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产业 > 社会服务 > 旅游让山区群众奔上致富路

旅游让山区群众奔上致富路

发布时间:2017-06-29 作者:派智库 来源:山西新闻网 浏览:【字体:

  

  编者按:以前是守着绿水青山没饭吃,如今,我省太行山区的一些县释放生态红利,旅游成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各地旅游致富形式多样:“景区带村”模式是以景区景点为依托,贫困村开发乡村旅游,贫困户开办农家乐,或从事旅游商品产销。“能人带户”模式是引导和扶持一批能力强、素质高的贫困户,从事旅游经营服务,率先脱贫致富,实行先富带后富。还有的是邀请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投资开发乡村旅游,带动周边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不论采用哪种模式,目的都一样,让山区群众富裕起来。近日,我们来到太行山区壶关、武乡等县,亲身体会旅游给山区农民带来的变化。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依托红色旅游下关成了农家乐状元村 本文来自织梦

  武乡县丰州镇下关村是移民新村,位于县城和乡村接合部,有城乡结合的优势,又有太行龙湖生态园的旅游平台。近年来,红色文化旅游蓬勃发展,《太行山》实景剧演出地点紧邻下关村,借着天时地利人和,依托旅游优势,该村大力发展以“农家乐”为主,以吃、住、游、玩为一体的旅游服务产业,仅有53户人家的下关村开了42家“农家乐”,成为武乡县开办“农家乐”的状元村。每到午饭时间,一茬接一茬的客人就会走进下关村一排排整洁的“农家乐”,村子里顿时热闹起来。“2005年起步那会儿,我只是给来太行龙湖生态园钓鱼的游客做点便饭。由于量足、价格便宜,农家风味浓,来吃饭的人逐渐增多。眼看小打小闹已满足不了顾客的需求,正好2007年全村移民土地流转,我就用补贴的钱挂起了‘农家乐’牌匾……”下关村第一家开办“农家乐”的张燕霞回忆当初的创业历程,“平均每天有八九桌客人,一个月有3万多元收入,我们主要做特色菜,‘凉拌腌菜’‘爆炒斑鸠’‘腌菜肉’,都是绿色食品,游客们很喜欢。”张燕霞唯一感到有点不足的,是移民新村统一规划,都是二层小楼,她现在只能开饭店从事餐饮服务,想扩大规模搞食宿一条龙服务,但条件不允许,没场地,一直无法实现。“如果解决了场地问题,我还想开个旅馆,到那时,生意会更火,收入会更高。”“餐厅用的是自家房子,厨师是学过烹饪的儿子,服务员是自家媳妇、女儿,一年下来纯收入不下10万元,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啊!”下关村紫霞“农家乐”的老板魏晋明边洗菜边说。下关村村民委员会主任赵旭明说:“下一步,我们村将依托地理优势,把目光投向窑洞‘农家乐’,目前已找来了合作企业,64孔窑洞‘农家乐’很快就要开业迎宾客。”

内容来自dedecms

  家乡风景美 打工妹返乡当导游

内容来自dedecms

  郭岩是壶关县桥上乡东柏坡村一个农家妹子,以往她在外面打工,现在回到家乡,在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当上了一名导游。壶关太行山大峡谷位于壶关县桥上乡,景区方圆百里,有景观400余处,景点100多个,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更有“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十大最美峡谷”“全国最令人神往的旅游景区”等美名。听说,它可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媲美。郭岩2015年5月当上导游后,基本上每天都在景区里看绝壁、瀑布、森林,大峡谷的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美不胜收。“一线天”“五指山”这些地方更是看多少遍都看不够,每次她都感叹它们的神奇。自从八泉峡景区开发后,游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夏天,避暑的人特别多,当导游的郭岩常常累得腿脚酸软,喉咙嘶哑。去年夏天,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景区推出了《峡谷女人》大型山水实景剧演出,备受游客追捧。郭岩白天当导游,晚上由于演出需要,她扮演一名群众演员,和几百个同事、乡亲们一起跳摆手舞。壶关太行山大峡谷的旅游火爆了,郭岩的收入自然也提高了许多,每月不下5000元。以前属于景区拆迁范围内的农民,在景区改造升级后,不少人都按政策到景区开商店做旅游生意,他们卖野菜、党参等土特产,还有做崖柏、根雕之类的生意,收入比在地里勤扒苦做要强许多,大峡谷周边的农民都羡慕他们。现在,郭岩基本上每天都要爬一趟紫团洞,走一趟八泉峡,看着家乡的美景,心里特别自豪。她说:“眼下,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正在创建5A级景区,听说很快就要通过验收,我倍感荣耀,希望来年这里的旅游会更兴旺,景区百姓的收入一天比一天高。” 内容来自dedecms

  本栏文 姚姬娥 秦凤鸣 漫画 海鸥

ded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