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区域 > 长三角区 > 供给侧改革、行业供需匹配度与全要素生产率

供给侧改革、行业供需匹配度与全要素生产率

发布时间:2019-01-11 作者:派智库 来源:《区域与城市经济》2018年 浏览:【字体:

【摘要】本文在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和消费需求升级的背景下,阐述了需求侧促进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机制,并采用行业需求满足度指标测算了2002年、2007年和2012年长三角地区30个行业的供需匹配度,然后进一步研究了行业需求满足度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制造业的供给大于需求,而服务业特别是部分现代服务业的供给缺口明显;消费结构转型使得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高级生产要素的投入增加,产品质量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高技术制造业吸引高技能劳动力进入,同时增加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产品的投入,引发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低技术制造业的行业需求满足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性,在生产要素流动的前提下,江苏低技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而浙江和上海低技术制造业原有生产要素流失且全要素生产率降低。 copyright dedecms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行业供需匹配度;全要素生产率;行业需求满足度;长三角地区 本文来自织梦

一、问题的提出 copyright dedecms

随着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消费需求升级成为必然趋势。瑞信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度财富报告》显示,中国中产阶层的财富为7.34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且中国中产阶层按绝对值计算是全球最多,达1.09亿人。2015年澳新银行发布的研究报告预计,到2030年中国中产阶层人数将占到城市人口总数的93%。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进一步促使消费模式逐渐转向多层次、复杂的中高端消费,消费结构优化。消费需求升级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成为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因素。 本文来自织梦

在消费需求迅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产品的有效供给却存在较大缺口。自2000年加入WTO以来,中国制造业的供给能力强势,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第二、三产业中高端产业的发展势头不足,与国内高端化需求不相适应[1]。从表面看中国目前已进入过剩经济时代,但实际上有效供给不足、结构性供过于求的矛盾比较突出,致使潜在的消费需求不能转化为现实的消费[2]-[4]。依据需求引致创新理论,市场需求对企业创新具有正作用,供给侧改革则是有效释放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互动效应的重要手段[5]。

copyright dedecms

供给侧改革是中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其直接目标是改变供给侧和需求侧不匹配,尤其是与居民消费需求升级不相适应的问题。消费者需求层次的提高要求企业改进生产技术和增加工人工资,此时要求供给侧改革发生作用,制定一系列政策使得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方式。由此可见,收入增长、消费升级与企业生产率提高是相互循环的关系,而供给侧改革则是使得这种关系实现良性循环的重要推动力。供给侧改革使得工人收入增加,进而提升消费者需求层次,消费者需求层次提升进一步要求企业改进技术和提高产品质量,以保持市场占有率[6]。加大消费供给侧改革以适应需求升级新变化,既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重大战略问题[7]。 织梦好,好织梦

众多学者从供求角度对供给侧改革的实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汤向俊和马光辉[8]认为应放开公共服务业的准入限制,降低税负,为去产能和去杠杆创造条件,促进经济增长和消费需求扩张。金晓彤和黄蕊[5]从供给侧改革视角探析中国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的互动机制,研究表明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着彼此促进且互为因果的关系,而供给侧改革是有效释放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互动效应的重要手段。但现有研究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供给侧改革如何解决供需不平衡问题,缺乏数据的支撑。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行业角度测算各细分行业的供需匹配度,并通过数据和计量结果证实行业供需匹配度与全要素生产率的互动机制。

本文来自织梦

二、需求侧促进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机制 dedecms.com

(一)需求侧促进供给侧改革发生的条件分析 内容来自dedecms

作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2016年中国人均GDP达到8113美元,已经正式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实力的增强不但带来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同时伴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现有消费结构产生了较强的冲击。 内容来自dedecms

首先,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势必逐渐降低对低质量产品的需求,对物质产品质量和多样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消费者产生了对文化、教育和艺术等精神生活的需求,消费结构逐渐从低端生活必需品转向高质量、享受型和休闲型的高端消费品。但中国第二、三产业中高端产业的发展势头不足,与国内高端化需求不相适应,“供需错位”明显[1]。国内产品层次多数处于中低端,难以满足消费者高端消费的内在要求,现实消费需求被抑制,出现大量国内消费者出国购买产品的现象。因此,在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的情况下,“供需错位”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9]。在调整居民消费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10]-[11],供给侧改革尤为必要。 dedecms.com

其次,收入差距扩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消费结构失衡。2016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6,远超国际贫富差距警戒线0.40,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收入分配不均导致财富过多集中在少数人和少数地区,抑制了低收入群体的即期消费能力。同时,未来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影响了远期消费能力,导致其有效购买力不足。收入分配不平等通过有效需求机制阻碍了经济增长,且在短期内效果也非常显着。 dedecms.com

最后,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对消费品的不同偏好要求产品供给存在差异性,但中国高端产品供给不足,高收入者需求无法满足,而低收入者购买力有限,中低端产品供给过剩,消费结构出现失衡。因此,急需实施供给侧改革,以缩小收入差距和调整产品供给结构。 copyright dedecms

(二)需求侧促进供给侧改革发生的机制分析 织梦好,好织梦

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对中高端产品产生旺盛的需求,这从生产要素配置和技术水平提升等对方面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产生较强冲击。在许多行业,多样化需求已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和激励企业保持良好创新效率的动力。消费结构的变化使一些行业相对地位下降、面临退出和调整,伴随创新而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是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因。在以服务业为主(如上海)或以制造业为主(如江苏和浙江)的地区,消费结构升级对不同行业特征的地区产生不同的影响。 内容来自dedecms

1.以服务业发展为主的地区

本文来自织梦

从生产要素角度来说,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消费需求的多样性也随之增加,新兴产业应运而生,导致市场中生产要素之间的竞争加剧。对于传统服务业来说,生产要素竞争加剧使得生产成本增加和利润下降,进而企业会选择减少低级生产要素的使用,并通过改善管理水平和使用新设备等方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增强竞争力。同时,现代服务业也会增加对高级生产要素的投入,特别是高技能劳动力的投入。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使得高技能劳动力的价格上升,对于现代服务业来说,其本身对提供的高质量产品具有一定的定价能力,能够减轻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不仅如此,现代服务业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吸引外地高技能劳动力流入,增加了高技能劳动力的供给,从而促使高技能劳动力的价格逐渐平稳。由于高技能劳动力投入的增加,最终将促使现代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12]。 内容来自dedecms

现代服务业发展本身又表现为高技能劳动力的增加,并且不断向传统服务业扩散,引发传统服务业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从而使高技能劳动力价格趋于稳定。现代服务业规模扩张和传统服务业增加对高技能劳动力的使用,提高了行业劳动生产率和工资平均水平,进而进一步提高高技能劳动力投入密集度,诱使低技能劳动力从原来部门转移出来,向其他低技能劳动力密集型部门转移,引起其他低技能劳动力密集型部门劳动力供给增加,低技能劳动力工资稳中有降,结果可能呈现出高技能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业和低技能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业共同发展。同时,现代服务业提供的产品(如交通和金融)成为传统服务业高级生产要素的投入,进一步促进传统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内容来自dedecms

在以服务业发展为主的地区,消费结构转变和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生产要素配置产生较大影响。在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发展带动高技能劳动力价格上升的情况下,低技术制造业的部分高技能劳动力流入服务业,高技能劳动力的流出使得低技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该地区服务业的发展逐渐使得资金、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及知识、信息、技术等现代生产要素的配置日渐倾向于现代服务业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这进一步导致低技术制造业产品质量、种类等与市场需求背离,从而导致产能过剩和全要素生产率降低,进而逐渐退出市场供给。相比而言,高技术制造业不一定存在这种流出情况:一是高技术制造业的劳动力存在一定的行业专业性,流动性不及低技术制造业。二是高技术制造业吸收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高端产品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但由于不同地区的高技术制造业在生产要素投入、知识和信息等方面存在竞争,因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不一定显着。 本文来自织梦

针对以服务业发展为主的地区,笔者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copyright dedecms

假设1:在消费者需求结构转型的现实条件下,现代服务业需求逐渐上升引发高技能劳动力和其他高级生产要素投入升级,由此促进现代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同时,传统服务业增加了对高级生产要素的投入,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相对于本地需求来说,供给大于需求。

内容来自dedecms

假设2:服务业的发展使得低技术制造业高技能劳动力流失,产品缺乏创新,逐渐退出市场,全要素生产率降低。高技术制造业一方面与现代服务业竞争高技能劳动力;另一方面又吸收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高端产品,产品质量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相对于本地需求来说,供给大于需求。

本文来自织梦

2.以制造业发展为主的地区 内容来自dedecms

以制造业发展为主的地区的显着特征是制造业基础雄厚,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并且对现代服务业需求势头增强。伴随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和消费层次提升,由此带来的消费结构升级对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影响与以服务业发展为主的地区相同。不同的是,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拉动效果受到本地区制造业的影响。这是因为产业空间关联性、密集性和集聚性导致高技术制造业和低技术制造业形成粘性,而且这些地区制造业一直处于行业发展前沿,高技术制造业和低技术制造业在高质量产品需求推动下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的需求较强。一方面表现为最大程度地寻求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对本地和其他地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需求增加;另一方面不断强化内部提供现代生产性服务的内在要求,与本地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展开对高技能劳动力的竞争。在高技术制造业和低技术制造业之间,高技能劳动力在前者更容易获得较高的边际产出和报酬水平,由此吸引更多的高技能劳动力越来越多地向高技术制造业集聚[13]。可以预期,高技术制造业产品供给远大于本地市场需求,行业中生产率较高的企业选择进入国际市场或国内其他地区,参与更大范同的竞争,竞争程度的加深使得企业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增加市场份额,从而行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也得到提高。 copyright dedecms

在本地制造业内部,低技术制造业不仅面临着高技术制造业对其高技能劳动力虹吸的效应,更倾向于投资更先进的装备和技术来提高自身劳动生产率,而且在分工、配套和集聚的作用下,从以服务业发展为主的地区吸引制造业转移过来,对劳动力的需求仍然维持一定的规模。在收入提高和消费升级的背景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制造业围绕劳动力的竞争逐步加剧,这将促使劳动力价格上升。由此引发服务业发展面临高技能劳动力投入和先进资本设备投入之间的替代、低技能劳动投入和先进资本设备投入互补的格局;制造业劳动力投入成本进一步增加,高、低技术制造业都面临着转变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增加研发投入和使用新技术、新设备,生产规模和市场进一步扩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格局。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针对以制造业发展为主的地区,本文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dedecms.com

假设3:高技术制造业存在对高技能劳动力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的吸引和集聚优势,使得产品市场和竞争范围扩张,引发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低技术制造业增加对高级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转变,产品供给维持不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相对于本地需求来说,供给大于需求。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假设4: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消费需求升级,现代服务业需求逐渐上升,劳动力在服务业和制造业间竞争加剧,高级资本要素投入增加,促进服务业总体上呈现产出增长、质量改善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相对于本地需求来说,供给小于需求。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三、长三角地区行业供需匹配度的测算 本文来自织梦

为准确描述长三角地区的行业供需匹配度,本文采用周殿昆[14]的行业需求满足度来表示某一地区供给和需求的匹配程度,并利用2002年、2007年和2012年江苏、浙江和上海的投入产出表进行计算。行业需求满足度反映某行业产品对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满足程度的综合性指标,计算公式为: dedecms.com

Mij=Sij/Dij(1) 织梦好,好织梦

其中,i表示地区;j表示行业;M表示行业需求满足度;S表示产品供给量,由实际产量决定;D表示产品需求量,由产品的生产性消费量、最终消费量和存货等共同决定。M=1表示供需相等,此时本地产出正好满足本地需求;M>1表示供大于求,本地产出除满足本地需求外,还能输出到其他地区,数值越大说明供给剩余程度越高;M<1表示供不应求,需要从外地输入产品满足本地需求,数值越小说明供给缺口越大。 copyright dedecms

内容来自dedecms

其中,TI表示各行业对j行业的中间投入量;n表示对j行业进行中间投入的其他行业;SA表示支付的劳动者报酬总额;TX表示缴纳的生产税总额;DP表示固定资产折旧总额;PF表示营业盈余总额;IU表示各行业生产活动对产品的需求量;FU表示最终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量;GC表示固定资本形成中对产品的需求量。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为了便于分析江苏、浙江和上海的供需状况,本文借鉴刘渝阳[15]的方法将行业需求满足度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显着类型,包括供给显着过剩或供给显着缺口。当一个地区行业需求满足度M≥1.20或M≤0.80,则认为供给显着过剩或供给显着缺口。二是明显类型,包括供给明显过剩和供给明显缺口。当1.10≤M<1.20或0.80<M≤0.90,则认为供给明显过剩或供给明显缺口。三是轻微类型,包括供给轻微过剩和供给轻微缺口。当1.00<M<1.10或0.90<M<1.00,则认为供给轻微过剩或供给轻微缺口。2002年、2007年和2012年江苏、浙江和上海的行业需求满足度如表1所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从表1可以看出,高技术制造业需要更多的技术工人和科技研发团队等,而江苏和浙江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稳定的市场需求,高技术制造业较为发达,具体体现在2012年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5个行业的需求满足度远超过1,供给过剩。但2012年江苏这5个行业的需求满足度与2007年相比出现明显增长趋势,浙江则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且2012年江苏普遍高于浙江,这与两省制造业发展定位有关。作为服务业发达的上海,其高技术制造业也存在一定的优势,上海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等5个行业的需求满足度在2012年显着供过于求,但更多是由于本地较小的需求导致,这与江苏和浙江存在本质的区别。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织梦好,好织梦

从行业需求满足度来看,2012年江苏和浙江除少数低技术制造业存在供给缺口且降幅明显外,大多数低技术制造业行业需求满足度供给过剩。2012年上海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供给过剩,其他低技术制造业的行业需求满足度皆小于1,存在供给缺口,且2012年均出现下降趋势。

内容来自dedecms

江苏和浙江的服务业近几年发展较为迅速,但制造业仍是其重要支柱产业,服务业有较大的潜力待开发。从江苏服务业的行业需求满足度来看,2012年除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保险业的供给过剩外,其他现代服务业的供给明显小于需求,且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事业的行业需求满足度出现下降。浙江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事业及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4个行业在2007年和2012年均供求相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由2007年供给轻微过剩转为2012年供给轻微缺口。上海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事业供给大于需求,房地产业在2012年的需求满足度为0.60,存在显着的供给缺口。上海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需求在2007-2012年增长迅速,供给小于需求,行业需求满足度分别比江苏和浙江低0.38和0.40,这与上海的发展定位有关。

copyright dedecms

江苏、浙江和上海的传统服务业发展都较为成熟,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的行业需求满足度皆大于1,供给大于需求。2012年江苏和浙江传统服务业的行业需求满足度涨幅明显,且大多数供给大于需求。上海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较江苏和浙江有明显优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供给大于需求。由此可见,上海国际性大都市的定位给服务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服务业的转型迫在眉睫。

dedecms.com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是中国先进的制造业基地,行业需求满足度的特征与其经济定位相对应,高技术制造业的供给大于需求,而服务业特别是部分现代服务业的供给缺口较为明显。 织梦好,好织梦

四、长三角地区行业供需匹配度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分析

本文来自织梦

从本文的理论机制可以看出,消费需求多样性增加(消费升级)使得现有行业的供给无法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进而导致各地区生产要素出现流动,高级生产要素和低级生产要素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重新配置,进而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本质上来说,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由供需不平衡引发生产要素流动而导致的,而消费升级是引发供需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本文来自织梦

供需匹配是指有效供给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本地供给大于需求或小于需求,将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新配置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从企业行为角度看,供需不平衡将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具体而言,当本地某一行业的供给大于需求时,则该行业中企业生产率较高或本地区消费者对该行业产品的需求度不高。第一种情况下,在本地市场逐渐饱和的情况下,行业中生产率较高的企业必然选择进入国际市场或国内其他地区,参与更大范围的竞争,竞争程度的加深倒逼企业不断提高生产率以求得一定的市场份额。第二种情况下,该行业存在较大的潜在需求,企业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或质量更高的产品吸引消费者。因此,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在一定程度上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促进作用。 dedecms.com

当本地某一行业供给小于需求时,产品缺乏有效供给,过剩需求可能由其他地区生产率水平更高的行业供给所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本地企业的生产脱离市场,从而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不利影响。若企业能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动态,在需求引致创新的作用机制下,与已进入其他地区的企业竞争,本地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也将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内容来自dedecms

(一)模型设计与数据来源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由于本文数据为动态短面板,为考察长三角地区行业供需匹配度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采用GMM方法对上述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估计动态面板的GMM的方法包括差分GMM(DGMM)和系统GMM(SGMM)等方法,DGMM对解释变量有严格外生要求,并可能存在弱工具变量效应,而SGMM可以提高估计效率,但其使用条件是扰动项不存在自相关以及工具变量与个体效应不相关。考虑到计量结果的可信度,本文使用SGMM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具体计量模型如下式所示:

本文来自织梦

copyright dedecms

其中,i表示行业;t表示年份;TFPit表示行业全要素生产率;TFPi,t-1是考虑到经济惯性的影响,被解释变量上一期对本期产生的影响;Mit表示行业需求满足度;PCit表示行业人均资本;LPit表示行业劳动生产率;PIit表示各地区人均收入水平;μit表示随机扰动项。

本文来自织梦

本文利用DEA方法测算2007-2012年江苏、浙江和上海30个行业的全要素增长率,1、然后以2006年为基期计算全要素生产率。上文测算了2002年、2007年和2012年的行业需求满足度,为与全要素生产率组成连续动态面板数据,本文借鉴高敬峰[16]的方法,计算2007-2012年行业需求满足度的动态变化率,以此变化率估算2008-2011年的行业需求满足度。最终得到2007-2012年长三角地区行业需求满足度。

本文来自织梦

本文GDP、资本及大部分人口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年鉴》,而2006-2008年浙江的人口数据则来源于《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对资本的调整则以2003年为基期,再利用永续盘存法以9%的折旧率计算得到历年各行业的实际资本存量。变量的统计描述如表2所示。

dedecms.com

(二)回归结果及分析 本文来自织梦

本文首先整体分析制造业、服务业的行业需求满足度对其全要生产率的影响,然后依据产品特性将制造业分为高技术制造业和低技术制造业,服务业分为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研究在不同技术水平下行业需求满足度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体的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dedecms.com

从表3可以看出,江苏、浙江和上海服务业的行业需求满足度对其全要素生产率均有显着正向影响,其中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的系数均为正,但现代服务业的正向效果更为明显,假设1和假设4得到检验。具体而言,浙江现代服务业的行业需求满足度相较于江苏和上海变动幅度更大,行业需求满足度增加1%,全要素生产率增加2.20%。由此可见,上海服务业需求满足度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没有显示出特别的优势,原因可能是上海现代服务业更加成熟且全要素生产率较高,而行业需求满足度提高并不能带来其全要素生产率较大幅度的提高。江苏和浙江制造业较为发达,但近年来服务业发展较快,GDP占比逐渐超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逐渐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生产要素流动带来行业需求满足度的变化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较为明显。浙江现代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受行业需求满足度影响幅度远大于江苏,说明浙江现代服务业发展更多依靠消费引领且具有较大潜力。长三角地区传统服务业的行业需求满足度的系数与现代服务业相比较小,但也为正,说明传统服务业在生产要素流动中获益明显。 dedecms.com

行业需求满足度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性。江苏和浙江制造业的行业需求满足度对其全要素生产率均有显着正向影响。上海制造业的行业需求满足度对其全要素生产率有显着负向影响,这种地区差异性从数据中看是由低技术制造业所导致的,假设2和假设3得到验证。江苏和浙江低技术制造业在生产要素流动的前提下,对高级生产要素的投入增加,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发生转变,全要素生产率逐渐提高。上海低技术制造业原有生产要素流失,产品缺乏有效供给,逐渐退出市场,全要素生产率降低。 织梦好,好织梦

综上所述,行业需求满足度与其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较强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因地区的行业结构差异而有所不同。地区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对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具有正向作用,表明人均收入增加带来的需求效应对高技术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存在积极引领作用。以服务业发展为主的地区,现代服务业需求逐渐上升,引发高技能劳动力和其他高级生产要素投入升级,由此促进现代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同时增加了传统服务业对高级生产要素投入的需求,从而高级生产要素密集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高技术制造业一方面与现代服务业竞争高技能劳动力的投入;另一方面又吸收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高端产品,从而产品质量提高,引发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以制造业发展为主的地区,劳动力在服务业和制造业间竞争加剧,高级资本要素投入增加,服务业总体上呈现出产出增长、质量改善和全要素生产率较大幅度的提高。高技术制造业本身存在对高技能劳动力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的吸引和集聚优势,使得产品市场和竞争范围扩张,引发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织梦好,好织梦

copyright dedecms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copyright dedecms

本文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由生存型消费逐渐转向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由实物型消费逐渐转变为服务型消费与实物型消费并重的基础上,分析了2002年、2007年和2012年江苏、浙江和上海30个行业的需求满足度,并考察了行业需求满足度与其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以服务业发展为主的地区(如上海)现代服务业需求旺盛,供给缺口明显,同时由于高级生产要素的流入,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同时,传统服务业在生产要素流动过程中提高了高级生产要素密集度,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相对于本地需求来说,供给大于需求。服务业的发展使得该地区低技术制造业的高级生产要素流失,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产品缺乏有效供给。高技术制造业的产品质量提升,引发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相对于本地需求来说,供给大于需求。以制造业发展为主的地区(如江苏和浙江)现代服务业需求逐渐上升,劳动力在服务业和制造业间竞争加剧,高级资本要素投入增加,服务业总体上呈现产出增长、质量改善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相对于本地需求来说,供给小于需求。高技术制造业的产品市场和竞争范围扩张,引发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供给大于需求。低技术制造业增加高级生产要素投入,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转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产品供给大于需求。长三角地区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通过优化生产要素等方面的配置,改善供给结构,最终实现供给结构与有效需求相匹配。

本文来自织梦

第一,江苏和浙江是中国先进制造业基地,近年来其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从以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和制造业并重发展转变,但仍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传统产业发展不足,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企业规模较小,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融资渠道狭窄,资金不足,进而导致部分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无法与发达国家竞争,市场中本国供给的中高端产品较少,供需结构失衡。因此,急需抓住供给侧改革的机遇,顺应消费升级的潮流,不断升级产品质量和服务,满足个性化和差异化消费需求。

dedecms.com

第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政府对经济领域的管制和垄断使得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随着财政分权改革的实施,地方政府主导投资,出现重复建设和严重的产能过剩,产品供给缺乏市场基础。因此,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配置作用,通过市场淘汰低效率企业,减少产能过剩,使供给满足消费者需求。

本文来自织梦

注释: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由于本文的数据为行业短期面板数据,而计算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有DEA和SFA等,本文选取最经典的DEA方法测算行业生产效率,鉴于2006年前长三角地区产出、资本和劳动力等数据的不可获取性,本文只计算2007-2012年长三角地区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

copyright dedecms

参考文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冯远.供给结构与我国经济内外需平衡发展分析[J].财贸经济,2012,(11):93-99.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2]李永友.我国需求结构失衡及其程度评估[J].经济学家,2012,(5):64-73. 内容来自dedecms

[3]毛中根,杨丽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供给侧改革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J].财经科学,2017,(1):72-82.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4]欧阳蛲,傅元海,王松.居民消费的规模效应及其演变机制[J].经济研究,2016,(2):56-68. 内容来自dedecms

[5]金晓彤,黄蕊.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的互动机制研究——基于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要素配置分析[J].经济学家,2017,(2):50-57.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6]许月丽,战明华,史晋川.消费决定与投资结构调整:中国的经验及其含义[J].世界经济,2010,(5):118-139.

内容来自dedecms

[7]费少卿.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的消费新政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11):41-43.

dedecms.com

[8]汤向俊,马光辉.供给侧改革与消费需求扩张[J].经济问题探索,2016,(4):1-7.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9]范叙春.收入增长、消费结构升级与产品有效供给[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5):32-42.

dedecms.com

[10]文启湘,冉净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和谐性及其测度[J].中国工业经济,2005,(8):14-19.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1]徐康宁,冯伟.基于本土市场规模的内生化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第三条道路[J].中国工业经济,2010,(1):58-67. copyright dedecms

[12]安同良,千慧雄.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对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2014,(9):62-76.

本文来自织梦

[13]陈丰龙,徐康宁.本土市场规模与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J].中国工业经济,2012,(5):44-56. 本文来自织梦

[14]周殿昆.中国东西部市场关系与协调发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copyright dedecms

[15]刘渝阳.内陆与沿海省区供需互补性变化及其对区际贸易影响研究——基于市场化改革进程时期1992-2010[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copyright dedecms

[16]高敬峰.中国出口价值链演化及其内在机理剖析[J].财贸经济,2013,(4):99-110.

copyright dedecms

  ded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