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产业 > 信息产业 > 互联网金融迎强监管专家建议避免“一刀切”

互联网金融迎强监管专家建议避免“一刀切”

发布时间:2017-12-15 作者:派智库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浏览:【字体:

趣店赴美上市引发的舆论风波还未平息,监管层已经迅速反应,开始加码金融监管。(图片来源:互联网)  记者获悉,继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发文件,要求立即暂停批设网络(互联网)小贷公司之后,央行、银监会近日召开网络小额贷款清理整顿工作会议,要求小贷利率严格执行36%上限。此外还有消息称,目前银监会正在起草“互联网小贷管理办法”,或将在近期出台。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金融行业或将迎来全面监管时代。  保护金融创新监管非常必要  过去10多年,中国的金融科技保持了与欧美同步的发展速度,经历了跟踪并跑的过程,在移动支付等领域甚至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新的金融模式和产品,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日益彰显,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行为,满足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要。强监管之下,互联网金融创新是否会受到抑制?  对此,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表示,互联网金融的整治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及时的。在P2P领域,有不断退出的,个别跑路的,现金贷也出现很多问题,金融监管其实一直是保护着金融创新的。  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届财经中国V论坛上,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分行副处长倪经纬也表示,科技金融的发展本身需要通过创新才能够做好更好的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与监管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凡是做金融业务的,都应纳入国家监管体系,国家对现金贷的监管并不算早,而且还应该进一步加强。”中国政法大学金融创新与互联网金融法制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赵鹞表示,强监管有着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无论是金融业务、存款汇,还是证券投资,各种金融业务都会产生外部性。这种外部性有正也有负,负外部性会降低社会的福利水平,如银行的过度竞争最终会引起金融系统的风险。如今,互联网技术正推动着现金贷和P2P企业快速扩张。如现金贷经过3年时间,从无到有,到现在一直发展到了2600家。而且90%的机构没有风险管理的能力,依靠高利率覆盖高风险,产生大量的坏账和恶性循环。如果不进行监管,就会产生劣币驱除良币。因此,赵鹞认为,应该把现金贷纳入到金融业务的范围里面,合法的就留下来,不合法就退出去。  倪经纬认为,强监管主要是要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同时实体经济发展也到了关键时期,一个好的监管环境有利于透明的创新出现。这需要一些很好的龙头企业来承担社会责任,形成一种开放性的平台,支撑整个行业发展。金融业已经从原来相对专注于资本市场的运作,更多地转向关注实体经济发展的内生需求,进行实实在在的金融创新。“强监管本身是促进金融更好的服务需求,在注重创新实质性内容的同时,对实质性的产业和风险进行把控。”  避免“一刀切”监管要出新招  “科技技术在为金融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给金融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一方面对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为改善金融监管的效益,提高监管有效性提供了机会。”上海社科院党委书记于信汇表示。  关于监管方法,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提到六类监管思路:“功能监管”按经营业务区别监管、“银行监管”建立国家金融科技检查委员会、“动态监管”要在风险发生前甄别、“效益监管”考量监管的成本效益、“立体监管”多部门之间的网状监管结构、“环境监管”包括软环境和信用环境的建立。  上海互金协会秘书长王喆认为,监管应尽可能做到超前性。他表示,“过去经常说,一放就乱,一收就死,这个问题因为科技的发展尤为突出。如何将科技与监管进行有机的融合,我们希望监管走在前面,采取‘技术监管’,同时要有‘精准监管’和‘快速监管’。”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也表示,法律的监管有很多缺陷,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弥补。通过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信息共享、智能化,可以了解市场主体。对于现金贷,政府要了解它,将其纳入监管体系,就要掌握它的数据。如果政府不掌握数据,不了解情况,就不能有很好的技术手段指导它,又怎么能更好地监管它?“目前对现金贷的监管有一种“一刀切”的倾向,我们呼吁政府一定要避免这种做法,要技术驱动,要考虑更多的新的监管方式,才能确保安全。”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贾晋京表示,我国金融发展的方向是要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增加直接融资的比重,相配套的监管体系升级也应朝着更加智能化、更加有针对性的方向运行,及时搭建金融安全网,防范多米诺骨牌式的系统性风险。(记者 崔彩凤)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