福岛事件后的复苏初期,可控核聚变的革命性突破可能出现在2035-2050年;非水电可再生能源虽然增速较快,但能量密度较低。基于500年时间窗不难发现,2040年之前无论核能还是新能源,都难以有效填补能源消费的空缺,换言之天然气占比将增大并可能取代石油成为主导性能源。关于天然气成为主导性能源的时间,目前基本共识大概是2040年前后。因此仅从能量属性看,天然气作为主导性能源的时间可能持续到2080-2090年;考虑到油气的产业协同性,2050年油气在世界一次能源的占比约50.8%,即使2080年后核能在世界一次能源结构占比超过了天然气,油气在世界能源体系的主导地位(两者之和占据一次能源首位)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本文来自织梦

除了能量属性,决定油气战略地位的还有其物质和金融属性。随着石油的能量属性正在被快速替代,衡量石油价值的天平,正在从能量属性快速移位至其物质属性。随着2035年后可控核聚变革命性突破并快速产业化,人类可能进入廉价能源时代;但同时人口增长和文明进化使人类对物质的需求持续快速增加(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将达到97亿)。世界石化产品产量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就一直快速增长,2005年全球乙烯、合成纤维、聚乙烯、合成橡胶、丙烯产量共计251.94百万吨;2010年增至286.35百万吨,平均每年递增约6.88百万吨;2035将达到458.4-480百万吨。

织梦好,好织梦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石油的金融属性。美元在美国的金融经济体系里面占据很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世界主导性能源更替过程中,石油金融属性的替代及其对国际货币新秩序的影响,将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和最敏感的战略问题。在天然气替代石油的过程中,石油的金融属性也将被逐步替代。然而,核能革命后人类可能进入廉价能源时代,能源将失掉作为金融载体的稀缺性。若油气作为国际货币载体的金融职能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被替代,那么国际油气定价权就可能仍然是未来几十年大国战略的重心和博弈的焦点。 织梦好,好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总体来看,世界能源革命将发生在2040年前后,届时天然气将取代石油成为世界主导性能源,并在世界一次能源体系演替中扮演桥梁作用,最终可能在2080年前后进入无碳能源时代。由于油气的产业协同性和能量、物质、金融三重属性,世界油气行业在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虽然其能量属性被逐步替代,但物质属性将更加彰显。油气的金融属性将可能不会因其能量属性被替代而消失,更可能移位到物质属性领域;国际油气定价权可能仍然是未来几十年大国战略重心和博弈焦点。换言之,未来油气的战略价值将更加依赖于其金融和物质属性。 dedecms.com

二、这一轮石油危机的历史本质究竟是什么?

本文来自织梦

基于图1可获得的第二个重要认识是关于世界革命的。当我们将历史上决定能源革命的颠覆性技术(如蒸汽机、内燃机、LNG等)的里程碑时间,用核心专利申请时间进行校准后,会发现在世界能源革命发生的同期(红点位置),会出现科技革命、工业革命、消费革命。其中,科技革命为引领,能源革命为基础。按照这个规律,2040年将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内容来自dedecms

同样基于图1,我们可以发现第三个重要现象。即至世界主导性能源更替(红点对应时间点)前的第50年开始,人类社会将经历35年左右波澜壮阔的变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革命前奏”;然后是5年恢复期和10-15年的高速增长,最终使将新一代主导性能源推向世界能源舞台的中心。大家不妨和我一起数一下:1880年往前减50年是1830年,英国初步实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法国爆发“七月革命”;1964年往前50年是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040年往前数50年是1990年,如果将1990年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作个简单排列:1991年前苏联解体和海湾战争爆发、2000年开始纳米科技兴起、2003年低碳经济兴起和中国和平崛起、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09年美国页岩气革命、2010年阿拉伯之春、2014年出现世界石油危机、2016年英国脱欧……透过这些历史事件不难解读新一轮世界革命的主要特征就是全球化、低碳化、智能化和东方崛起,其间伴随传统世界秩序的解体和新世界秩序的重构。

copyright dedecms

关于21世纪西方没落和东方崛起的历史必然性,斯宾格勒、汤因比、梁漱溟等中外先哲早就做出过分析和预见。但东方并不仅仅只有中国。图3是另一种视角的世界地图,图中右边是以海洋文明为基本特征的欧洲经济圈,左边是以大河文明为主流的东亚经济圈;美国作为最大海权国,既是环大西洋国家,也是环太平洋国家;俄罗斯作为最大陆权国,既是亚洲国家,也是欧洲国家。因此,2040年的世界革命作为东方崛起的考场和判石,将决定诸大国中哪些国家将最终赢得未来百年的战略发展主动权;最终格局大体会在2030年前后尘埃落定。 内容来自dedecms

而“人类历史上每一个伟大的工业时代都以世界能源革命和新的主导性能源机制的引入为基础和标志”的,要开创一个基于新能源机制的新世界,就必须扬弃或打碎一个旧世界,其革命形式可能是军事战争、经济战争等。即将来临的这次世界革命,更大可能是经济战争与有限军事战争的结合。这或许就是2014年国际油价暴跌的历史本质,当然也包括我们正在经历的金融和贸易战争等。因为,石油在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基础和主导地位,国际油价暴跌将带来世界油气格局大洗牌,那些高成本的传统石油工业产业链、技术链将成为历史,基于智能化的新一代颠覆性技术将植入优胜劣汰后的、更加先进的企业肌体并主导未来市场。与历史上历次石油危机不同,这次石油危机来自世界能源革命,因此这个过程具有历史的不可逆性,其间,任何固步自封、不思变革、一味坐等油价戏剧性好转的石油企业将快速成为历史的过客。

copyright 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事实上,美国油气行业上游新一轮颠覆性技术研发和全球布局从2008年以后就已经开始了;埃克桑美孚公司2009-2013年平均每年超过30亿美元科技投资。我们来看看图4,这是世界主要油服公司的专利。在2014年油价暴跌尽管使全球石油企业苦不堪言,但三大油服专利却达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位,其中哈里伯顿公司的专利数(含同族)出现爆增,2009-2016年的年度专利公开数以平均同比增长高达23.29%,2015年度公开的专利数高达3414件,是其2009年度公开专利量的3.51倍,是斯伦贝谢、贝克休斯2015年公开专利数的1.47、1.73倍,是同期我国三大国家油公司石油工程发明专利总数的3.1倍;其仅在2016年前10个月公开专利数达到4050件,大概是我们3大油公司1个领域率的专利数的5.7倍。总体看来,西方一流油田服务企业2008年以来全面加大创新强度,整个过程犹如“科技军备竞赛”。图5是西方一流油公司油服公司在中国市场布局的专利统计结果。这些公司历史上没有这么重视中国市场(尤其是高端技术)。历史上,他们主要是向中国输出中低端或高端市场接近淘汰的技术。现在我们看到高端进来以后布局非常快。2010年以来西方一流油企全面加大全球技术布局;三大油服在我国申请专利数177件,平均同比增长26.7%。埃克桑、壳牌申请745件,平均同比增长54.8%,其中,壳牌2015在我国申请专利222件、2016年10月前108件。甚至沙特阿美也在我国布局近钻头导向、纳米传感器类高端专利。

本文来自织梦

那么,他们究竟在做什么?对全球超过80万专利的分析显示,西方一流油服2010年以来全面加快了新一代颠覆性技术的培育。这些技术包括基于纳米科技、微纳技术(MEMS/NEMS)、智能材料、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的,以智能化精确导向钻完井系统、纳米采油、原位改质等极具颠覆性的新一代勘探开发智能化技术体系正在形成,主要包括智能钻头、智能钻柱、智能液、智能固井、智能完井、智能采油、双向闭环信息系统和原位改质等。为了让大家真切感受到这轮技术的特征。我们简单看看三类标志性技术。这是哈里伯顿公司2007年申请专利的测井纳米机器人(也是油藏机器人),直径约为头发丝1/10的笼状结构物;壳上每个结点都是一个纳米传感器,可以测各种地层岩石、孔隙和孔隙流体参数;中间为EPU,负责接收来自各结点的信号和转发;CPU和结点之间的线条为碳纳米管发电机。纳米机器人随钻井液、注水作业等进入油藏去做探测。第二类前沿技术是智能钻头,也就是将传感器部署在钻头上,让钻头可以自己测量寻找最适合的钻探目标,能够根据需要自动导向和调姿,并向地面发送测量数据,实现双重制导,有点类似钻地导弹。该技术不仅意味着西方一流油服的钻头可能已经几乎“不会坏了”,因为这套测量系统十分昂贵;同时意味今后的石油工程服务模式出现颠覆性改变,这类钻头既不卖也不租,而是采用EPC模式。一只智能钻头虽然比普通钻头贵,但如果其可以钻多口井,而且极大缩短钻井周期,成本就会大幅降低。届时,这些西方一流钻井服务队伍将可能形成“全球通吃”局面。第三类是石墨烯石油工程技术。大家看看图6,石墨烯应用技术几乎覆盖油气行业全产业链的主要技术领域,2010年以来前沿热点集中在以下方向:井下探测用微纳传感器(MEMS/NEMS)及封装;石墨烯钻头技术;钻完井入井材料;井下工具/仪器/装备/管具涂层和密封技术;压裂液/支撑剂技术;提高采收率(EOR)及相关改性材料;热采和地热的工具/仪器/装备/材料;炼油化工(复合材料、润滑油、催化剂、设备防腐等);环保技术;新能源及电力电子技术。对于中国的石油行业来讲,石墨烯是陌生的,我们迄今在上游只有1件专利,可石墨烯却是我国少有的几个处于世界前沿并部分领先的技术领域之一。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copyright dedecms

图7a是2017年1月美国能源署最新报告中的电力结构及预测图。2016年美国燃气发电首次超过燃煤发电居电力结构的首位。但是我们真正关心的是下面这张图(图7b)。这是2015年,燃气发电2016年触顶后再度下降,并在2027年前后重新超越燃煤发电;新能源持续上涨;而燃煤发电在2016年后基本保持不变。这张图以项目分析为基础,对我们的启发很大。说明2008-2020年美国电力结构重大调整。2002年布什政府提出的新一轮洁净煤发电10年计划(CCPI)在2016年已经基本实现;传统燃气发电的调整大概2021年完成,此后将快速增长;新能源贡献在2020年后换档减增速。在美国燃气技术研究院(GTI)2014年名为《能源革命》的年度报告中,介绍了通过新的低温工艺将天然气或含甲烷的气体转化为甲醇和氢作为液态燃料或其它化学产品的方法,称这一技术使碳的转化率达到了90%,燃烧效率高达83%(注:GTI专利共295件,其中甲烷制甲醇方法US9163316B2,复合气体分离膜气体分离结构(石墨烯)US20140076161A1,综合混合膜/吸收二氧化碳捕获和利用的过程US20140134695A1,高稳定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US7323265B2)。我们都知道甲烷就是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如果能够完美分离,“碳”用于生产石墨烯,“氢”生产氢能,那么非常关注的碳排问题已很好的解决了,“碳减排”变成了高附加值的“碳利用”。其中,埃克森美孚和GE的技术值得关注(赵院士曾经谈到,我国中科院大连研究所有专家在研究类似技术)。这样,特朗普新政中关于能源问题的几项政令和措施就很好理解了,而且我们需要密切关注世界储能技术和美国氢能的变化趋势。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现在回答我们这部分的问题:这一轮石油危机的历史本质应该是面向世界能源革命的一次大规模的大浪淘沙、坚壁清野、秣马厉兵。其中,“大浪淘沙”具有历史必然性,卷入深度和广度超越了行业和国度;“坚壁清野”则是部分大国依靠综合实力,主导价格战、贸易战、货币战等,使其他资源国的高成本、低效能的油气产业链萎缩甚或消失,被迫让出市场份额以接受新规则、新技术、新产品;“秣马厉兵”则是指大举科技创新,以及低油价期间依靠大量裁员、收并购进行的组织换血强身。 dedecms.com

三、世界石油经济变局与国际油气价格变化趋势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世界石油经济格局在2009年以后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大家先看看这两张图。图8是国际油价的变化图,黄色的是布伦特油价,蓝色是WTI油价。历史上WTI油价是高于布伦特油价的,因为德克萨斯中质油的油品优于布伦特原油;但是,2010年“阿拉伯之春”以后油价关系反过来了。去年类似的会议上我们谈到过,导致价差逆转的主要原因包括WTI、BRENT原油实货对衍生品市场指导性明显削弱、价差合约等新型衍生品的出现、美国《多德一弗兰克法案》加强金融监管、而2013年布油修改BFOE5月合约SUK090条款致溢价幅度增大等。其结果是我们发现了它定义了两种美元:一种是美国本土的高含金量的美元,另一种是美国以外的相对贬值的美元,2011年9月平均现货价格最大价差曾高达27.3美元/桶(如果加上升贴水,实际价差接近30美元/桶),约占同期布伦特油价的24.25%。这样来看的话,我们在场的金融专家们就有感觉了。美元是国际货币,而且全球大部分大宗商品挂靠油价,因此,这一价差并不仅仅意味着美国炼油化工企业拥有了绝对的低成本优势。理论上,美国结束QE和实体经济复兴会带来美元升值,而美元升值会影响出口;但如果美国用战略实现了境外美元的相对贬值,那么制约美国经济发展的出口难题一定程度上就破解了。经过一系列大国博弈(尤其2014年油价暴跌)之后,2017年的平均反向价差已经收紧到2.09美元/桶(如果加上升贴水,实际价差约4.43美元/桶)。这种价差在当今波澜壮阔的世纪舞台上难以构成真正的战略影响力,因此,美国特朗普新政要么用新一代颠覆性技术快速发力,重新拉开价差,找回奥巴马政府一度形成的优势;要么采用新的替代战略,而且新战略实施将更大可能是在一系列障眼法之下快速进行。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我们再来看看图9,这是国际天然气的价格变化图。下面图中的蓝色系列是美国和加拿大的天然气价格,全球地板价;黄色的是欧洲的NBP价;绿色是日本和中国所用的LNG价;虚线为布伦特油价;红色为价差。2015年,美国和加拿大的平均天然气价格分别为2.6、2.0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分别为日本LNG价格(10.3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的约1/4-1/5。2016年,天然气发电已经占到美国电力结构的33%,历史上首次超过燃煤发电居首位,电力成本大幅下降带来工业成本大幅降低,有效推动实体经济复兴;而天然气化工则因原材料和电力成本同步下降,成为美国引领全球天然气革命的重要途径。 dedecms.com

dedecms.com

事实上,自2007年开始,美国的石油产品出口就呈爆炸式增长;因为美国虽然在2009年对全球宣布页岩气革命,但对页岩油气颠覆性价值的认识早在2005年就基本清楚了。由于美国石油天然气产品无与伦比的原材料价格优势和技术优势,正在导致世界炼化板块空前大洗牌。美国引领气对油的替代、推动石化市场全球化;低成本传统产油国及新兴产油国扩增炼化产能;而高成本传统炼化企业被迫升、减、转、停。美国2007年开始大幅出口炼化产品,2015年取消原油出口禁令。据2017年2月路透船运数据,包括轻质和重质原油在内的美国原油将被运送至中国、日本和新加坡,另一些将被出口至欧洲和拉丁美洲;目前BP和Trafigura正在亚洲销售的美国Eagle Ford原油至少300万桶(约42.86-44.78万吨)。值得指出的是,美国并没有因为油气能源独立就闭关自守,而是一方面保持适度进口,优化原油进口结构,增强能源安全;另一方面,通过低成本原材料、减税等措施吸引壳牌等国外炼油化工企业流向美国,带动实体经济复兴。实际上是在持续不断的大规模吞吐过程中将“金蛋”留在了美国。 内容来自dedecms

美国2009年、2010年前后相继脱离了国际天然气市场和偏离了国际原油市场,毫无疑问,世界油气能源经济正在经历重大结构调整。我们知道,金融霸权是美国最重要的核心利益,其中,石油美元(石油美元环流)因为在1974年以来的美国金融战略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掌控国际石油和天然气的实质定价权成为美国核心战略目标之一。一旦美国会放弃对国际油价和国际气价的实质定价权,那一定会以其他方式控制国际油气利益的分配,因此我们分析实质定价权一定发生了转移,而且分异以后一定有一个新体系诞生。但是,究竟正在转向哪个方向呢?在座的有很多是金融系统的专家,我们请大家也帮忙分析一下。 dedecms.com

在石油能量属性被替代的过程中,其金融属性会发生迁移。转移到天然气是没有问题的,现在远东的LNG就挂靠或参照油价。但是,未来进一步转向核能是有难度的。因为,一旦核聚变突破以后,人类可能进入廉价能源时代,即不再具有金融载体的稀缺性。因此,油气实质定价权的博弈区比较可能的是往下游炼油化工领域转移。以乙烯为例比较容易理解:石油和天然气都可以生产乙烯,如果美国掌握了全球乙烯市场实质定价权,就可以倒过来对国际原油和天然气市场进行逆向定价。这样的话,今后谁掌控了下游市场,谁就掌控了油气的实质定价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先来看看世界石油经济领域的变化。事实上,我们已经发现这轮石油大博弈与1950年以来的历次博弈特征截然不同,历史上多次石油危机主要是争夺海外石油,而这次是用低油价打压上游保份额。2009年以来,美国通过石油低成本优势,与其税收和出口政策结合,快速推动炼油和化工产品市场国际化,并拥有下游产品市场的实质定价权。实际上,世界石油经济领域已经初步形成了原油、成品油、石化产品市场的立体博弈格局。过去我们想要预测油价涨跌,分析一下全球供需和高端边际成本(注:特指国际油气实质定价方世界一流企业的平均最低综合开采成本)、了解一下库欣库存和主要资源国闲置产能、看看期货市场交易,基本上就能判断了。但现在没那么容易了,在立体博弈架构下决定实质定价权的参数维度激增,美国拥有后两个市场的实质定价权,仅仅原油供需就虚虚实实让人难以判定,美国在原有库欣的库存基础上,又增加了大量炼化企业的商业库存……所以,每次我讲座时大家都会问,特朗普上去后会怎么样?目前仅从石油角度来看,如果特朗普新政将美国当成”全球最大的实业公司”来做。这样的话,商人的理想自然是原材料成本越低越好,产品市场价格越高越好,市场份额越大越好。实际上基本如此,我们看到美国本土油价明显低于美国以外的国际市场,而在终端产品市场上享受国际市场价,最终将极大的利润空间留在美国。这种做法对美国实体经济复兴是非常重要的撬动。按这个逻辑,尽管目前WTI和布伦特的价差收窄,但美国可能还会通过战略手段将价差拉开,主要举措可能会是重新推高布伦特油价;也可能会通过美元快速升值稳住WTI,但在当今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下大规模实施货币战的利弊,各方都会谨慎评估。 内容来自dedecms

国际天然气市场的变化比石油市场变化要相对简单一些。全球天然气市场总体上具有三分格局。北美是成熟的传统现货贸易区,未来战略期内会持续保持低价趋势;欧洲天然气市场受2009年美国页岩气革命推动,自2010年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以欧洲各国天然气交易中心为平台的天然气现货贸易快速增长,天然气定价机制2010年以来开始从传统与油价挂钩转向现货气价机制,2014年现货贸易已占欧洲天然气贸易量的约50%,未来现货贸易占比可能进一步增加。亚太地区LNG期货交易市场即将形成,国际天然气市场价格逐渐与油价脱钩,天然气交易呈现向标准化和金融化趋势;其东北亚(中、俄、日、韩、朝、蒙)地区已成为基于管道长期合同的中心,该区天然气管输能力预计将达到1680亿立方米/年,略高于2013年俄罗斯向欧洲出口管道天然气的量(1613亿立方米),由于这部分长期合同主要基于中俄战略合作框架,而中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天然气消费增量市场,故该地区将对未来国际天然气价格波动具有一定的平抑作用。

织梦好,好织梦

那么,未来国际油气价格将如何变化呢?首先,国际油价围绕低基值的大幅震荡可能成为常态。石油作为这轮世界主导性能源替代过程中的被替代方,为了与天然气、新能源竞争,将不得不选择进入低价通道;同时,由于国际石油市场高度国际化和金融投机势力强势逐利,未来的国际油价变化将可能是在较低油价基础上的大幅震荡,这将对欧亚大陆的新兴经济体产生严重的制约和破坏作用。这与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末的世界能源体系大变局十分相似,也发生在世界主导性能源更替(石油替代煤炭)前30年左右。那时的世界石油工业在国际石油市场和美国本土市场都出现石油泛滥导致的价格灾难;世界煤炭工业则因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和石油消费增长带来的市场萎缩,进入了滞涨和衰退期,1932-1936年中国煤炭价格出现断崖式暴跌;世界能源体系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完成了由煤炭向石油过渡。而与石油相比,国际天然气价格则可能转入相对平稳的中低价位时期。天然气的国际化程度和金融投资操纵程度明显要低,国际天然气价格可能转入相对稳定的中低价位时期(2035年之前),其价格区间足以与石油和新能源竞争,并逐渐摆脱对石油价格的挂靠,形成新的国际天然气定价机制。事实上,未来天然气能够替代石油的主要原因,除了其具有更加丰富的剩余资源、更加低碳外,另一个主要竞争优势就是价格相对较低且平稳。在与石油同等价位下,消费者选择天然气而非石油,主要原因可能是对国际油价波动风险的厌恶。

copyright dedecms

四、关于中国油气行业的战略思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中国油气行业的发展其实已经到了分水岭。我们究竟是把它看作是大宗商品,还是继续认为它是核心战略性产业呢?要回答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中国未来发展还需要多少能源;其次,要看看还需要多少油气;最后,看看还有多少油气资源。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尝试对中国和日本战后经济体进行了比较,我们这次用的比较依据主要基于产业结构变化。日本1973年第三产业占比50%,其后是10年转型期,这10年日本一次能源消费平均同比增长是-0.35%,同期大举技术创新,到1983年前后已经形成了多个民族创新旗舰;因此,在1983后开始进入技术驱动型经济发展阶段;经历15年中等速度增长后,日本进入以虚拟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类比发现,中国经济2015年的发展特征与日本1973年非常相似。考虑到中国创新环境变化、政府控制力、国家经济横向不均衡、未富先老人口特征等,则2050年时候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是42-45亿吨油当量,届时我国人均能耗水平将从2015年的2.15吨/人增至2035、2050年的2.49-2.90吨/人、3.23-3.61吨/人。意味到2050年时,我国人均能耗水平将与日本2015年水平相当(3.53吨/人),约为美国2015年人均能耗水平(7.13吨/人)的约50%。 本文来自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那么,我们未来还需要多少油气呢?大家可以看看图13。我国能源资源虽然具有多元性,但二元结构突显,即电力主要来自煤炭,运输燃料动力主要来自石油,两者共计82.29%。核能、水电、其他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结构占比仅为1.28%、8.46%、2.08%,合计11.82%。考虑到2040年前后世界将经历核能和电力技术革命,关键能源技术发展具有明显不确定性,2040年之前过快布局将面临结构性风险。为了确保2020年后国家经济快速稳步增长、有效抑制和削减煤消费、更加稳健地发展新能源,需要充分利用石油工业体系的成熟性,在石油对外依存度不大于70%的条件下,在2033年之前适量增加石油消费,2034-2050年将我国原油消费控制在6.5亿吨。我国天然气工业具备快速发展的产业基础,只有天然气与核能同步双增长才能确保我国经济在低碳模式下的合理经济增长。我国天然气处于大发展初期,2015年天然气证实储量3.8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8%;产量138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6%;消费量197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7%;天然气进口依存度30%;在一次能源结构占比5.89%。基于我国天然气工业基础,2030年天然气产量有望达到3000亿立方米,2045年后基本稳定在3300亿立方米。按天然气消费稳步快速增长的原则规划,2015-204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4.2%,2045年后年均增长1.97%;预计天然气将在2040-2048年超过石油成为我国第二大能源。按照该趋势,2035、2050年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占比约为12%、16%,对外依存度约为35%、60%。由于煤炭消费受到抑制、石油面临国际油价大幅波动的风险、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增长受总量限制(即使2015-2050年我国核能年均增长8.69%),2050年前我国能源供需缺口必须依靠天然气弥补。因此,无论从世界能源形势还是中国能源形势看,油气工业都将依然是国家核心战略性能源行业,未来需要采用“稳油兴气”的总体战略,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织梦好,好织梦

织梦好,好织梦

以上预测方案除了总量预测和增加了能源系列的详细分解外,主要继承性采用了杜院士那套材料(2010年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报告)的主要意见,比如石油消费上限6.5亿吨,天然气3300亿方,2050年核能占比15%等。如果6.5亿吨石油消费维持不到2050年,那就需要增大天然气、煤炭、核能或非水电可再生消费量弥补需求空缺。我们知道核能技术在2035-2050年可能经历技术革命、核电厂的生命周期50-70年,布局太快以后会导致今后又带来一批过剩产能。煤炭的关键问题在洁煤和深部煤层利用技术发展,降是大势所趋,但究竟降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剩余可利用的煤炭资源和技术,美国的经验具有参考价值(建议分析图7b,即最终收敛到总洁煤产能);深部煤层(1500米以深)的开采利用可能最终将采用钻探而非采掘技术,后者更接近油气开采技术。非水电可再生能源主要问题是能量密度低,而国家土地、植被资源有限。总体比较下来,还是油气能源的工业基础比较好,需要通过“稳油兴气”为其他能源的快速稳步调整争取到更多时间。所以,我觉得刘部长讲得非常好,“我们不要带着未来会产生错误的思维去布局我们未来的国家能源战略”,要以科学、发展、联系、全局的协同战略观布局我国未来能源系统。 织梦好,好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那么中国究竟还剩多少油气资源呢?我们看看图14。这是美国的石油年新增储量,在1955年达到了高峰,然后经过3个10年,迎来了2009年页岩油革命。简单类比中国的石油年新增储量(最下方的柱状图),我们会发现勘探程度大体相当于美国70年代早中期水平(如果考虑可采问题)。我们现在觉得那么多难动用储量,今后发现和开采难度将更大,又赶上低油价时期,因此,觉得采油太难不如买油。其实,美国那时也非常难,我们看到美国的储量增长具有规律的10年周期,每次一到低谷就会出现“石油危机”论,然后会有一系列战略、政策等激发科技创新和跨国油气投资,以保障能源安全。美国70年代之后经过了隐蔽油藏、深海、非常规三个储量周期,每个周期都对应一次油气技术革命。而我们的储量曲线现在还在或刚过最高点;即使考虑到我国和美国储量概念对接问题,我们的总体开采程度也大体相当于美国70年代中后期水平;我国渤海湾海域2016年勘探程度大体相当于渤海湾盆地陆上油区上世纪90年代初期水平(刚结束凸起带勘探开始转向环洼带);而2009年以来的美国页岩油气革命足以让我们对自己国土上生烃系统内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充满信心。可2016年中石油和中石化上游投资却只完成了33%,是不是就这样持续地弱下去,或依靠一系列战略实施实现战略脱困?在这一点上,我们恐怕需要深入分析美国油气价格大战略的策划及其实施过程,因为,油气除了是全球最重要最基础的大宗商品和战略性物资外,还是国际货币的载体,而人民币正在国际化。

dedecms.com

dedecms.com

那么,我国油气行业真正问题在哪里呢?真正问题在于需要以二次创业的勇气,直面挑战,面向本土开采需求,大举进行颠覆性技术创新。目前,我国石油剩余储量难动用储量占比超过60%,关键问题在于技术发展滞后于开发生产需求。中国油气主要具有陆相成因,中国以外除了印度尼西亚、苏丹、尼日尔等部分含油气盆地外的世界其他油气区基本上都以海相为主。建国初期我们靠第一次创业,创建了中国(常规油气)石油工业;现在需要面向陆相非常规油和超深层页岩气进行第二次创业,也必须依靠中国人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才能实现。但这个过程将非常难。最难的是我们的科技,刚才我们看到的,无论石墨烯、微纳传感器,还是匡院士讲到新型光催化剂,这一系列高科技的原始创新手段(实验测试体系)在我们油气行业现有创新体系里是不具备的,而我国在这些相关基础研究领域已经具有了一定优势。因此,如果油气行业要实现二次创业,就需要从国家层面全面加强科技协同。西方一流石油企业具有强大的前沿技术的原始创新和产业化实力。目前中国围绕原始创新的基础研究主要在高校,石油企业以集成创新为主,前沿技术的原始创新和产业化是我国科技体系的结构性短板。诸如超级钻头、智能复合连续管、非常规原位改质等革命性技术的培育和转产,至少需要5-10年持续攻关和投入,如何协同、如何培育,都急需围绕颠覆性技术培育的体制机制。没有新一代革命性的油气开采技术,中国油气工业未来将陷入十分艰难的境地。

copyright dedecms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报告的主体内容。总体来看,世界油气行业正在经历的这场变革是世界能源革命的前奏,影响将极其深远。在主导性能源更替和能源多元化竞争阶段,将低成本为王;唯有颠覆性创新,才能顺应历史潮流并赢得发展空间和发展主动权。我国石油企业的战略思维需要尽快从当前的“被动应对”快速转变为“积极备战和迎战”。而在历次世界革命前夕,大国围绕战略制高点的博弈都是波澜壮阔的;在这个过程中,最容易获得利益或大家感到最舒服的地方,往往是最危险的地方,而且多是对方预设的战略陷阱。每次讲报告大家都会问我“哪里最舒服”,我告诉他们低油价最舒服,因为买油似乎比找油容易多了。但这或许正是国家最大的能源战略风险所在。因此,需要我们加快“识局、设局、破局、整局”,依靠一流的能源战略,为国家赢得2040年全球战略制高点和未来100年发展主动权奠定坚实的油气能源基础。(nc-5120170228)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