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宏观 > 进出贸易 >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产能合作的机制和实践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产能合作的机制和实践

发布时间:2018-09-04 作者:派智库 来源:《国际贸易》2018年第4期 浏览:【字体:

一、前言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该倡议总体规划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思路。构建了拓展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形成了中国更广泛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机制,倡议主要目标是与相关沿线国家共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非洲在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也是目前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地区。长期以来,中非双方政治关系密切,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国际事务的协调与合作也日益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对非洲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流量为33亿美元,同比增长14%,覆盖建筑业、商务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和零售业等领域;同年,中非双边贸易额达到1492亿美元,其中对非出口 923亿美元、自非进口569亿美元。随着中非产能合作的不断深化,“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双方更好地利用各自比较优势来创造经济发展的互补效应,更加全面地推动共同发展和实现共同繁荣的目标都有深刻的意义。 copyright dedecms

前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从基础设施改善、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变迁等角度阐述了中非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意义。林毅夫指出,“一带一路”不仅可以为相关发展中国家提供突破发展瓶颈的机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也有利于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近年来,中国大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劳动力成本的上涨正在逐渐丧失比较优势,随之而来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产业转移也在加快脚步。与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海外转移和20世纪80年代亚洲四小龙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向海外转移相比,中国的制造业产业体量远远超过上述国家和地区。第三次工业普查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制造业雇佣人数达到1.25亿,其中属于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的就业人数就有8500万。因此,由中国引领的新一轮产业转移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上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宝贵的承接产业转移、增加就业和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机会。而非洲作为拥有10亿人口和大量农村富余青年劳动力的地区,将很有可能在承接中国新一轮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浪潮中成为主要的受益者。 copyright dedecms

因此,本文将从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视角来探索“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非产能合作的运行机制。 dedecms.com

二、中非产能合作的特点 dedecms.com

(一)非洲新的发展理念与“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

dedecms.com

自独立以来,非洲国家在选择增长路径和发展战略上始终受到不同阶段主流发展思潮的影响,而脱离非洲实际的发展理念并没有使非洲成功走上实现工业化的道路。进入21世纪以来,非洲大量低收入经济体几十年的工业化失败和经济增长困境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现有的发展理念进行深入反思。

本文来自织梦

首先,不盲从于发达国家的经验,并且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来制定发展规划逐渐成为许多非洲国家的共识。2001年10月,非洲联盟出台了《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New Partnership for Africa’s Development,NEPAD),以促进与国际社会协调发展、实现自身经济腾飞为目标。该计划强调以非洲自主发展为中心,重视与国际组织以及有影响力的大国的关系,调整传统的以依赖外国援助和债务减免为主的外资利用方式,并将重点放在改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2008年。非盟首脑会议上通过了《加快非洲工业化发展行动计划》(Action Plan for the Accelerate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Africa, AIDA),建议将工业化纳入各国的国家发展政策中,通过实施适当的产业政策来协调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源配置。改进矿产资源投资法规,鼓励将资源带来的收入投入到其他行业中,促进与新兴工业化大国的合作伙伴关系等。2013年,非洲联盟、联合国非洲经委会、非洲开发银行等机构共同出台了《非洲基础设施发展规划》(Programme for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in Africa,PIDA),旨在通过提升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水平来加强各国的贸易能力,以嵌入区域价值链为手段来提高非洲大陆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2013年5月,非盟第21届首脑会议提出了《非洲2063愿景》(Agenda 2063),为非洲未来五十年的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提出了一个战略框架。《非洲2063愿景》是一套自下而上的经济转型倡议,根据参与国和利益相关方的诉求设定了各个领域的目标和战略,并且首次将所有非洲大陆都纳入统一的政策框架内。该规划制定了十年为一期的实施步骤,明确了责任分配和评估体系,目的在于通过加强具体落实来最终实现非洲大陆的和平稳定和共同繁荣。 dedecms.com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非洲2063愿景》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同年提出来的,而且“一带一路”提出的合作领域对于《非洲2063愿景》的实现也有着积极的意义。2014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中非合作的“461”框架,具体涉及四个原则、六大工程和一个平台,此框架被视为中非合作的首次布局。2015年,为进一步帮助非洲国家建设“三网一化”,即覆盖非洲全境的高速公路网、铁路网和区域内的航空网,中国政府与非洲联盟签署了一系列的谅解备忘录,以促进非洲的基础设施能力提升。 copyright dedecms

从中非高级别交流上来看,于2000年首次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成为新形势下引领中非友好合作和共谋发展的高效机制。2015年12月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第六届中非合作论坛升格为峰会,并审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中国政府也宣布在之后的三年将着力实施“十大合作计划”并配套6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来确保“十大合作计划”的顺利实施。

dedecms.com

总的来说,中非全面深入的产能合作符合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中非双方高度契合的发展规划和合作共赢的政策理念也为双方进一步有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协同推进战略互信提供了便利条件。 织梦好,好织梦

(二)中非产能合作可以有效引导双方产业结构转型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0世纪研究经济赶超发展模型的学者普遍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赶超行为并不是随机发生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赤松要(Akamatsu Kaname)提出的“雁行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很好地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如何通过迅速建立强大的工业体系来完成经济赶超的过程,之后又被广泛用于解释东亚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概括来讲,不同时点的经济赶超行为往往伴随着产业转移过程,经过一段时期,区域经济的“领头雁”在面临产业升级时,会将其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与地区,而承接了这些产业的经济体又会成为新的“领头雁”,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来带动经济的快速蓬勃发展。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多数国家普遍实施赶超战略的情况下,为什么只有日本、东亚四小龙和中国能够取得成功,赤松要的模型并没有给出解释。

本文来自织梦

林毅夫创立的新结构经济学将“雁行模式”与一国的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联系起来,成功地解释了这些国家之所以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原因在于他们在赶超的过程中实施了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同时政府也发挥了因势利导的作用。新结构经济学强调在任何给定时点,一个经济体的最优产业结构内生决定于该时点上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的相对丰裕程度。因此,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来说,由于不同产业所需的资本密集度不同。所选择的产业应该符合这个国家在这一发展节点上的整体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而当要素禀赋结构随着经济增长不断变化时,比较优势也会发生变化,国家的经济发展也要顺着产业阶梯拾级而上,相应的软、硬基础设施也应该随着产业结构变化而升级以适应新产业的需求。而政府的作用在于,如何制定符合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来确保产业转移的顺利进行。 织梦好,好织梦

因此,对于产业转出国来说,政府应当引导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走出去”,同时提升现有的软硬基础设施水平可以满足有更高要求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释放更大的经济增长动力。而对于产业承接方来说,政府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并在一定范围内改善基础设施有助于吸引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落地(在工业化初期通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利用资金和技术的引进可以加快其工业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创造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 本文来自织梦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中国引导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完成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价值链上游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升级,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作为拥有大量劳动力优势的非洲可以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承接来自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通过提升制造业水平来加快其工业化进程;同时,来自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工业园区管理经验也可以有效地解决非洲国家的发展瓶颈性限制,在局部范围改善非洲国家的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促进符合非洲国家比较优势的产业更好地发展。 本文来自织梦

三、非洲国家嵌入“一带一路”的机遇和实践

内容来自dedecms

(一)非洲国家抓住“一带一路”机遇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案例

内容来自dedecms

位于东非之角的埃塞俄比亚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却在近十年达到了GDP平均增速10.3%的高速发展。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埃塞俄比亚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虽然埃塞俄比亚正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却有着跻身于世界新兴制造业中心、创建世界一流的工业园、促进工业早日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dedecms.com

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埃塞俄比亚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埃塞俄比亚的东方工业园最初由中国民营企业(江苏永元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2亿美元建立,总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位于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于2007年通过中国政府的境外经贸合作区招标,也是目前埃塞俄比亚境内唯一的中国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至2016年7月。东方工业园总产值达到5.5亿美元,上缴埃塞俄比亚政府税费共4100万美元,并创造了8000多人的就业,为埃塞俄比亚工业结构的不断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入驻东方工业园内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企业不仅在园区内有着良好的经营业绩,同时也带动了在埃塞俄比亚全国上下游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比如中国制鞋企业华坚集团于2011年进入工业园,当年便促进当地皮革产品出口增长57%,也极大地推动了其他相关配套行业的发展。公司于2015年增加投资,为埃塞俄比亚再添一座工业园——埃塞华坚轻工业城,该项目预计在2020年为当地创造3万人以上的就业机会。除此之外,中地海外集团公司联合湖南省政府、三一重工集团和埃塞俄比亚政府于2017年开工建设湖南—阿达玛工业园,并派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理团队帮助埃塞俄比亚培养自己的园区管理队伍,从人力资本提升方面助力埃塞俄比亚的工业发展。中国和埃塞俄比亚在工业园区建设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等领域的一系列合作既有效释放了埃塞俄比亚的比较优势,推动了当地制造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产业转移、经济结构调整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能力的提升,是非洲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中非共赢的成功案例。 织梦好,好织梦

埃塞俄比亚的成功经验表明,非洲国家想要更好地把握“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关键在于是否可以在中非产能合作中发挥非洲国家自身的比较优势,尤其在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进入21世纪以来,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涨已经成为中国许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的头号挑战。而大部分非洲国家与中国日益上涨的劳动力成本相比,在劳动力要素上的比较优势越来越突出,具体体现在工资较低的成本优势和青年人口比例大的结构优势。

织梦好,好织梦

从劳动力的价格来看,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发布的全球工资报告,自2000年至2015年,非洲的年均工资增长率只有2.6%,而同时期的中国年均工资增长率则高达10.5%。随着中非之间的劳动力成本差距逐渐扩大,中国的劳动力会变得“越来越贵”。2015年中国的平均月工资收入已经达到了5169元人民币(如图1所示),高昂的工资成本在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中国东部沿海省份尤为明显。相反,大部分非洲国家目前的工资水平比中国低很多。比如承接了许多纺织服装产业的埃塞俄比亚。2012年的人均成本只有71美元,不足中国的1/8,从2009年到2012年中国工资上涨了57%,而埃塞俄比亚只有7.6%的小幅度上升。 copyright dedecms

从劳动力数量方面看,201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人口为8.56亿,世界银行预测到2060年,这一数量将增长到27亿;并预测中国的人口在2029年达到峰值14亿之后便开始回落。非洲社会老年人口的抚养比例从1990年到2030年将长期稳定在6%上下,到2050年也预计只增长到8%左右:而中国自2013年左右开始,老年人口抚养比例迅速增长,世界银行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到25%,2050年更是增长到44%。相比中国,非洲是一个更加年轻化的社会,而且将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这种优势。 dedecms.com

(二)非洲国家通过中非经贸合作区获得基础设施提升机遇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非洲国家在承接中国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的前提是,清醒地意识到基础设施是当前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非洲国家普遍在水、电、通信、道路以及航空五大基础设施方面比较薄弱。1990年,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可以获得较好水资源的人口为47%,可获得电力的人口为23%,到了2014年,这两个比例分别仅为37%和66%,远远低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反映了大部分非洲国家水、电等基本供应水平的提升还比较缓慢。面对有限的财政资源,非洲国家在短时间内,想要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提升水、电等基础设施的供应能力并不现实。根据世界银行2009年的预测,撒哈拉以南地区面临巨大的基础设施资金缺口(约为每年930亿美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5年也对低收入国家的公共投资效果做出了评估,由于时间延迟、成本超支和维护不足,这些大规模投资中约40%的潜在价值会丧失。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非洲国家永远无法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dedecms.com

织梦好,好织梦

第一,当本国资本要素不充裕的情况下,非洲国家可以在几平方公里的小范围内建设工业园区,保证工业园区内的生产型企业优先拥有稳定的水、电等配套设施。然后通过园区内优势产业的发展带动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随着国家财政资源的积累,循序渐进地提升国家整体基础设施水平。因此,“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中外园区合作模式不仅是中国正在积极推动的国际产能合作方式,对非洲国家来说也是一个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难得的机遇。

织梦好,好织梦

具体来说,中国从2006年开始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项目,到2017年年末,中国企业已经在44个国家建立了99个境外合作区,并且这些海外园区中50%以上的都是加工制造类园区。表1详细列举了中国在非洲具有代表性的园区。中国国家级的境外园区设立时间最早,是中央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企业走出去的先锋队。随后,各级省政府开始大力推进省级的海外园区,作为该省产能转移的承接地,并为各海外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dedecms.com

第二,低收入的非洲国家也更应该善于利用来自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中国的非金融性投资,把握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基础设施改善机遇。2016年,中国企业在非洲承接了41.9%的基础设施项目,并且25%的项目都是由中国的金融机构支持。表2列举了中国和非洲在基础设施方面有代表性的产能合作项目,这些项目更注重发挥基建与产业的协调作用。例如,中国在埃塞俄比亚修建了非洲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将原先的陆路运输时间从一周缩短到一天。该铁路连接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邻国吉布提的港口,由包括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内的国际银团提供贷款,将极大改善产业发展的运输条件,提升货物的出口效率,促进整条铁路沿线产业带的发展。另外,蒙巴萨—内罗毕铁路也是非洲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下基础设施建设的又一典型。该铁路不光在建设的过程中为肯尼亚创造了4.6万个工作岗位,更是在2017年通车后,为肯尼亚降低了40%的物流成本,极大地促进了肯尼亚工业发展的条件。

本文来自织梦

dedecms.com

四、结语:超越发展援助

copyright dedecms

长久以来,非洲和中国在传统的外交和政治领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伙伴关系。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双方将有很大的潜力进一步挖掘产能合作空间,探索经济领域的共荣共赢。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双方政府应该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在更大范围内促进中非产能合作在多个领域的便利化,实现地区共荣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美蓝图。 内容来自dedecms

(作者简介:赵祚翔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吴昕月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李浩民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本文来自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