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区域 > 中部地区 > 河南省城镇体系空间优化研究

河南省城镇体系空间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5 作者:派智库 来源:《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年 浏览:【字体: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引领河南省城镇体系整体加速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而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又是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首先,以河南省地级市、县级市、县城共126个单元为基本分析单位,采用城镇密度法和分形理论研究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结果显示:河南省城镇体系呈现城镇密度分布不均、中心指向性集聚等特征。其次,从豫中、豫北、豫西、豫东、豫南五大区域层面,采用不平衡指数法分析区域间城镇化差异,探讨土地、产业、经济、人口等要素的优化调控。最后,结合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城市群等发展契机与机遇,提出科学规划城镇体系、合理调整空间布局、发挥区域自身优势、促进“三化”协调发展、加强生态城镇建设等空间优化的对策建议。

copyright dedecms

关键词:城镇体系;空间分布;区域差异;空间优化;河南省

copyright dedecms

城镇体系空间布局是指不同等级规模城镇在相对完整区域内的组合形式、空间分布位置及其空间联系,是城镇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维持城镇体系整体性的主要载体[1-3]。国内外关于城镇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镇体系空间演变[4-5]、空间结构特征[6-8]、空间分布特征[9-11]、动力机制研究[12-15]、城市空间相互作用[16]、空间发展战略研究[17-19]等方面。研究方法上,虽仍以定性研究为主,但已有许多学者在定量研究方面开始尝试,且主要集中在对地级市等城市体系的宏观研究上[20-22]。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为契机,深入到微观层次,先从县域基础层面研究河南省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特征,再从区域层面研究区域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定量关系,揭示差异程度及原因。

内容来自dedecms

1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1研究区域概况

本文来自织梦

河南省地处中原,黄河中下游,在全国空间发展格局中处于中心枢纽地位,土地面积16.7万km2。截至2015年底总人口10 722万人,是全国人口大省、重要的农业和粮食生产大省,也是重要的经济大省。河南省城镇体系中,共有城镇1 211个,其中地级市17个,县级市21个,县城88个,镇1 085个。按照最新城市规模标准(市区常住人口)划分,全省共有特大城市1个,大城市7个,中等城市7个,小城市23个,县城88个(图1)。

dedecms.com

1.2 研究方法

内容来自dedecms

以2015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河南统计年鉴》《河南城市年鉴》和相关地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为基础数据,以1:80万的河南省地图为空间数据,采用城镇密度分析法、分形理论、不平衡指数法等对河南省城镇体系空间分布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

织梦好,好织梦

1.2.1密度分析法。城镇分布的疏密状况是空间布局结构的最直接表象,采用城镇密度的差异来分析区域内城镇分布的疏密;人口密度是反映城镇人口密集程度的指标。密度的一般计算公式为:

内容来自dedecms

ρ=r/R。 本文来自织梦

式中:R为区域面积;r为城镇数量或人口数量;ρ为城镇密度或人口密度。 内容来自dedecms

1.2.2分形理论。城镇体系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会呈现随机集聚的特征,采用分形理论[23-25]中集聚维数可以得出城镇体系中城镇到中心城市的集聚程度,公式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式中:s为城镇数量;ri为第i个城镇到中心城市的距离;Rs为平均半径,其中Rs。∝s1/D为聚集维数,反映城镇围绕中心城市随机聚集的特征。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2.3不平衡指数法。不平衡指数是衡量区域间城镇化差异程度的指标,其公式为: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式中:I为不平衡指数;xi为i区域影响城镇分布因子观测值占全省的比重;yi为i区域人口占全省城镇人口的比重。xi,yi的差异越小,I值就越小,说明两组指标相对平衡;xi,yi的差异越大,I值就越大,说明这两组指标不平衡。I值的大小反映了城镇分布的地域差异程度。

织梦好,好织梦

在直角坐标系中,离对角线越远的点,其相关两组指标之间的差距越大,A点为离对角线较近的点,表示其相关两组指标之间差距较小,发展相对平衡;B点离对角线较远,则发展相对不平衡(图2)。点到对角线的垂直距离di的绝对值越小,说明相比较的两组指标越平衡;di的绝对值越大,说明相比较的两组指标差异越大。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好,好织梦

2 河南省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特征 织梦好,好织梦

2.1 城镇密度分布不均 dedecms.com

计算河南省17个地级市的城镇密度、人口密度和人均生产总值(表1)。在城镇密度方面,郑州、漯河、许昌、焦作、新乡、濮阳相对较大,南阳、信阳、三门峡等相对较小,其他城市则处于中等水平,整体分布不均,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以郑州为中心的中部地区城镇密度最大,北部和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和南部地区最小。在人口密度方面,郑州、漯河、许昌、周口、濮阳、焦作、商丘较大,南阳、信阳、三门峡、洛阳等相对较小,整体分布不均,中部地区人口密度最大,东部和北部地区次之,西部和南部地区最小。在人均生产总值方面,郑州、三门峡、洛阳、焦作、许昌、鹤壁、漯河人均生产总值位居前列,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南阳、信阳、驻马店、商丘、周口相对最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镇间有明显差距,中部和西部最高,南部和东部最低。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城镇密度与人口密度分布形态高度吻合,人口规模直接影响和制约城镇的空间分布,城镇密度与人均生产总值分布形态差异较大,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城镇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小。

copyright dedecms

copyright dedecms

2.2 城镇呈中心指向性集聚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选取河南省地图进行矢量化处理[25],借助MapInfo软件测算以郑州为中心到河南省城镇体系中各城镇的距离ri,根据分形理论计算得到平均半径RS,并在双对数(In RS,In s)坐标系中进行回归分析,相关系数R2=0.89,聚集维数D=1.57。说明以郑州为中心测算河南省城镇空间结构的聚集维数时,城镇体系的地域分布属集聚型,在空间的分布形态上呈现出向核心城市郑州集聚分布的特征,具有较明显的分形几何特征。把距中心城市郑州的距离划分为0~100,0~200,0~300,0~400 km4个层次,分别对其城镇空间的分布进行描述(图3)。在距郑州100 km以内区域,D=1.34,R2=0.74;距郑州200 km以内区域,D=1.60,R2=0.85;距郑州300 km以内区域,D=1.58,R2=0.89;距区域400 km以内区域,D=1.57,R2=0.89;聚集维数的大小反映出城镇体系集聚程度和城镇之间的交流程度,距郑州100~200 km的区域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高地,区域内城镇分工协作与交流紧密。200~300,300~400 km区域聚集维数依次下降,说明超过200 km的城镇随着距离的增加集聚强度和空间流的交换在减弱,各类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不畅通,各城镇经济和产业分工协作度低。而距郑州100 km以内的区域城镇体系的城镇分布最为松散,区域规模不足以形成集聚条件。

本文来自织梦

3 河南省城镇体系区域空间差异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采用不平衡指数法,xi选用区域土地面积、总人口、工业总产值、生产总值占全省同类指标的比重,yi为i区域人口占全省城镇人口的比重。计算河南省相对于各项因子的不平衡指数(I),相对于土地面积、工业总产值、总人口、生产总值而言,I值分别为0.068,0.031,0.024,0.019,河南省城镇化相对于土地面积发展最不平衡,相对于工业总产值等产业指标而言,发展较不平衡,而相对于总人口、生产总值等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而言,发展较为平衡。按照地理位置划分为5个区域:郑州、开封、许昌、漯河、平顶山的管辖范围为豫中;焦作、新乡、安阳、鹤壁、濮阳的管辖范围为豫北;洛阳、南阳、三门峡的管辖范围为豫西;商丘、周口的管辖范围为豫东;驻马店、信阳管辖范围为豫南。计算5个区域的土地面积、总人口、工业总产值及生产总值占全省同类指标的比重,与各区域城镇人口占全省城镇人口的比重进行比较并计算di值(表2),分析河南省5个区域的城镇体系区域空间差异。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dedecms.com

3.1 基于土地面积的城镇化空间差异 copyright dedecms

豫西、豫南的di为负值,城镇人口相对于土地面积数量明显不足。豫中和豫北di值最大,土地面积相对于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小,城镇人口相对于土地面积数量超载,仅有豫东最为均衡。纵观全省,相对于土地面积的不平衡是由城镇自然地理条件相差悬殊、地势变化较大所致。豫西和豫南地势起伏较大,城镇发展主要是依托其中的平坦区域,导致总体占用土地面积较大。豫中和豫北平原地区自然地理条件较好,城镇发展基本没有受到限制,城镇发展速度快,占用土地面积少。 本文来自织梦

3.2基于工业总产值的城镇化空间差异 织梦好,好织梦

豫中工业总产值相对于城镇人口的比重最大,豫南、豫东工业总产值相对于城镇人口的比重均为最小,豫北和豫西则处于中间水平。这是由于豫中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河南省经济增长核心板块。豫北和豫西正在逐步形成工业化走廊,豫南和豫东则是传统农区,工业优势不突出。 copyright dedecms

3.3 基于人口和生产总值的城镇化空间差异

内容来自dedecms

豫中非农业人口转变最快,生产总值最高,这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城镇化进程最快相符。豫南、豫东非农业人口转变最慢,生产总值最低,这与其以农业发展为重心、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相符。豫北和豫西则处于中间水平。 内容来自dedecms

4 空间布局优化对策

dedecms.com

根据河南省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现状、自组织演化趋势、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区域差异,在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以及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的新型城镇化的基础上,近期应重点加强中心城市郑州的“极化”作用和中原城市群的辐射作用,发挥对全省乃至中原经济区的带动作用;中期应结合现代城镇体系建设调整城镇空间布局和规模等级,改善城镇密度和人口密度空间分布不均现象;远期应结合生态城市建设和“三化”协调战略,挖掘东部地区城市发展优势,加强西部和南部地区发展,提升中部和北部地区城镇发展,减小地域空间差异。

本文来自织梦

4.1 科学规划城镇体系 本文来自织梦

进一步完善以郑州为中心的郑州都市圈和中原城市群建设,推动城市集群化,带动距郑州200~300,300~400 km两大圈层的城镇发展,形成“两圈”辐射战略,带动全省乃至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构建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层次交通网络,形成带动河南省发展的多条多层次经济发展轴带[26-27]。 织梦好,好织梦

4.2 合理调整空间布局

内容来自dedecms

合理调整城镇规模与分布。首先,调整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县城的数量及分布,提升特大城市郑州的城镇化质量,培育大城市洛阳、新乡等为特大城市,发展一批中等城市为大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县城的建设;其次,提高北部和东部城镇的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积极发展西部和南部小城镇建设,推动新城建设,改善城镇密度和人口密度空间分布不均现象。

dedecms.com

4.3发挥区域自身优势 dedecms.com

以中部地区发展为龙头,构建中原城市群快速发展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核心增长板块,形成支撑全国发展的重要区域。发挥豫东豫南的传统农区优势,建设豫北和豫西的工业化走廊,消除区域间障碍,实现产业结构整合,加快城市经济一体化进程。整体上推动河南省中北部城镇密集区提升发展,促进东南城镇密集区加快发展,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河南省城镇体系。通过整体提升河南省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促进扩容发展,带动外围区域发展。 dedecms.com

4.4促进“三化”协调发展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加快城镇化进程,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在城镇建设和发展中,发挥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步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向农业深度和广度进军,巩固提升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加强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同步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加快城镇发展,减少地域空间差异,实现城镇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与空间结构优化。

copyright dedecms

4.5加强生态城镇建设

copyright dedecms

生态休闲宜居已成为现代城镇建设的主旋律,打造生态城镇既是城镇建设的必然趋势,也是推进其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可再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建设“生态城市”“山水城市”“花园城市”,更好地吸引人才、资金和物资,推进河南省城镇体系的持续健康发展。

织梦好,好织梦

5 结论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河南省城镇空间分布主要受人口空间分布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对其影响较小,城镇分布主要集中在豫中和豫北地区。河南省城镇的自组织演化具有优化趋势,应利用已发育的和着重培养的良好的分形结构来促进城镇和城市群的发展,促进城镇体系的完善。河南省各区域的城镇化进程有明显差异,这主要是由自然地理条件、交通区位及资源条件所致。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城镇体系、合理调整空间布局、发挥区域自身优势、促进“三化”协调发展、加强生态城镇建设才能使河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不断优化,社会经济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dedecms.com

参考文献: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6-80. 本文来自织梦

[2]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copyright dedecms

[3]王发曾,袁中金,陈太政.河南省城市体系功能组织研究[J].地理学报,1992,47(3):274-283.

dedecms.com

[4]刘静玉,刘玉振,邵宁宁,等.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5):143-147. copyright dedecms

[5]王颖,刘少丽,伍世代,等.江苏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2):129-134. 本文来自织梦

[6]王晓文,王强.海峡西岸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11,31(3):316-321.

dedecms.com

[7]刘晓丽,方创琳.中原城市群的空间组合特征与整合模式[J].地理研究,2008,27(2):409-420. dedecms.com

[8]郭志富,张竟竟.基于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河南省地域空间组织研究[J].经济地理,2012,32(8):10-15. 内容来自dedecms

[9]丁鼎,杨滨盛,张修龙.天津市城市体系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与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382-1384.

本文来自织梦

[10]杨芳,卫海燕,李强.陕西省城镇区位空间分布的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2182-2183.

本文来自织梦

[11]丁志伟,王发曾.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空间发展态势与布局优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4):79-85. copyright dedecms

[12]薛东前,姚士谋.我国城市系统的形成和演进机制[J].人文地理,2000,15(1):35-38. copyright dedecms

[13]周国华,唐承丽.长株潭城镇体系的形成机制研究[J].人文地理,2002,17(3):13-17. dedecms.com

[14]李百岁,宝音,齐晓明,等.乌兰察布市城镇体系结构特征及发展动力机制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9):5-9.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5]孙沛瑄.基于VAR模型的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4.

copyright dedecms

[16]范强,张何欣,李永化,等.基于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县域城镇体系结构定量化研究——以科尔沁左翼中旗为例[J].地理科学,2014,34(5):602-607. 本文来自织梦

[17]夏保林,任斌.河南省现代城镇体系空间发展战略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6):46-50.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18]薛华培.基于区域背景的南通城镇体系与空间发展战略探析[J].鄂州大学学报,2012,19(5):30-35. 内容来自dedecms

[19]刘桂禄.兰州市城镇体系发展战略规划构想[J].地球科学进展,2004,19(2):321-324.

copyright dedecms

[20]王发曾,张改素,丁志伟,等.中原经济区城市体系空间组织[J].地理科学进展,2014,33(2):153-168. 本文来自织梦

[21]石培基,刘海龙,李快满.西北干旱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及其分形——以酒泉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7,27(6):918-921.

本文来自织梦

[22]卢明珠,尹发能.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空间分形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4):64-68.

copyright dedecms

[23]刘继生,陈彦光.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J].地理研究,1999,18(2):172-178. 织梦好,好织梦

[24]林涛,孙婷婷.长江三角地区高速公路网络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J].人文地理,2012,27(6):43-51. copyright dedecms

[25]杜秀荣,唐建军.中国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

copyright dedecms

[26]张竞竞,郭志富.县域尺度的河南省城乡协调发展空间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9):36-42.

dedecms.com

[27]张改素,丁志伟,胥亚男,等.河南省城镇体系等级层次结构研究——基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1):47-51.

copyright dedecms

(作者:朱玲玲 李治国 贺振 郭志富 商丘师范学院环境与规划学院;张竞竞 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dedecms.com

  内容来自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