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派智库! 手机版|微博|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派智库

今天是:

主页 > 战略 > 国际战略 > 让山西经济结构“更健康”——代表委员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让山西经济结构“更健康”——代表委员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布时间:2017-01-16 作者:派智库 来源:山西新闻网 浏览:【字体:

  受访嘉宾王立伟——省人大代表、吕梁市市长李安平——省政协委员、山西振东集团董事长李劲民——省政协委员、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山西转型的希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潜力也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这一表述,让很多人感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积极培育经济新动能的强烈信号。正处于重大历史拐点的山西经济,在2017年会有哪些新兴产业率先突围?如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对产业转型升级又有着怎样的期待?1月15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dedecms.com

  王立伟:摆脱煤炭过度依赖,转型升级的步伐已铿锵迈进

copyright dedecms

  一向与煤炭产业联系在一起的吕梁市,这次省“两会”上媒体关注更多的消息却是正在加快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王立伟代表在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发言时介绍,2016年,他们推动吕梁“天河二号”超算中心和“吕梁一号”微纳卫星数据加快产业化、市场化应用;同时引进华为公司建设了大数据区域中心,项目力争在2017年9月底前建成投运。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吕梁市引进中交网通智慧高速大数据中心,与保利通信、世纪互联等一流大数据领军企业合作,共同发起成立我省第一支大数据产业基金。以华为、军民研究院为中心,一批大数据运营企业相继落户吕梁,吕梁正在向着建成大数据产业中心的方向迈进。王立伟表示,经历了结构失衡、市场剧变带来的切肤之痛,吕梁全市上下对转型发展有了更深切认识,推进转型的紧迫感明显增强。吕梁市的变化令人欣喜,其实不仅仅是吕梁,在阳泉,在太原,“互联网+”正在政府治理、公共服务和城市建设等各领域广泛应用。着眼智慧山西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一大批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落地对接。正如报告所说,摆脱煤炭过度依赖,加快战略重点转移、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综改,正在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本文来自织梦

  李安平:新兴产业思路明晰定位精准,企业家更加坚定发展方向

copyright dedecms

  作为在煤炭大省坚持做药的企业家,李安平委员因企业家的“特殊嗅觉”,对发展思路、产业政策的变化格外敏感。他说,这一次没有在报告中看到“以煤为基”,感触很深。为什么这些年感觉总是在转型却没有明显的起色?李安平认为,这是因为我们受困于煤炭思路、焦炭思路、钢铁思路这种粗放型思维,在这种思路下,就很难实现转型。这次报告提出“摆脱煤炭过度依赖、加快战略重点转移、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综改”,他认为,这种宏观产业的定位是科学合理的。同样让李安平特别注意的是,政府工作报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体系定位,讲述得“深刻、透彻、到位”。李安平认为,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往哪里转、怎么转,报告给出的思路非常清晰。对企业家而言,政府工作报告描述的是一个省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框架。他感到,读了这份报告,更加坚定了自己发展医药产业的信心。 copyright dedecms

  李劲民:市场倒逼、改革倒逼、环境倒逼,必须加快构建多元化中高端现代产业体系

dedecms.com

  长期关注山西经济形势研究的李劲民委员表示,从省党代会报告、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到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应该说,这种加快转型的思路一脉相承,越来越清晰。山西经济发展到今天,正处于一个重大历史拐点,到了发展动力深度转换、经济结构全面升级的新阶段,无论是煤炭产业还是整体经济,都需要在转型创新中焕发新的活力。李劲民认为,转型包括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当前,我省资源型经济矛盾集中凸显,面临着市场倒逼、改革倒逼、资源环境倒逼的挑战和机遇,必须坚决跳出以往“市场好时无暇调整、市场差时无力调整”的怪圈,彻底摆脱对煤炭的过度依赖,主动转型、创新转型、深度转型、全面转型。李劲民打了个形象的比方:“老树即将枯萎,新木尚未成林,栽培新木就被放在了第一的位置上。”报告提出,我们要着力优化产业布局,细化产业目录,集中优势资源,实施“六大工程”,加快构建多元化中高端现代产业体系。如何构建多元化中高端现代产业体系?就是要着力实施“六大工程”,构建具有鲜明省情特点的支撑多元、布局合理、链条高端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全国产业格局中重塑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是必须千方百计抢占的制高点。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手机等为重点,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培育数字经济,建设智慧山西,实现“一化”促“四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力争经过五年、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有效破解“一煤独大”的结构性矛盾,使传统产业特别是煤炭产业在自身转型升级、做优做强的同时占比逐年下降,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大幅提升,形成经济增长的多业支撑,让山西经济这座大厦基础更加稳固、结构更加合理、竞争力真正强大,坚实地屹立在中国经济版图上。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本报记者 左燕东

本文来自织梦