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产业 > 能源矿产 > 中国电力产业竞争的消费者福利分析

中国电力产业竞争的消费者福利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8 作者:派智库 来源:《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年 浏览:【字体:

内容提要:本文借鉴“制度—结构—行为—绩效”(ISCP)分析范式分析电力市场竞争格局,并研究电力竞争政策的运行机制。同时,运用福利经济学工具,从电力竞争政策制定及施行的角度评估其对消费者剩余的直接影响。结果表明,2003—2014年,电力竞争政策总体上使消费者剩余增加。 copyright dedecms

关键词:电力行业 竞争政策 消费者剩余 copyright dedecms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经历了政企一体、政企分开与市场化三个阶段。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历史进程的开始。在此之后,为了推动电力市场化发展,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电价、投资等电力竞争政策。各市场主体也在不断改变的环境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电力市场的发展。 织梦好,好织梦

本文试图以电价政策与投资政策为分析基础,研究电力竞争政策对整个电力市场的影响:在微观层面,根据电力竞争政策形成的规则,研究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及其博弈过程,从而得到电力市场现状的分析结论;在宏观层面,运用福利经济学的知识研究电力竞争政策对消费者剩余的总体影响。最后,综合微观、宏观两个层次的结论,分析中国电力竞争政策的效果。 织梦好,好织梦

一、电力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内容来自dedecms

2002年之后,在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相关电力竞争政策的陆续出台与实施,奠定了电力行业市场化的基石,为电力行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dedecms.com

“制度(institution)—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ISCP)分析范式,将制度性因素作为分析的基础与核心,研究制度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的影响,描述市场现状的具体内涵;研究制度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的相互作用过程,分析各市场主体与政府之间博弈过程,明晰市场运行机制;以及研究市场绩效,根据结果评价现有市场运行状况[1],为研究电力政策影响提供了标准的分析范式,符合本文分析的需求。

内容来自dedecms

(一)电力行业制度 copyright dedecms

制度是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该制约不仅有其正规形式,如法律法规,也包括习俗、行为准则等非正规形式[2]。

织梦好,好织梦

就电力行业而言,2002年国务院印发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就是通过正规形式对电力市场中各主体进行制约:在发电市场上组建全国性发电企业,在输配电市场组建三大电网公司,其本质是将高度垄断的电力市场分为发电市场与输配电市场,并将发电市场市场化。同时,制度为人类发生相互关系提供框架,规定人们所从事活动禁止的方面,允许人们在设定的条件下从事某些活动。该方案指出了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发电市场主体竞价上网;输配电市场主体拆掉副业,明晰输配电价。

dedecms.com

通过《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及其相关政府规制文件的出台,政府逐步放开了对电力行业的全面管制,努力培育和发展市场,逐步扩大市场自主决策的比例,推动整个电力行业向市场竞争的方向发展。 织梦好,好织梦

1.电力定价政策促进了竞争 内容来自dedecms

电力生产经营分为四大环节:发电、输电、配电与售电。中国现阶段输配售一体化,因此在实践中产生了两个关键性价格: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 本文来自织梦

上网电价水平是由政府规制的。政府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使用不同的成本加成模式核定上网电价,保证电力供给。在电力体制改革以前,政府对电价的规制方式是还本付息,根据电厂的还贷期与建设成本规定电力价格,并承诺高额的投资回报。随着电力供给逐渐充足,政府为了降低建设成本与电厂超额利润,施行经营期电价政策,将电价水平的决定因素由还贷期改为电厂的预计寿命。随着经济持续发展,电力紧张的局面再次出现,政府于是开始规范前期电价政策造成的“一机一价”、“一厂一价”的局面,将成本统一规范为一省规模内的社会平均成本。上网电价规制政策经过还本付息、经营期定价到标杆定价的历程,每一步都在规范电厂的生产成本与利润,促进电厂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将上网电价定价向市场化方向推进。 本文来自织梦

销售电价是电网经营企业对终端用户销售电能的价格,在实践中称为目录电价。目录电价结构是在1976年国家颁布的《电热价格》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显着的特点:进行统一的电价分类;对各类用电实行电压等级差价;对部分工业、农业用电设置了优惠电价;有的地方实行了丰枯电价和峰谷电价[3]。在此基础上,2005年政府通过《销售电价管理暂行办法》对目录电价包含内容进行系统调整。其中将目录电价分为购电价格、输配电损耗、输配电价及政府性基金四个部分,并规定了各部分的计算方式,使得销售电价构成更加明晰。虽然在实际运行中,输配电价表现为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的价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真实公平销售电价的形成,但政策的出台为电力市场化改革提供了一个方向。

本文来自织梦

2.投资政策促进了竞争

织梦好,好织梦

中国电力投资机制是以中央为主的中央地方分级管理制度,而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对电力项目投资具有不同的审批权限。在此背景下,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促进竞争的投资政策。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04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审批制,对于其他项目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并通过《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限定了政府的核准范围。《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则规定了核准的程序与权限问题。在此基础上,国家发改委在2013年与2014年进一步修改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及《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内容。该文件及相关配套文件的出台,通过不同审核制度的设定,鼓励了社会资金进入电力行业,促进了行业竞争;同时,也规范了政府的行为,缩减政府对电力行业的核准权限,提高电力企业的投资自主权;重新划分中央部门与地方对电力行业投资的责任,扩大地方政府的核准权限,完善地方政府管理职能与监管责任,促进竞争性电力市场的建立。 织梦好,好织梦

(二)电力市场结构 本文来自织梦

制度与市场结构的相互作用是ISCP范式分析的关键。企业市场地位的存在,导致其在制度设计上的影响力;由于制度上的优势,企业稳固了其市场地位。在电力行业,电力竞争政策与现有的市场结构正是这种相互作用关系的典型例证。

内容来自dedecms

1.电网企业 dedecms.com

《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规定:输电、配电及售电由电网公司统一管理,并将电网资产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拥有26省规模的国家级电网——国家电网;5省规模的区域电网企业——南方电网;省级规模的电网企业——内蒙古电力公司[4],且各辖区相互独立。这种分拆式改革是通过行政干预来实现的,其结果产生的影响是:行政命令确定其身份在各自区域内的唯一合法性,分区域垄断经营[5]保证了各电网企业巨额利益,并促使电网企业努力保持现状,使得电力竞争政策实施举步维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发电企业 织梦好,好织梦

《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规定:在国家电力公司发电资产基础上组建三至四个全国性发电企业。伴随着各项电价政策与投资政策的出台,逐渐形成了发电市场现在的市场结构。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经过十几年的竞争洗礼,中国发电市场拥有了明晰的市场主体、清晰的市场格局。2010年以来,中央直属五大发电集团、7家涉电央企、15家规模较大的地方国有发电企业装机容量稳定在全国总装机容量的七成以上,构成了中国发电市场的主体。中央直属五大发电集团装机容量份额见表1。

内容来自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进入壁垒方面的情况如下。从静态来看,所有的市场主体都必须面对资本壁垒。以2010年为例,火电工程造价项目的决算单位电价为3815元千瓦;风电为8895元千瓦;水电为6870元千瓦。动辄几十亿的投资成为进入区域市场的最大障碍,即使对于资本实力雄厚的央企,投融资额也是其进行投资决策的重大约束。另一方面,政府进入管制壁垒高。根据不同电力项目投资,地方与中央都有不同的规制权限。因此,完成电力建设项目的程序,需要丰富的政治资源或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需要满足中央政府对电力供求状况与投资方向的决策;同时项目本身还需面对安全、环保、技术等方面的严格考核。对于外企与民企,自身背景的局限是阻止其进人电力行业的重要因素。从动态来看,各种市场主体之间存在着竞争。尤其是央企,凭借其特殊的身份与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全国范围内“跑马圈地”,从而阻碍其他企业的进入。 本文来自织梦

退出壁垒方面的情况如下。发电设备投资额巨大、专用性很强,因此电力行业的沉淀成本很大。不仅如此,由于电力企业是地方政府的利税大户或政府参股,在企业退出时,政府需要参与处置原有设备与安置原有企业工人,因此地方政府会阻碍企业退出市场。较高的进入退出壁垒限制了潜在进入者的进入[6],从而形成了寡头竞争的局面。

dedecms.com

(三)市场行为 dedecms.com

市场结构并不是决定市场主体行为的唯一因素,市场的制度环境也是决定市场行为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决定性因素。 本文来自织梦

制度因素可以通过市场结构影响市场行为。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市场主体地位的不同造成其市场行为的巨大差异。电网企业处在完全垄断地位,考虑的是如何阻碍对手、拓宽自己的利润空间;发电企业处于寡头垄断地位,则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在市场上生存。 内容来自dedecms

制度因素本身可以直接影响企业行为。借助于政府对市场准入、价格、市场容量等各方面的规制权利,企业可以使用在市场环境下无法使用的竞争策略,确保自身利益。

内容来自dedecms

1.电网企业

本文来自织梦

电网企业负责电力经营中的三大环节:输电、配电与售电,体现在具体经营模式上,就是统购统销。一方面,输电、配电环节本身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由于制度、结构因素而产生行政垄断,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交织在一起,表现为电力制度下行业性行政垄断。中国售电环节技术上不具有自然垄断性,是电力制度下行业性行政垄断[7]。因此,电网企业具有行业性行政垄断地位。另一方面,在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出台的十余年间,电网企业面临的是电力短缺与电源电网不协调的矛盾、由政府机构到国有企业的角色转变以及电力高增长的生存环境,所以其所有的发展诉求都是求“量”。基于这三个逻辑起点,日积月累形成现有组织模式、管理模式、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而所有组织、管理、思维方式的结果都体现在行为方面。

dedecms.com

具体来说,一方面,在配电领域挤压地方配电企业的生存空间。在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出台以前,中国县级地方供电企业有1000多家,电网央企只占三分之一的市场,随着电网企业通过其在电力输电端的垄断地位迫使越来越多的地方资产无偿划归电网企业,其在终端市场上的市场份额已提高到80%以上。另一方面,阻碍其他所有制形式企业的进入,不断布局上下游装备制造业、金融等行业,形成新的辅业。

dedecms.com

2.发电企业

copyright dedecms

市场结构并不是决定市场主体行为的唯一因素,市场的制度环境、企业自身动机与管理制度也是决定市场行为的重要因素。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中国电力市场规制的主体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个重要组成部分[8]。而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方案,中央政府主导了电力体制改革的进程,拥有至关重要的电力价格决定权、电力项目审批权与年度计划电量分配权。另外,中国电力管理体制是以“省为实体”,即地方政府将电力发展纳入到地方经济发展的全局中考虑。因此,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中央政府不断下放自己手中的规制权利,使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当地电力市场的建设与发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由于电力投资受到电价制定、电量分配等各个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以电力项目投资为例说明各发电主体的行为。 本文来自织梦

对于地方政府,电力投资项目的建设会带动整个地区GDP的增长,增加政绩;政府可从发电企业获得巨额税收,同时电力发展会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存在强烈的投资冲动。

织梦好,好织梦

对于发电企业,投资电力项目需要考虑成本与收益。在成本方面,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等程序需要花费巨大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电力项目融资困难。现在中国电力融资方式主要以自有资金与国有银行商业贷款为主,2014年年底自有资金占完成投资总额达62%、国内贷款占完成投资总额的27%,股权融资、外商投资等其他融资方式占比11%。在收益方面,不同所有制企业对收益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对于民企与外企,其最终的目标就是获取利润;对于国企,追求规模是其最理性的选择。这是因为国有企业的政治和经济生命主要与企业的规模或资产有关,且多数国有企业投资风险约束机制和投资决策责任追究机制并不健全。

dedecms.com

五大发电集团与7家涉电央企,在电力市场竞争中优势明显。一方面,中央企业的身份及其背后的经济政治资源使其在项目审批、项目投融资的操作等方面具有可靠性;另一方面,进入区域市场时,一般采用与地方企业合资的方式,与地方企业分担风险与分享利润。再加上央企自身的投资冲动与地方政府强烈的投资冲动的碰撞,自然会导致央企在电力市场内“跑马圈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地方性发电企业,其行为基础在于其与地方政府的密切联系。地方性发电企业在人事上与地方政府存在着互动的关系,而且是当地政府稳定且重要的收入来源,因此在电力投资审批、融资、电价、上网电量等各方面得到照顾。长期以来地方性发电企业的上网电价普遍高于中央发电企业就是例证。也正是由于其竞争的实力来自于“优越的生活环境”,地方性发电企业很难在“陌生环境”中成长。

内容来自dedecms

外商与民企,只能在电力市场的“夹缝”中生存。从成本来说,电力项目的“路条”、融资、自身的背景与经济实力都使其在电力项目竞争中成为备用选择;从预期效益来说,在电价与发电量的竞争中也没有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竞争的“硬”实力。以外企在中国经历为例:在中国电力市场缺电、缺钱、缺技术,电力投资严重不足时,地方政府为引进外资,给予外资电力公司“三保证”优惠政策:保电价、保电量、保回报,许以固定的投资回报率,因此在1997年,外资电厂装机总量占总装机量的12%。但当电力供给充足时,地方政府陆续取消了所有优惠政策。2002年之后,煤价上涨造成生产成本提高、电价被政府规制、发电量无法得到保证,外资电厂普遍降低了在中国电力市场的盈利预期,陆续撤出中国市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二、电力竞争政策的运行 织梦好,好织梦

福利经济学是从福利最大化原则出发,对经济体系的运行予以社会评价的经济分支。在福利的理解上,马歇尔(1890)认为福利最大化是指福利水平的最大化,而不是经济效率,因此提出消费者剩余概念与生产者剩余概念来衡量社会福利的状况[9]。

dedecms.com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差额的大小则代表消费者效用增加的大小,这种效用的增减则代表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价。根据新福利经济学提出的福利命题——个人是福利的最好判断者、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的福利,所有人对商品评价的综合意味着社会对该商品的评价,即消费者剩余。因此,消费者对电力商品的评价可以用消费者剩余来衡量,而消费者剩余的两个关键因素——价格、产量,是电力竞争政策运行的核心变量。 dedecms.com

1.电价

dedecms.com

电价规制的过程是不同利益主体博弈的过程。电价决策有三种模式:企业提出申请,当地物价部门协调报上一级物价部门批复;地方政府提出申请,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协调,由其批复;经上级领导批示,由物价部门贯彻执行。国家发改委、地方政府、电力公司和发电厂四家协调共同确定上网电价。 dedecms.com

在发电市场上,卖方是垄断竞争的发电厂商,买方是各自垄断特定范围的三家电网公司。在售电市场上,卖方只有三家电网公司,买方是分散的为数众多的消费者。如此市场结构一定会造成发电厂商、消费者与电网公司在议价能力上的巨大差异。而政府规制的强势介入会使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产生微妙的变化。地方政府、中央政府通过不同角度的利益考虑,调整电价向不同的主体倾斜,从而形成一个令各方都必须接受的价格[10]。

织梦好,好织梦

对于电网企业,自身利益决定了其调低上网电价的意愿。电网企业利润来源是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的价差,电网企业有强烈的动机降低上网电价。另一方面,电网企业是唯一的买方,而且控制着交易、调度与输电的主导权,有实力通过市场力量降低上网电价。 dedecms.com

发电企业反对调低上网电价,但自身的处境决定其反抗只能是局部的。一方面由于发电市场是竞争的,市场主体很多,很容易出现搭便车现象;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为了地方发电企业的利益会支持调高上网电价,同时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适当压低电价,从而导致本地企业上网电价与央企、民企上网电价之间产生较大的差异。但对于整体电价水平,需要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进行博弈,而各方力量对比的不同,决定了上网电价整体水平的差异,这也是造成各地上网电价各异的重要原因。

织梦好,好织梦

中央政府综合考虑各方利益,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上网电价。由于火电装机容量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七成以上,因此影响上网电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煤炭价格。2002—2011年,煤炭价格一路攀升,并在2011年达到顶点。在此过程中,所有发电企业都要面临发电成本提高而造成的企业亏损风险。此时发电企业强烈要求提高上网电价;地方政府在权限范围内建议国家发改委提高上网电价;电网企业则要求国家发改委在提高上网电价的同时必须考虑销售电价的提高。

织梦好,好织梦

一方面,中央政府一路上调上网电价缓冲发电企业的亏损,在煤炭价格上升3.13倍的同时,上网电价提高比例仅为45.96%,降低上网电价的意图与效果十分明显;与此同时调高销售电价,2003—2011年上网电价每千瓦时调高0.125元、销售电价每千瓦时调高0.138元,保证了电网的利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中央政府通过对煤价实行双轨制,保证电力的基本供给。中央发电企业可以得到低于市场煤价的“计划煤”,而地方国有发电企业或民营、外资发电企业只能买市场煤发电。 copyright dedecms

2011年以后,虽然煤炭价格持续下跌,但随着国家对节能环保的重视,投资等政策向发展新能源方向倾斜,使新能源装机容量不断攀升,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从2011年的5.75%增加到2014年的10.34%,净增装机容量8059万千瓦。中央政府用煤炭价格下降的空间来促进新能源的发展,从而维持新能源发电在高位运行,从而总体上提高了上网电价的水平。通过分析可知,政府上网电价规制的结果是上网电价的上升。 copyright dedecms

对于销售电价,中央政府按照给各省制定的目录电价进行调整。但调整的依据并不是由市场化的输配电价、上网电价与税金决定,更多地要考虑“稳增长、保民生”的目标[11]。因此,销售电价出现了严重的价格扭曲现象。这种扭曲的存在,一是因为销售电价对工业生产、经济运行影响巨大;二是至今未形成合理的输配电定价机制,致使电力价格传导机制不畅。因此,政府要根据经济情况,合理调整销售电价。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既然销售电价是人为确定,自然会受到各个利益集团的影响。中央政府不希望涨价,每次涨价都会民声鼎沸;地方政府不希望提高销售电价,因为这会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电网企业希望提价,销售电价提高会大大减小来自利润目标的压力。正是在三方博弈下,形成了现在的销售电价。而从现实数据来看(表2),销售电价的调整,基本上保证了电网企业的利益。通过分析可知,政府销售电价规制的结果是销售电价的上升。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织梦好,好织梦

2.产量 本文来自织梦

近年来,中国经济以每年7%左右的速度增长,而经济的高速增长总体上推动了电力需求量更高速地增长,其结果是电力供给量的持续增长。而在电力项目建设这一问题上,国有发电企业、电网企业与地方政府都有强烈的投资冲动。中央政府则通过对电力需求的预测,有计划地审批、核准电力项目的建设,合理地抑制或促进这种投资冲动,总体实现电力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因此,投资政策基本可以保证电力供给,保障电力消费量的增长。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通过消费者剩余评价电力竞争政策,需要估计需求函数。需求函数以下,电力价格以上所围成的面积即为消费者剩余的大小,如图1为阴影部分以上、需求函数以下部分。 织梦好,好织梦

如图1所示,电力消费价格上升(由P2升至P1),需求函数向上移动(由曲线A到曲线B),可能使消费者剩余减少、不变或增加。因此,消费者剩余是否增加取决于电力需求函数的移动程度与价格的上升程度。 本文来自织梦

本文来自织梦

电力竞争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效果关键在于对电力价格的抑制作用与电力消费的有效增加。电力投资政策一方面会增加电力价格的竞争,增加电力价格下降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在2002—2014年电力总体供需形势偏紧,电力投资容量是电力需求增长的限制因素,因此电力投资政策对供给的增进作用会促使消费需求量的增加。 内容来自dedecms

由电力竞争格局与电力竞争运行机制分析可知,在发电环节电力竞争政策有效促进了电力市场的形成与电力竞争的展开;在输配售电环节由于行政垄断存在,限制了电力需求的增加。但电力市场总体在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促进电力需求的增长。因此,本文提出假说:电力竞争政策总体促进了消费者剩余的增加。 本文来自织梦

三、电力竞争政策评价 dedecms.com

目前测量消费者剩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基于Marshall需求函数;二是基于Hicks需求函数。两者主要差异在于精确性。消费者剩余代表的是消费者的一种评价,消费者剩余的正负、增加减少才有其现实意义;而两种方案的差异仅表现在对需求函数的微小调整,所引起估计的差异很小。基于实用考虑,本文使用Marshall需求函数估计消费者剩余。

内容来自dedecms

电力需求主要取决于电价和GDP,这已是普遍被接受的电力需求函数定义。因此林伯强(2003)在估计电力行业的Marshall需求函数时,加入反映结构变化、效率改进的变量,以研究电力需求与结构变化、效率改进之间的关系[12]。本文以林伯强所建立的电力需求模型为基础,研究电力需求与竞争政策的关系。

copyright dedecms

1.电力消费总福利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关于销售电价的Marshall需求函数: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lnq=α+β1lng+β2lni+β3p+β4lne+β5s+β6lnm(1)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被解释变量

dedecms.com

q代表电力消费量。数据来自于2002—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解释变量

织梦好,好织梦

中国电力竞争政策的核心为电价政策与电力投资政策,分别用解释变量p、i计量。 copyright dedecms

p代表销售电价。销售电价的制定是各利益主体相互博弈的过程,因此最终电价水平的确定是中国电价政策的具体反映。价格是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消费者的电力需求与销售电价之间应该存在着负相关关系。电价数据来源于中电联、证监会与国家能源局等权威部门的统计。

织梦好,好织梦

i代表电力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额,是电力投资政策的直接结果。电力投资对电力需求的增加起到约束作用,而电力投资增加只是意味着电力供给能力的增加但并不必然导致电力需求增加。2002—2015年,只有三年时间总体上供大于求或供求平衡。因此,电力投资形成了对电力需求的约束,只要增加电力投资,就会增加电力需求。数据来自于中经网。

dedecms.com

(3)控制变量

copyright dedecms

g代表国内生产总值,这是决定电力消费的最重要因素。经济产出及消费的持续增长,促进了工业用电与生活用电需求的快速增加。经验研究证明GDP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弹性系数在1左右上下波动。

copyright dedecms

s代表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总体来看,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如黑色金属冶炼、建材等高耗能产业,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例的增加会带动整个电力需求的增加。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织梦好,好织梦

e代表能源消耗效率,为第二产业的产业增加值与产业消耗电量之间的比值,反映了能源节约措施对电力消费需求影响,即随着能源效率的提高,电力需求也会相应降低。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m代表煤炭价格指数。中国发电能源中,七成以上是火力发电,煤炭价格的升降必然影响发电企业的利润,从而影响供给。由于中国电力供求关系偏紧,煤炭价格的下降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电力需求,因此两者直接为负相关。煤炭价格指数根据中经网2002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格指数月度同比数据以2002年为基期处理得到;其他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2—2015年)。 内容来自dedecms

根据数据得到中国电力销售市场Marshall需求函数估计结果见表3。 本文来自织梦

dedecms.com

根据式(1)估计出的电力消费的Marshall需求函数,可转化为:

内容来自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式(2)中,A=α+β1lng+β3p+β4lne+β5s+β6lnm,即每年的消费需求会随着A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每年的消费者需求函数可以得到每年的消费者剩余。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由式(2)得出消费者剩余见式(3),从而得到消费者总福利增加量为62040.4亿元。 copyright 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为进一步考察电力竞争政策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本文将与电力竞争政策无关的变量取平均值,相关变量带入年度数据。通过计算得到在2003—2014年,电力竞争政策总体增加消费者剩余6943.2亿元。 本文来自织梦

2.电力经营各环节剩余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由电力竞争格局分析可知,电力竞争政策在输配售电环节产生的最重要结果是电网企业的行政性垄断。因此,输配售电环节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可以通过电网企业造成的垄断影响进行计量。 本文来自织梦

垄断造成的影响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利用非利润最大化模型测算的社会福利损失;二是垄断导致厂商生产成本的变化;三是寻租理论。结合以上理论,本文将电网企业造成的福利损失在两个层次进行计量:一是垄断导致价格变化产生的福利影响;二是垄断导致生产成本变化产生的福利影响,包含效率变化与寻租成本(由于寻租成本并无较合理的衡量尺度,本文将两者一起讨论)。

copyright dedecms

对于价格变化造成的福利损失,具体见式(4):

织梦好,好织梦

内容来自dedecms

根据对于生产成本变化造成的福利影响,具体见式(5):

内容来自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其中,r1=(p1-mc1)/p1,r2=(p1-mc2)/p1,β为需求价格弹性,p1、q1分别为实际的价格与产量,mc1、mc2分别为现实的边际成本与理想的边际成本。 dedecms.com

之后,参考于良春和张伟(2010)[13]的研究,利用以上方法得出实证结果。价格p1为销售价格;q1为售电量;应用规模以上供电业主营业务成本与售电量的比值计算实际成本mc1,得到r1;本文借鉴于良春和杨骞(2007)[1]的处理办法,将购买力平价法换算的美国电力价格作为理想的边际成本得出mc2,从而得到r2。具体实证结果如表4所示。由此得出,输配售电环节的消费者剩余损失为91790.47亿元,发电环节消费者剩余增加98733.67亿元。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四、结果分析 dedecms.com

通过对消费者剩余的测算,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dedecms.com

第一,从消费者福利角度来看,电力竞争政策总体促进了消费者福利的增加。综合来看,消费者剩余增加主要体现在电力消费价格的温和上涨与电力消费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即在电力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电力价格能保持相对稳定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剩余。电力价格温和上涨则根源于政府一系列竞争政策的出台与实施。2002年,政府在《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中确定了电力行业发展基本框架,即发电市场进行市场化改革以及输配电市场进行政府规制。其后在该框架下的相关竞争政策陆续出台,发电市场得以快速发展,贡献了消费者剩余增量的全部;输配电市场的发展则停滞在输配电价改革这一核心问题,从而导致在输配电环节消费者福利的损失。因此,从总体来看,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会促进消费者福利增加。 dedecms.com

第二,从消费者福利角度来看,发电环节总体促进了消费者剩余的增加。这种福利的增加并没有直接的表现形式,因此需要通过对消费者剩余与输配电环节剩余计算得到。通过定性分析后发现,这种福利增加也有其坚实的逻辑基础。2002年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及以后的竞争政策,本质上是要理顺电力价格形成机制,使电力行业不再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价格的改革一定程度上就会导致市场主体各方的利益调整,这种调整的过程与结果都会直接影响社会福利的增减。在发电环节进行市场化改造,引进新的市场竞争主体、实施更加市场化的竞争政策,直接结果是单个市场主体在整个市场中的影响力不断衰减,从而逐渐失去对电网企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议价能力。由于议价能力的降低,一旦政府决定降低电力销售价格,政策压力会很快传送到电力企业。而这种外生的压力则直接推动了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提升。反过来,政策制定者看到电力价格下降的空间,也会主动对上网电价进行调整。火电上网电价的持续下降就是最鲜明的示例。在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政府规制的条件下,销售电价的温和上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发电环节的市场化进程,正是由于市场化改造才使销售价格有了调整的空间。

dedecms.com

第三,从消费者福利角度看,输配电环节总体损害了消费者剩余。这种损害的根源在于输配电环节的行政性垄断。《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及相关竞争政策将输配电环节的改革着眼点放到对电网企业的内部改造,试图通过公司制度的改造完善对被规制企业的监管,从而在事实上忽视了电网企业在输配电市场可能存在的行政性垄断地位。电网企业也正是凭借着这一制度漏洞,获得了对发电企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议价能力。因此,在每次电价调整过程中,首先要保证的是销售电价与输配电价的价差,这使得政府对电力价格调整的空间变得非常狭窄。此外,电网企业自恃其行政性垄断地位,生产、经营效率持续降低,由于生产效率损失造成的福利损失占输配售环节福利损失的99.5%,失去了应对电力价格变化所需的弹性,造成了巨大的消费者福利损失。 织梦好,好织梦

参考文献:

织梦好,好织梦

[1]于良春,杨骞.行政垄断制度选择的一般分析框架——以我国电信业行政垄断制度的动态变迁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7(12):38-45.

织梦好,好织梦

[2]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dedecms.com

[3]李虹.中国电价改革研究[J].财贸经济,2005(3):84-87. 内容来自dedecms

[4]武建东.深化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绿皮书纲要[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5]张雷,乐军.纵向分拆与价格规制对中国发电企业效率的影响[J].财经论丛,2016(2):97-104.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6]于良春,庞雨蒙.中国发电行业有效竞争状况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15(9):105-112.

dedecms.com

[7]于良春.反行政性垄断与促进竞争政策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内容来自dedecms

[8]张蕴萍.规制能力提升是深化中国垄断行业政府规制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J].理论学刊,2015(8):43-48.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9]A·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廉运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内容来自dedecms

[10]戚聿东.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垄断与竞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dedecms.com

[11]唐要家,杨健.销售电价隐性补贴及改革的经济影响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4(12):5-17. dedecms.com

[12]林伯强.结构变化、效率改进与能源需求预测——以中国电力行业为例[J].经济研究,2003(5):57-65,93.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3]于良春,张伟.中国行业性行政垄断的强度与效率损失研究[J].经济研究,2010(3):16-27,39.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